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诸要素分析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

整个城市应是一种激奋人心的、充 满情感的艺术作品,城市设计者就是表 达社会抱负、激情洋溢的艺术家。 ----卡米罗. 西特
(2) 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 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 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 量。
A、 西克斯特斯的罗马更新改造设计:以城市 作为尺度的、系统的和意向性的改造……在形 状和规划上明显表达出一种对意向性美学形态 和理论假设的价值取向。 B、 朗方的华盛顿规划:以城市的整体作为一 个艺术品加以设计。
2、城市设计方法的个性层面 偏重感性的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手法、技巧(艺术的、 创造学的) -----个性的、具体的
3、无论从哪个层次上说,城市设计涉及的客观 环境都是十分复杂的。 但从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中我 们依然可以以一种历时性的组织方式进行展开,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次序,从城市 形态分析到城市结构分析,再到城市空间分析 直到最后具体设计决策的原则,寻求城市设计 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性。
(3) 空间注记分析方法:全景式的、 带有强烈行为主义色彩的空间分析途径。 A、 无控制注记观察 B、 有控制注记观察 (4) 小结:开放式的城市设计过程中 有效的群众参与途径之一。
6、 心智地图分析 (1) 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 市空间分析方法,还具体借鉴了社会学 调查方法,是城市景观和场所意象的有 效分析方法。
(3) 空间节点影响分析对城市中具 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 造具有重要意义。 A、 空间主题的保护 B、 空间主题的强化 C、 空间主体的弱化
(4) 小结:偏重局部空间环境的分析 方法。
4、 基地环境分析 (1) 城市设计地段相关各种外部条件 的综合分析。 (2) 基地环境分析涉及到社会、文化、 自然、地理、形体、心理等广泛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1、土地使用体系。
城市环境优化中的环境设计要素分析(全文)

城市环境优化中的环境设计要素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城市空间和景观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
如何优化城市环境成为摆在广大城市环境设计、治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湖泊、田野、山川、河流、土壤、植被、气候等)是上帝最宝贵的赐予,是构成城市特色的最重要要素之一。
它常常是决定一座城市形象的前提。
城市环境优化中的环境设计首先要懂得在自然景观的大背景中处理好土地的自然状态与人工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土地自然状态对城市的形成和进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平原地区,其景观特征为平缓广阔,城市建设受自然地形约束较少,城市进展余地较大。
环境设计中,可考虑对重点地段地形、建筑群的配置等采取优化措施。
如地形上可挖低垫高、堆土成岭等,房屋建筑上可高、中、低合理配置,从而幸免城市空间的单调。
丘陵地区地形变化大,环境设计中务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灵活布置城市的各种建筑设施。
特别是要将山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图要素。
河湖水域地区在优化城市环境中也大有文章可作。
水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自然景观素材,可利用水面组成秀丽的城市景色。
环境设计和具体建设中自然要素的利用和保护要积极而务实,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山水景观资源,又要结合实际,制造性地开发建设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
2建筑形态特色鲜亮的建筑是一个高品味城市的重要标志。
如说到故宫,我们马上会想到;讲起古城墙,我们马上会想到西安;谈起广播电视塔,我们马上会想到等等。
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用色等对城市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建筑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的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坚持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大于局部”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其他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等建筑设计不应唯我独尊,而应关注与周边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从治理和操纵上看,其内容应包括建筑体量、高度、容积率、间距、外观、色彩、沿街后退红线、风格、材料质感等。
城市中体育场所景观设计的要素分析

城乡规划一、城市中体育场所中景观设计要素的应用原则1.自然属性。
简单来说,自然属性就是体育场所当中可以感受到的因素,在设计体育场所的过程中,其工作人员需要遵守自然属性的原则,注重自然,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合理的使用自然景观资源,并以其为前提条件,开展设计的工作,注重生态的平衡,妥善的安排。
同时其还需要对体育场所的安全属性等进行探究,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
2.社会属性。
(1)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体育场所的构建大多是为了市民以及社区居民,提供给其群体服务。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体育场所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已经不局限在运动功能层面,需要让场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其所开展的景观设计工作需要足够的科学合理,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等各类良好化的心理反应。
其在设计时期应当尽可能的规避以设施为主的设计理念,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并落实到实处,充分的分析人们的各项诉求,让其空间具有亲和感。
另外,体育设施要尽可能的埋藏到绿色当中,这样可以构成靓丽的风景线,人们也会更为自主的投入到其中。
真正的达到流连忘返,进一步的提升体育场所的使用率。
借助体育场所的景观设计形式凸显出人文关怀以及文化的传承。
(2)需要遵守整体协调统一的原则,让体育场所的景观设计可以较好的和城市规划融合在一起,保证其和城市风貌协调的统一特性。
体育场馆景观设计内的植物景观以及建筑景观必须要足够的适宜,其建筑景观要和植物景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期,需要让其景观布局足够的统一性,使得体育场所和公园等各类要素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3)需要遵守场所固有体系以及安全要求等,并以其为基准,增加文化的元素,这样可以有效的彰显出体育场所空间的性能之外的思想以及文化,同时还可以较好的散发出体育场所特殊化的文化魅力,进而满足人们各类层次的文化需求,满足其对于体育场馆景观设计的要求标准。
(4)在设计时期需要让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融合在一起,分析二者的融合程度,使用多媒体等显示性的设备,满足其精神以及安全等层面的功能要求。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ppt课件

意大利 马纳罗拉
4
旧金山城市设计
分析城市山形主导 轮廓的空间特征 市民和设计者认可 据此建立城市界内 的建筑高度准则
旧金山市鸟瞰——有序的建筑高度与体重控制使建筑与地形 有机结合
ppt课件 5
2、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不仅是城市规划,而且也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关键问题之 一。 土地决定了城市空间形成的二度基面。 我们可建立城市区域内交通流线和停车、活动密度和用途之间的 联系。 三步骤设计过程: 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 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 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 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 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 格局。
步行街要素:铺地; 标志性景观; 建筑立面、橱窗; 广场店招; 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 街道小品; 街道照明等,
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 选择和细部。
步行街(区)——作为一种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
ppt课件 12
5、使用活动
特定地段的空间形式、要点和特征会吸引特有的功能、用途和活动。 行为也趋向于设置在最能满足它要求的场所。空间和行为的相互依存 性构成了现代城市设计又一关键要素,国外又把此称为支持。 城市景观是一个连续系统,它通过为富有生机的活动所设计的整体环境而 充满情趣。最为重要的是人的活动。
ppt课件
金 鸡 湖 夜 景
9
一般,开敞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以空间体系而存在 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 旧金山 金门公园 两类体系: 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一)单一功能体系 这一体系以一种类型的形体或自然 特征为基础 (河谷、公园) (二)多功能体系 大多数开敞空间体系都是多功能的。 各种建筑、街道、广场、市生活——公共和私密 前者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的,外倾的街道或广场生活; 后者则是内向的,个体的,自我取向的生活,它要求 宁静、私密性和隐蔽感。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与应用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与应用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也是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城市形象与居住品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点与应用分析。
一、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宜居、舒适、人性化、多样化、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1、功能性原则。
方便、安全、易用、实用是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公共空间必须满足其功能要求。
2、美学原则。
设计要考虑美学需求,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使空间感觉更加自然、舒适。
3、适应性原则。
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公共空间要考虑不同人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季节等要素,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4、可持续性原则。
公共空间设计要考虑环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空间要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空间要素包括:1、交通组织:包括人、车道、公交区域的划分和组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考虑的关键要素。
2、绿化与景观:公共空间中引入植被、水体等自然景观,提高空间品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3、功能区域的分隔:根据区域功能的不同,必须分隔不同的区域,以充分利用空间。
4、户外活动设施: 提供多样的户外活动设施,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实例A、中国大陆1、上海中心广场上海中心广场位于浦东新区的中心位置,是上海中央商务区(CBD)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特别重视与周边建筑的衔接,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周边建筑的高度及其夜景的美感,空间布局合理,绿化率高。
2、北京三元桥商务区北京三元桥商务区的公共空间建设突出了“互动性”与“参与性”的设计理念,活动广场、绿化园林、儿童游乐场等多重功能区域,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考虑。
B、国外1、巴黎拉丁区骑士花园这是一个坐落于巴黎著名的拉丁区的公园。
公园采用了自然、和谐、和平的设计风格,充分利用资金与空间进行了适宜环境的打造。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而城市设计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探索,它足从实践中发展总结而来,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最终也要服务于实践。
为了取得全面客观、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认识,需要吸取广泛的信息来源。
给出定义的人来自理论界、实践界、教育界,他们提出的城市设计概念有些是纯粹学术性的观点,有些是实践者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得来的。
英国诺丁翰大学的迈斯。
卡蒙那教授综合其他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他用一个八角形图形表现出目前各种各样城市设计理论所强调的八个主要点及其相应的代表人物(图3-2),又对每个观点在实践上的探索做了详细讨论,为我们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1、霍华德与田园城市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总结了城市美化运动、公共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同时受到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对城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利研究之后著述并于1989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利平之路》,后改为《明大的田园城市》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即空间目示,社会目标和管理组织目杯。
在《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霍华德把希腊关于“任何集体或组织的生长发展都有其天然限制”这一概念重新介绍到城市规划中来,并在他设想的城市规划屮伙复了人类的尺度,为了引进了希腊城市建设的做法,他用社区移民开拓城市,这些社区从一开始就配备有能行使城市一切重要功能的设施。
他提出了建设用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这个里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二种磁力的图解,这是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一种简练的倒述,即现在的城市和乡村鄙共有柑互交织青的有利因素利小利凶求,他捏出”城乡磁体”学说认为建设里想城市应兼有城与乡二者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那么城市设计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店铺分享了城市设计五要素,一起来制作吧。
城市设计五要素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
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
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
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
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
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
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
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
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
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
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
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
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
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诸要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城市设计中考虑的要素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基质、街道、公共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全文是笔者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设计要素街道公共空间
一座看似孤立的乡村建筑,实际上是坐落在自然景观背景中的,一座建筑物构成了城市街道的一部分,街道又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被看作是街区用地的边界,同时,街道也是邻里的骨干空间,需要传达出更大空间模式赋予其的精神含义。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美学法则高于其他单项法则。
城市设计的要义,就是将各项要素放在最大的关系背景中统筹协调,从而让整体符合美学的法则。
城市设计要素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要素的多少取决于分类的方法,无论怎么分类,城市设计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自然基质、街道和公共空间。
1 自然基质
任何一项城市设计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确定发展什么,以及让什么尽量不受到干扰。
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护基地中的自然环境是最好的策略。
例如,滨水的湿地和开敞空间,不仅是美观的,在功能方面也让地面水在进入大型水体之前进行了必要的滞留和过滤,不应将这一类环境空间看作可以轻易开发的建设用地。
越是文明进步的城市社会,越是珍惜现存的湿地、潮汐河口、滨海沙丘以及其他类似的自然状态
空间。
尊重独特的自然地形条件,城市设计才能引导出有创意的建筑设计。
美国旧金山平均坡度为10%的用地,是步行及汽车交通在无冰雪天气状况下的适宜坡度,因而在城市始建之初得以保留,造就了前面建筑自然下降一层,从而使后面建筑的上部具有了远景景观的独特建筑风貌。
在环境因人工建设利用已经退化的地方,城市设计则应考虑如何有序地恢复自然特质。
至少,应尽可能地增加绿地、水面等自然成分的比例。
城市设计也可以创造出新的自然环境。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及波斯顿的绿宝石项链环状公园,最初都是人为设计建造的大规模绿地,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些公园已成为非常稳定的自然栖息地,充满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动植物群落,同时,公园本身也成了这两座城市的著名“标签”。
对于自然基质,城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设法实现自然和人类用途的平衡,并确保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街道
街道是城市设计中的复杂要素,它承载着日常交通、紧急车辆通道、停车、步行通道,以及成为城市开敞空间等重要功能。
街道用地
占据大约25%的城市面积,街道的布局、质量及面貌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座城市是不明朗的、危险的,还是受欢迎的、安全的。
每一条街道都应该放在更宽广的交通网络及城市土地利用背景中去考虑,明晰每一条街道的主要功能。
城市街道设计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研究确定多少百分比的车辆是通过而不是停在一个地区,预测街道沿途的城市功能对街道交通功能的需求,预估步行者的数量和活动内容等。
城市街道和普通公路最显著的差别,是城市街道的步行空间,提供了游逛、驻留、观览、交往和聚散等城市功能。
街道的设计中,应充分顾及这些为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功能空间,而不是单一考虑机动车交通顺畅的需求。
真正的城市街道生活是步行交通的产物,在这个前提下,沿街各个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街道景观的质量、以及建筑物的面貌等都很重要。
连续的沿街零售商业界面,以及宜人的尺度,会促进步行行为的发生,从而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驾车从一个地方去往另外一个地方。
当人们可能在步行和驾车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照明、绿化、标识、座椅及其他设施的配置设计,就会有助于进一步激发街道的步行用途。
在建筑普遍高层化的今天,城市街道正在从以往的积极生活空间,蜕变为消极的机动车交通空间。
当沿街建筑物的高度大于街道的宽度时,通常也会在街道上产生更多的步行流量,和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基本相当的街道相比,这样的街道就需要更宽的人行道及标识清楚的过
街斑马线,甚至可能需要立体的多层步行活动空间。
3 公共空间
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项专门要素进行设计,才有可能清楚界定其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对空间环境的具体要求。
公园、广场、室外运动场、游戏场地、骑楼及街头绿地等,都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同时又必须都是安全而又富有魅力的场所。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公共空间必须吸引足够多的使用者,才能让人感觉既安全又有魅力。
设计鼓励自然而然的步行路线穿过一处公共空间,是一种确保足够人流的方法。
人们需要感觉到可以自由选择从什么地方进出、在进入之前能够看清一个地方、进到里面又可以被路人看见,满足这些使用条件的城市空间,才不仅仅是设计师认为的公共空间,而是使用者真正能够接受的公共空间。
城市活动会在相互临近的公共空间之间相互渗透,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把握的另一项原则。
一座公园附近或其内部的咖啡座、娱乐场所及书报亭等,通常会使公园吸引到更多的人。
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主动混合进一些性质兼容的功能,不仅是空间主题塑造的需要,更是让公共空间安全而有魅力的一种手段。
塑造水景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常见的手法,尽管水对人有一种几乎绝对的吸引力,但维护喷泉和人工池塘却需要持续的成本,考虑现
实可操作性并结合自然背景条件,城市公共空间中是否有喷泉或池塘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天冷时能够坐在阳光里或避开冷风吹袭,天热时能够待在树荫下,从而尽可能地延长公共空间的适宜使用时间。
城市公共空间维护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公共空间的使用效果,有些糟糕的维护,的确是源自糟糕的设计。
例如,垃圾桶位置不当、小路没有安排在人想走的地方、视线被不恰当地屏蔽、照明器具造型容易遭到破坏等等,都有可能是因为设计师在工作的时候,没有设想过自己会如何使用这些环境和设施。
盲目参考可比实例,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易出现的另一个误区。
其实,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才是灵魂,才是当地城市公共空间主题的决定性因素。
建设规模基本相当的两座滨江公园,武汉的滨江公园以武汉现代工业发展为景观主题,南昌的滨江公园以纪念当地历史文化为主题,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成功地带动了周围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
4 结语
城市是可以被设计的,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造物,城市也应该是被设计的。
自然基质、街道、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三项核心要素,每项要素,都应该被置于更大范围的整体内容中去考虑,反
过来说,整体应该是每一项要素良好设计的自然集合。
成功的城市设计,重点往往不是新奇或复杂,恰恰在于平常或简单。
这是因为,城市设计所塑造出来的产品——城市空间环境,是给人使用的,任何人,都会喜欢美好而又容易使用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向,华夏出版社,2001.
[2](美)伊恩·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