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刑法部分练习题(答案)

刑法部分练习题(答案)

1.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斗殴,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3.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

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4.工人孙某休假回村。

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杀人D.不构成犯罪5.张某、王某、纪某三人均系油漆工。

1989年7月9日为某工厂车间地板刷油漆,中午休息时,张某说不知这油漆是否能燃烧,纪某说我去试试,说完纪某便用火柴去点,结果引燃了油漆,将车间烧毁,纪某对车间烧毁的心理态度是()。

A.意外事件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6.某犯罪分子意欲爆炸一座工厂,由于误把农药当作炸药使用,使其行为未能得逞,该犯罪的主观方面应属()。

A.行为性质认识错误B.行为手段认识错误C.行为对象认识错误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7.以数额较大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犯罪是指()。

A.走私毒品罪B.非法经营罪C.抢夺罪D.抢劫罪8.构成()罪必须“情节严重”。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2024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甲欠乙10万元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参考答案:A2.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某类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类犯罪不包括()。

A、邪教组织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参考答案:A3.李某(17周岁)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审判阶段,李某有悔罪表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对李某宣告缓刑B、人民法院应当对李某宣告缓刑C、如果宣告缓刑,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考验期2日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4.农民涂某在秋季某日午夜,拿着锯子到离村三里远的队有林中偷锯松树。

涂某在林中锯树的声音被同队另一过路的农民李某听见。

因月色暗淡,看不见锯树人,李某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

当走到距离锯树处两丈远时,树正好锯断,倒下并砸在李某的头部,致李某重伤。

本案中,涂某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伤害罪参考答案:C5.关于假释与数罪并罚的相关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执行5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甲在强奸罪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抢劫罪没有得到处罚。

因此,应该撤销对甲的假释,依照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B、乙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执行过程中被减刑2年,如果乙实际服刑6年以上,可以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在执行4年后,对丙可以假释D、丁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被裁定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考验期内犯有盗窃罪,应当撤销对丁的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原则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司法考试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6

司法考试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6

司法考试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侵犯财产罪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7-16浏览次数:59[大] [中] [小]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以下各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盗窃正在使用中的交通设施上的重要零部件B.盗窃公文、证件、印章C.为破坏生产经营,盗窃集体的机器设备D.盗窃珍贵文物2.下列行为中,构成抢夺罪的有()A.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B.抢夺公文、证件、印章C.携刀抢夺物品D.在僻静的小巷,抢走他人钱包3.下列行为中,构成侵占罪的有()A.甲捡到他人遗失的金项链,拿回家中B.乙挖出明代瓷瓶,拿回家中C.丁受委托为戊保管物品,当戊向丁索回时,丁否认代管物品的事实D.合资企业保管员丙将自己保管的公司财物偷拿回家4、甲趁深夜人静时窜入一村民乙屋中盗取现金1万元,刚要离开,被惊醒的乙发觉,甲为逃脱而将乙打伤。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5.某甲让某乙去偷手提电脑,并答应代为销售,某乙偷了一台八成新的手提电脑让某甲卖得赃款4千元。

某甲的行为()A.构成窝赃罪B.构成盗窃罪共犯C.构成盗窃罪和窝赃罪,应数罪并罚D.不构成犯罪6.胡某到商店购物,交完款后,将包内装1万元钱的包遗忘在柜台上,被售货员丁某发现后,而正在逛商店的袁某以为无人看见,即偷偷将此包装入自己口袋。

但丁某胆小怕事,不敢声张,10分钟后胡某返回柜台找钱包,袁某拒不交出,袁某构成()A.侵占罪B.抢夺罪C.盗窃罪D.不构成犯罪,只是民法上的不当得利7、某甲晚上在街上看到一老人手上提一只包(包内有现金1000元),独自行走,甲就冲上前去,一把夺过老人的包就跑,因夺包时用力过猛,将老人带倒在地,老人摔成重伤,甲构成何罪?A、抢劫罪B、抢夺罪C、抢夺罪,但从重处罚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8、被告人张某,赵某二人均发现出差人员刘某的手提包内有大量赃款,遂蓄谋行抢,张某乘刘某不备从背后双手拦腰将刘某抱住,赵某乘机将刘某手中的提包抢走。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习题(带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习题(带答案)

法律常识习题(带答案)1.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B2.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三个多小时。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盗窃罪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C.破坏军事通信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C3.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B4.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敌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D5.甲在开车时打了个大喷嚏,不小心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了路边的电线杆。

将电线杆撞倒,导致一家酒楼供电中断了3小时。

则甲的行为:A.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B.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属于意外事件D.构成交通肇事罪答案:C1.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犯罪目的只是损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是( )。

A.张某不满公司年终分红方案,私自拿走公司贵重物品B.精神病人李某抢夺路人财物并致其伤残C.王某对自己的新房装修过度,导致居民楼出现裂缝D.赵某破坏高压线路。

抵制盗窃、抢劫和诈骗: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抵制盗窃、抢劫和诈骗: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抵制盗窃、抢劫和诈骗: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抵制盗窃、抢劫和诈骗的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以帮助人们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安全知识试题1. 盗窃是指什么?- 盗窃是指未经合法授权,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2. 抢劫是指什么?- 抢劫是指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从他人身上非法夺取财物的行为。

3. 诈骗是指什么?- 诈骗是指通过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取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4. 如何防止盗窃?- 锁好家门和车门,保管好贵重物品。

- 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 注意个人物品,避免放置在易被盗取的地方。

- 增加家庭和车辆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报警系统和防盗器等。

5. 如何防止抢劫?- 注意个人安全,尽量避免单独外出或进入危险地区。

- 不要在公共场所炫耀贵重物品。

- 如果遇到抢劫,保持冷静,不要抵抗,尽量记住嫌疑人的特征并及时报警。

6. 如何防止诈骗?- 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或投资机会。

-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 谨慎对待来自陌生人的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的诈骗行为。

7. 在互联网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新密码。

-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

- 定期清理电脑和移动设备上的垃圾文件和病毒。

结论通过了解和掌握抵制盗窃、抢劫和诈骗的安全知识,我们可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各类安全风险。

希望这份试题及答案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财产安全。

2020司法考试刑法部分:题目与答案

2020司法考试刑法部分:题目与答案

2020司法考试刑法部分: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1.甲抢夺公共汽车上乘客张某的钱包,并致使张某摔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抢劫罪与抢夺罪的想象竞合D.盗窃罪{答案:A}2.乙在商店购物时,趁店员不注意,将商品悄悄放入自己的包中,乙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答案:A}3.丙因与他人产生纠纷,将对方打成轻伤。

丙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紧急避险{答案:A}二、案例分析题1.案例一:甲与乙共同抢劫一家珠宝店,甲负责望风,乙进入店内实施抢劫。

在抢劫过程中,乙被店员击毙,甲随后逃离现场。

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的行为构成()。

(2)甲是否应当承担乙的行为后果()。

{答案:(1)抢劫罪(2)是,因为甲与乙共同实施了抢劫行为,甲应当承担乙的行为后果。

}2.案例二:丙是一名医生,在为患者丁治疗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丁死亡。

请回答以下问题:(1)丙的行为构成()。

(2)丙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1)医疗事故罪(2)是,因为丙作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死亡,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三、简答题1.请简述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答案: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而抢夺罪的手段行为仅限于公然夺取。

}1.请简述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对侵害行为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损害程度。

}。

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抢夺罪问题

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抢夺罪问题

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抢夺罪问题司法考试刑法常考点中抢夺罪问题:王某见杜某从银行出来,猜想其钱包肯定有钱,便一路尾随杜某,寻找下手机会。

后见某处人烟稀少,便猛的上前夺其背包并转身就跑,但因用力过猛导致杜某摔倒在地,经鉴定为重伤。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构成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B.构成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罪处断C.以抢夺罪论处D.以抢劫罪论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抢夺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一)导致他人重伤的;(二)导致他人自杀的;(三)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3项至第10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1条规定的“数额巨大”百分之五十的。

学员问:抢劫罪与抢夺罪如何区分?法律教育网老师回复: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劫取公私财物的数额不限;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这些区别为我们区别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提供了客观标准。

但由于抢劫罪与抢夺罪同属侵犯财产的犯罪,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比如:(1)在客体要件上,二者都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2)在客观方面,虽然抢劫罪使用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往往造成被害人伤亡;抢夺罪使用的是强力夺取的方法,直接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但有时也会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

暴力和强力性质不同,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暴力也是一种强力。

因此,二者在客观方面,不仅行为方式有相似之处,而且危害结果也可能相同。

(3)在一定条件下,抢劫罪和抢夺罪可以相互转化。

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况。

2021年司法考试《刑法》客观考点与真题精析-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2021年司法考试《刑法》客观考点与真题精析-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2021年司法考试《刑法》客观考点与真题精析考点56-57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2019/客/卷一/33.甲抢夺乙的皮包不小心致乙重伤;没有抢到手而逃走。

路人丙见状追捕甲,甲为了逃走将丙打成轻微伤,丙仍将甲制服。

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构成抢夺罪(未遂)、过失致人重伤罪,系想象竞合B.甲构成抢夺罪(未遂)一罪,系情节加重犯C.甲构成抢劫罪(未遂),但不属抢劫致人重伤D.甲构成抢劫罪(既遂),系抢劫致人重伤一、抢劫罪(法益:财产、人身权利双重法益)第263条【普通抢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267条第2款【携带凶器抢夺定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

第289条【聚众打砸抢的首要分子】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1、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而后转化:对暴力、威胁要有共同行为、共同故意。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其中部分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对于其余行为人是否以抢劫罪共犯论处,主要看其对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人是否形成共同犯意、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五: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1、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15周岁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7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

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

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

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

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答案:A。

2、.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答案:BC。

3、贾某在抢劫于某的过程中见于某拼命反抗,用刀猛刺了于某一刀,于某大声呼救,贾某怕罪行暴露,遂弃刀逃跑。

于某被刺成重伤。

贾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C、抢劫罪未遂D、抢劫罪既遂【答案】C。

4.甲长期以赌博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

某日,甲在抢劫赌徒乙的赌资得逞后,为防止乙日后报案,将其杀死。

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并罚B.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C.应以赌博罪、抢劫罪并罚D.应以赌博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并罚答案:D。

5.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D。

6.、甲、乙、丙、丁共谋诱骗黄某参赌。

四人先约黄某到酒店吃饭,甲借机将安眠药放入黄某酒中,想在打牌时趁黄某不清醒合伙赢黄某的钱。

但因甲投放的药品剂量偏大,饭后刚开牌局黄某就沉沉睡去,四人趁机将黄某的钱包掏空后离去。

上述四人的行为构成何罪?()A.赌博罪 B.抢劫罪 C.盗窃罪 D.诈骗罪答案:B。

7.甲持西瓜刀冲入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1万元。

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

刚取出5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1万元扔给甲,甲得款后迅速逃离。

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绑架罪D.敲诈勒索罪答案:B。

8、假设甲将“小姐”乙某从歌厅诱出后,劫持并逼迫乙某带领甲到乙某居住处,洗劫财物。

另将乙某扣押至第二日银行开门营业时,挟持乙某到银行取出存款方才罢休。

则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A.抢劫罪B.绑架罪c.抢劫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 D.抢劫罪和绑架罪择一重罪处罚答案:A.。

9.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

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答案:B。

10.、甲、乙、丙共谋犯罪。

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

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

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

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为避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说出了正确的密码,三人取出现金5000元。

对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抢劫(未遂)罪与信用卡诈骗罪B.抢劫(未遂)罪与盗窃罪C.抢劫(未遂)罪与敲诈勒索罪D.抢劫(既遂)罪与盗窃罪答案:ABCD。

11、甲要求乙在7日内给其1万元钱,乙未同意,甲就对乙拳打脚踢(事后鉴定为轻微伤),逼迫乙给其家人写信,谎称打了甲,必须在3日内赔偿他3万元人民币,如做不到,日后乙必定会被其杀死。

乙的家人出于恐惧和对乙的疼爱,真的于3日内凑齐了3万元人民币交于甲。

甲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敲诈勒索罪C、抢劫罪D、故意伤害罪【答案】B。

12.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

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

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

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

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10万元。

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

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

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答案:ABCD。

13.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

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

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

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

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

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

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A.绑架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答案:ABD。

14.甲欠乙十万元久不归还,乙反复催讨。

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迫乙交出十万元欠条并在已备好的还款收条上签字。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非法侵入住宅罪D.抢夺罪15.甲乘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

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

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抢夺罪(未遂)B.抢夺罪(中止)C.抢夺罪(既遂)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答案:C。

16.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己有。

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抢劫罪B.构成抢夺罪C.构成盗窃罪D.构成侵占罪答案:C。

17.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

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

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

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

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答案:C18.张某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故意拿出面值100元的假币给司机钱某,钱某发现是假币,便让张某给10元零钱,张某声称没有零钱,并执意让钱某找零钱。

钱某便将假币退还张莱,并说:“算了,我也不要出租车钱了”。

于是,张莱对钱某的头部猛击几拳,还吼道:“你不找钱我就让你死在车里”。

钱某只好收下100元假币,找给张某90元人民币。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使用假币罪B.敲诈勒索罪C.抢劫罪D.强迫交易罪答案:C。

19.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甲驾驶汽车抢夺乙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B.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

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C.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

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D.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20.假定甲某日深夜看到一名女子手提精致皮包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便冲上前去,一把夺过包就跑,因夺包时用力过猛,致该女子摔倒在地,身受重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抢劫罪B.甲构成抢夺罪,但从重处罚c.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D.从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中择一重罪处罚【答案及解析】D。

21.甲驾驶摩托车至某广场,乘途经该广场的乙不备,猛拽其携带的手提包,乙紧紧抓住手提包不放,甲即猛踩油门,将乙拖行数米并甩开,夺其手提包后扬长而去。

经查,手提包共有钱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乙亦因被甲强拉硬拽而致手腕脱臼。

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处罚?A.抢夺罪B.抢劫罪C.抢夺罪与抢劫罪实行并罚D.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答案:B。

22.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

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

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

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D。

23.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成立抢劫致人死亡?()A.甲冬日深夜抢劫王某财物,为压制王某的反抗将其刺成重伤并取财后离去。

三小时后,王某被冻死B.乙抢劫妇女高某财物,路人曾某上前制止,乙用自制火药枪将曾某打死C.丙和贺某共同抢劫严某财物,严某边呼救边激烈反抗。

丙拔刀刺向严某,严某躲闪,丙将同伙贺某刺死D.丁盗窃邱某家财物准备驾车离开时被邱某发现,邱某站在车前阻止丁离开,丁开车将邱某撞死后逃跑答案:ABCD。

24.《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A.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你千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