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肺转移
乳腺癌肺转移

乳腺癌肺转移一、背景介绍⒈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乳房组织内恶性肿瘤的形成。
乳腺癌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女性健康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⒉乳腺癌肺转移概述乳腺癌在进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肺转移的情况。
肺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经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肺部生长形成新的肿瘤。
二、乳腺癌肺转移的病理学特征⒈组织学特征乳腺癌肺转移的病理学特征一般与原发乳腺癌相似,表现为腺癌或非腺癌。
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非腺癌主要有乳头状癌、黏液癌、小细胞癌等。
⒉分级与分期乳腺癌肺转移的分级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一般按照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行评估。
分期根据TNM系统进行,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的评估。
三、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⒈临床表现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乳腺肿块以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出现乳房溢液、骨骼疼痛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⒉诊断方法乳腺癌肺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扫描和PET-CT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活检和细胞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四、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法⒈药物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
化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可以通过干扰雌激素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生长所需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于乳腺癌肺转移可选择性切除转移灶或全肺切除,但需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和肿瘤的临床特点。
⒊放疗放疗主要用于控制肺转移的局部病变,可以单独使用或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联合使用。
五、乳腺癌肺转移的预后与随访⒈预后因素乳腺癌肺转移的预后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转移部位、转移数量、分级和分期、分子表型等。
另外,患者年龄、全身情况和治疗的有效性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乳腺癌肺转移的症状(一)

乳腺癌肺转移的症状(一)引言概述:乳腺癌肺转移是指乳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肺部并形成转移病灶的过程。
肺转移是乳腺癌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症状较为特殊且多样化。
了解乳腺癌肺转移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正文:1.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乳腺癌肺转移后,患者常出现呼吸急促、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更为明显。
- 咳嗽:乳腺癌肺转移常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加重的情况。
2. 麻痹和疼痛症状- 肩背部麻痹:乳腺癌肺转移时,肿瘤可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到达肺部,进而压迫或侵犯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肩背部麻木感。
- 上肢疼痛:乳腺癌肺转移经常累及淋巴结或神经,引起上肢疼痛或放射性疼痛。
3. 全身表现- 乳房触痛:乳腺癌肺转移时,乳房常出现疼痛、触痛或肿块等症状,需及时留意并予以检查。
- 乳头溢液:部分乳腺癌肺转移患者可出现乳房乳头溢液,包括血性溢液、浆液性溢液或脓性溢液等。
4. 骨骼症状- 骨痛:乳腺癌肺转移时,骨骼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之一,患者常出现骨痛,特别是背部、骨盆、肋骨等部位。
- 骨折:骨转移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骨折的症状。
5.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和呕吐:乳腺癌肺转移时,肿瘤可压迫食管、胃或位于胸腹部的淋巴结,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 上腹痛:乳腺癌肺转移患者也可出现上腹痛,常常伴随饭后加重。
总结:乳腺癌肺转移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麻痹和疼痛症状、全身表现、骨骼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
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了解并重视这些症状是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重要步骤,希望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转移肺化疗费用是多少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健康。
由于乳腺癌早期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导致发现时多数已经是中晚期了。
乳腺癌到了晚期病情发展较快,癌细胞很容易扩散转移,其中肺转移是比较常见的。
对于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化疗是常用的方法,那乳腺癌转移肺化疗费用是多少呢?首先,化疗费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主要看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也因方案的不同,费用相差非常大,如果是CEF方案,辅助用药不包括在内,如果是TAC、ET方案,国产和进口的是有区别的。
如果用最原始的CMF方案每个疗程只需几百元。
另外,乳腺癌转移肺化疗费用也受地区,医院的影响,每个地区,医院的收费标准也是有差异的,并不是统一而定的,但是基本上相差不会很大,主要看病情,所用的药物、以及所需是疗程来决定的。
对临床肿瘤比较大,或腋下淋巴结已经有肿大的病人,医生会建议病人先用几个疗程化疗后再手术。
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目的是让肿瘤能缩小便于手术,同时可以防止术中肿瘤细胞的扩散,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化疗短期内能控制病情发展,但是化疗缺乏选择性,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会产生一些相应作用。
如果在化疗期间联合扶正抗癌的中药治疗,通过抑制肿瘤、增强免疫和消除放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不仅可以确保放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可大大降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
尤其对于体质较差或者需长期连续放化疗者,中医药治疗更为重要。
中医药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作用,能弥补其他治疗的不足,并且不会因为治疗本身的原因而影响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所在。
在临床上,出身于中医世家,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的袁希福教授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在祖辈“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新路子,针对不同癌症病人进行辩证施治,为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使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仍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
乳腺癌肺转移: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

究 所
基 因表 达 芯 片 比较相 同遗 传 背 景 的高 、 转移 潜 低 能乳腺 癌 细胞株 的 mR A, 现 近 6 N 发 0个 基 因发 生 了 2倍 以 上 的 表 达 变 化 , 中 A 1 Al. sd 其 F Q( l f e 1u gn o ho oo q 基 因 的变 化 尤 其 明显 , e ef m c rm sme1 ) r 在 高 转 移细 胞 内上调 3倍 以上。A 1 基 因 曾被 FQ 报 道 与 白血 病及 甲状 腺 癌 有 关 , 与乳 腺 癌 关 系 但 不 明。项 目组通 过分 子 克隆 方 法构 建 了 A 1 F Q真 核 表达 质粒 , 染并 稳定 表 达 A 1 的 MD — 一 转 FQ A MB 4 5 2 1细胞 的 侵 袭 能 力 明显 增 高 , 种 裸 鼠后 3/3 接 肺 转 移也 明显 增 加 , 近 接种 高 转 移 细胞 株 的裸 接 鼠肺 转移水平。移植 瘤体 内基质金属 蛋 白酶 ( a i m tx r m t l po iae , MP .、 P9 转 录 因子 Es1 e l r e ss M )2 MM -、 ao tn t . 及 R o ( a o ooo s 的 mR A和 蛋 白表达 h C R s m l u h g C) N 均显著 上 升。 对 高 转 移 细 胞 株 调 低 A 1 后 , FQ 其 转移 能力 显著下 调 。为 进 一 步 明确 A 1 的作用 FQ 机制 , 笔者观察 了转染 A 1 F Q前后 的 m N R A表 达 变 化 , 现 包 括 雌 激 素 敏 感 性 指 状 蛋 白 ( s oe — 发 et gn r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肺转移是该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就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1. 乳腺癌肺转移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的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肺转移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因此,对乳腺癌肺转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目的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乳腺癌肺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设计本次临床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新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等。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匹配,并进行跟踪观察和统计分析。
4.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结果通过对乳腺癌肺转移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随访,我们观察到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疾病进展较慢,并且具备较好的生存质量。
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期较短,疾病进展明显。
实验结果证明了新型药物在乳腺癌肺转移治疗中的重要性。
5. 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结论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结果提示,新型药物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实验结果对于临床乳腺癌肺转移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总结:通过对乳腺癌肺转移临床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新型药物在治疗乳腺癌肺转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该实验应用了临床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和统计分析,证实了新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一发现对于改善乳腺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案,为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乳腺癌晚期肝肺转移腹胀怎么办?晚期转移还能治疗吗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确诊。
晚期乳腺癌常常会出现肝肺转移等情况。
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腹胀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
那么,乳腺癌晚期肝肺转移腹胀怎么办?乳腺癌患者的腹胀可能是由于晚期转移至肝肺部,导致肺部功能受到损害,肺功能不佳,导致呼吸困难和腹胀。
腹胀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对于乳腺癌晚期肺转移引起的腹胀,治疗方法因具体情况而异。
乳腺癌晚期患者症状表现较多,除了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外,关键是针对肿瘤本身,控制病情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乳腺癌晚期患者多已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放化疗短期效果明显,能够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但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建议患者配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敏增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在治疗时从患者整体出发,注重标本兼治,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调节机体,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注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袁希福老中医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总之,乳腺癌晚期肝肺转移引起的腹胀是一种常见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心态,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远处转移部位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不同远处转移部位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Ⅳ期乳腺癌是指肿瘤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或淋巴结远处的阶段。
不同远处转移部位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下面将分析不同转移部位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首先,在转移到骨骼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痛、骨折等症状。
这类患者的骨转移多发生在脊柱、髋关节和肋骨等部位。
研究表明,这类患者的肿瘤多为激素受体阳性,并且有更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预后方面,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存活时间较长,疼痛控制也相对较好。
其次,在转移到肺部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转移的Ⅳ期乳腺癌多见于激素受体阴性和HER2阳性的患者。
研究发现,肺转移者的预后较差,存活时间较短。
此外,肺转移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
再次,在转移到肝脏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肝肿大、上腹部疼痛、黄疸等症状。
肝脏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存活时间较短。
研究发现,肝转移者有较高的肿瘤负荷和代谢亢进,药物耐受性也较高。
最后,在转移到脑部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症状。
脑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存活时间较短。
脑转移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远处转移部位的Ⅳ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骨转移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存活时间较长;肺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存活时间较短;脑转移的患者预后也较差,存活时间较短。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中晚期转移肝肺怎么治?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乳腺癌是一种对女性朋友危害非常大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
早期乳腺癌发病较为隐匿,这就造成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发现病情而进入中晚期。
乳腺癌中晚期转移肝肺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也是非常复杂的。
那么,乳腺癌中晚期转移肝肺怎么治?对于肝或肺的转移单个且较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的负担较大,且术后恢复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放疗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肝肺转移治疗方法,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控制肿瘤的进展。
放疗的优点是治疗过程简单,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过多损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疗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化疗是一种经典的治疗方式,通过化疗药物靶向治疗癌细胞,有效控制肿瘤发展。
化疗的缺点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同时副作用也相对较大。
化疗的疗程和次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需要进行6个疗程。
对于选择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来说,虽然能直接控制作用于肿瘤,减轻肿瘤负荷,控制病情发展,但都会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或者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治疗并不彻底,易复发转移,若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手术的创伤,缓解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学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可用于整个抗癌过程,病人在诊断病情时应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用药越早效果越好,依托《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袁希福老中医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针对癌症患者机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灵活施以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等方法,以修复受损的器官功能,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西医有机结合,以达到减毒增效,提高整体抗癌疗效的作用。
总之,针对乳腺癌中晚期转移肝肺的复杂情况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癌细胞类型、肝肺转移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特点
• 肿块多呈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有 细小毛刺。
• 肿瘤侵犯阻塞支气管可出现肺不张及阻塞性炎症。而
转移瘤当一定数量的瘤细胞侵犯静脉血管后,才有可 能在肺内形成转移灶。 • 多位于肺外1/3。常为多发,较少单发。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实验室检查
• 痰脱落细胞阳性率低。
与转移灶一般在肺组织内,很 少出现在支气管内有关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顺铂——治疗各种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
致DNA复制障碍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 – 对生长动力学不同的多种靶细胞有效,而严重的
血液学毒性比较低,从而在耐受性和疗效方面更
加突出。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 长春瑞滨(NVB)联合阿霉素(ADM)和顺铂(DDP)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 ——降低耐药性,有效率高 • 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 ——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有效率高,希罗达口服方便
但肿瘤较大、瘤体靠近肺门或大血管时应考虑作肺叶切 除术,或加以小切口辅助完成,避免损伤肺门大血管及 支气管而出现严重并发症。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化疗
• 常用有效药物为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去甲 长春新碱、顺铂、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 等。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 多西紫杉醇——为目前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最好 的药物,有效率达57—58%。
5. 是否完成化疗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ER阴性者肺转移可能性大(1)
• 对乎乳腺癌ER阴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 • 对于内分泌治疗不敏感。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ER阴性者肺转移可能性大(2)
• ER(雌激素受体蛋白)的存在是肿瘤细胞在癌变过 程中产生的异常蛋白,可能与AFP,CEA一样是肿瘤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预后
• 原发肿瘤大小、无瘤间隔期、肺转移数目、肺转移合 并其他部位转移,对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影响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男性乳腺癌
•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仅占女性发病率的1%,其发病机理 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异常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因素有关。
• 病理学类型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多呈浸润
• 肺转移性肿瘤属血道转移至肺、在肺泡内生长,因此
呼吸道症状无或较轻。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像诊断
• 乳腺癌肺转移可呈多种X线征象,有结节型,胸膜炎 型,肺门纵隔型,肺不张型,结节空洞型,淋巴管炎
型。其中以结节型(包括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型)及胸
膜炎型(包括单纯胸水及混合型)为多见。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 乳腺癌术后5年复发和转移率为30%,常见转移部位 为肺、骨、软组织。
• 约有15—20%乳腺癌患者可发生肺转移,多由血液
循环途径形成.临床转移——张轶
影响因素
1.原发肿块越大 2.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
3. TNM分期晚 4. ER阴性
乳腺癌肺转移
张轶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明显 上升,已经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其
死亡率占第四或第五位,且有年轻化趋势。
• 乳腺癌发生转移后患者存活率明显降低,因而乳腺癌 转移的发生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 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为:骨(49-60%),肺(15—20 %),肝脏(5—15%) 。尤其是肺转移为晚期病变, 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
• 适应征:控制原发肿瘤,能完整切除所有转移,没有 胸外转移。缺乏较好的可选治疗以及心肺功能足以耐 受手术。 • 在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预计超过1/3的患者能 获得长期生存(>5年)。 • 肺转移瘤多位于外周或胸膜下,切除的手术以胸腔镜 辅助小切口肿瘤楔形切除为主,保证足够的切除边缘, 尽可能保留正常肺组织,应避免肺叶切除术。
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男性乳腺癌的治愈率。 • 治疗除常规手术切除外,应提倡内分泌治疗,包括三 苯氧胺药物治疗及睾丸切除手术治疗。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治疗
• 手术 – 肺转移灶为单个或多个只局限于一叶或一侧肺内、 一般情况好者,可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化疗 – 大 多 数 肺转移性肿瘤为多发灶、病灶可相继出 现,则化疗是转移性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 应以放疗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双肺多发转移灶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手术
的肿瘤。
• 性激素的致癌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机制实现的。
• ER阴性患者易出现肺、肝脏的转移。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是否完成化疗
• 是否完成化疗与术后肺转移呈负相关,未完成化疗者 肺转移率高,化疗通过全身治疗,杀死手术不能解决
的残存肿瘤细胞。
• 未完成化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性生长,恶性程度较高,肺转移多见。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男性乳腺癌
预后差
男性乳房乳腺组织较 薄,细胞癌容易穿透 乳腺组织进入区域淋 巴结
医患双方对男性乳腺 癌发病的警惕性低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男性乳腺癌
• 男性乳腺癌具有病史长、病期晚、预后差等特点,后 期常发生肺、骨等远处转移。
• 临床工作中要提高对男性乳腺癌的警惕性,做到早期
影响因素(总结)
• 大多数患者的肺转移发生在术后3年内,原发肿块大, 淋巴结转移数目多,ER阴性,TNM分期晚的浸润性
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肺或肝的转移。
• 对于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患者坚持采用化疗,采用对 肺转移敏感的化疗药物,术后3年内注意随访。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表现
• 2/3以上病例无症状,1/3病例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咳 嗽、痰血、胸痛及气急。
细胞对癌胚基因去抑制现象;虽然雌激素本身不是致
癌物质,但是它能通过促进靶细胞的增殖,使致癌物 质易于发挥作用,促进启动致癌过程。
乳腺癌肺转移——张轶
ER阴性者肺转移可能性大(3)
• 发现,在肺、肝组织中也存在ER。
单纯骨转移或骨转移为首次复发的患者 常见于雌激素受体阳性和分化程度好的 肿瘤,而肝、肺等其他部位转移的患者 常发生在雌激素受体阴性和分化程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