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人口迁移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现象。
无论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还是在同一地区内的短距离移动,都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人口迁移呢?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人口迁移的原因。
经济因素往往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一些地区,就业机会稀缺,工资水平低,而在另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有着更多高薪且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
比如,大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企业、工厂和商业机会,吸引着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而迁移。
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一些地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学校、师资和教育设施。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们可能会选择迁移到教育发达的地区。
环境因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可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如洪水、地震、干旱等,或者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相反,一些地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吸引着人们前往定居。
社会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例如,婚姻会导致一方跟随另一方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政治因素,如战争、政治动荡或政策变化,也可能迫使人们离开原居住地,寻求更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某些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对具有相同文化背景或对特定文化感兴趣的人具有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对于迁入地来说,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迁入的人口可能带来新的技术、知识和创新理念,为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注入活力。
同时,人口的增加也刺激了消费,推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
然而,人口的大量迁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会加大城市的资源压力,包括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
此外,可能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的增加,如犯罪率上升等。
对于迁出地而言,人口的迁出减轻了当地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笔记

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笔记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口迁移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必修二课程中也有涉及到人口迁移的相关内容,下面将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做一些笔记总结。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1.内部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内移动的情况。
内部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农村迁往城市、城市之间的迁移、以及城市内部的迁移。
中国的内部人口迁移主要以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为主,这种迁移形式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的现象。
国际人口迁移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各国之间的人口迁移对于全球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也面临着国际人口迁移的挑战和机遇。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劳动力资源和消费市场;而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也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际人口迁移则可以促进跨国贸易和投资,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内部人口迁移可以改变城乡分布格局,影响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城乡发展的差距;国际人口迁移也会带来移民社区的形成和文化融合,对于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影响人口迁移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会导致城市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国际人口迁移也会对目的地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压力,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
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的吸引,而国际人口迁移则受到政治稳定和战争灾难的驱使。
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分析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口迁移的规律和特点。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件

人口增长的两种方式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Population migration is that people change flow behavior in space settlements
劳移难工居民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
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 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 “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 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 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材料 在金融危机影响 下,自南方沿海开始向 北方各省市延伸的企业 困境,不断爆出玩具业、 纺织业、地产业、炼钢 业等产业的破产、停工、 裁员消息。持续多年的 “民工荒”,在经济紧 缩中,正演变为民工的 “就业难”。
(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1)我国民工流出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省(市、区),民工净流入较多
(一3的些)省请合区为是理解广化决东建“、议民__。_工__(_两荒__条”___即和_和可当__)前__BC的__.._民_加加__工速重__“中西(省部部就、地地业市区区难或的的区”资环)问。源境题开压发力,提出
D.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 改善恶劣的工作条件。 • 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 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 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任意两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40张ppt)

思考:主要的推力因素和 拉力因素有哪些?
推力
拉力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
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 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 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 考虑不同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 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 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
• 巩固练习 27解析第(1)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社会稳定、留守儿童角度进行分 析。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 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曲 线可知,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 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 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4)题, 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
• 1.“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属于( )
• A.省际人口迁移 B.人口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
• 2.“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原因是( )
• A.空间距离较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迁移课件

人教版
ren jiao ban
第一章 人 口
第二节 人 口 迁 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核心目标
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起的国内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重庆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人口净迁移率%
>5.0
2.0—5.0
0.0—2.0
-2.0—0.0
-5.0—-2.0
<-5.0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图1.16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图1.17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国际人口迁移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
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人口迁移路线
欧洲殖民者开发新大陆的人口迁移路线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17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地理必修二课件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类型
人口迁移的原因
经济因素:就业 机会、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等
社会因素:教育、 医疗、文化、社 会福利等
政治因素:政治 稳定、政策支持 、法律保障等
自然因素:气候 、环境、自然灾 害等
人口迁移的影响 因素
章节副标题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 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迁
性移动。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自愿迁移 和非自愿迁移,自愿迁移是 指人们出于个人意愿或经济 原因而进行的迁移,非自愿 迁移则是指由于战争、自然 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
迁移。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 和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 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 迁移,国内迁移则是指在一
个国家内部的迁移。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化迁 移和农村化迁移,城市化迁 移是指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农村化迁移则是指从城市到
移到城市地区
老龄化:随着人 口老龄化,迁移 模式可能会发生 变化,例如更多 的老年人可能会 选择迁移到气候 适宜、医疗条件
较好的地区
技术进步:技术 的进步可能会改 变人口迁移的方 式和原因,例如 远程工作可能会 减少人们迁移到 城市地区的需求
应对人口迁移的策略和建议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 长速度
城市化问题增多:人口迁移可能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增多政府需要调整政策,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人口迁移的未来 趋势和应对策略
章节副标题
人口迁移的未来趋势
全球化:随着全 球化的加速,人 口迁移将更加频
繁和广泛
城市化:城市化 进程加快,越来 越多的人口将迁
政策制定和调整需要持续跟 踪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和适应性
感谢观看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条件(与人口移动的区别)(1)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3)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机械增长(1)含义:人口迁移引起的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2)影响: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人口机械增长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4.人口自然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出生数减去人口死亡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
可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差异越大,越能影响人们迁移。
如人们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③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军事也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巴西将首都迁至内陆的巴西利亚导致的人口集聚。
④社会文化因素婚姻、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唐人街、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人口迁移_高中地理必修二

练习
上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阶段(2)最有可能的是 ( A.原始农业 C.工业化阶段
B)
B.种植业 D.后工业化阶段
2、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
)
C.社会经济
D.战争
3、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地区间生存 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 环境问题的产生
区别 人口迁移 居住地永久性或长 期性改变,变更户 籍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 住地外出活动,且 不变更户籍 联系 人口迁移和流动 都是人口空间移 动的现象,都能 引起人口数量的 变化
人口流动
2、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人口流动:国内人口流动、国际人口流动 国际人口流动:外籍劳工 “民工流”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形式
从北非、南欧、西亚 到 西欧 从拉美到北美、西 欧 从东南亚 到 西亚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的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前
美洲 迁出 欧洲
二次世界大战后
迁入 南亚 土耳其 北非
欧洲
非洲
迁入
拉丁美洲
迁出
北美洲
欧洲 非洲 亚洲
迁入
北美洲
大洋洲
迁入
亚洲
二、人口流动
1、概念 人口流动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 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 动现象。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 水 灾引发饥荒,许 多农户迁往美国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 干旱 造成 了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建设三峡工程,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
根据对湖北、重庆20个县(市)的人口调查,淹没线以下实 有人口84.75万人。按地域分,湖北库区12.5万人,重庆库 区72.25万人;按居住地性质分,农村人口34.87万人,城镇 人口49.88万人。考虑移民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还要考虑其 他人口增长因素,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共需搬迁安置人 口总计为113万人。
美国的移民政策
从50年代开始,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规定只要是专业 “精英”,可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 美国。1965年,美国又颁布“优惠制”新移民法,每年专门 留出2.9 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 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 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海水升高国土被淹 图瓦卢将举国移民
位于斐济北面的图瓦卢由九大环礁及附属岛屿构成,全国 陆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陆地最高的地方只比海平面高出 4.5米。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上说,由于地 球气温上升,海水也逐渐升高,图瓦卢一些海岛已被海水淹 没,这情况叫图瓦卢1万2000个国民害怕。他们对抗海平面 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纽 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 民迁移的国家。
据推测,图瓦卢可能50年后被海水淹没。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 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 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 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 方公里,人口103万。
美国西部大开发
178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规定 任何一个准州地区的居民人数超过6000人时,就可以成立 永久性的州政府,并且与“原来各州在一切方面享有同等 地位”。这个条例从法律上保障了生命、人身和财产的安 全及宗教自由,大大鼓励了千百万人向西部迁徙。同时政 府也颁布了土地政策,鼓励人们向西扩张,开始了历经一 百多年的“西进运动”。
为吸引优秀学生留居美国,美国对他们实行“绿卡制”, 给予入籍优惠,结果外国留学生学成后约有一半定居美国, 如在1991-1992年留美的约60万名外国留学生中,有近5 %毕业后滞留美国或加入美国国籍。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讯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 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 ⑧“三峡” 移民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一种 运动过程。它包括两层涵义:
人口流动: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经济 目的、娱乐目的、探亲访友、出席会议等) 暂时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过了一段时间后 再返回原居住地。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由于各种原因从原居 住地迁居到另外一个地方,即只有当人们 的空间位置与住所同时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才可称为人口迁移。
A、空间移动(行政区变化)
人口迁移的特点: B、时间较长(大约1年以上)
C、改变住所
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二战前 哥伦布 麦哲伦 达伽马
人口迁移的分类
②按迁移方向划发达国 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 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