EJT631-1992 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

合集下载

EJT1036-1996 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

EJT1036-1996 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

Z 11EJ/T 1036—1996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General practices for air sampling inradiation workplace1996—10—24 发布1997—02—01 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参考美国核管会1992年发布的管理导则NRC RG8.25《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制定的,规定了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EJ/T 631《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针对取样设备作出了规定,EJ 587《放射性气溶胶污染测量仪和监测仪》针对样品测量作出了规定,本标准与这两个标准配合使用,将使我国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监测具有比较完善的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忠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空气取样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核设施辐射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

本标准不适用于环境空气取样。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EJ 587-91 放射性气溶胶污染测量仪和监测仪EJ/T 631-92 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过滤介质通过撞击、扩散、直接截取和静电吸引等机制来收集放射性气溶胶的过滤材料。

3.2 空气取样为了测定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而收集空气样品。

本标准“空气取样”包括先取样后测量分析和取样过程中测量分析两种形式的取样。

3.3 摄入量本标准仅指通过鼻、口腔吸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数量。

3.4 管理限值由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而原则所制定的限值。

通常它应严于基本限值或导出限值。

3.5 随机取样工作时间中任意时间段的取样。

时间段的选取是偶然的、任意的。

4 取样分类本标准按取样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类:a)估计工作人员摄入量;b)检验密闭效果;c)异常高活度浓度时的报警;d)确定高活度浓度区。

EJT631-1992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

EJT631-1992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

EJT631-1992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F 81EJ/T 631—1992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1992-03-16发布1992-07-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正永。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的设计要求、技术特性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抽气式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抽气式非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静电式气溶胶采样器。

2 引用标准GB 8993.2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温度试验GB 8993.3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潮湿试验GB 8993.4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振动试验GB 8993.5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冲击试验GB 8993.8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自由跌落试验GB 8993.9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包装运输试验GB 10257 核仪器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3 术语3.1 气溶胶固体或液体微粒物质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系。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称为放射性气溶胶。

3.2 气溶胶采样器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在采样介质上的装置。

3.3 采样介质能将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下来进行分析测量的部件或介质。

各类过滤纸或滤布是常用的采样介质。

3.4 气溶胶样品收集或阻留有气溶胶粒子的部件或介质。

3.5 代表性样品所采集的样品与被采样对象从监测的内容看,其性质和特点相同。

3.6 空气动力学直径某个气溶胶粒子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与一个密度为1g/cm3的球形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相同时,此球形粒子的直径称为该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用Dae表示。

如果在所分析的气溶胶样品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和小于某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粒子各占总活度、总质量或总粒子数的一半,这些直径分别称为活度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质量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MMAD)或粒子数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CMAD)。

EJT1036-1996 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

EJT1036-1996 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

Z 11EJ/T 1036—1996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规定General practices for air sampling inradiation workplace1996—10—24 发布1997—02—01 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参考美国核管会1992年发布的管理导则NRC RG8.25《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制定的,规定了辐射工作场所空气取样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EJ/T 631《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针对取样设备作出了规定,EJ 587《放射性气溶胶污染测量仪和监测仪》针对样品测量作出了规定,本标准与这两个标准配合使用,将使我国关于辐射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监测具有比较完善的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忠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空气取样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核设施辐射工作场所的空气取样。

本标准不适用于环境空气取样。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EJ 587-91 放射性气溶胶污染测量仪和监测仪EJ/T 631-92 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过滤介质通过撞击、扩散、直接截取和静电吸引等机制来收集放射性气溶胶的过滤材料。

3.2 空气取样为了测定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而收集空气样品。

本标准“空气取样”包括先取样后测量分析和取样过程中测量分析两种形式的取样。

3.3 摄入量本标准仅指通过鼻、口腔吸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数量。

3.4 管理限值由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而原则所制定的限值。

通常它应严于基本限值或导出限值。

3.5 随机取样工作时间中任意时间段的取样。

时间段的选取是偶然的、任意的。

4 取样分类本标准按取样目的可分为以下四类:a)估计工作人员摄入量;b)检验密闭效果;c)异常高活度浓度时的报警;d)确定高活度浓度区。

放射性气溶胶法测定肺癌患者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放射性气溶胶法测定肺癌患者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t o l y t i c d r u g g e l o my r t o l f o r t e o n mu c o c i l i a r y c l e a r a nc e o f 的一致 陛。 采集数据时 探头尽可能靠近被检查者前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d a t a [ J ] . E x p L u n g Re s , 2 0 0 4 , 3 0 ( 5 ) : 3 3 3 — 3 5 3 . [ 4 ]B e h r b o h m H, K a s c h k e O , S y a o w K . E f f e c t o f he t p h y t o g e n i c l f e c r e -
胸壁 , 检查过程 中嘱患者保持平静 呼吸 , 避免 咳嗽 , 以减少试
验误差
l a r y s i n u s [ J ] . L a r y n g o r h i n o o t o l o g i e , 1 9 9 5 , 7 4 ( 1 2 ) : 7 3 3 — 7 3 7 .
经 口吸人 , 主要沉淀在呼 吸性细支气管 以上 的较大气 道。它 不能透过肺毛细血管壁 和毛细淋 巴管壁 。 即不 能被吸收而只
能被黏液纤毛系统清除 。因此 , 肺 内感兴趣 区放射性 计数的 减少真实地反 映了被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出感 兴趣区 的 r c 田 _ M A A数量 , 即反映了呼吸道的清除能力[ 3 1 。 试验 中超声雾化 器的雾 化量和风量应保持一致 , 吸入过 程 中嘱患者保持平静 呼吸 , 有助于 每次 检查 时肺 内初 始放射
虽然 放疗技术 不断改善 ,但疗效仍 无 明显 提高 ,总 有 3 0 %~ 4 0 %的患者治疗失败。近几 年各 国学者采用综合治疗 , 尤其是新辅助化疗配合放疗 ( 在手术或放疗前给予数个周期

EJT651-1992 气相色谱用镍-63β放射源

EJT651-1992 气相色谱用镍-63β放射源
源活性区放射性分布的不均匀度应小于±15%。 4.4 饱和电离电流
源表面饱和电离电流值见表 2。 表 2 63Ni源表面饱和电离电流
代码
活度 MBq
表面饱和电离电流 A
NIB—301
~300
~6×10-9
NIB—401
~400
~8×10-9
NIB—402
~400
~8×10-9
NIB—601
~600
F 51
EJ/T 651—1992
气相色谱用镍-63β放射源
1992-03-16 发布 1992-07-01 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企管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敬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用63Niβ放射源的规格、型号、活度、表面饱和
~12×10-9
NIB—602
~600
~12×10-9
NIB—801
~800
~17×10-9
4.5 耐温性能 源片放入 ECD 池体,在高纯氮中,加热源片到 400℃,保持 30d,离子流的下降不大于
6%,下降后的离子流大小应满足气相色谱仪的要求。 4.6 牢固性与弹性
源在推荐的有效使用期内,镀层不应该出现斑脱现象而且镀片与池体内表面紧贴。 4.7 安全性能
e.出厂日期。 8.3 包装
源的包装设计应满足防水,防震,防止活性区受磨损的要求,此外还应符合 GB 11806 的要求。 8.4 贮存
产品在干燥无腐蚀的气氛中贮存。 9 产品检验证书
产品检验证书见附录 A(补充件)。 附录 A
产品检验证书 (补充件) A1 证书号、源名称、源代码与生产序号 A2 核数据 a.主体核素名称及其半衰期; b.主体核素名称的主要射线及能量; c.放射性核纯度。 A3 源尺寸 a.活性区尺寸; b.托片材料尺寸。 A4 活度,测量日期 A5 表面饱和电离电流,测量日期 A6 推荐的效使用期 A7 检验负责人签字,检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级资质-模版

乙级资质-模版

实验室检验及现场检测设备目录(乙级)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型号单价总价备注一采样设备1采样器(包括防爆)5双路粉尘采样器ZC-QF4300不防爆5L/min~30L/min双路粉尘采样器FC-30S3500不防爆5L/min~30L/min,双金属泵5单路粉尘采样器AKFC-92A3000防爆5L/min~30L/min粉尘采样仪CCZ-202800防爆5L/min~30L/min2采样器(包括防爆)5粉尘采样器QC-518001L/min~5L/min5防爆粉尘采样器GFC-5B25501L/min~5L/min防爆粉尘采样器AKFC-92G12502L/min防爆粉尘采样器OMINI50005500恒流,5ml-5000mL/min防爆粉尘采样器GilairPLUS9800美国进口恒流,5ml-5000mL/min3采样器(包括防爆)5大气采样器PC-A-150036500~1L/min大气采样器MINIpump2850恒流,进口泵20-300ml/mim5大气采样器QC-41500防爆定点大气大气采样器PC-A-3004700防爆大气采样器GQC-2180010-300ml/min,防爆型个体大气4各种空气样品收集器(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等)1000溶解活性炭6*120 1.5500热解活性炭6*120 1.51000溶解硅胶采样管6*120 1.530微孔滤膜:40mm1530测尘滤膜:40mm1510玻璃纤维滤膜40mm15100U型多孔吸收管10ml16100刻度活芯采样管(大)10ml1820刻度活芯采样管(小):5ml16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型号单价总价备注50冲击式吸收管10ml185压力计2空盒气压表DYM-36206温、湿度计2温湿度计TES1360A7007流量计2皂膜流量计ZR53207200大气+粉尘推荐二、现场检测设备8热球式风速仪2数字风速仪QDF-61500数字风速仪FC8661450推荐9辐射热计2辐射热计,MR-51450 10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通风干式表DHM2155011黑球、湿球温度计2热指数仪,2006型,4000国产12QT3213600美国Quest13个体噪声剂量计(包括防爆)3个人声暴露计ASV591059802防爆个人声暴露计ASV5910IS820014倍频程声级计(包括防爆)1多功能声级计,AWA6228-383501/3OCT分析和统计分析1防爆倍频程声级计ASV5910IS1/3132001防爆倍频程声级计AWA5636-3820015声校准器1声校准器AWA6221B780送校准转接器16手传振动测定仪1振动仪AWA5936-35400机器和手传振动,积分平均17照度计1照度计TES1332A42018电磁场测定仪(含高频、超高频及微波等频段)1近区工频场强仪,RJ-58000工频电场1高频电场测量仪,RJ-33800高频电场1超高频及微波测量仪EM9316500超高频及微波(10MHZ-6GHZ)19紫外线测定仪1紫外辐照计:UV-A+UV-B双450020烟尘浓度测试仪13012H-0132500标配21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1红外线CO2分析器,GXH-3010H56001红外线CO分析器,GXH-3011A16500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型号单价总价备注22皮托管1L型5001m三实验室检测设备23分析天平(1/1000)1千分之一电子天平,JA2003350024分析天平(1/10000)1CPA225D29800十万分之一(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一体机25分析天平(1/100000)126去湿机1DH252B1550川井27普通冰箱2冰箱、冰柜、陈列柜DW-25L92建议超市采购28低温冰箱(-20℃)1500029样品消化装置1电热板D350-B6000400×400×240,PID控温30样品混匀装置1快速混匀器,SK-140031磁力搅拌器1磁力搅拌器,78—130032超声波清洗器1KQ5200DE3800300×240×15033恒温水浴箱1HH.S21-81400双列八孔/620x310x12034离心机/离心机,80-2(2005型)820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35高温炉1智能马弗炉,SX2-8-103200工作室尺寸:400X250X16036干燥箱1HPX-9082MBE2700450*400*450,上海博讯37红外线干燥箱1红外干燥箱766-3A1950350*380*320(隔热,质量好)38白金坩埚5根据市场金价而定,再加上加工费335元/ml39普通坩埚5陶瓷坩埚540玛瑙研钵1玛瑙研钵,120mm55041生物显微镜/用处暂时不大42相差显微镜143分散度测定器/44酸度计1台式酸度计,PHS-3C,2400上海雷磁,含氟离子和参比电极45分光光度计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1008000上海美谱达TU-181022000北京普析通用,推荐4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TAS-990F(单火焰)8300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TAS-990AFG(单火焰+石墨炉)132000(配置见附件)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型号单价总价备注47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多道全自动原子荧光计,PF612500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48高效液相色谱仪/49离子色谱仪/5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51气相色谱仪(FID、ECD、NPD、FPD或PFPD)1GC9720(配置见附件)205000(FID、ECD、110位自动进样)136000(FID、ECD)1GC9790(配置见附件)59000(FPD、NPD)说明:“/”为不作要求。

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设备和方法来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这种测量是为了评估工作场所中放射性物质的暴露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1.空气样品采集方法空气样品采集是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关键步骤,可采用不同的采样器具进行。

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碳过滤器。

采样时,将活性碳过滤器放置在采样点,并通过空气流量调节器控制空气流过过滤器,使气溶胶颗粒被过滤器捕捉下来,从而得到空气样品。

2.活性碳过滤器的分析采集到的空气样品中的活性碳过滤器需要进行分析,以测量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分析方法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放射性核素计数、谱仪分析等。

放射性核素计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对空气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计数,可以得到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3.辐射探测器的使用辐射探测器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方法,常见的辐射探测器有GM计数器、阴离子电流仪等。

这些探测器可以直接测量放射性气溶胶的辐射强度,从而间接测量其浓度。

在使用辐射探测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标定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环境监测仪器的应用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环境监测仪器来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

这些仪器通常具备多种功能,可以同时监测多个指标,包括气溶胶浓度、温度、湿度等。

使用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总之,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空气样品采集、活性碳过滤器分析、辐射探测器的使用和环境监测仪器的应用。

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对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气溶胶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配置仪器所需清单

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配置仪器所需清单

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配置仪器所需清单(乙级)及推荐型号时间:2013-09-24 17:17来源:金利仪器作者:金利仪器点击: 496次一、采样设备:名称数量(台 / 件)粉尘采样器(包括防爆) 10 ( 6 )空气采样器(包括防爆) 10 ( 6 )个体采样器 15 ( 5 )各种空气样品收集器 15 (每种)压力计 1 温、湿度计 1 流量计 1 二、现场检测设备:名称数量(台 / 件)热球式一、采样设备:名称数量(台/件)粉尘采样器(包括防爆)10(6)空气采样器(包括防爆)10(6)个体采样器15(5)各种空气样品收集器15(每种)压力计1温、湿度计1流量计 1二、现场检测设备:名称数量(台/件)热球式风速仪1辐射热计2(1)通风干湿球温度计1黑球、湿球温度计1个体噪声剂量计倍频程声级计2(1)振动测定仪1微波漏能测试仪1照度计2高频电场测定仪1紫外线测定仪1烟尘浓度测试仪1皮托管1倾斜式微压计 1三、实验室检测设备:名称数量(台/件)分析天平(1/1000)1分析天平(1/10000) 1分析天平(1/100000)1去湿机1普通冰箱3低温冰箱(-20℃) 1静态配气装置1样品消化装置1磁力搅拌器 1超声波清洗器1恒温水浴箱1离心机1高温炉1干燥箱1红外线干燥箱1白金坩埚1玛瑙研钵1生物显微镜1相差显微镜1分散度测定器1酸度计1分光光度计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高效液相色谱仪1气相色谱仪(FID、ECD、NPD或PFPD)1(1)一、采样设备1、防爆粉尘采样器IFC-II应用范围:IFC-2防爆粉尘采样仪是用于测定空气环境中粉尘浓度的仪器,可广泛应用于职业卫生、冶金、矿山、化工、建材、铸造、电力等领域,并且适用于国家规定的II类爆炸性气体的环境场所。

技术指标流量范围: 15~25L/min 连续可调抽气负压:>2500Pa定时范围: 0~99min 误差≤0.1%连续工作:>180分钟(20 L/min流量时)流量计精度: 2.5级流量稳定性: 30min内≤5%采样头气密性: 1000Pa压差下不漏气工作噪声:<55dB(A)工作条件: 温度0~40℃?相对湿度: 95%? 大气压80~119Kpa工作电源: 7.2V/3.5Ah充电电池工作电流: <800MA防爆形式: 本质安全型Ex(ib)IIA T3 (200℃)外形尺寸: 210mm×130mm×90mm主机重量: 2.6kg配置:采样器主机,全尘采样头,可吸入粉尘采样头,捕集板(冲击板)2个,硅脂1盒,刮油板1个,采样夹(滤膜夹)2个;滤膜(Φ40)2盒;三脚架1个;充电器1个;铝合金包装箱1个;说明书1份;合格证1份;保修卡1份2、防爆空气采样器美国SKC AirChek XR50000产品介绍:内置气流传感器直接测量流量并作为二级基准保持设定流速,热和压力传感器自动补偿因不同温度和大气压所导致的流速影响以及参数差值,以保持流量恒定,精确度正负3%,在30英寸水背压下,以2000毫升/分钟流速可运行10小时技术参数:流量范围:5~3250毫升/分钟(5~500ml/min 需加装低流量套件)背压补偿:0~40英吋水柱流量精准度:校正后±3%运转时间:流量2公升/分钟,30英吋水柱背压下,可运转10小时以上重量:624公克,尺寸:14.2×7.6×5.8公分内置流量传感器,先进流量电子控制技术,压力、温度改变时,自动修正采样体积液晶屏幕直读流量、背压、体积、温度、时间、电池电量、流量状况等信息流量错误达±5%自动停机,并每5分钟自行恢复采样,可达10次可程序化控制采样:定时启动、计时停止可连接DataTrac采样管理软件RFI/EMI防撞抗无线电波干扰外壳UL与cUL本质安全认证配置:包括5个泵,单一充电器,滤料收集器固定器,可调低流量控制器,恒压控制器,A型管套,一个pelican箱3、防爆个体采样仪 OMNI 5000产品应用范围:个体和区域空气中粉尘、毒气、气溶胶的采样,建筑及拆建工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使用条件:电池容量:4.7Ah重量:454克尺寸:12X7.5X5cm存储要求:温度:-10-50度湿度:30-95%相对湿度使用要求:温度:0-45度湿度:30-95%相对湿度产品特点:流量世界领先流量范围:5-5000ml/min (5-500ml/min使用低流量套件)适用于低流量空气/蒸汽及高流量微检采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81EJ/T 631—1992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1992-03-16发布1992-07-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正永。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的设计要求、技术特性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抽气式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抽气式非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静电式气溶胶采样器。

2 引用标准GB 8993.2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温度试验GB 8993.3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潮湿试验GB 8993.4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振动试验GB 8993.5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冲击试验GB 8993.8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自由跌落试验GB 8993.9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包装运输试验GB 10257 核仪器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3 术语3.1 气溶胶固体或液体微粒物质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系。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称为放射性气溶胶。

3.2 气溶胶采样器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在采样介质上的装置。

3.3 采样介质能将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下来进行分析测量的部件或介质。

各类过滤纸或滤布是常用的采样介质。

3.4 气溶胶样品收集或阻留有气溶胶粒子的部件或介质。

3.5 代表性样品所采集的样品与被采样对象从监测的内容看,其性质和特点相同。

3.6 空气动力学直径某个气溶胶粒子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与一个密度为1g/cm3的球形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相同时,此球形粒子的直径称为该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用Dae表示。

如果在所分析的气溶胶样品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和小于某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粒子各占总活度、总质量或总粒子数的一半,这些直径分别称为活度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质量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MMAD)或粒子数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CMAD)。

3.7 几何标准偏差对于某一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气溶胶体系的某一物理量,表征与粒子大小分布关系的几何标准偏差为:)87.15()50()50()13.84(Dae Dae Dae Dae g ==σ (1)式中:σg ——几何标准偏差;Dae (84.13)——该物理量的累积百分比为84.13%时的粒径值; Dae (15.87)——该物理量的累积百分比为15.87%时的粒径值; Dae (50)——该物理量的累积百分比为50%时的粒径值。

3.8 粒度分布一个特定的气溶胶体系的某一物理量(例如放射性活度等),随粒子大小的变化或所占百分份额的情况。

3.9 粒度分类采样器能把气溶胶粒子按粒子大小有选择地进行采样的采样器。

这种采样器的分级特性应按附录A(补充件)的粒度分类采样标准曲线进行设计。

3.10 粒度分布采样器由若干具有粒度分离功能的采样级组成,能采集到反映气溶胶粒度分布特征样品的采样器。

这种采样器的分级特性可以自由设计。

3.11 标准粒子产生器能产生单分散度的、具有确定大小的球形粒子的装置。

3.12 入口效率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气流入口进入采样装置,对一定大小的粒子,进入采样装置的粒子数与未被抽吸之前该空气体积中实际存在的粒子数之比。

3.13 收集效率特性曲线粒度分布采样器中,表征一个粒度分离采样级对不同大小粒子收集(或阻留)效率的关系曲线。

3.14 级常数Dae(50)与收集效率特性曲线中的收集效率为50%相对应的粒子直径,用D (50)表示。

如果粒子直径是用空气动力学直径表示的,则用Dae(50)表示。

级常数也称为有效切割直径。

4 分类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可以按以下方式分类。

4.1 按使用方式可分为:a.固定式采样器; b.便携式采样器; c.个人采样器。

4.2 按采样时间可分为:a .连续采样器; b.断续采样器。

4.3 按采样功能可分为:a.总浓度采样器; b.粒度分类采样器; c.粒度分布采样器。

本标准按采样功能分类。

5 设计要求5.1 气溶胶采样器基本组成气溶胶采样器一般应由气流入口、采样装置、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及抽气驱动装置四部分组成。

5.2 总浓度采样器设计 5.2.1 气流入口5.2.1.1 在抽气过程中,能把气流以一定方式导入气溶胶采样装置的部件,称为气流入口。

可以根据不同的采样目的设计各种气流入口。

具有特定用途的气流入口,制造厂应予以说明。

5.2.1.2 气流入口一般应按环状入口设计。

必要时气流入口可加对风向、风速灵敏的装置,使其随风向、风速的变化能跟踪变化,以便采集相应风向或风速条件下的代表性样品。

5.2.1.3 室外用采样器的气流入口应有防雨、雪、飞虫等异外飘散物的装置。

5.2.1.4 除另有规定外,气流入口对不同大小的气溶胶粒子的入口效率应尽可能相同。

5.2.1.5 若要求气溶胶粒子按大小以不同的入口效率通过气流入口时,其入口应按附录A (补充件)中任意一种粒度分类采样标准曲线设计。

5.2.1.6 气流入口离地面的高度视采样目的而定,对于非特定场合使用的采样器,以1.5m 为宜。

5.2.1.7 从烟囱及管道内采样用的气流入口必须符合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的一般原则。

5.2.2 采样装置5.2.2.1 把由气流入口来的气溶胶粒子以一定方式(例如按总浓度或粒度分布)收集或阻留在采样介质上的若干部件的组合体,称为采样装置。

使用过滤介质的过滤法是最常用的采样方法。

5.2.2.2 采用过滤法的采样装置主要由过滤盒和过滤介质组成。

过滤盒可以是圆形、矩形和正方形,其有效过滤面积应根据采样流量、采样时间、过滤效率、压力损失、放射性测量装置的有效探测面积等因素合理设计。

并必须注意:a.保持气密性,即只有从气流入口来的粒子才能而且必须从过滤介质上通过;b.使粒子在过滤介质上均匀分布;c.采用合适的网托支撑;d.便于安放和拆卸过滤介质;e.与过滤前的抽吸气流相接触的表面光洁度要好;耐腐蚀而且不带静电。

5.2.2.3 过滤介质一般要求具有以下特性:过滤效率高;阻力小;自吸收小;放射性本底低;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但是,任何一种过滤介质很难兼有这些特性。

制造厂应根据采样器的整机性能及采样目的等,对过滤介质的选择作出说明。

5.2.3 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5.2.3.1 对采样流量的瞬时值或累积值进行准确测定和调节控制的装置,称为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

流量测量装置的指示值必须在参考条件下标度,对标度了的指示值要定期进行检定。

5.2.3.2 流量测量装置必须装在采样装置下游。

采用非标准孔板等节流元件进行流量测量时,应保证孔板孔口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阻塞及其他可能引起变异的现象。

5.2.3.3 流量测量装置的指示,可以是瞬时流量,也可以是累积流量,但都必须是直读式的。

采样流量一般应在满刻度值的30%~80%的范围内使用。

5.2.3.4 流量控制装置可采用节流阈或电子学装置。

若采用节流阀等对气流回路有阻力的器件,应将其装在流量测量装置的下游。

为了减小入口气流回路的阻力,最好装在同采样装置出口气流旁路的管道上。

5.2.3.5 采样时的流量指示值除按采样现场的大气压力与环境温度进行校正外,还必须对流量测量装置上游的气流回路阻力所产生的压力损失进行校正。

5.2.4 抽气驱动装置(抽气泵)5.2.4.1 以抽气泵为主体,能把气溶胶粒子抽吸进气流入口从而将其收集或阻留在采样介质上的装置,称为抽气驱动装置。

对抽气驱动装置的要求是:a.能给出合适的采样流量;b.负载特性好;c.气流脉动小;d.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长;e.尺寸小、重量轻;f.噪音低、耗电少。

5.2.4.2 可优先选用各类叶片泵(刮板泵)和隔膜泵;需要大流量采样时可选用负载特性好的各式回旋泵。

各类加油抽气泵或真空泵不宜选用。

5.2.4.3 凡有明显脉动气流的抽气泵(例如隔膜泵),必须在泵体进气口与流量测量装置之间加上缓冲室(扩散室),以减少脉动影响。

5.2.4.4 除小流量的采样外,要防止抽气装置排出的气体返回气流入口。

5.2.4.5 对大流量的采样,抽气驱动装置的功耗较大,必要时,应采取散热措施。

5.2.4.6 制造厂应给出抽气装置(抽气泵)的负载特性曲线。

5.2.4.7 抽气驱动装置可以附加定时器、断电保护器及过热保护器等附件。

这些附件不应影响抽气驱动装置的运行特性。

5.3 粒度分类采样器设计5.3.1 气流入口5.3.1.1 粒度分类采样器的气流入口,除满足5.2.1.1~5.2.1.3条的规定外,可以设计成具有粒度分离功能的装置。

5.3.1.2 气流入口若具有粒度分离功能,其粒度分离特性应按附录A(补充件)中的标准曲线设计。

制造厂必须说明按何种粒度分类采样标准曲线设计。

5.3.2 采样装置5.3.2.1 由一级或两级具有粒度分离功能的采样级和高效过滤级或收集级组成。

5.3.2.2 每个具有粒度分离功能的采样级,其粒度分离特性用收集效率特性曲线表征,并按附录A(补充件)中的任一种粒度分类采样标准曲线设计。

制造厂必须说明按何种粒度分类采样标准曲线设计。

5.3.2.3 采样级可以采用撞击分离、向心分离及旋风分离等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粒度分离。

不论用何种分离原理,其分离特性与所模拟的标准曲线的符合程度必须满足6.3.1.1条和6.3.1.2条的规定。

5.3.2.4 粒度分离采样级的机械结构及整体结构必须方便适用,易去污,不得有死区和死角。

5.3.2.5 采样装置的高效过滤级或收集级的设计要求同5.2.2.2条和5.2.2.3条。

5.3.3 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5.3.3.1 除满足5.2.3.1~5.2.3.5条中的规定外,流量测量装置必须给出直读式瞬时流量。

5.3.3.2 粒度分类采样器的采样装置引起的压力损失所导致的流量误差必须进行校正。

5.3.3.3 如果流量测量装置和控制装置是采样器的固定部件,可以把采样装置压力损失所引起的压差校正计入后进行流量指示标度,使流量指示值就是经过采样装置压力损失校正的实际流量。

即使如此,制造厂还应对收集介质型号及采样量的限值提出建议。

5.3.4 抽气驱动装置(抽气泵)除满足5.2.4.1~5.2.4.7条中的规定外,对电源电压变化比较灵敏的抽气驱动装置,应采取适当的稳压措施。

5.4 粒度分布采样器设计5.4.1 气流入口其要求同5.3.1条。

5.4.2 采样装置5.4.2.1 采样装置把由气流入口来的气溶胶按粒子大小分离为若干部分,使之能给出表征气溶胶粒度分布特性的粒谱参数AMAD(或MMAD)和σg。

因此,这种采样装置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按多级设计,至少应由三级具有粒度分离功能的采样级和高效过滤级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