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词牌名格律平仄韵律

合集下载

常见词牌名格律平仄韵律

常见词牌名格律平仄韵律

符号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韵▲押仄韵1【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毛泽东]2【忆江南】也叫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改此名。

但玄宗时教坊已有此曲。

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词》,始名《忆江南》。

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

南唐冯延巳所作,双调五十九字,平仄换叶,为变体。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五代·白居易]3【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

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4【忆王孙】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

单调三十一字,平韵。

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

◎●○○◎●△。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闺[秦观]5【调笑令】出于唐人酒筵小曲。

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

单调。

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

起句二字重叠,如韦应物"胡马,胡马"一首;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

○▲,○▲,●◎◎○○▲。

◎○◎●○△,◎●○○●△。

○▲,○▲,◎●◎○◎▲。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常见词牌名及其格律平仄韵律(三)

常见词牌名及其格律平仄韵律(三)

常见词牌名及其格律平仄韵律(三)三、平仄韵转换格、通叶格、错叶格(一)平仄韵转换格1、昭君怨又名《宴西园》、《一痕沙》。

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定格和例词:(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2、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共四十四字。

定格和例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3、清平乐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定格和例词:(韦庄《清平乐(野花芳草)》)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例词二: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4、更漏子亦称《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

词体主要有三:一体即温庭筠“玉炉香”词,双调四十六字,前片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片六句三仄韵,两平韵。

仄韵平韵依次递转,不同部错韵。

亦有过片不用韵者,平仄与上片全同。

一体即韦庄“钟鼓寒”,词,字数,句度均与温词略同,唯换头句不用韵。

一体列宋杜安世“遥远途程”词,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韵。

词牌格律大全

词牌格律大全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上)忆王孙,词牌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就是离愁、别就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点绛唇,词牌名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诗词格律 常用词牌

诗词格律 常用词牌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忆王孙,词牌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常见词牌曲牌

常见词牌曲牌

常见词牌曲牌
词牌和曲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填词和作曲时所依据的格律和曲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牌和曲牌:
一、词牌:
1.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水调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3.沁园春: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4.如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5.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二、曲牌:
1.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

中吕宫,套数、小令兼用,与南曲“山坡羊”大致相同。

2.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单调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韵、一叶韵。

3.庆东原: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亦入“正宫”,与“庆东原”不同。

4.醉高歌:双调五十字,仄韵。

5.驻马听:双调九十四字,前段十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1。

词牌格式大全版

词牌格式大全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五、词牌格式的拓展1. 词牌的变体: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变体创作,如增加句子、改变平仄等。

2. 词牌的创新: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创作,如将词牌与现代诗歌、散文等相结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各种词牌格律一览(值得收藏)

各种词牌格律一览(值得收藏)

各种词牌格律一览(值得收藏)注:词牌格式中,凡括号内的或下有“·”号的均属可平可仄。

下面标有“△”符号的,代表韵脚。

注:点击表内各词牌名,可见各词牌范例供参考。

一、作诗(说明:律绝格式中所谓的“仄起”或“平起”,均以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原因是第一字的平仄多为不限。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词牌格律大全

词牌格律大全

词牌格律⼤全1、⼗六字令⼜名《苍梧谣》、《归字谣》。

⼗六字,三平韵。

【定格】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2、南歌⼦⼜名《南柯⼦》、《风蝶令》。

唐教坊曲,《⾦奁集》⼊“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

例⽤对句起。

宋⼈多⽤同⼀格式重填⼀⽚,谓之“双调”。

【定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3、渔歌⼦⼜名《渔⽗》。

唐教坊曲,⼊“黄钟宫”。

廿七字,四平韵。

近似七⾔绝句,只是中间第三句七⾔改为三⾔两句,例⽤对偶,并增加⼀韵。

【定格】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另有仄韵双调渔歌⼦,每⽚廿五字,⾸句也为三⾔两句,以对偶为宜,末句减少⼀字。

【定格】『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中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

4、忆江南⼜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奁集》⼊“南吕宫”。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为亡妓谢秋娘所撰。

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廿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句亦有添⼀衬字者。

宋⼈多⽤双调。

【定格】平中仄,中仄ˇ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5、潇湘神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集》卷⼋。

廿七字,三平韵,叠⼀韵。

【定格】〖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6、捣练⼦⼜名《深院⽉》。

例作征妇怀念征⼈之词。

《太和正⾳谱》⼊“双调”。

⼆⼗七字,三平韵。

【定格】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7、浪淘沙唐教坊曲。

刘禹锡、⽩居易并作七⾔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长短句双调⼩令,⼜名《卖花声》。

五⼗四字,前后⽚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押平韵▲押仄韵1【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毛泽东]2【忆江南】也叫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府杂录》谓此调本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后改此名。

但玄宗时教坊已有此曲。

白居易依其调作《忆江南词》,始名《忆江南》。

又名《梦江南》、《江南好》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

南唐冯延巳所作,双调五十九字,平仄换叶,为变体。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五代·白居易]3【捣练子】以咏捣练而得名。

又名《杵声齐》、《深院月》等。

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皆平韵。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秋闺[李煜(南唐后主)]4【忆王孙】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

单调三十一字,平韵。

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

◎●○○◎●△。

●○△,◎●○○◎●△。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闺[秦观]5【调笑令】出于唐人酒筵小曲。

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

单调。

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

起句二字重叠,如韦应物"胡马,胡马"一首;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用于北宋"转踏"中。

○▲,○▲,●◎◎○○▲。

◎○◎●○△,◎●○○●△。

○▲,○▲,◎●◎○◎▲。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令[宋·苏轼]6【如梦令】原名《忆仙姿》,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句,苏轼为改今名。

又名《宴桃源》等。

单调三十三字,仄韵。

其复加一叠为双调者名《如意令》。

◎●◎○◎▲,◎●◎○◎▲。

◎●●○○,◎●◎○◎▲。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北宋·李清照]7【长相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因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

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二叠韵。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前者全异,当是同名异曲。

宋人演为《长相思慢》,双调一百零三字,或一百零四字,平韵。

●◎△,●◎△,◎●○○◎●△,◎○◎●△。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别情[白居易]8【相见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秋夜月》、《上西楼》、《乌夜啼》等。

双调三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两仄韵两平韵,亦有通篇皆押平韵者。

◎○◎●○△,●○△,◎●◎○、○●●○△。

●◎▲,◎○▲,●○△。

◎●◎○、○●●○△。

江头绿暗红稀。

燕交飞。

忽到当年行处、恨依依。

洒清泪。

叹人事。

与心违。

满酌玉壶花露、送春归。

相见欢·上西楼[宋·陆游]9【醉太平】又名《凌波曲》、《四字令》等。

双调三十八字,平韵。

另有四十五字仄韵及四十六字平仄韵互协二体。

○○●△,○○●△。

◎○◎●○△,●○○●△。

○○●△,○○●△。

◎○◎●○△,●○○●△。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醉太平·闺情[刘过]10【点绛唇】因南朝江淹诗有"明珠点绛唇"句,故名。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双阕四十一字,仄韵。

●●○○,◎○◎●○○▲。

●○○▲,◎●○○▲。

◎●○○,◎●○○▲。

○○▲,●○○▲,◎●○○▲。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点绛唇·闺情[曾允元]11【昭君怨】又名《洛妃怨》等。

双调四十字,两仄韵两平韵。

◎●◎○◎▲,◎●◎○◎▲。

◎●●○△,◎○△。

◎●◎○◎▲,◎●◎○◎▲。

◎●●○△,◎○△。

人面不如花面。

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

几曾来。

*昭君怨[宋·辛弃疾]12【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陌上郎》、《绿罗裙》等。

韦应物曾作此词,已佚,存词以唐末韩偓所作为最早,敦煌曲子词中亦有此调。

双调四十字,仄韵。

按"查"字一说即"楂"或"槎"字之误。

◎○○●○,◎●○○▲。

◎●●○○,◎●○○▲。

◎○○●○,◎●○○▲。

◎●●○○,◎●○○▲。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生查子·愁风月[宋·贺铸]13【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

◎○◎●●○△。

◎○◎●●○△。

◎●○○○●●。

◎○◎●●○△。

◎○◎●●○△。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浣溪沙[唐·杜甫]14【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

《杜阳杂编》称唐宣宗时,女蛮国来聘,见其高髻金冠,缨络被体,号为菩萨蛮队,当时优人遂制此曲。

此说不可信。

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

今人或以为"骠苴蛮"之异译,其调乃缅甸古乐。

又名《重叠金》、《子夜歌》等。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

◎●◎○△,◎○○●△。

◎○○●▲,◎●◎○▲。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闺情[李白]15【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眉峰碧》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或九十三字。

仄韵。

◎●●○○,◎●○○▲。

◎●○○●●○,◎●○○▲。

◎●●○○,◎●○○▲。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别意[王观]16【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用为词牌。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平韵。

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促拍采桑子》,五十字;《摊破采桑子》,六十字;皆双调平韵。

宋词另有《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儿慢》等,双调九十字,有平韵、仄韵二体,上半阕多用一叶韵。

◎○◎●○○●,◎●○△,◎●○△,◎●○○◎●△。

◎○◎●○○●,◎●○△,◎●○△,◎●○○◎●△。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宋·苏轼]17【减字木兰花】简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即就宋词《木兰花》的一、三、五、七句各减三字。

上下阕各二句仄韵转二句平韵。

又有《偷声木兰花》,即就宋词《木兰花》的第三、第七句各减三字,平仄转韵和《减字木兰花》同。

◎○◎▲,◎●◎○○●▲。

◎●○△,◎●○○◎●△。

◎○◎▲,◎●◎○○●▲。

◎●○△,◎●○○◎●△。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春情[王安国]18【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三十三字,平韵、仄韵互用。

双调有四十一字(又名《桃花水》)、四十四字、四十五字三体,平韵。

另有《诉衷情近》,双调七十五字,仄韵。

◎○◎●●○△,◎●●○△。

◎○◎●○◎,◎●●、●○△。

○●●,●○△,●○△。

●○○●,●●○○,◎●○△。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易成伤。

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19【好事近】又名《钓船笛》、《翠圆枝》等。

双调四十五字,仄韵。

◎●●○○,◎●◎○○▲。

◎●◎○○●,●○○○▲。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

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

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好事近[宋·黄庭坚]20【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空相忆》、《花自落》等。

双调四十五字,仄韵。

○◎▲,◎●◎○○▲。

◎●◎○○●▲,◎○○●▲。

◎●◎○◎▲,◎●◎○○▲。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春闺[冯延巳]21【画堂春】双调,平韵,有四十六字至四十九字四体。

◎●◎○◎●,◎○◎●○△。

◎○◎●●○△,◎●○△。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画堂春·本意[黄庭坚]22【荆州亭】双调四十六字,压仄韵◎●◎○◎▲,◎●◎○◎▲。

◎●●○○,◎●◎○◎▲。

◎●◎○◎▲,◎●◎○◎▲。

◎●●○○,◎●◎○◎▲。

帘卷曲栏独倚,江展暮云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荆州亭·题柱吴城[小龙女]23【误佳期】双调四十六字,压仄韵。

◎●◎○○▲,◎●◎○●▲。

◎○◎●●○○,●●○○▲。

◎●●○○,◎●○○▲。

◎○◎●●○○,●●○○▲。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

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

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误佳期·闺怨[汪懋麟]24【清平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等。

双调四十六字。

上阕押仄韵,下阕换平韵。

亦有全押仄韵者。

○○◎▲,◎●○○▲。

◎●◎○○◎▲,◎●◎○◎▲。

◎○◎●○△,◎○◎●○△。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换平韵)除非问取黄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