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1 规划目的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2.1 风景名胜区范围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
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
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
其中泰山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顺利村、杨安村、白沙村、碧山村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顺利村、杨安村、白沙村、碧山村、峡山村)旅游村详细规划采购需求书一、项目概况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池州主城区中心地带,面积约40.6平方公里,集山、水、林、湿地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及历史文化景观。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以诗情画意为表征,以一湖山水为生态载体,具有鲜明的雅文化特征,是开展观光、文化、科研教育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滨江的山水人文湿地型风景名胜区。
为落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充分挖掘齐山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文化主题特色,重新布局村庄景观空间,梳理道路交通体系,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合理构架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拟启动《齐山平天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村(顺利村、杨安村、峡山村、碧山村、白沙村)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项目内容:编制《顺利村、杨安村、白沙村、碧山村、峡山村旅游村详细规划》预算费用:450万元;二、服务期:约180天开标确定编制单位后180天内完成《顺利村、杨安村、白沙村、碧山村、峡山村旅游村详细规划》三、供应商资格条件(必填)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供应商具有本项目经营范围,具备独立法人资格;3、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乡规划甲级资质;4、本项目负责人具备高级职称和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5、投标人和其法定代表人及项目负责人须提供近三年(2015年1月1日至今)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书面承诺。
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投标。
7、供应商为池州市重要性规划设计项目战略合作设计单位。
四、服务需求及质量标准(必填。
以下参考)1、服务工作内容编制《顺利村、杨安村、白沙村、碧山村、峡山村旅游村详细规划》2、规划范围以顺利村、杨安村、峡山村、碧山村、白沙村五个村庄的建设用地为主体,包括周边的山体、水面等景观空间一体化规划。
顺利村规划面积约为300公顷,其中核心规划范围约89.6公顷;杨安村规划面积约为131.6公顷,其中核心规划范围约30.5公顷;碧山村规划面积约为137公顷,其中核心规划范围约34.7公顷;白沙村规划面积约为110.9公顷,其中核心规划范围约30公顷;峡山村规划面积约为160公顷,其中核心规划范围约65公顷。
山东齐山风景区的景点

山东齐山风景区的景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山东齐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齐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彩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被誉为是山东省最具观赏性和历史价值的风景区之一。
齐山风景区的景点众多,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齐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1. 齐山神秘峡谷齐山风景区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齐山神秘峡谷。
这里山高谷深,峡谷幽深密闭,犹如进入了一个神秘秘境。
游客可以在峡谷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尽享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环境。
2. 齐山古石桥齐山古石桥建于唐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桥。
这座石桥拱形高大,雄伟壮观,石桥上刻有各种神话传说和寓意,是一处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
3. 齐山寺庙齐山风景区内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名为齐山寺。
这座寺庙建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矗立在这片山间。
寺庙内供奉着各种佛像和神灵,是众多信徒朝拜的圣地。
4. 齐山湖泊齐山风景区中有一座湖泊,名为齐山湖。
这座湖泊被群山环绕,水质清澈,湖面宁静如镜,是游客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游客可以在湖畔漫步,欣赏湖水倒影和周围的山峦景色。
5. 齐山草原齐山风景区中还有一片广袤的草原,绿草如茵,风景宜人。
这里是骑马、野餐和拍照的好地方,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齐山风景区的景点丰富多彩,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领略山东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希望各位游客能够前来齐山风景区,亲自体验这里的美丽和魅力,留下美好的回忆和体会。
【2000字】第二篇示例:山东齐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齐河县,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胜地。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齐山风景区拥有众多景点,让游客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美。
齐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是齐山,这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所在。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附件一: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6)第一章修编背景 (6)1.1上轮总规评析 (6)1.2修编动因 (12)1.3本次总规修编的主要内容 (13)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发展分析 (13)2.1区位关系 (13)2.2历史沿革 (14)2.3资源与社会现状 (18)第三章资源与评价 (23)3.1风景资源构成及特色 (23)3.2风景资源的分布 (25)3.3 景点评价 (27)3.4景区评价 (37)第四章规划总则 (40)4.1规划依据 (40)4.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41)4.3规划期限 (42)4.4发展目标 (42)第五章规划范围与性质 (42)5.1规划范围 (42)5.2风景区性质 (45)第六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45)6.1功能分区 (45)6.2景区分区 (45)6.3规划布局结构 (47)6.4职能结构 (47)第七章容量与规模 (48)7.1游人容量计算 (48)7.2 游人规模预测 (50)7.3床位估算与分布 (51)7.4居民人口预测 (53)7.5 居民容量测定 (53)8.1保护原则 (54)8.2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措施 (54) 8.3核心景区保护 (58)8.4专项保护规划 (59)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62)9.1 典型景观特征 (62)9.2 规划内容 (62)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64) 10.1 游览方式 (64)10.2游览系统规划 (64)10.3游程及游线安排 (67) 10.4导游设施 (68)第十一章旅游设施规划 (69) 11.1现状概况 (69)11.2客源市场选择 (69)11.3设施布局 (70)11.4旅游床位及用地规划 (71) 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73) 12.1 道路交通规划 (73)12.2电力工程规划 (74)12.3 电信工程规划 (76)12.4 燃气工程规划 (77)12.5 给水工程规划 (77)12.6排水工程规划 (79)13.1 防灾体系建设 (81)13.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81)13.3 游人安全 (84)13.4 景区安全 (84)13.5 消防规划 (85)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85)14.1 环境影响预测 (85)14.2 减缓措施 (87)第十五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7)15.1人口分布现状 (87)15.2居民分布控制 (88)15.3 居民新村建设 (88)15.4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9)15.5 风景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90)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90)16.1 规划原则 (90)16.2规划目标 (91)16.3 土地利用分区 (91)16.4土地利用布局 (91)16.5建设强度控制 (93)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93)第十八章管理与实施措施 (97)前言我院受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委托,于2009年3月接受《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任务,接受该任务后,我院迅速成立了总规修编项目组,根据工作安排,2009年7月开始项目组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进行了现场调查3次,并到北碚区和合川区汇报共5次。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1]第9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1]第9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3d4147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3.png)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1]第9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9.28•【字号】鲁政发[2001]第103号•【施行日期】200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1]第9号文件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鲁政发(2001)第103号2001年9月28日)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第9号)已翻印发给你们,现结合山东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望一并贯彻执行。
一、贯彻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各地要在《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各市和有关县的旅游规划。
要努力提高旅游规划编制和项目策划水平,加强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市县旅游规划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经计划部门审查,报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上级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并对全省从事编制旅游规划的单位进行资格认证。
各地要根据批准的旅游规划,认真编制好重点旅游景区规划。
建立全省旅游项目库,对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与管理。
二、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一)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旅游景区(点)配套的交通设施,环保、卫生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安全保障设施,自然环境设施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
(二)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地方财源建设的重点项目来抓。
对条件成熟的大型骨干旅游项目,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引导投向,促进融资,把旅游业培植建设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三)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市场开发促销的工作力度,特别是重点旅游城市要通过深化市场开发,扩大宣传促销,增加客源,提高旅游收入。
山东淄博齐山简介

山东淄博齐山简介齐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是淄博市的标志性山峰之一。
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山,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齐山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齐山地处淄博市中心,海拔约为286米。
山势雄伟壮观,山体呈东西走向,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为75.5平方公里。
山上峰峦叠嶂,有大小山峰共计72座,其中以齐山主峰最为著名,被誉为“齐山之王”,海拔约为346米。
齐山的山势峻峭险峻,山脉起伏有致,有许多山洞、峡谷和瀑布等自然景观。
齐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山上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齐山寺、齐山碑刻、齐山古战场等。
其中,齐山寺是齐山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之一。
寺内有古老的建筑群,保存完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齐山碑刻则是古代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些碑刻记录了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齐山古战场则是齐山的重要历史场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战役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历史意义。
齐山的自然景观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被,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春季和秋季,山上的花卉和树木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此外,齐山还有许多天然的瀑布和溪流,水质清澈见底,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夏季时,许多游客会来这里避暑纳凉,享受大自然的清凉和宁静。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齐山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下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如淄博恐龙山、淄博博物馆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齐山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如齐山庙会、齐山花会等,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欢乐。
这些旅游资源的丰富使得齐山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总的来说,山东淄博齐山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地方。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0007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说明书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1)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 (1)1.2区位分析 (2)1.3自然和历史 (2)1.3.1地形地貌 (2)1.3.2气候条件 (2)1.3.3水文条件 (3)1.3.4土壤动植物资源 (3)1.3.5历史文化资源 (4)1.4主要设施与基础工程 (4)1.5社会经济概况 (5)1.6景区建设 (5)1.6.1发展概况 (5)1.6.2相关规划 (6)1.7现状存在的问题 (7)1.7.1山水特色不够突出,小景点建设缺乏系统 (7)1.7.2主要景点分布不尽合理,不利于游览组织 (7)1.7.3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7)1.7.4部分项目建设未把尊重自然风貌放在首位 (7)1.7.5存留的部分村庄管理不善,造成生产生活污染 (7)1.7.6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 (8)第二章案例借鉴与比较 (8)2.1杭州西湖 (8)2.2南京玄武湖 (9)2.3武汉东湖 (9)2.4比较借鉴 (10)2.4.1可以借鉴的优点 (11)2.4.2需要避免的缺点 (12)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12)3.1风景资源概况 (12)3.1.1七星墩 (12)3.1.4金地藏寺 (13)3.1.5莲花台 (13)3.1.6望华楼 (14)3.1.7桃花岛 (14)3.1.8龟山岛 (14)3.2景物和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评价 (15)3.2.1景点评价标准 (15)3.2.2景物和景点评分与等级 (16)3.2.3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7)3.2.4风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8)3.3评价结论 (20)3.3.1齐山—平天湖风景资源特性 (20)3.3.2结论 (21)第四章风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4.1规划依据 (21)4.2规划期限 (22)4.3规划指导思想 (22)4.4规划原则 (22)4.4.1贯彻“方针”,滚动发展的原则 (22)4.4.2发挥优势,注重发掘的原则 (23)4.4.3提升品位,适应市场的原则 (23)4.4.4执行规范,突出重点的原则 (23)第五章风景区规划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23)5.1规划范围 (23)5.2风景区性质 (23)5.2.1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与九华山风景区 (23)5.2.2平天湖、齐山湖、天堂湖与丰收湖 (24)5.2.3杏花村与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24)5.3风景区发展目标 (24)第六章风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24)6.3景区划分 (25)6.3.1划分原则 (25)6.3.2景区划分 (25)6.4功能分区 (25)6.4.1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水域河流 (26)6.4.2风景恢复区 (26)6.4.3建设发展区 (26)6.4.4建设控制区 (26)6.5风景区布局 (27)6.5.1旅游十要素 (27)6.5.2风景区入口布局 (28)6.5.3管理设施布局 (28)第七章游人容量分析及游客量预测 (28)7.1游人容量分析 (28)7.1.1游人容量分析 (28)7.1.2游人容量测算 (28)7.2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9)7.2.1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29)7.2.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7.3游客量预测 (32)7.4客源市场分析 (32)7.4.1客源市场现状 (32)7.4.2客源市场定位 (33)7.4.3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33)第八章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33)8.1规划原则 (33)8.2规划目标 (34)8.3生态保护保育 (34)8.4保护模式 (34)8.5分类保护规划 (34)8.5.1史迹保护区 (34)8.5.4生态保护区 (36)8.5.5外围水源控制区 (36)8.5.6统筹控制区 (36)8.5.7外围保护与协调带控制引导要求 (36)8.6珍稀植物保护规划 (38)8.6.1珍稀植物群落保护 (38)8.6.2古树名木保护 (38)8.7核心景区划分 (38)8.8环境保护规划 (39)8.8.1环境质量现状 (39)8.8.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39)8.8.3环境保护措施 (39)8.9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40)第九章风景区专项规划 (40)9.1综合交通规划 (40)9.1.1交通现状 (40)9.1.2交通规划 (40)9.2风景游赏规划 (41)9.2.1规划原则 (41)9.2.2景区规划 (41)9.2.3齐山景区(齐山洞天) (42)9.2.4碧山景区(碧山禅隐) (43)9.2.5平天湖景区(平天水岸) (44)9.2.6湿地景区(湿地巡游) (45)9.2.7桃源景区(桃源逸境) (46)9.2.8控制统筹区 (46)9.2.9游线组织 (47)9.3典型景观规划 (47)9.3.1设计原则 (47)9.3.2典型景观 (47)9.3.3. 主要景点规划一览表(平天二十四景) (48)9.4.2规划 (52)9.5绿化规划 (53)9.5.1现状 (53)9.5.2规划原则 (53)9.5.3绿化规划 (53)9.5.4主要绿化树种 (55)9.6建筑风貌规划 (55)9.6.1现状 (55)9.6.2规划原则 (55)9.6.3规划要求 (55)9.7基础工程规划 (56)9.7.1给水工程规划 (56)9.7.2排水工程规划 (57)9.7.3电力工程规划 (58)9.7.4信息工程规划 (58)9.7.5燃气工程规划 (59)9.7.6管线综合规划 (60)9.7.7 环卫设施规划 (60)9.7.8 综合防灾规划 (61)9.8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3)9.9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64)9.9.1规划原则 (64)9.9.2土地利用规划 (64)9.10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65)9.10.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65)9.10.2规划原则 (65)9.10.3经济发展 (65)第十章近期发展规划与重点项目建设 (66)10.1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6) (66)10.2重点建设项目 (66)10.3项目投资估算 (66)第十一章实施总体规划的建议 (67)第十二章强制性规定 (67)第一章现状概况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池州是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北靠铜陵市、芜湖市,东与宣城市毗连,南与黄山市接壤,西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毗邻。
2024年风景区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风景区工作计划____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____、____、____为指导,确立全景式景区发展理念,以“高品位、复合型、一体化”和“新潮流、慢旅游、泛经济”为目标,进一步抓好5A创建,进一步加大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综合实力,通过景区、社区、林区的协同、互动,不断开创景区工作新局面。
一、抓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把风景管理区所辖区域整体作为一个景区进行规划,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以孙子兵法文化为核心、多个景点、项目联动发展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
二、抓建设,进一步打牢景区保护、开发和利用基础一是加快孙武文化园工程建设。
确定孙武文化展示区布展方案,完成二期内广场景观工程的工程标的编制。
二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做好松海路、林公路、印泉路、金鸡山路、寿山路沿线环境整治。
做好胥口至游客中心自来水管网建设及兴奋污水管网铺设工程。
三是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工作。
加强城市田园、帐篷客度假酒店、养生康疗中心、“疯狂的小鸟”娱乐项目、花鸟园等项目的沟通、跟踪、协调、服务工作。
三、抓生态,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牢固确立先做环境再搞开发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使山上山下浑然一体,整个风景管理区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森林氧吧,游客走进景区就像走进森林,可以尽情地触摸森林,享受绿色。
四、抓特色,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充分挖掘的生态资源,打造现代农业。
积极发展壮大集团公司,培育花卉苗木、开发农副产品。
围绕文化旅游业,不断积聚集体资产。
把藏书老街部分建筑划拨成为集体资产,接驾社区原办公楼、锻造厂拆迁区域改造成农家乐饭店,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平台。
五、抓管理,进一步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努力实现游客满意、百姓增收、财政增长,按照建设精细化、项目生态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业专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齐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he Master Planning of Q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dong(文本)2008年05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任务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目标 (1)第五条规划发展战略 (1)第六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第二章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 (2)第七条旅游形象策划 (2)第八条客源市场定位 (2)第九条客源市场预测 (2)第十条市场营销策划 (2)第十一条宣传口号 (3)第三章空间布局及旅游项目策划 (4)第十二条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 (4)第十三条功能分区 (4)第十四条齐山十六景 (4)第十五条峡谷水上游憩区 (4)第十六条流泉飞瀑观光区 (6)第十七条唐赛儿寨休闲区 (6)第十八条红叶栈道探险区 (6)第十九条双峰山脊登高区 (7)第二十条休闲度假区 (7)第二十一条门区 (8)第二十二条如意谷接待区 (8)第四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第二十三条住宿设施 (10)第二十四条餐饮设施 (10)第二十五条娱乐设施 (10)第二十六条购物设施 (10)第二十七条信息服务设施 (10)第二十八条解说系统设施 (10)第五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1)第二十九条外部交通 (11)第三十条内部交通 (11)第三十一条社会车辆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二条电瓶车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三条游客步行系统 (11)第三十四条空中索道系统 (11)第三十五条给水设施规划 (11)第三十六条排水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七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2)第三十八条电力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九条通讯设施规划 (12)第六章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3)第四十条森林保育规划 (13)第四十一条水体保护措施 (13)第四十二条山体保护措施 (13)第四十三条游客容量控制 (13)第四十四条人工建筑控制 (13)第四十五条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14)第四十六条其他方面的保护规划 (14)第四十七条环境评价 (14)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与效益分析 (15)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 (15)第四十九条投资估算 (15)第五十条收益估计 (15)第五十一条三大效益分析 (15)第八章旅游保障系统规划 (16)第五十二条管理保障 (16)第五十三条政策保障 (16)第五十四条资金保障 (16)第五十五条人力资源 (16)第五十六条科技保障 (16)第五十七条安全保障 (16)第九章近期建设安排和规划管理 (17)第五十八条近期建设安排 (17)第五十九条规划管理 (17)附图:1.景区区位分析图2.旅游市场分析图3.景区范围图4.景区卫星影像图5.旅游资源分布图6.旅游资源评价图7.功能分区图8.空间布局图9. 土地利用现状图10、土地利用规划图11、规划总平面图12、道路系统规划图13、旅游线路规划图14、栈道规划平面图15、水面规划平面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范围齐山风景区总面积为14.08 km2,位于东经118°9′4″—118°12′33″,北纬36°30′19″—36°32′50″之间,其中规划面积6.57km2,包括原三龙山及周边区域,北至西余粮村,南达何家峪,西临东岭村,东倚仰佛山。
第二条规划任务1、保护和恢复齐山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抚育加快天然林恢复;2、深度挖掘齐山的生态资源和人文底蕴,确定规划区的旅游发展战略;3、优化规划区旅游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空间布局;4、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开发特色鲜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项目;5、树立齐山的旅游品牌,增加太河乡的旅游新品种,提升淄川区的旅游品位,成为淄博的城市新名片。
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8年至2015年。
分两期,近期2008年至2010年;中期2011年至2015年。
第四条规划目标1、太河乡新农村生态建设示范区;2、淄川区和淄博市名牌自然风景旅游区;3、山东省知名山岳休闲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
第五条规划发展战略1、“观光+度假”的“双翼”战略2、“致险”的品牌战略3、水景营造战略4、齐文化战略5、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战略6、区域联动合作战略第六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规划区的旅游资源总体上以自然资源为主,人文资源较少。
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数量繁多,类型齐;险秀幽旷,品相独特;亮点突出,组合优良;生态彰显,文化点缀。
1、数量繁多,类型齐全规划区内具有级别的旅游资源达60余处,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共计7大主类、12大亚类,可见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全。
2、险秀幽旷,品相独特规划区内山险路更险。
山险指的是规划区内神斧鬼工形态各异的峭壁;路险指得是环山的栈道险,真正是“道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崖”。
秀露于林和水。
幽则意于深谷。
登山巅,则显其旷。
齐山有“齐鲁第一奇山”之称,因此山中多是奇峰奇石奇松。
3、齐山四绝,组合优良规划区最具代表的亮点就是“齐山四绝”。
第一绝:山东最险最长的天然栈道;第二绝:齐鲁第一穿洞,以洞长而突出;第三绝:三进三出的泉水,因其神出鬼没而突出;第四绝:九峰抱谷的峰丛壮景。
“齐山四绝”综合了规划区山水洞径四元素,再搭配上山中的春花、夏绿、秋实、峭壁、幽谷、密林,更显规划区的自然和谐之美。
4、生态彰显,文化点缀相对于市区而言,这里的生态环境是最令人神往的。
空气清新自然,植被郁郁葱葱,充足的负氧离子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有益的放松;而古村、古寨、古老的传说则为这一方山水沾染上文化的气息,使山更为厚重,水更有内涵。
第二章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第七条旅游形象策划1、理念识别①一级理念:鲁中生态腹地②二级理念:齐鲁山地险境③三级理念:淄博度假胜地2、总体形象定位山东第一险境,齐鲁生态山庄。
第八条客源市场定位1、国内客源市场定位①一级客源市场: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和潍坊市北部地区;②二级客源市场: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主的省内其它城市;③三级客源市场:以河北省、京津地区为主的省外其它地区。
2、入境客源市场定位①一级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韩国、日本;②二级客源市场:东南亚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③三级客源市场:北美市场,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第九条客源市场预测到2011年,预测游客人数为10万人次;到2015年,游客人数达到17万人次;到2020年,游客人数达到26万人次。
第十条市场营销策划1、旅游产品策略①观光旅游精品的展示设计和持续改进;②山地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③文化旅游产品的引入;④餐饮、购物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2、旅游定价策略①随行就市定价②以游客为基础的差别定价③以时间为基础的差别定价④心理定价3、旅游渠道策略①在省内设立旅游专卖店②联合和一体化经营③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4、旅游促销策略①设计齐山风景区的总体形象标志,全面导入CIS系统,尽快着手品牌创建工程。
②在最重要的目标市场竖立广告宣传牌。
③加强与省内各地的旅游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周边城市的旅游景点进行横向联合。
④加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媒体的广告传播。
⑤利用目前政府和媒体对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要适时地举办或与其它旅游地区联合举办区域性会议。
⑥邀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齐山风景区旅游度假。
⑦利用节事活动吸引游客。
⑧举办“淄博大中学生齐山夏令营”。
⑨参加旅游展览会,发放旅游宣传手册或资料。
⑩通过销售激励的手段进行促销。
第十一条宣传口号1、国内宣传口号泱泱齐风,尽在齐山;大美齐山,天地境界;泰山天下雄,齐山鲁地险;2、省内宣传口号齐山,山东第一险境;齐鲁第一穿洞;齐山崖险道更险;3、市内宣传口号齐山,家门口的生态浴场;华山太远,不如来齐山历险;清凉一夏,齐山养生行。
第三章空间布局及旅游项目策划第十二条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规划区可划分为生态保护、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旅游接待四大主体功能区,形成“一线(登山环线)、二个服务结点、三个深涧泉湖、四个齐都山庄(考虑增添两座度假山庄)、五大旅游板块”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线:登山环线,有大小环线两条。
二个服务结点:门区接待区如意谷接待区三个深涧泉湖:映佛池(自上而下)沉鱼潭太公湖四个齐都山庄:韶乐山庄(原有的别墅区)管鲍山庄(原有的别墅区)蹴鞠山庄(原有的别墅区)稷下山庄(原有的别墅区)齐尊山庄(考虑新建的度假山庄)齐风山庄(考虑新建的度假山庄)。
五大旅游板块:峡谷水上游憩区流泉飞瀑观光区唐赛儿寨休闲区红叶栈道探险区双峰山脊登高区第十三条功能分区1、生态保护区总面积186.3ha,位于北部山区,不安排旅游活动,重点做好生态保育工作,保持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非生物资源的完整性,拒绝人为干扰自然进程。
2、观光游览区总面积368.4ha,位于规划区的东部、南部区域,包括一线(登山环线)和三个深涧泉湖以及由此构成的五大旅游板块。
3、休闲度假区总面积50.2ha,位于规划区中西部,主要包括四个齐都山庄(韶乐山庄、管鲍山庄、蹴鞠山庄和稷下山庄),是对已经建成的四片山村别墅区进行完善。
考虑到游客的住宿需求,此区需另择址再建一处度假山庄——齐尊山庄。
4、接待服务区总面积52.1ha,主要包括二个服务结点,一处位于北部门区,另一处位于中部如意谷接待区。
第十四条齐山十六景齐山险径、争鸣泉涧、齐门夕照、九峰抱谷、神龟望海、观音天瀑、仰佛圣光、唐赛义寨、峭壁悬巢、红岭秋妆、双峰竞秀、如意柿谷、齐山问禅、水帘洞府、湖光三映、北山一橛第十五条峡谷水上游憩区1、三坝三湖界定规划区总共将设计三个水坝,形成三叠湖面,均位于争鸣谷内。
从上至下,水面面积依次扩大。
①映佛池地势最高的水面位于南旮旯村之下,定名映佛池,截洪蓄水而成;水坝选址在距离南旮旯村280m处,坝高25m左右,回水长度158m左右,面积约1ha。
②沉鱼潭映佛池水坝向下约500m,建第二坝,坝高35m左右,回水长度约260m,形成的湖面定名沉鱼潭,截三隐泉泉水而成,面积约1.65ha。
王家庄在两湖面之间。
③太公湖沉鱼潭继续向下800m,建第三坝,坝高50m,回水长度约640m,形成湖面定名太公湖,截三隐泉泉水而成,面积约7.8ha。
除映佛池属于流泉飞瀑观光区外,其余均属于峡谷水上游憩区。
④水坝设计由于三个水坝属于景区内的水坝,所以在设计时除了考虑其拦水的功能外,更要满足游客观光游览的需求。
水坝最好以当地石材垒砌而成,形状有起伏,可以齐山的山形为原形设计,尽量与周边山水相协调。
2、沉鱼潭项目设计选择适宜水面建设局部水景区,与主水面相分割,保持水质。
水景区可种植一些观赏类的水生植物,以及养殖一些易于与游人亲近的观赏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