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题1.3 人口迁移详解

湘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题1.3 人口迁移详解

第三节人口迁移图L1-3-1为简易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L1-3-1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不足B.乙地工资待遇较低C.该图可能表示从非洲往西亚的人口迁移D.乙地人口增长过快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新疆游牧民的迁徙生活B.国庆节期间去三亚旅游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D.高中毕业后到其他省级行政区上大学图L1-3-2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大于迁出为正,迁出大于迁入为负)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3~5题。

图L1-3-23.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4.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5.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A.加快城市化的步伐B.大量迁入人口C.进行人工降水D.利用区域外的资源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L1-3-3),完成6~8题。

图L1-3-36.从人口迁移原因看,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和犯罪率高7.我国东部大城市能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④8.某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称,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万。

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A.①B.④C.③D.⑤图L1-3-4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图L1-3-49.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A.①③⑦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⑦10.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解决城市交通问题D.改善城市居住质量读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人)图(图L1-3-5),完成11~12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

⾼中地理必修⼆练习题第⼀章第三节⼈⼝迁移⼀、选择题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举⾏,届时会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来到我国北京和张家⼝参加⽐赛,这种⼈⼝空间移动⽅式属于()A.⼈⼝流动B.国际⼈⼝迁移C.国内⼈⼝迁移D.区际⼈⼝迁移解析:⼈⼝迁移应符合:①跨越⾏政区,②时间⽐较长;③定居地的变更。

运动员参加⽐赛,由于时间短,不属于⼈⼝迁移。

答案:A读⼈⼝迁移分类图,回答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当前发展中国家⼈⼝迁移的主要形式B.c不能称为⼈⼝迁移C.b是我国⽬前最主要的⼈⼝迁移类型D.d主要发⽣在发展中国家3.世界发达国家⽬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A.a B.bC.c D.d解析:本题组通过⽰意图考查⼈⼝迁移类型划分。

a是从农村迁移⾄城市,是当前发展中国家⼈⼝迁移的主要类型;b是从城市迁移⾄农村,⽬前多见于发达国家;c是从农村迁移⾄农村;d是从城市迁移⾄城市。

答案:2.A 3.B下图是不同城市间的⼈⼝流动趋势⽰意图。

据此回答4~6题。

4.符合图中所⽰⼈⼝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5.引发图中所⽰的城市⼈⼝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化因素6.⽬前,发达国家⼈⼝从⼤城市迁向⼩城镇,主要原因是()A.环境条件B.⽣活⽔平C.交通条件D.就业条件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流向⼤中城市,这符合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流动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到⼤中城市务⼯、经商。

⽽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开始从⼤城市迁向⼩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4.D 5.C 6.A读下⾯两则⼈⼝资料,回答7~8题。

7.A.社会经济B.政治⽂化C.交通运输D.⾃然环境8.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开发B.劳务输出C.⽓候优越D.⽔源丰沛解析:第7题,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刘⼩妹籍贯是湖南,⽽⼯作的地⽅却在远离家乡的江苏黎明针织⼚,所以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外出打⼯,属社会经济因素。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3人口迁移练习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3人口迁移练习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3 人口迁移练习湘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3 人口迁移练习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3 人口迁移练习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人口迁移基础夯实小明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小明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1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小明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7年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小明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完成第1~2题。

1.小明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

②③ C.③④D。

①④2。

小明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

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答案 1。

B 2。

B解析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且住所不变更,不属于人口迁移,求学属于人口迁移.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较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3.下列人口迁移现象属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引起的是()。

①农业社会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②攀枝花等城市形成过程中吸引大量人口迁入③部分四川汶川地震灾民异地安置④利比亚难民逃往意大利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 D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有许多,但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重要的。

精修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迁移 Word版含解析

精修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迁移 Word版含解析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三节人口迁移练习1.2012年1月5日开幕的“第28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激情悦动、大美冰城”为主题,着力打造“满城冰雕雪塑”的城市冰雪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冰城”,这种人口空间移动方式属于()。

A.人口流动B.国际人口迁移C.国内人口迁移D.区际人口迁移2.下列人口迁移现象属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引起的是()。

①农业社会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②攀枝花等城市形成过程中吸引大量人口迁入③部分四川汶川地震灾民异地安置④利比亚难民逃往意大利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12·南昌高一检测)下表为“某年份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据此完成第3~4题。

A.城市到农村B.城市到城市C.中西部到沿海D.农村到农村4.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资源条件D.自然灾害5.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

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A.①③⑦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⑦读下面有关人口迁移的两幅图,完成第6~7题。

6.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表示无关的因素。

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地荒漠化D.老龄化7.图乙中④阶段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量,影响该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B.政治C.经济D.社会文化8.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我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近2亿。

中国民工流出省份空间分布图材料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从材料二中看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 1.3 人口迁移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 1.3 人口迁移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第三节人口迁移读人口迁移分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B.c不能称为人口迁移C.b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aB.bC.cD.d解析:本组题通过示意图考查人口迁移类型划分。

题干中已经说明a、b、c、d均为人口迁移,故解题重点是区分a、b、c、d分别属于哪种人口迁移类型。

a是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b是从城市迁移至农村,目前多见于发达国家;c是从农村迁移至农村;d是从城市迁移至城市。

答案:1.A 2.B下表为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预测表。

据此完成第3~4题。

净迁出国数量/(万人/年) 净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1 印度22.2 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澳大利菲律宾14.48.3亚3.影响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4.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解析:从表中看出,人口净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人口净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渴望更高经济收入、优越生活环境的公民被吸引而迁移到发达国家。

答案:3.C 4.A读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A.原始农业阶段B.传统农业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6.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解析:传统农业阶段,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导致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小。

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就属于人口迁移B.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其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C.美国人到中国旅游(为期3个月)属于国际人口迁移D.小明从德州到北京上大学,不属于人口迁移读图,完成问题。

2.下列因素中,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推力”可能是A.甲地环境较乙地优美B.甲地经济较乙地落后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3.2011年6月中国移居俄罗斯人数约42万,大大促进了俄罗斯商业和农业发展,中国移民俄罗斯的主要原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优的自然环境D.更高的收入4.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作业

1.3人口迁移训练题 4.2日(2018·江苏淮安期末调研)2018年西安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迁入401 938人,其中博士以上781人,硕士研究生11 218人,本科生126 054人。

据此回答1~2题。

1.与往年相比,2018年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西安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文化教育C.交通运输D.政府政策2.大量人才迁入西安带来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有()A.缓解交通运输压力B.降低中心城区房价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读“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来源:国家统计局),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我国()A.1990年,乡村人口数量最低B.1990年以来,人口总量不断上升C.2010年,城乡人口比重持平D.2010年以后,城镇人口增长放缓4.图中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5~6题。

5.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6.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

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2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2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2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地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4.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生态移民较多5.大规模人口迁移(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6~8题。

6.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7.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8.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二、综合题9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性别比经济原因工作调动11.5 268.4 分配录用 5.9 243.5 务工经商24.3 223.8 学习培训12.9 149.7 退休离职 1.6 603.9家庭原因投亲靠友9.9 75.9 随迁家属10.4 67.4 婚姻迁入14.2 9.7其他原因9.3 215.0合计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1.3人口迁移练习题
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就属于人口迁移
B.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其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C.美国人到中国旅游(为期3个月)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D.小明从德州到北京上大学,不属于人口迁移
读图,完成问题。

2.下列因素中,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推力”可能是
A.甲地环境较乙地优美B.甲地经济较乙地落后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3.2011年6月中国移居俄罗斯人数约42万,大大促进了俄罗斯商业和农业发展,中国移民俄罗斯的主要原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优的自然环境D.更高的收入4.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⑥
8.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
9.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⑥
10.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
A.①B.②C.③D.⑥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市民普遍为修车难、理发难、买菜难、婴幼儿和老人照料难等一系列难题而发愁。

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从事和经营饮食、服装、修理、房屋装修、蔬菜和水果的贩运及家政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矛盾。

据此回答小题。

11.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①缓解了城市的人地矛盾②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③延缓了城内人口的老龄化速度④降低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2.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
C.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
属于拉力的是,属于中间阻力的是。

(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
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造成巨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