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精编版
1.2节人口迁移-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PPT课件

难点图解人口迁移类型的判断
人口迁移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必须 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 间;必须超越一定的 行政界线。
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A-B,B-C,C-A属于国内人口迁 移;B一B,不属于人口迁移;A-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
(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 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 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人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人人口数-年内 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100%。 (3)划分: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人区;区域 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 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人口净迁移=人口 迁人数-人口迁出数。正数表示人口净迁人.负 数表示人口净迁出。 (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 同决定的
2.分析并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 进人口迁移。
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 迁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 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3)土壤: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们为 必修第二册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4)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人口迁移。如我国大庆、攀枝花等 寻找新的土地而迁 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资源耗竭、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 人口迁移。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2)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净迁移率>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当地迁入人口>迁出人口;人口净迁移率<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当地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3、人口迁移的影响从明清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华北大批的迫于生计的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其中尤以山东人为多。
这股移民大潮,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这两次人口迁移对东北地区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
思考: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闯关东”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雁南飞”对东北地区有什么影响。
1、“闯关东”增加了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但由于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问题突出。
2、“雁南飞”使人口迁出,缓解了东北地区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对区域其他方面的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推拉理论解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2、“拉力”因素: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3、迁移阻碍:距离远近、语言相同/不同、文化和民族宗教信仰差异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基础因素。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2.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趋势,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分析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2.培养实证意识:通过数据分析、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增强实证研究能力。
3.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教授学生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迁移问题,培养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对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然而,在人口迁移方面,学生的认识尚浅,对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缺乏实证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2.强调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人口迁移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口迁移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原因、特点以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趋势等知识点。
-人口迁移对家庭的影响有哪些?
-家庭成员对人口迁移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
-家庭如何应对人口迁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视频观看:观看与人口迁移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例如《中国人口大迁移》、《城乡巨变:人口迁移的喜与忧》等,并撰写观后感。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课件:1.2人口迁移

辨差别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居 住地。
讲学法 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 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识误区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不一定都是经济因素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 素。例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工程中,有不少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的条件恶劣,不得不进行整体搬迁,这属于生态环境移民。
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从A1到B2、从B2到C1常被认 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 成要素。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
【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影响的评价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 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流向
特点
原因
19世纪以前
旧大陆→新大陆
地理大发现与_新__航__线__ 以集团性、__大__规__模___的 的开辟
19世纪20世纪上半
移民为主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叶
二战后
__拉__丁__美___洲→北美洲和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_发__达__
欧洲
国家,外籍工人增多
等级考(水 知)
平3-4) 2.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知识导图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的差异,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认识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通过分析人口迁移对区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定义: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4.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5.人口迁移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②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③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④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2)负面影响⎩⎪⎨⎪⎧①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②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③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④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
如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如收入、教育、工作、医疗、和平、食物、城市生活等。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①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②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 (1)~(2)题。
(1)影响第一、二批次迁居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
(2)影响第四批及以上批次迁居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D.福建迁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比较两图可知( )
A.我国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B.北京人口迁入率增加
C.上海人口迁入量减少
D.广东人口迁入量始终最多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信息提取
推断结论
2005—2010年,江西、安徽迁出率 安徽迁出率最高,且迁出率大于
信息1 和迁入率
探究点一 什么是人口迁移
【例1】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 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读我国不同时期省际人口迁移率分 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2005—2010年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迁出率最高
B.安徽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广东迁入率比天津高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
乡村→城市 、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
南→北 、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
东北→南,东北→西 、
(2)分析美国老工业区的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西部迁移的主要原
因。
答案:美国东北部为老工业区,环境质量差;南部和西部为新工业区,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迁移课件

人教版
ren jiao ban
第一章 人 口
第二节 人 口 迁 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核心目标
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起的国内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重庆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人口净迁移率%
>5.0
2.0—5.0
0.0—2.0
-2.0—0.0
-5.0—-2.0
<-5.0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图1.16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图1.17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国际人口迁移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
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人口迁移路线
欧洲殖民者开发新大陆的人口迁移路线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17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5.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 ) 提示: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不是环境因素。 6.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 ) 提示:人口总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值,人口总增长率为正值,则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仍在增加。 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 的。 ( √ )
人口流动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人口移动
商务活动、进修学习、旅游、探亲等
类型 标准
举例
人口迁移
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且跨越 行政区界线、永久(或长期)三 个标准缺一不可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 口”、出国留学等
续表
人口流动 具有周期性流动(季节性)或往 返流动(短期流动)的特征,这是 主要的判断标准 度假、旅游、探亲等
时期
特点
19世纪 以前
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 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大批移民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运到美洲
19世纪 到20世纪 上半叶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 移的主要形式
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盲 目无序的流动人口会增加城市环境的压力。 (3)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可调整人口分布,对民族和种族的融合有重要作用;改 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扩大农作 物的种植范围;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提示: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要注意双重性,即迁出区和迁入区都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 纪以 前
①欧洲人到 旧大陆 新大陆 集团性、
美洲、大洋 (欧洲、 (美洲、 大批的移
洲
非洲、亚 大洋洲) 民为主
②非洲黑人 洲)
被贩卖到美
洲
殖民主义 开发了新 扩张;新 大陆;传 大陆的开 播了工业 发 ;非 文明;改 洲黑人被 变了人种 贩卖 空间分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发生长期或 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分类: 空间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 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2 淡水
3
4
.
土壤 矿产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 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 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 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 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 响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 变化,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人类生活、 生产的空间布局, 从而决定着人口迁 移的方向和规模。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 均人口数×100%
人口迁移的原因
人口迁移的原因——“推拉理论”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人口迁移的原因——“推拉理论”
二战 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 纪以 前
①欧洲人到 旧大陆 新大陆 集团性、
美洲、大洋 (欧洲、 (美洲、 大批的移
洲
非洲、亚 大洋洲) 民为主
②非洲黑人 洲)
被贩卖到美
洲
殖民主义 开发了新 扩张;新 大陆;传 大陆的开 播了工业 发 ;非 文明;改 洲黑人被 变了人种 贩卖 空间分布
3
4
.
军事 文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文因素
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 人口迁移起主 导作用,是人口
迁移的基本动因 。
深圳市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文因素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
②政治。
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
国家人口 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 靖康之变--南宋建立)
流动政策会 巴西利亚
对人口迁移
产生重要影
二战 后
①拉丁美洲 人到北美和 西欧 ②南
亚、南欧和 亚非拉
非洲人到西 亚、北非打 工 ③南欧 和非洲人到 西欧打工
西欧、 从发展中国 各国经 北美、 家流向发达 济发展 西亚、 国家;定居 的不平 北非 移民减少, 衡
短期流动人 口增多
调整了劳 动力空间 分布不均 的状况
二战前后各大洲人口流向的变化
综上所述:
1、经济因素是引发人口迁移(尤其是自 发迁移)的最经常、最根本的原因。
2、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 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日益 成为影响人口的迁移的主要因素。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 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 素。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迁出地
迁入地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少
升学与升迁机会少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社会地位低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居住舒服 社会地位高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
人生文态环因境素
(一) 自然因素
1 . 气候
时期
迁移原因
迁移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19世纪和20世纪之
交 20世纪20年代到60
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开 始
南北战争
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发展
农业危机、自然 灾害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 境恶化,西部、南 部有新资源、新工 业的阳光地带
人口大规模西迁
由乡村流入城市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 和西部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 和西部
响。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文因素
③战争
战争是对人 叙
类正常生活环境
利 亚
和秩序的破坏, 难
童
并常常引发人口
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文因素 ④文化
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变 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 生活期望,也改变了 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 态度,从而促进了人 口的迁移。
活动“美国的人口迁移”
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荒漠化与移民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 业生产发展的重要 条件,对农业 生产 有着特别的重要意 义,因而也是影响 人口迁移的一个重 要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④矿产资源
本溪市
矿产资源是
生产发展、特
别是制造业发
展的基础。
(二) 人文因素
1 . 经济
2 政治
二战前
欧洲 北美洲 拉美 大洋州 非洲
二战后
无论是19世纪以 前,还是二战之 后,始终都是人 口迁出地的大 洲:亚洲、非洲 ; 始终都是人口迁 入地的大洲 是:北美洲 ;
拉丁美洲由 人口迁入地 变 为人口 迁出地 欧洲则相反。
2、国内人口迁移
材料一 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 口占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 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 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 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 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等地 。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 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 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 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 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 82.1%
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 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要点: 1、人口迁移概念; 2、人口迁移的分类、特点; 3、人口迁移的因素; 4、人口迁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