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展宽带业务的一些基本环境
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内容提示: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
然而。
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
继国内固网宽带被爆“速慢价高”、有“假宽带”之嫌后,近日,一份来自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有关我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的报告更令人汗颜,在社会中又引发一场沸沸扬扬的讨论。
(一)移动网络“速慢价高”再次令人“鳖得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用户,但至今绝大部分的用户仍在使用落后的2G网络,这令中国的移动网络接入平均速度尤如“龟速”,慢得令人“鳖得慌”。
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平均连接速度仅为50kbps,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平均网速已达1440kbps,是中国手机上网速度的28倍。
中国手机网速的“慢”主要体现在两点:网页打开慢;数据下载慢;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慢。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与“龟速”相配套的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资费标准。
据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固定宽带资费是发达国家的三倍,移动流量资费也是发达国家的3.5倍。
据测算,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的价格就能在互联网上买回相同的信息量。
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
然而。
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
如此现状,是由于三大寡头垄断使得竞争不够彻底,还是技术、服务与基础设施跟不上去?是3G回报率太低,没人愿意做好?还是政策支持不到位?抑或还有其他原因?(二)中国移动网速何以“龟速”我国是2009年才开始正式发放3G牌照,发放时间远远迟于其他国家。
这是3G建设跟不上世界脚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在、XX地铁建3G发射基站,要通过各种审批而且费用很高。
同时,出于辐射方面的考虑,基站难以进入小区、医院以与校园等地区,小区与楼宇物业公司动辄收费要求,也是运营商不可能长时间承受的,所有的不利条件都增加了建3G基站难度。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

2020/4/22
5
5、充分利用品牌和知名度的群优势去抓住FMC的机会。比如从移动的集团客 户提供IP专线,从而保障其综合通信需求;
6、利用成本、客户群等优势,抓住宽带化的机会。比如利用GPON等传输技 术的出现带来的“光进铜退”的机会,向新的商务楼宇、集团客户提供光纤 接入,一次可以收编很多集团客户。不知这个会不会给集团客户下指标—— 当年新建楼盘的光纤接入占有率,如果下了这个指标集团的同事们就要受苦 了;
WT 开拓新业务,由单一业务运营过渡 到综合业务运营 进行统一规划,提高管理效率 一定程度的调整价格,以有利的价 格赢得更多的客户
4
以得出的策略建议: 1、中国移动在这场竞争中的战略目标(OBJECT)、总体思路应该
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保障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如果按照OGSM 模型,那下面的建议属于S策略层面的: 2、充分利用优势,抓住移动化的机会,去替代竞争对手的核心收 入来源类的业务,从而应对电信的价格竞争。比如推出基于TD的3G 无线座机,并把价格设定到比电信的固话价格还低,发挥其杠杆效 应,向电信的主要收入来源发起进攻(这就好比官渡之战的“断其 粮道”),电信必然重兵防守,牵扯其精力; 3、利用国家支持民族技术TD的优势,来抵挡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比如带号转网等; 4、利用企业规模大,网络覆盖面大等优势,抓住互联网化、智能化 的机会。这一方面,电信已经推出了“互联网手机”的概念,明显 从STP概念上胜了一筹。但是我认为这个还没有抓住电信业智能化、 互联网化的根本趋势,如果说中国这20多年的电信史就是完成了 “电话——移动电话(手机)”的“移动化”的大趋势的话,那么 接下来的20年则将主要完成“PC——移动PC”的过程。电信的“互 联网手机”充其量只是在前一个趋势上的一个延伸,还是在手机时 代,我们的机会在于抓住后者这个大趋势。
中国移动环境分析

返回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 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购买商有两种是中国移 动代理点和广大消费群。代理点所购买的产品不 属于大量购买,则购买商的交易地位不高,而且 购买商相对分散 。 在该行业购买的业务属于基本无差别产品,无线 业务在通信和短信方面都具有,其他的业务均属 于辅助业务,所以移动公司的购买商在选择产品 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且购买商的利润很低 所以 综上所述购买商相对移动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比 较高。
3.社会环境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人们逐步接受和认 识了“信息社会”的概念,“时间就是金 钱”的观念,在信息社会得到了最好的体 现。人们对于信息消费的态度和习惯悄然 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是一种适应信息 社会的反映,客观上也对电信企业的进一 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4.技术环境 在中国移动持续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内, 通信技术的演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行业 发展前景不明朗。通信网与计算机网、广 播电视网呈现“三网融合”的趋势,以宽 带、分组交换为主要特征的IP电话技术、软 交换技术逐渐取代电路交换,对传统话音 业务的分流作用十分明显;IPTV,Wi-MAX, SKYPE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多元 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通信产品的多元化。
返回
新进入者的威胁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 将逐步开放电信市场,未来极有可能 发达国家的电信公司陆续进入中国电 信市场。发达国家由于电信市场的开 放和竞争环境已日趋完善,企业已形 成一套科学和完善的体系,技术先进, 资金雄厚,使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返回
替代品的威胁
中国移动开发WLAN无线宽带业务后腾讯QQ的手 机版就登陆中国市场。瓜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 无限手机通信业务市场,随后中国移动公司则开 发出飞信业务与腾讯公司竞争。而当银行业务与 通信业务挂钩时,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均可以再 手机上办理,这就影响了中国移动基本无限通讯 的业务收入,所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又开发 出新的产品手机钱包与网上银行竞争。 无线手 机上网业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用户使用手机浏览 网页,查看新闻。而实体版的报刊杂志等均会影 响其无线手机上网业务,因而中国移动则开发出 手机报的业务与各大新闻网站和实体媒体媒体竞 争。
中国移动营销环境分析

中国移动营销环境分析一、企业背景介绍中国移动在我国通信业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通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3G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中国通信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竞争。
现如今,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各自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于在燕郊区域中,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较大,所以本次市场调查报告以中国移动为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3千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
中国移动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2012年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81位,品牌价值列全球电信品牌前列。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截止2012年底,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107万个,客户总数超过7亿户。
中国移动在燕郊区域共有燕郊营业厅、燕郊动感营业厅、燕郊高楼营业厅、燕郊华堂营业厅、燕郊火车站营业厅、燕郊上上城营业燕郊冶金营业厅、燕郊步行街营业厅、燕郊创业大厦自办营业厅、燕郊行政营业厅、燕郊行宫自办营业厅十一个营业网点,其中,燕郊高楼营业厅属乡镇自办,其他均为县区自办。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燕郊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一直着力于推进燕郊与北京“同城一体”、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讯无漫游”的战略目标,满足燕郊发展的通讯需求,助力智能燕郊建设,加快燕郊信息化发展步伐。
二、调查方法1.确定目标对象的方法;“中国移动”的营销分析这个题目由我们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市场营销调研活动,使我们对中国通讯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更多地了解。
浅谈移动通信的宽带发展

浅谈移动通信的宽带发展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论述移动通信宽带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移动通信宽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宽带引言过去的一年,对于移动通信技术而言,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移动通信宽带正迅速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实现全球性增长的主要动力,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包括网络、终端、服务平台、增值业务在内的产业生态链拥有巨大的融合和发展空间。
移动宽带的发展和智能手机、上网本、便携式笔记本等设备正在刺激数据量的增长以及相应而来的网络扩容。
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网络速度,HSPA(WCDMA高速数据增强方案)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部署。
电信行业正在从连接地点和人向连接设备和应用转变。
除了增加网络容量,运营商还面临向全IP宽带网络转型的挑战,这将包括更多地部署宽带接入、路由与传输设备以及下一代业务交付和收入管理系统。
受运营商削减运营开支、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需求的推动,电信专业服务业务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
二、3G技术加速移动通信媒体的变革3G技术的推广,将使移动通信媒体摆脱手机报的单一形式,进入多姿多彩的多维领域。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这实际指的就是移动通信宽带的发展。
在3G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传播形式的无限可能,也产生了可预期的巨大的利益,使得与此相关的各传统行业进入了群雄纷争的阶段。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中国移动现状分析 (5)2.1 基础设施建设 (6)2.2 业务发展状况 (7)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9)2.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9)2.5 挑战与机遇 (10)三、中国电信现状分析 (12)3.1 基础设施建设 (13)3.2 业务发展状况 (14)3.3 技术创新与研发 (15)3.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17)3.5 挑战与机遇 (18)四、中国联通现状分析 (19)4.1 基础设施建设 (20)4.2 业务发展状况 (22)4.3 技术创新与研发 (23)4.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24)4.5 挑战与机遇 (25)五、结论与建议 (27)5.1 总结三大运营商现状 (28)5.2 针对运营商的策略建议 (29)5.3 对行业发展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转型升级。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国家通信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分析三大运营商的当前现状,探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以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网络覆盖;中国电信在固定通信和宽带业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网络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中国联通则在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领域均有所涉猎,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通信服务。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三大运营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运营商需要不断投入巨资进行网络建设和升级,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营商需要在保持基本通信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光宽带业务介绍、优势劣势

移动光宽带相关资料光宽带覆盖情况:中国移动在浙江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光宽带覆盖总量接近1300万户,户籍覆盖率80%,一张庞大的光宽带网络已在全省铺设,并迅速吸引了用户的目光,成为用户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目前,全省光宽带用户已超过250万户,光宽带覆盖能力位于同行业前列。
杭州光宽带已覆盖近2500个小区,覆盖了160万户家庭,另有2390个小区正在抓紧建设中。
在宁波光宽带已覆盖2700多个小区,覆盖了近200万户家庭,目前在建的小区280多个。
在台州,光宽带覆盖小区已达3250个,覆盖了153万户家庭,在建小区71个。
在绍兴,光宽带已覆盖了2662个小区,覆盖117万户,目前在建的小区88个。
在嘉兴,光宽带已覆盖1631个小区。
在丽水,光宽带已覆盖2100个小区,覆盖近65万个家庭。
光宽带目前套餐:光宽带用户体验评价:光宽带使用评价来看,绝大部分用户反映都是相对不错。
比如用户在19楼的真实评价:“现在一切正常,用360测了下网速,同样4M,电信下载一般能达到480K左右,移动铁通宽带下载一般能达到580K左右,还是移动铁通宽带快,打开网页、上QQ、看迅雷视频、听音乐现在完全都没什么问题,就是大型游戏魔兽争霸在电信专区的延时是150到200毫秒左右,原来电信是20到50毫秒左右,略有延时,不过还是能玩的。
其实也有铁通的专区就是人少。
相对于电信1180元的价格,移动铁通宽带性价比高多了。
”移动作为杭州最具性价比的宽带,其资费真正是做到了物美价廉。
绝大部分客户都在用着移动的手机号码,一个月话费消费58元(基本都能达到),宽带只要30元一个月,相当于只需1元每天!而同样的电信宽带4m、华数宽带4m 基本都在1000元左右,比移动宽带贵了3倍。
杭州移动宽带是最具性价比的宽带,资费便宜,网速快(尤其下载速度相当给力,网页打开和游戏因为服务器原因表现不如电信),覆盖率正在快速提高,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杭州移动宽带。
海南移动有线宽带业务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海南移动有线宽带业务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吴文
【期刊名称】《中国新通信》
【年(卷),期】2016(018)007
【摘要】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普及,家庭数字化服务空间巨大,有线宽带是未来深入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基础。
本文结合海南移动有线宽带业务的发展现状,从经营环境及客户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吴文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发展研究 [J], 刘文东;施洋;李萍
2.移动宽带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相关分析 [J], 郝宇雄
3.浅析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 徐鹏
4.IP城域网建设规划--基于海南有线宽带业务的实践分析 [J], 王永德
5.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发展进程及特点分析 [J], 曹瑞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发展宽带业务的一些基本环境
(2010-10-29 00:22:10)
转载
标签:
宽带
中国移动
家庭业务
it
分类:电信观察
市场前景:
1、未来互联网和宽带将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我国宽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NNIC预测,到2011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1.49亿户。
Gartner预测,2009年底全球家庭有线互联网普及率达20%,家庭宽带连接数量为10.5%,达到4.22亿条。
预计到2013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到5.8亿。
截至2008年底,已有21个国家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许多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宽带普及速度呈翻倍的增长趋势。
2、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较低。
截至09 年12 月,美国、日本和韩国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74.1%、75.5%和77.3%,我国网络使用的差距还很,普及率仅接近30%。
3、中国网民规模增速在逐步放缓。
从2008 年的41.9%下降到2009 年的28.9%。
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易接触群体在过去的网络普及中已经基本都进入网络生活范畴。
4、随着手机网民的增长,出现了逐渐增大的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这一群体在2009 年末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8%。
而其他使用有线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92%,其中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 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
5、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两种上网设备快速增长、台式机增速缓慢。
2009 年上网手机数量增长率为98.5%,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为42.4%,而台式机的增长率仅有5.8%。
实践:
1、广东电信推进“光网城市(FTTH)”计划,三年内在珠三角推广12M宽带业务,并最迟在2012年前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推出20M宽带接入业务。
针对部分高需求的政企和个人用户,广东电信还推出接入速率高达100M至1G的业务加以满足。
2、通过将CDMA EVDO、WIFI与固网捆绑,广电电信“天翼宽带”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接入。
对比其它运营商来说,电信已占据最佳位置。
3、广电计划投资千亿独立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NGB)”工程,推出百兆宽带业务抢占家庭市场。
另外,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宣布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建设电力光纤到户工程;
中国移动在广东、安徽等省抓紧推进GPON光纤到户工程。
4、在NGB建设前期,多地广电网络正在进行数字电视网络改造,部分地区具备运营4M宽带接入业务的能力,并计划实施广电网络双向改造计划。
5、广东联通部分地区对宽带用户开展了2M免费升4M的活动。
技术:
1、DSL仍是当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在全球宽带接入用户中的占比为64.5%;cable modem 占21.3%;FTTx占12%。
在中国,新增宽带用户中绝大部分仍是ADSL用户。
2、FTTx是增长最快的宽带接入技术。
HDTV、VOD、视频游戏、等新业务推动带宽需求增长;同时,光纤接入成本的下降使FTTx发展迅速。
2008年第三季度,FTTx新增用户为270万户,
季度增长率为5.95%,而同期DSL的季度增长率为4%,。
FTTx用户在宽带接入用户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
3、以光纤接入和宽带移动无线接入为发展方向,接入速率将进一步提升。
NTT、KT、Verizon、法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一些领先运营商已经开始采用EPON和GPON技术,大规模建设FTTH网络。
FTTH的最高速率可达100Mbit/s以上。
一些业界分析师认为:未来双向20Mbit/s的光纤接入业务将成为“标配”。
Gartner同时预测,到2013年,FTTH、FTTP和以太网连接将占据20%左右的全球消费者宽带市场(除了中国),Gartner特别指出,预计大多数新的FTTH/FTTP/以太网连接将会在亚太区域出现。
4、xDSL仍会是近期宽带接入网络优化升级的一个主题:且近两年VDSL2技术规范日趋成熟,芯片设计逐步趋于完善,已基本具备规模部署的条件。
据悉,VDSL2在短距内可提供100Mbit/s对称传输速率。
5、不同类型的接入业务捆绑将成为一种趋势:将DSL或者FTTH等有线宽带接入与Wi-Fi捆绑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模式。
BT从2006年开始提供包括8Mb/s的DSL业务和Wi-Fi业务。
at&t从2008年开始向U-verseTV用户提供18Mbit/s的DSL接入服务,同时,U-verse互联网用户能够在at&t的17000个热点免费使用Wi-Fi服务。
另外,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等许多运营商也都提供类似的服务。
6、无线与有线长期共存:Frost &Sullivan分析师Adeel Najam认为,无线宽带并不会对有线宽带构成威胁。
相反,两种服务互补,将长期共存。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浙江电信党委书记张新建:3G确实提升了无线数据接入的品质,但无线频率资源是十分宝贵和有限的。
如果用户大量同时在线,可能无法保障每个用户分配到足够的带宽。
相比之下,光纤的海量的带宽资源可以确保有线宽带网络不断扩容升级,是无线宽带无法替代的。
所以,无线宽带的定位应是作为有线宽带的一种补充,两者将长期并存发展。
观点:
1、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建议:
中国移动在家庭业务的发展中,应考虑更好的满足家庭用户高层次的需求,增加有利于提升家庭生活品质、促进亲情关爱的无线应用产品。
2、综合移动labs专家观点:
(1)全球通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企业服务,企业服务的基石是基于宽带的ICT服务,如果宽带业务不具备较好基础,移动运营商将在未来企业服务战场失去核心竞争力,面对竞争对手这一杀手锏将陷入全面被动中。
(2)网络接入方面:A、“无线城市”是一个重要契机,建设3G+WiFi+Wimax的梯次配置的“针对性全覆盖”无线网络,将会是破冰宽带接入业务的最优路线;B、利用铁通资源,以及与歌华宽带、电力线宽带达成合作关系;C、采用热点地区无线接入的方式;D、针对政企用户发展长途优惠的固话业务,并捆装宽带;E、开展正常的固话业务和adsl接入业务。
(3)营销推广问题:A、价格战势在必行,只要保证宽带接入的服务质量,依靠移动优质品牌支撑和价格战策略,电信几乎无法阻止移动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B、通过品牌细分保护品牌价值;C、设计针对性的服务包,至少应考虑语音业务、移动增值业务、宽带业务3个方面的业务捆绑,以及相关的服务,可打破竞争对手业务捆绑的优势。
(4)TD家庭网关前景不大:主要问题是TD网络盲区多,速度慢,不够稳定,价格高,没法与固网宽带竞争。
家庭网关的出路应当是,在现有无线路由器的基础上(带WAN口,多个LAN口,Wlan等),增加一个USB接口,这样成本变化基本不大;另一种是没有按照家
庭宽带的用户,或者是家庭宽带不可用的用户,通过家庭网关,共享上网。
但由于市场整体需求不大,所以推价格贵的TD家庭网关市场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