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

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要素城市设计(Urban Planning)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因而,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分析其基本要求,合理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发展。
那么,城市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呢?一、城市设计要素的分类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The Urban Design Process)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上述分类方法,对于城市设计要素的界定和划分已带有体系化特征,但仍然存在把城市设计要素与城市构成要素对应和等同化的倾向,从而往往把本质上应该属于某一个城市设计要素体系的内容划分到其他的体系中去,造成研究对象的含混。
综合当代城市设计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把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划分土地使用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交通体系、城市景观体系,是符合城市形态要素系统构成的特点和城市设计系统整合的学科特征的,有助于把城市构成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相关要素互相联系,从而进行整体性和体系化的研究。
二、城市设计要素的构成1、土地使用体系。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其达到一定的美观、功能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城市设计需要整合多种空间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等。
自然环境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等,它们是城市的基础和依托。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的情况来确定城市的布局和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泊和水系等,保护水体环境,提高水体利用效率。
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植被,包括公园绿地、街道绿化和建筑绿化等,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人文环境是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遗存、文化景观和社会活动空间等。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存,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文化景观,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中心等,提供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社会活动空间,包括广场、公共设施和社区中心等,促进居民的社交交流和互动。
建筑环境是城市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建筑环境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住宅区,包括不同类型的住宅、社区设施和绿化景观等,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商业区,包括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市场等,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商业服务。
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建筑,包括政府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
除了以上的空间要素,城市设计还需要整合交通、节能和环保等要素。
交通要素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划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和系统。
节能要素包括能源利用和建筑设计等,需要采用节能技术和设计原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环保要素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环保设施,保护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等,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的美观、功能和可持续性。
第四课: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四课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构成
二、土地使用(Land Use Design)
• 在城市设计中,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必须考虑。 • (一)土地的综合使用
• 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亦即指城市界内 某块土地或外部空间在每天的占有率情况,理想情况 是最高容限{building volume limit}的占有率保持不变。
• 类似的,建筑体量也需通过准则(Guide Line)所建 议的方式来反映城市设计文脉,又如,美国长滩(Long Beach)城市设计强调了以外部空间为主体的城市视觉 环境与设计关联框架的协调一致。
• 然而,这种驾驭并非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 阶段性的。
旧金山市鸟瞰—— 有序的建筑高度与体量控制使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
• 总的来说,现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城市设计相比,在处 理建筑形态及其组合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于,注重物质 形态背后蕴涵着的深层文脉(或称文化内涵)。
第四课 现 代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建筑形态及其组合(Architectural Form and Its Compounding)
• 旧金山电报山地区:在景观有趣的地方,应推荐形态 的结构统一原则。
水 景 类 开 敞 空 间
第四课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构成
三、开敞空间(Open Space)
• (二)多功能体系 • 大多数开敞空间体系都是多功能的。各种建筑、街道、
广场、公园、水路均可共存于这一体系中。在新城镇 规划设计中,开敞空间体系可作为开发的控制和条件, 而在更大范围内,它甚至可成为区域性空间特征。如 江苏太湖风景区所构成的开敞空间体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是指通过对城市的总体布局、建筑空间、交通道路、绿地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以建设宜居、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城市设计的要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合理的用地布局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
它有助于构建社会公平和和谐的社区,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的原则和方法1.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避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性原则包括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2.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等,以实现城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3. 参与性原则:城市规划需要广泛征求居民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过程中重视公众的参与,以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制定发展规划、编制详细规划,以及评估和监测规划实施效果等。
三、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它包括建筑环境、公共空间和景观设计等方面。
1. 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建筑环境设计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人性化。
建筑的高度、体量和外立面等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2. 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包括公园、广场、步行街等。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提供便利的设施和舒适的环境。
3.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绿地、道路、河流等自然要素以及花坛、喷泉等人工要素。
景观设计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并融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四、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挑战与前景城市规划与设计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压力、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同时,城市规划和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新的理念和技术将不断被引入。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五要素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英文Urban Design)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那么城市设计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店铺分享了城市设计五要素,一起来制作吧。
城市设计五要素1.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
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2. 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
它并不象道路一样,被观察者们使用或关注。
它们是两个片断之间的界线,是连续体上的线性裂纹:海滨、铁道断口、城市发展的边缘、墙体等等。
它们只是附加的脚注,而不是对等的轴线。
这种边界可以是将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相隔的,具有一定可渗透性的屏障,也可以是两个地区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接缝线。
这些边界元素也许不具备道路那样的主导地位,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却是组织过程中,尤其是在把缺乏个性的地区归拢到一起时,非常重要的特色元素,譬如城市轮廓线上的水体或墙体。
3. 区域区是城市中中等尺度或大尺度的组成单元。
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代表着两个不同尺度的范围。
观察者们在精神上深入它们“内部”,它们由于具有一些个性鲜明的共有特征而易于被人们所感知。
从内部看,它们总是易于辨认的;如果从外部可见的话,它们也常被用作外部空间的参照物。
大多数人是以这种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来构想他们心目中的城市的。
对于他们而言,个体差异比道路与区域都更加重要——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还要看具体给定的城市。
4. 节点节点就是标识点,是城市中观察者所能进入的重要战略点,是他旅途中抵达与出发的聚焦点。
它们主要是一些联结枢纽、运输线上的停靠点、道路岔口或会合点,以及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
节点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汇聚点,只因为是某种功能或物质特性的中心而显得举足轻重,比如街角空间或是围合的广场。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

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整合城市设计的空间要素传达了城市生活和活动的本质,城市空间要素的整合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最大挑战之一。
不同的城市设计空间要素包括道路、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交通设施、社区组织、历史文化保护等,这些元素需整合在一起,尽可能地体现和传达城市的特色、文化、氛围和性格。
一、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是城市空间中最基本的部分,连接了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和城区的主要地点。
道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工具改变的需求。
同样重要的是满足步行和骑行者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道路系统必须能够支持交通拥堵和停车场所的增加。
二、建筑和土地利用建筑和土地利用是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应该与道路系统紧密相连。
建筑的规模、布局、风格、颜色等特征应该适合城市的独特性,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和一致性。
土地利用的规划应该减少废弃地和单一功能的区域,为城市的多样和精确性贡献力量。
三、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城市生活和活动的场所,而且为人们提供了社交、教育和商业交易的场所。
公共空间的大小、类型和布局应该适合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社会群体,为类似音乐会、游戏和户外表演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四、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通过美化街道、公园、广场和建筑等区域来提升城市空间的美感,与公共空间的设计紧密相结合。
景观设计要考虑到环境、水源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以及城市风貌的保存和发展。
五、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交通设施的规划应该考虑到道路、公交、自行车和行人的需求,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好的环境。
交通设施的规划必须优先考虑人性化设计,该设计适合城市独特的需求,并且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强调发挥社区内部关系的重要性,满足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社区组织的设计和规划应该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服务、教育和文化活动,以及如何提供良好的通讯和交流渠道。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并非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 阶段性的。
希腊雅典
意大利 马纳罗拉
a
4
旧金山城市设计
分析城市山形主导 轮廓的空间特征 市民和设计者认可 据此建立城市界内 的建筑高度准则
旧金山市鸟瞰——有序的建筑高度与体重控制使建筑与地形有 机结合
(3) 环境效益——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声, 并使建筑环境更富于人情味。
(4) 交通方面——可减少车辆并减轻汽车对环境所产生 的压力,减少事故。
a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11
步行要素应有助于基本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强有力地联系现存的空间环境和 行为格局,并有效地与城市未来的物质形态变化相联系。
田
子
坊
a
14
6、交通与停车
本世纪以来,汽车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强度和扩展速度影响 着城市环境。它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
然而也引起了不良反应。
人车混行、运转效率降低 事故增多
拆房拓路 、填河开路
破坏城市特色 ,吸引更多车辆 噪声、污染
和行动危险迅速蔓延
a
15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城市建设者还必须解决停车问题和机动车交通路线的视觉景
运河广场
a
10
4、步行街(区)
步行街是城市开敞空间的一个分支。
步行街是美化规划的一部分,也是支持城市商业活动有机战略 的重要构成。
步行街有以下优点:
(1) 社会效益——提供了步行、休憩、社交聚会的场所, 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一种维 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2) 经济环境——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繁荣。
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4.1.2 城市设计的理念
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⑴ 体现城市性质,注重文化传承 ❖ ⑵ 设计尺度应与城市规模相适宜 ❖ ⑶ 突出城市特色,重塑城市形象 ❖ ⑷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要 2 城市设计的原则 ⑴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
张庭伟(2001)提出城市设计的三项原则:①城市设计 的文脉性;②城市设计的社会性与公众性;③城市设计的累 积性。一个城市的规划,对该城市发展的论证,都必须从该 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去全面分析。一 个地段的城市设计一定要放在该地段所处周围地段的背景中 去分析、构思,这就是文脉性。
❖ 许溶烈认为,城市设计需要综合处理设计环境的社会、经 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 素,为人们传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 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 需要,城市设计也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
❖ 张京祥(1996)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社会文化 氛围设计,偏重于城市形象研究与策划,表现在城市设计思 想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把握,表现在城市设计手法 中对原有社会文化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在城市设计操作中 对其形成机制的促成。
第4章 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
和基本方法
❖ 4.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4.2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 4.3 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
精品课件
4.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4.1.1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基本特征 ❖ 4.1.2 城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 4.1.3 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 ❖ 4.1.4 旧城中传统空间的城市设计
❖ ① 重视设计过程的思想;
❖ ②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功,它必须服务与社区中的人, 同时这个过程必须包括反馈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者对于城市空间有不同的要求。 于是,城市设计的这一客体内容又成 为“人的双重生活的相关矩阵”。
这一要素不仅包括提供空间的步行方式,而且要考 虑产生这些活动的功能要素,包括商店,各种公共 建筑,娱乐公园等。 设计中必须要注意它们互相之间可能的或暗示的连 续性。 综合性的多功能会增进设计结构中的多样性和其它 城市要素的活力,室内外活动的结构也是使用活动 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学科涉及的客体要素外延很广,然而影响城市环境的不只 是特质的要素,而是一种外部条件的关联框架。
以下仅论述城市所涉及的一些 重要要素内容。
1、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建筑及其在城市空间 中的群体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评价, 尤其是就视觉这一基本感知途径而言。
第三,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 格局。
在城市设计中,须考虑三方面内容:
(1)土地的综合使用 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
亦即是指城市界内某块土地或外部空间在每天的占有率情况,理想 情况是最高容限的占有率保持不变。
综合使用的另一个含义是对设计 用地进行必要的调整,对用地进 行地上、地下、地面的综合开发, 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观问题。
停车因素对环境质量有两个直接作用, 一是对城市形体结构的视觉形态产生影响;
南京新街口
二是促进城市中心商业区的生存。
因此,提供足够的且具有最小视觉干扰的 停车场地是城市设计成功的基本保证,通 常可采用四种途径。 (1)时间维度上建立 “综合停车”规划。不同时间---不同单位和人---交叉使用, 各俱乐部共用一个停车场。
(3) 环境效益——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声, 并使建筑环境更富于人情味。
(4) 交通方面——可减少车辆并减轻汽车对环境所产生 的压力,减少事故。
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步行要素应有助于基本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强有力地联系现存的空间环境和 行为格局,并有效地与城市未来的物质形态变化相联系。
步行街(区)——作为一种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敞空间
5、使用活动
特定地段的空间形式、要点和特征会吸引特有的功能、用途和活动。 行为也趋向于设置在最能满足它要求的场所。空间和行为的相互依存 性构成了现代城市设计又一关键要素,国外又把此称为支持。
城市景观是一个连续系统,它通过为富有生机的活动所设计的整体环境而 充满情趣。最为重要的是人的活动。
运河广场
4、步行街(区)
步行街是城市开敞空间的一个分支。
步行街是美化规划的一部分,也是支持城市商业活动有机战略 的重要构成。
步行街有以下优点:
(1) 社会效益——提供了步行、休憩、社交聚会的场所, 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一种维 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2) 经济环境——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繁荣。
步行街四种形式——封闭式 半封闭式 转运式 步道拓宽式。
三组步行问题——功能和需要 心理学意义的舒适 物质(体力)的舒适
步行街要素:铺地; 标志性景观; 建筑立面、橱窗; 广场店招; 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 街道小品; 街道照明等,
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 选择和细部。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土地使用 开敞空间 步行街(区)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标志
吉伯德: “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如建筑物、道路、 建筑小品,植物、照明、广告等等。
胥瓦尼:“我愿用要素——城市设计关联框架作为更专门的(客体) 定义并进行描述”。这一定义基本符合现代城市设计的性质和应用 实际情况。
开敞空间——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于建筑物的院落),包括 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
开敞空间设计具有双重评价标准,即“心理的开敞”和 “生态学的自我代谢”。
开敞空间作为城市设计客体要素
1.边缘: 即开敞空间的限界 2. 连接: 是指连接功能的开 敞空间区段 3. 绿楔: 这是一种真正的 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4. 焦点: 一个帮助人们组 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 志。 5. 连续性: 这是体系的基 本特征。
土地使用不仅是城市规划,而且也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关键问题之 一。 土地决定了城市空间形成的二度基面。 我们可建立城市区域内交通流线和停车、活动密度和用途之间的 联系。
三步骤设计过程: 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 地开发设计的特定目标;
第二,为所需要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标准,特别 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
强调了以外部空间为主体的城市视觉环境与设计关联框 架的协调一致。
并非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 阶段性的。
希腊雅典
意大利 马纳罗拉
旧金山城市设计
分析城市山形主导 轮廓的空间特征 市民和设计者认可 据此建立城市界内 的建筑高度准则
旧金山市鸟瞰——有序的建筑高度与体重控制使建筑与地形 有机结合
2、土地使用
田 子 坊
冲击强度和扩展速度影响 着城市环境。它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
然而也引起了不良反应。
人车混行、运转效率降低 事故增多
拆房拓路 、填河开路
破坏城市特色 ,吸引更多车辆 噪声、污染
和行动危险迅速蔓延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城市建设者还必须解决停车问题和机动车交通路线的视觉景
景山公园 金 鸡 湖 夜 景
一般,开敞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以空间体系而存在
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
两类体系:
旧金山 金门公园
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一)单一功能体系 这一体系以一种类型的形体或自然 特征为基础 (河谷、公园)
(二)多功能体系 大多数开敞空间体系都是多功能的。
各种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水 路均可共存于这一体系中
(2)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一些显见的失误,破坏了土地原有格局和价值。 如右图广州的中国大酒店,削去具有重要历史 价值的象岗山,虽单体精彩,但从城市设计角 度看,就需要重新评价。
(3)基础设施 耗资多、建设周期多、 维修困难、改造更新不便
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 城市能源、交通、动力等。
3、开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