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方法
双五条:技术归零管理归零

双五条:技术归零管理归零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归零,核心的内容都是5条,航天人将其概括为“双五条”。
双归零的方法是按照戴明、朱兰、克劳士比和费根堡姆共同的“质量改进”主题,遵循着戴明循环(PDCA),从出现的质量问题入手通过技术上的分析、管理上的改进,达到系统预防的目的,从而提高航天产品的质量水平。
而今,双归零已融入了航天企业基因,成为了航天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技术归零”,就是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这5条要求环环相扣。
定位准确是归零的前提;机理清楚是归零的关键;问题复现是归零的手段,措施有效是归零的核心,举一反三是归零的结果延伸。
如“定位准确”就是确定解决问题的对象,首先找到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部件;“机理清楚”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演进过程;通过试验等验证方法,复现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定位和机理的准确与正确性;然后再通过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举一反三”就是把发生的质量问题反馈给本型号、本单位和其他型号、单位,使具有相同原理设计的产品都能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管理归零五条”则是针对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过程清楚是基础,责任明确是前提,措施落实是核心,严肃处理是手段,完善规章是结果。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首先从质量问题中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再根据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然后在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同时,对因重复和人为原因发生的质量问题责任者按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最后把归零工作的措施固化到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业指导文件、标准或规范中,避免类似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从相互的关系上看,大多数的技术问题或多或少均存在管理上的不足,所以,查摆质量问题,既要开展技术归零,也要开展管理归零。
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方法

2012/7/13
20
管理归零的五条要求内涵
2.责任明确
“责任明确”是根据质量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 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
一个问题有几个原因造成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要针对几 个原因,例如,某电子元器件失效,有降额设计不够问题, 也有安装方法的问题,纠正措施除了完善降额设计外,还 要改进安装方法。
纠正措施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措施有效不仅能纠正 本次的问题,必须能够全面解决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2012/7/13
16
管理归零的五条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严肃处理是手段,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发生质 量问题的教训,教育职工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提高管理 者的责任心,同时,对严重违章者也必须给与适当的行政 或经济处罚,以加深教育的作用;
完善规章是结果,将取得的经验教训用规章、制度进行固 化和推广应用,起到预防的效果。
2012/7/13
29
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相互关系
管理归零是技术归零的延续,是技术归零后在更深的层面 上铲除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根源,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 手段。
大多数的质量问题或多或少均存在管理上的不足或问题, 主动查找管理上的不足是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有效方 法,也是在提高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技术的同时,提高管 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发生质 量问题,既要开展技术归零,也要开展管理归零。
有效方法。
2012/7/13
18
管理归零
“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是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 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 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 关文件的活动。
航空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Guideline of quality problem close loop for aerospace productQJ 3183—2003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实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产品从初样阶段开始各阶段的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Z 9000A—2001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J 1090 研究试验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QJ 1167.6 研究试验文件管理制度研究试验文件的签署规定QJ 1302.1—2001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GJB/Z 9000A—2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质量问题归零术语3.1.1质量问题归零quality problem close loop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的活动。
[GJB/Z 9000A—2001的3.6.17]注在本标准中,“质量问题”是指故障、事故、缺陷和不合格等。
3.2技术归零术语3.2.1技术归零 technology close loop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3.2.2定位准确 exact location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准确部位。
3.2.3机理清楚clear mechanism通过理论分析或试验等手段,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双归零准则的内涵及其实施要点

“双归零”准则的内涵及其实施要点双五归零是两套体系的简称:技术五归零(即针对发生的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管理五归零(即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或相关文件的活动)。
航天双归零是针对发生的问题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分别按五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技术、管理归零报告或相关文件。
技术归零五条: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五条: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摘要:在追溯“双归零”准则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对“双归零”准则的内涵逐一进行了分析,在借鉴航天系统现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的体会,提出了在实施“双归零”准则过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要点。
关键词:双归零;军品;质量;准则;可追溯性0 引言“双归零”或者说是“双五条”是当前我国质量界特别是军工行业质量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它包括“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两个方面。
“双归零”作为即将上升为航天系统的一项行业质量标准,它孕育于航天领域质量形势严峻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诞生于航天领域的发展陷入低谷徘徊的九十年代中期,成长于航天领域的发展走出困境并跃上蓬勃发展轨道的九十年代中后期。
今天,它正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包括航天系统在内的全国其它各个技术领域,成为规范人们质量活动的一项共同的行为准则,也是人们开展质量信息工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
1 “双归零”准则的内涵1.1 技术归零所谓技术归零,是指针对质量问题的技术原因进行归零。
它包括“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五条具体要求。
定位准确,是要求确定质量问题的准确部位;机理清楚,是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等手段,确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问题复现,是要求通过试验或其它验证方法,确定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定位的准确性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措施有效,是指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制定并采取可行的纠正措施,保证产品质量问题得到解决;举一反三,是指把发生的质量问题信息反馈给本型号、本单位和其它单位、其它型号,并采取预防措施。
学习下航天质量管理“双归零”:质量问题归零、技术与管理归零

学习下航天质量管理“双归零”:质量问题归零、技术与管理归零国人最近都很兴奋,卫星、飞船一颗接一颗地成功发射,除了航天人顶住各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外,双归零的控制方式也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航天质量管理双归零。
质量问题归零是指“对在设计、生产、试验、服务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产生的原因、机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避免问题重复发生的活动”。
依据问题的性质,对一个质量问题的归零,可以是技术归零、管理归零,也可以同时有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这就是所谓的“双归零”。
我们不应该回避归零,无论是质量、技术的归零还是对自己的归零,归零不是终点,归到零位方可重新启航,知道问题在哪里,进行改正,然后制定一条正确的路前行,以便走的更远。
学习一下航天的双归零知识吧。
01 .质量归零1. 什么是质量问题归零?“质量问题归零”是指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标准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技术归零五条要求:“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管理归零五条要求:“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
”注:“质量问题”是指故障、事故、缺陷和不合格。
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应按流程和有关规定实施。
2. 质量问题归零标准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① 过程清楚是查明质量问题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各有关环节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
② 责任明确是在过程清楚的基础上,根据质量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从主观和客观、直接和间接方面区分责任的主次、大小。
③ 措施落实是针对出现的管理问题,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④ 严肃处理是对由管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严肃对待,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教育人员和改进管理工作的目的。
双归零管理制度

双归零管理制度
1. 双归零管理制度到底是什么呀?就好比你在黑暗中摸索,突然有了一盏明灯为你指引方向!比如说,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大家都不知所措,这时候双归零管理制度就像那盏明灯,引导大家一步步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它。
2. 你知道双归零管理制度有多重要吗?这就像是给一艘航行的船提供了精准的导航仪!像我们之前的项目,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哪能那么顺利完成呀!
3. 双归零管理制度真的很神奇呢!可以说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啊!就好像有一次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技术故障,正愁眉苦脸呢,结果运用这个制度,嘿,还真就轻松解决了!
4. 双归零管理制度,你不了解一下吗?它简直就是解决混乱的法宝呀!比如公司之前的流程有点混乱,自从有了它,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了。
5. 双归零管理制度好不好用呢?那绝对是超级好用啊,就像给你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助手!上次遇到一个紧急情况,多亏了它我们才能迅速应对。
6. 双归零管理制度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吗?这简直就是团队的秘密武器啊!你看我们团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有了它就特别有底气。
7. 双归零管理制度,真的是不可或缺啊!就如同战士手中的利剑!想想那次重大决策,如果没有它保驾护航,得多悬呀!
8. 双归零管理制度厉害在哪里呢?就像是给工作加上了翅膀!像我们的一个新产品研发,因为它少走了好多弯路呢!
9. 双归零管理制度,你还能忽视它吗?这可是能让一切变得有序的魔法呀!以前没它的时候,我们常常手忙脚乱,现在可不一样了!
10. 双归零管理制度真的太重要啦!简直就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它绝对功不可没啊!
观点结论:双归零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且实用的,能在工作和各种事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效率、迈向成功。
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方法

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方法前言我们不应该回避归零,无论是质量、技术的归零还是对自己的归零,归零不是终点,归到零位方可重新启航,知道问题在哪里,改正,然后制定一条正确的路前行,以便走的更远。
常立志,立长志。
临近年中,也是时候对自己这半年归个零,查漏补缺,然后甩掉负担重新起步了。
学习一下航天的双归零知识吧。
◆ ◆ ◆ ◆01 .内涵:从事后到事前“质量问题归零其实是一个闭环管理活动,它要求发生的质量问题在内部得到解决。
它是航天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
”师宏耕在讲座中首先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的内涵和作用:质量问题的归零过程,是实现质量管理从事后的问题管理转化为事前的预防管理的过程。
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方法对产品本身,是“救火”措施,对其他型号,起“防火”作用。
作为中国最高科技水平的代表,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中国航天一直引领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是中国质量管理工作的试验田,从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体系到产品保证、“零缺陷”,中国航天一直是中国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今天,他们又总结提炼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方法,成为引领中国式质量管理方向的领航者。
那么,这个航天人自己总结的管理方法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呢?其实,航天发展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航天发射出现了多次重大失利。
1992年3月22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澳大利亚B1卫星失利,故障分析结果是由于点火控制电路中程序配电器上有微量铝质多余物;1996年2月15日,长三乙火箭首发“国际通信卫星708”,火箭起飞后22秒爆炸,星箭俱毁;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发射中星七号通信卫星,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面对重大挫折,航天人卧薪尝胆,深刻反思,系统地总结了1996年以来航天质量管理的经验,充分吸取了国内外成功企业质量管理经验,针对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的新特点,不断丰富航天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形成了“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标准。
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方法

2012/7/13
13
技术归零的五条要求内涵
2.机理清楚
“机理清楚”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演变过程。 明确为什么会发生问题,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源,才能以治
本的方法解决问题。 梳理问题和原因的因果关系,支持并证明发生问题原因的
正确性,为制定措施提供依据。 机理清楚是彻底归零的关键,对提升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
2012/7/13
29
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的相互关系
管理归零是技术归零的延续,是技术归零后在更深的层面 上铲除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根源,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 手段。
大多数的质量问题或多或少均存在管理上的不足或问题, 主动查找管理上的不足是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有效方 法,也是在提高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技术的同时,提高管 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航天型号研制过程中,发生质 量问题,既要开展技术归零,也要开展管理归零。
7
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人为责任,引起设计错误、 实验失败、产品报废、产品质量下降,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或严重拖延型号研制进度的
院批评单位;单位批评教育 处罚个人
2012/7/13
25
管理归零的五条要求内涵
5. 完善规章
“完善规章”是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完善规章 制度,并加以落实,从规章制度上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2012/7/13
33
质量问题归零工作职责
2. 型号两总(项目负责人)职责
型号两总负责主管型号的质量问题归零工作。 型号指挥负责明确主管型号质量问题责任单位,提出质量
“完善规章”是结合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措施,识别现有规 章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把归零工作的措施固化到相关的 规章制度、作业指导文件、标准或规范中。
规章制度的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是单位质量 改进的有效资源,是组织提升管理能力的源头,也是管理 归零实现闭环的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法
1
涵:从事后到事前“质量问题归零其实是一个闭环管理活动,它要求发生的质量问题在部得到解决。
它是航天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法。
”师宏耕在讲座中首先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的涵
和作用:质量问题的归零过程,是实现质量管理从事后的问题管理转化为事前的预防管理的过程。
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法对产品本身,是“救火”措施,对其他型号,起“防火”作用。
作为中国最高科技水平的代表,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嫦娥”,中国航天一直引领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航天是中国质量管理工作的试验田,从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体系到产品保证、“零缺陷”,中国航天一直是中国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今天,他们又总结提炼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法,成为引领中国式质量管理向的领航者。
那么,这个航天人自己总结的管理法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呢?其实,航天发展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航天发射出现了多次重大失利。
1992年3月22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澳大利亚B1卫星失利,故障分析结果是由于点火控制电路中程序配电器上有微量铝质多余物;1996年2月15日,长三
乙火箭首发“国际通信卫星708”,火箭起飞后22秒爆炸,星箭俱毁;1996年8月18日,长征三号发射中星七号通信卫星,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面对重大挫折,航天人卧薪尝胆,深刻反思,系统地总结了1996年以来航天质量管理的经验,充分吸取了国外成功企业质量管理经验,针对航天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的新特点,不断丰富航天质量管理理念和法,形成了“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标准。
“质量问题双归零”管理法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法之一。
2历程:从技术到管理
从技术归零到管理归零,质量问题“双归零”法的提炼和形成,经过了一个自我吸收、自我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梳理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质量问题双归零的日渐成熟,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990年,当时的航空航天部在上海召开学习某型号飞机的质量管理
经验,具体地讲就是抓好AO(装配工艺指令)、FO(加工工艺指令)、TO(工程工装指令)3面的闭环管理工作。
抓3个零的闭环管理工作经验在航天系统进行了推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995年8月,原航天工业部总公司下发了《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的概念。
——1996年4月,原航天工业部总公司下发《关
于进一步做好质量问题归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初步勾勒出了质量问题归零的5点要求,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质量问题“归零五条”,作为处理型号质量问题的基本原则。
——1997年10月,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原航天工业部总公司又编制下发了《质量问题归零五条标准宣传手册》,就归零工作中的管理问题也明确提出了5条标准。
至此,航天质量问题归零双五条全面形成。
而后,随着《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Q/QJA10)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标准、《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指南》QJ3183行业标准等文件的陆续发布,质量问题“双归零”法逐步得到完善和实施。
目前,质量问题归零工作在航天系统部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规的组织、制度和法,成为了一项常规工作,相关的归零评审和监督检查工作也有序实施。
各单位已将该工作纳入到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执行,并建立了质量问题归零信息管理系统。
3
职责:从个人到全员
质量问题“双归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职责分工明确,从个人到全员,共同对质量问题负责是该法的一大特点。
该法从我国目前的质量管理实际出发,将质量问题按照性质分类,针对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将归零法制定成标准,并制定出实施细则;从标准上要
求行政一把手负责归零工作,充分体现了质量是“一把手”工程的理念;从做法上深刻体现了“”的思想,对管理问题要“肃处理”,警示和教育他人。
这些做法较好解决了长期以来大多数员工质量意识有待提高环境下质量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格的问题,是彻底解决质量问题和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的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手段,体现了中国特色。
首先,从技术归零工作看,对职责分工做了5条明确规定:一是项目总指挥(或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归零工作;项目总设计师(或总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技术归零工作,并负责组织重大质量问题的定位工作,确定技术归零的责任单位,向责任单位或相关单位提出技术归零的具体要求,审批重大质量问题和跨系统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报告。
二是各承制单位行政正职领导本单位产品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工作,并落实条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和组织技术归零工作。
三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技术归零的归口管理。
负责对技术归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把关;负责质量问题的收集、整理、汇集;负责质量问题信息库的建立和质量信息的传递。
四是研制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技术归零工作的组织。
负责将技术归零工作计划纳入科研生产计划中,并组织落实;落实技术归零工作所需的保障条件;组织归零工作中的各项活动。
五是设计师系统负责设计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工作,并会同工艺师系统负责产品生产质量问题的技术归零工作。
其次,从管理归零工作
看,其责任分工也分解为3项主要容:第一,集团公司负责制定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实施要求;对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和检查;对重大质量问题管理归零报告组织审查或评审;在集团公司围及时通报典型案例和共性问题,并提出举一反三要求;负责将质量问题管理归零信息纳入集团公司质量可靠性信息库进行管理。
第二,各院(基地)、公司负责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制定本单位质量问题管理归零
实施细则;对厂(所)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和检查;在项目关键节点上,组织对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的审查或评审;在院、子集团、集团成员单位围及时通报典型案例和共性问题,并组织各项目落实举一反三工作;汇总和反馈质量问题管理归零信息;按照集团公司质量可靠性信息系统要求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
第三,各厂(所)负责制定本单位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程序;负责本单位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的实施和检查;对外协产品责任单位质量问题管理归零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和检查;在项目关键节点上,配合院、子集团、集团成员单位做好本单位质量问题管理归零的审查和汇总;组织落实举一反三工作;及时记录和上报质量问题管理归零信息,并纳入质量可靠性信息库进行管理;按照集团公司质量可靠性信息系统要求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
4
容:从“双五”到文化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归零,核心的容都是5条,航天人将其概括为“双五条”。
双归零的法是按照戴明、兰、克劳士比和费根堡姆共同的“质量改进”主题,遵循着戴明循环(PDCA),从出现的质量问题入手通过技术上的分析、管理上的改进,达到系统预防的目的,从而提高航天产品的质量水平。
而今,双归零已融入了航天企业基因,成为了航天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技术归零”,就是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从技术上按“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归零报告或技术文件的活动。
这5条要求环环相扣。
在师宏耕看来,定位准确是归零的前提;机理清楚是归零的关键;问题复现是归零的手段,措施有效是归零的核心,举一反三是归零的结果延伸。
如“定位准确”就是确定解决问题的对象,首先找到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部件;“机理清楚”是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演进过程;通过试验等验证法,复现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验证定位和机理的准确与正确性;然后再通过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举一反三”就是把发生的质量问题反馈给本型号、本单位和其他型号、单位,使具有相同原理设计的产品都能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管理归零五条”则是针对质量问题,从管理上按“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肃处理、完善规章”的5条要求逐项落实,并形成管理归零报告和相关文件的活动。
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过程清楚是基础,责任明确是前提,措施落实是核心,肃处理是手段,完善规章是结果。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首先从质量问题中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再根据职责分清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分清责任的主次和大小,然后在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同时,对因重复和人为原因发生的质量问题责任者按规定给予肃处理,最后把归零工作的措施固化到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业指导文件、标准或规中,避免类似的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从相互的关系上看,大多数的技术问题或多或少均存在管理上的不足,所以,查摆质量问题,既要开展技术归零,也要开展管理归零。
管理归零是技术归零的延续,是技术归零后在更深层面上铲除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根源、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