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谈新民乐理念对传统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谈新民乐理念对传统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中 国 “线 型 ”单 声色 彩 随着单 音成 分 的扩 大 , 早 已形 成 了一 种 没有 痕 迹 的平 滑 线 条 ,单 独 承担 了音 乐 表 现 的全 部 。 中国线 性 乐 色 的变 化量 之 大 堪 称 世 界 之最 。 加之 弓弦 、吹 管 乐器 倾 向三分 损 益律 ;通 品乐器倾 向十二平均律 ;古琴 、编钟等 乐 器 倾 向 纯律 ,还 有 各类 乐 器 的 泛音 奏 法 产生 的 纯 律 音 程 。 “三律 并 用 ”在 民乐 合奏 中早 已 司空 见惯 , “异律并用”必然使单位时间内音响成分 复杂 化 ,更 加 丰富 了音乐 色彩 。
一 些人 认 为新 民乐 只有 追 求音 色 的共性 化 、 乐 队 的交 响 化 、音 响 的立体 化才 是其 发展 的真 谛 。 还 有些 人 视 民乐 丰 富 的色 彩 为前 进 的绊 脚石 ,视 个性音色为落后 的象征。对此 ,笔者试 图从新 民 乐 独 特 的乐 色 、声 色 、调 色 、器 色 和走 民族 色 彩 之 路不 是 梦 五个 方 面 探析 民乐 的色 彩 特 质 ,以 求 发扬和传承它的精髓 ,阐述新 民乐理念对传统 民 族 音乐传 承 与发展 的影 响 。
多色结合 、多线并进的乐色在当今 民乐主流
中早 已退 居 二线 。一 是 追求 古 典 西乐 立体 块 状 的 音 响早 已成 为作 曲家们 的创 作理 念 ,形 成 了 “多 线并进 ”落后、 “立体块状”先进 的错觉。二是
“欧洲音 乐 中心论 ”的观念 一直 制约着 民乐 改革 , 人们 理 所 当然 地 认 为音 乐 的发 展 是单 线更 替 ,而 不是 多线 并存 。三是 我 国民乐 作 曲家 们都 是 学 习 西方古典乐理成长起来 的,其思想和行为的标尺 必然 取 自西方 。 由此 观 之 ,另 辟蹊 径 走 出一 条 色 彩化 的 民乐之路 来 ,实 在是任 重道 远 。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新民乐是以中西方音乐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典音乐、民间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不同音乐元素,融合而成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将中国传统的乐器和西方乐器相结合,以对称和谐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新民乐不仅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特点,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化的表现手法,使得音乐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新民乐在演奏形式上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多以古典乐器为主,限制了音乐的表现力。

而新民乐在演奏形式上充分发挥了各个乐器的特色,扩大了音乐的音域和表现力,使得音乐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新民乐在音乐语言上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了创新。

新民乐吸纳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了和声、管弦乐队等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融合,新民乐创造了独特的音乐语言,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

新民乐在演出形式上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多以个别演奏为主,场合和音乐结构比较单一。

而新民乐则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音乐交流,在演出时常常以乐团的形式呈现。

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音乐家之间的良好合作习惯,更提高了音乐的整体效果和魅力。

新民乐在音乐创作上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新民乐作品的创作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融入一定程度的西方音乐元素。

这样的音乐创作方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更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和喜爱。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在演奏形式、音乐语言、演出形式和音乐创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更加丰富多样,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更能吸引更多的人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和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摘要】中国传统音乐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新民乐的兴起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性,以及新民乐的兴起背景。

接着详细探讨了新民乐的定义与特点,演奏形式,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吸收与创新,传承方式,以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意义。

最后结论部分分析了新民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以及对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新民乐, 中国传统音乐, 传承, 兴起背景, 定义, 特点, 演奏形式, 吸收与创新, 传承方式, 发展意义, 地位, 现代化, 贡献, 启示1. 引言1.1 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性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种音乐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传统音乐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情感,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情趣的传承,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独特体验与表达。

传统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保护传统音乐、传承传统音乐,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传统音乐的珍贵性在于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能使传统音乐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1.2 新民乐的兴起背景在20世纪初,中国民族音乐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传统音乐形式逐渐式微。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一些年轻音乐家开始尝试将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种新型音乐形式——新民乐。

新民乐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音乐界广泛涌现出了一批有着深厚音乐底蕴和西方音乐背景的音乐家。

新民乐语境下传统民乐的保护与传承

新民乐语境下传统民乐的保护与传承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新民乐语境下传统民乐的保护与传承薛天龙(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民乐成为现代器乐演奏方向,结合具备民族特色的乐器和节奏。

新民乐转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严重冲击了传统民乐的发展。

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做好改革创新,注重发展新民乐。

本文基于新民乐语境下,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民乐语境;传统民乐;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1-0172-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1.084一、前言中国民族音乐被称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使用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方式,演奏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乐器发展时间长,涉及到民族乐器独奏、合作演奏方式。

民族乐曲独奏,包括《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

民族乐队合作,是多种传统民族乐器组成的乐队,包括琵琶、笙、二胡等。

对于新民乐,主要是与传统民族音乐存在差别,尤其表现在音乐体裁、音乐风格方面,和传统音乐的区别较大,保留传统乐器音乐要素,并且采用夸张、新颖演奏方式,比如采用流行曲风、电声乐队等,带来全新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因此人们对新民乐的接受度比较高。

社会体制深化改革,相应改变了思想意识,新民乐演奏风格展示在观众视野,淡化了传统民乐地位。

在新民乐环境下,注重研究传统民乐保护工作。

二、新民乐的发展价值新民乐发展属于时代进步体现,艺术价值非常高,并非取代传统民乐,而是注重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形式。

由于音乐艺术品位不仅表现在外在音响,而是通过音乐作品,折射出艺术魅力,无法通过理论书籍,实现完整性、系统性学习。

因此演奏技术、配器手法、演唱改变等,极易面临理论性问题。

新民乐的艺术价值,表现在现代音乐思维方面。

注重传统民乐改革发展,深入挖掘和学习新音乐元素,注重改变与创作,将新音乐元素配置到古典音乐作品中,以此提升音乐作品新颖度。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是一种将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西方音乐融合而成的音乐形式,具有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时代感。

它是中国音乐的一种新发展,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民乐在音乐的创作中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器乐、民间唱腔等,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音乐融入现代音乐,使得传统音乐得到了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例如,新民乐作曲家谭盾创作的《千手观音》就融合了传统的“千手观音”故事情节和西方管弦乐的演奏技巧,并将这个故事以音乐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扬。

其次,新民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演出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和听众。

传统音乐虽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年轻人当中却逐渐流失和被遗忘。

而新民乐新颖、时尚的演出形式,使得年轻人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最后,新民乐还为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平台。

在海外演出中,新民乐能够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吸引更多的外国听众,让他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增进人民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论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论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论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摘要]新民乐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它必然要与当代艺术文化形式有机地相结合,才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一切新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在不断地探索中求进步的。

因此,我们应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并对其大胆地改革与创新,使新民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优秀艺术精华。

[关键词]新民乐传统音乐传承发展一、新民乐的缘起新民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合的一种新音乐形式。

它的形成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新民乐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新颖”,但它的本质还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作曲技术手法,什么样的演出形式,它仍属于民乐的艺术范畴,只不过新民乐的产生促使中国民族音乐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在这长河中一直演变发展至今,传统的民族音乐是一笔丰富的艺术财富。

一些作曲家用毕生的心血创作了经典艺术之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乐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音乐艺术也逐渐市场化。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一直希望将中国民乐推广到世界各地,然而,传统的民乐技术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需要。

首先,民乐要争取更大的文化市场,就必须改变原有传统的创作技术和编配形式,特别是在音乐表演形式上几乎完全打破了原有的舞台音乐形式,这样,多彩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给大家带来了特别新鲜的感觉。

其次,在乐器的编配上、在音乐与舞蹈艺术的融合中,呈现出了一种独有的特色,充分体现了现代音乐的艺术魅力,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新型民族音乐与时代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另外,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充分表现出了音乐的时代性,将中西方艺术文化有机地相结合,使中国的民乐逐渐趋于国际化。

但有人认为,新民乐仅仅是传统民族音乐的一种扭曲,并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事物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必然性的。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乐器、管弦乐队编制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的出现
和发展,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新民乐对中国民
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体现在乐曲创作方面。

新民乐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
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发展。

以前,中国民族音乐大多是以独奏、重奏等形式存在的,而新
民乐的出现,使得民族音乐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与西方乐器结合,创作更加丰富
多彩的音乐作品。

新民乐还开拓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曲风和形式,使得传统音乐有了更新的
面貌,更具有现代感和时代特色。

在新民乐的影响下,民族音乐创作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
关注,为中国音乐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民乐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传统音乐的学习和继承,这使得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工作得到了更好的推动。

新民乐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学
习和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为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不仅在乐曲创作、演奏技术、演出形式等方面有所体现,还在推动年轻人学习传统音乐和扩大国际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民族音乐
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相信新民乐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新民乐,又称“爱乐之声”,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继承和创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和先辈艺术,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民乐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台湾艺术家雅各布·韦伯所创立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和西方古典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

同时,新民乐也在演奏形式、音乐语言等方面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表现出现代的审美和表现手法,从而赢得了广泛的听众和艺术界的青睐。

新民乐不仅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而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在曲目选取方面,新民乐不仅演奏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经典的曲目,还进行了跨界拓展,演奏了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小夜曲》等。

这种跨界演奏的方式扩大了民族音乐的受众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民族音乐。

在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方面,新民乐也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它将传统民族乐器和西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融为一体,使演奏技巧更加细致、精湛。

同时,在音乐表现上,新民乐还采用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影视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使演出更加生动和动人。

新民乐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在推广和弘扬民族音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跨界合作、丰富的曲目选取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听众,提高了人们的音乐素养,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走向现代化。

同时,新民乐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关注,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新民乐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它必然要与当代艺术文化形式有机地相结合,才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但一切新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在不断地探索中求进步的。

因此,我们应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并对其大胆地改革与创新,使新民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优秀艺术精华。

[关键词]新民乐传统音乐传承发展
一、新民乐的缘起
新民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合的一种新
音乐形式。

它的形成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新民乐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新颖”,但它的本质还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作曲技术手法,什么样的演出形式,它仍属于民乐的艺术范畴,只不过新民乐的产生促使中国民族音乐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在这长河中一直演变发展至今,传统的民族音乐是一笔丰富的艺术财富。

一些作曲家用毕生的心血创作了经典艺术之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乐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
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音乐艺术也逐渐市场化。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一直希望将中国民乐推广到世界各地,然而,传统的民乐技术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需要。

首先,民乐要争取更大的文化市场,就必须改变原有传统的创作技术和编配形式,特别是在音乐表演形式上几乎完全打破了原有的舞台音乐形式,这样,多彩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给大家带来了特别新鲜的感觉。

其次,在乐器的编配上、在音乐与舞蹈艺术的融合中,呈现出了一种独有的特色,充分体现了现代音乐的艺术魅力,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新型民族音乐与时代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另外,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充分表现出了音乐的时代性,将中西方艺术文化有机地相结合,使中国的民乐逐渐趋于国际化。

但有人认为,新民乐仅仅是传统民族音乐的一种扭曲,并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事物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必然性的。

“新”就是创新,改变原有陈旧的规律。

音乐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艺术,最终是要表达人们的最丰富的内心情感,具有一种宝贵的艺术生命。

“新民乐”这一新型的音乐概念便由此产生。

二、新民乐发展的价值
新民乐的产生是一种时代进步的体现,有着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它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音乐,而是将传统音乐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

在保留传统的民间民乐的同时,大胆地
去开拓思维,将民族音乐进行大胆革新。

只有民乐不断创新,才能体现新民乐的艺术价值,这样,具有价值的音乐元素必定会依然屹立在音乐舞台上。

因为音乐的艺术品味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音响,更多地是在于音乐作品中所折射出的艺术魅力,这些我们还不能从理论书籍中去系统、完整的来学习它,所以它的演奏技术、演唱改编和配器手法等方面就会遇到一些理论性的问题,但新民乐真正的艺术价值恰恰正体现了它是一种进步的音乐思维。

在改革陈旧传统民乐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挖掘一些新型音乐元素,合理地进行改编和创作,将古典的音乐作品配上新鲜的音乐元素,人们聆听起来就比较新颖。

新民乐正是由于它的特点新颖、形式多样化在当今社会一直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和欢迎。

三、新民乐对传统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新民乐是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西方作曲技术方法和现代文化的一种新兴音乐演出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演出形式新颖、视听效果奇特。

新民乐的产生使中国民族音乐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力量。

新民乐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新世纪、新时代相互结合的产物。

有句俗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今我们想让中国民族音乐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原有的民乐种子,同时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这样,新民乐才能成为中国传统民乐音乐的流行演示。

但是我
们要知道,中国传统民乐并不是被新民乐而取代了,而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它需要慢慢长河来滋养着它们,否则就会形成一瞬即逝的艺术。

对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种类,我们要长久地保持我们民族音乐的伟大精神,不要盲目地崇拜和模仿,从而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艺术特色。

1、从传统民乐的根本出发。

在作曲家进行前期创作之前,应从作品的音域、音色、适合乐器等方面进行考虑,在进行配器时,将中西乐器融合到一起,并运用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进行设计。

除此之外,一些流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也是新民乐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吸取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元素,并加以革新和发展。

“新民乐”是传统民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互结合的一种新型音乐形式,在当代音乐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它融合了本民族传统音乐与世界流行音乐,而并不是将传统民乐进行取替。

“新民乐”的传承与发展,应成为本民族和世界音乐舞台上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精品。

而不是抹杀传统民乐固有的音乐特色,去追求“伪现代、伪流行、伪新潮”。

2、新民乐具有“新”的特征。

一切是符合时代发展新思潮,都是具有价值的。

如今,新民乐正在本国和世界的舞台上焕发异彩,它的新生在于其形式特点和时代特征,其核心范围仍是属于民乐,它的“新”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文化及原有民乐理解的基础上,在保留原有传统的音乐理论
知识的同时,并以现代的演出方式来演绎音乐作品,直接深入当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不能离开中国本土文化和原有的音乐元素;反之,就无法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立足。

如今,流行音乐的模式已经开始与不同世界民族的音乐风格相融合统一,产生了大量的富有时代个性和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中国新民乐只有传承原有民乐,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大更广泛地发展。

3、新民乐具有丰富多彩的样式。

我国的传统民乐种类繁多,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例如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的等等。

传统的民乐形式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而多样的音乐特征,这为新民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曲家可以直接或改编民间传统的民歌旋律,发挥发散性思维或使用不同的特色的民族乐器,大力开拓多重样式的演奏技巧,真正使作品呈现出“新”的元素,在传承传统民乐的精华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传统民乐的个性特征,为新民乐的创作提供丰富而宝贵的音乐素材。

国内首支以“玩古电音”为标识的新民乐八人组合白玉玺,在沪首发了历时一年打造的首张同名专辑《白玉玺》,并在发布会上结合潮流电音,演绎了全新跨界民乐。

白玉玺由八位热爱玩音乐又具有偶像潜质的年轻乐手组成,其中既有筝笛胡琶,也有吉他键盘手。

这些更有可能走上“学院派”之路的年轻乐手,经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安栋教授的一次合作
被推荐到跨界民乐这条路上,“为民乐找到一条与当代快通道”的共识,引发了一些有志之士的强烈兴趣,经过进一步的研讨与创作,并于2013年催生了这一新民乐全新组合“白玉玺”。

用曾经参与奥运开闭幕音乐以及《阿姐鼓》《萨顶顶欧洲演唱会》制作的安栋教授的话来说,白玉玺与“女子十二乐坊”本质的不同,就是不以改编民歌为主体,其音乐核心是原创,是“将时代感和节奏感与民族乐器的音质和特点糅合在一起,玩出更能被当代年轻人和东西方观众同时接受的新民乐”。

新专辑从《女神》、《倾城》、《飞燕》、《盛唐舞步》、《风沉》到《穿越》等,用全新创作的新民乐,演绎了九段传颂古今的爱情佳话,既有古典意趣的演化,又融入中西跨界元素,好听而风格独特,超级炫酷,将把“玩古电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也将带来中国民乐复兴的新话题。

新民乐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新时代的产物。

“新民乐“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改革创新的成果,是适应新时代的艺术精品。

民乐不能一成不变,它需要创新,需要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但我们在此过程中,也要理性地应对经济效益的种种诱惑,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让中国民乐有一个更好地明天。

(责任编辑:晓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