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操作指引
压力测试仪操作指引

压力测试仪操作指引
一、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首先应该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检查压力测试仪是否正确
安装,然后将电源线插上,并在接通电源前将电压调至正确的值,以确保
安全工作。
2.准备仪器:准备好压力测试仪,包括:主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件,确保压力测试仪正常工作。
3.设置仪器:设置仪器的参数,包括:最大测量压力、最小测量压力、测量范围、测量精度、保持时间以及配置上的其他信息等。
二、使用步骤
1.安装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力测试仪上,检查安装是
否牢固,可以使用止回阀和排气阀等器件组成。
2.设置压力测试仪:将压力测试仪设置至所需的值,具体步骤是:根
据需要设置压力测试仪的参数,使其准备检测。
3.测试压力:通过插入压力传感器线缆的连接头,连接上压力测试仪,准备开始试验。
之后,按照预设的参数启动压力测试仪,等它自动完成测试,或者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手动操作,进行压力测试。
4.读取测试数据:在压力测试结束后,测试仪会自动生成测试数据,
然后将测试结果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磁盘中,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
分析了。
5.清理压力测试仪:当压力测试完成后。
LCR电桥测试仪操作指引

品名型号工位名称测试位文件编号LACSOP-PZ-03
设备编号站位***
版本编号A0待测电阻,电感,电容器
***
***
1PCS
电桥测试仪1.按下电源按钮,待仪器内部自动校正完毕后在做调试2.根据待测元器件的特性调试测试项目,以电阻示范
3.按上下左右键,选择右边设定测试盘参数栏的R-Q,
频率选择1KHZ,电平1V,显示直读,量程自动,速度慢速,清零开路。
4.测试夹接触待测电阻器引脚, 确保测试夹与电阻器引脚良好接触
5.显示盘A显示的数据就是当前所测试电阻器的实际阻值, 显示盘B显示的是当前测试电阻器的损耗值
6.测试电感,电容器操作步骤同上
7.测试过程中人体不能接触测试夹的金属部分,否则出现测试数据不准确
8.测试完毕后关闭电源,将仪器盖上防尘布注意事项
1.作业前配戴好静电手环,静电手环要紧贴于手腕上.
2.发现同一个位置连续出现2-3次不良现象,要急时通知技术人员解决.
3.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作业,保持工位整洁.
制作:
曹伟峰
审核:
王仁彬
日期
2013-11-8
珠海君柏电子有限公司操作指引
二.作业工具
三.作业步骤
用量
数量一.所需物料名称
规格
一套
4.每天在用仪器测试前点检一次,并填好仪器点检表记录。
四.图片示意
LCR电桥测试仪(TH2810B)
LAC-YQ-0004
物料编码
5.当点检异常时,立刻启用经校准的备用仪器,并对前段测试的产品进行评估重测.
b
p。
面料测试指引

面料测试指引一.目的:对面料做整烫缩率测试、缩水率测试及扭曲测试是控制成衣尺寸和洗后外观的关键步骤;二.常用测试标准:合格标准:洗后缩率≤±5%;洗后扭曲度≤5%(针织)或≤3%(梭织)。
三.操作指引:1. 取布样:大货每色每缸面料至少取一块布样进行测试,应避免在布头和布尾5码内和布边5CM内取样,剪样时不可拉扯面料,以免造成织物变型,所取布样平放2小时后才可进行一下步骤;2. 取测试样:2.1平摊测试样,将缩水板的一边平行于经向纹路,在缩水板的4条窗缝标上记号,每组狭缝间距离是50CM。
2.2沿缩水板四周画线,沿线剪下约60×60CM的单层、方形的测试样保留直角;2.3针织面料测试缩水率和扭曲度时需车成“双面布袋”,就是按2.2方式另取做一片测试样(两片测试样尽量不同经不同纬),再将两片测试样的底面对底面贴和用拷边机缝两个经向和一个纬向边,形成“布袋”;2.4梭织物用单层即可,为防止散边,需用缝纫机包边。
3. 预测量:测试样在烫洗前,需进行预测量。
将缩水尺斜放于所量度的测试样品上,并与测试样品保持45度,分别量度并记录经纬向的三组数据(取平均值)。
量度时不能移动测试样品,也不可将缩水尺平放在测试样品上;4. 烫缩:指定后道师傅对测试样进行匀速双面整烫,放置2小时后,按以上测量方式度量烫后尺寸;5. 洗晾:按洗标指示进行水洗(西门子滚筒洗衣机,常用30℃,40分钟)和晾干(常用为挂干);6. 洗后测量:测试样晾干后按以上测量方式度量洗后尺寸;7. 烫缩率计算公式:烫缩率(%)=【(烫缩后长度(mm) 一原长(mm))/ 原长(mm)】*100%;8. 缩水率测量计算:缩水率(%)=【(洗水后长度(mm) 一原长(mm))/ 原长(mm)】*100%;9. 扭度测量计算:让缩水布自然下垂然后平放,测量最底端自然折边到内侧缝线的距离(S1、S2),L为洗后尺寸,扭度计算公式为扭曲度(%)=【(S 1+S2)÷2】/L*100%。
耐压测试仪操作指引

耐压测试仪操作指引耐压测试仪是一种测量电器设备的耐压性能的仪器。
它主要用于测量电器设备在额定电压下的绝缘性能和可靠性。
耐压测试仪操作指引包括仪器的准备,参数的设置,接线的方法以及测试的步骤等内容。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耐压测试仪操作指引。
一、仪器准备1.确保耐压测试仪的电源已插入并正常供电。
2.检查耐压测试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显示屏是否亮起。
3.检查耐压测试仪的接线是否良好,如电源线、测试线是否连接到正确的插孔。
二、参数设置1.根据被测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设置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
确保输出电压不能超过被测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
2.设置测试时间,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测试时间应大于被测电器设备的额定工作时间。
3.设置保护电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保护电流是指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耐压测试仪会自动停止测试,以保护被测电器设备的安全。
三、接线方法1.将被测电器设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耐压测试仪的相应插孔上。
如被测电器设备为单相,则将其输入端连接到耐压测试仪的L端插孔,输出端连接到N端插孔。
2.将接地线连接到被测电器设备的接地端,并将另一端连接到耐压测试仪的地端插孔上。
接地是为了保证测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测试步骤1.打开耐压测试仪的电源,待其正常启动后,将被测电器设备接通电源。
2.调整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使其等于被测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
3.设置测试时间和保护电流,并确保参数的正确性。
4.按下“开始”按钮开始测试,耐压测试仪会自动给被测电器设备施加额定电压,并进行测试。
5.在测试过程中,注意观察被测电器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现象或异常声音,请立即停止测试,并检查设备的连接情况。
6.测试完成后,耐压测试仪会自动停止,显示测试结果。
记录测试结果,并按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五、注意事项1.在操作耐压测试仪之前,应先阅读并理解仪器的使用手册,熟悉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严格按照被测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工作条件来设置测试参数,避免超压或超负荷情况发生。
ADL测试软件操作指引

ADL 測試軟件操作指引VTT/P1 PE版本: 1.00 日期 :Dec-20-2003ADL 測試軟件操作指引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話机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生產一個好质量的產品,這對測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工厂降低設備成本和簡化測試軟件編寫非常重要,同時產品的功能不一樣,也增加了工程師編寫程序的复雜性。
目前公司開發 ADL 測試軟件是運用 BORLAND C++ 語言編寫的。
下面我們一起討論目前公司開發 ADL 系列產品測試軟件一些操作方面的說明,主要是詳細描述 CALIBRATE 程序操作,測試檢修注意事項,針對 900M 和 2.4G Hybrid ADL 的平台軟件的描述。
一. 軟件安裝說明安裝時,首先要從服務器下載相關文件,將軟件直接拷貝到 C 盤下面.分先后雙擊 xxxxxVxx. EXE 和 xxxxxCxx. EXE 的文件,即可自動解壓,點擊 "ADLM24V1" 或"ADLM4V1" 的運作文件.開始進行各測試位測試或校检工作.注意: 此軟件運行于 WINDOWS 3.1 及以上操作系統。
二. CALIBRATE and SETTING 程序操作:首先了解當前測試位使用的文件,是否最新 Update edition,是否有相關資料和文件指示說明,在 900M ADL 和 2.4G Hybrid ADL 系列產品的 ATE 位校检時,強調在每一個測試位 Calibrate 之前,必須要用測試 SAMPLE Verify 測試位,确保測試運作正常的情況下,然后開始進行各測試位校检工作。
1. CAL HANDSET 位開始 CAL H/S ATE 位的准備工作,先斷開連接 E4421 Ext1 Input 端口RF CABLEM 線,可參考 CAL 程序和 SETUP 程序說明。
在下面是 CAL 和 SETUP 的程序編號。
综合测试机操作指引

综合测试机操作指引一、综合测试机的基本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使用综合测试机之前,首先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检查测试机的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确认所需的测试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
还要检查所需的测试程序和软件是否已安装,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连接被测设备:将被测设备正确地连接到综合测试机。
根据测试要求和被测设备的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USB、HDMI或VGA等,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设置测试程序:打开综合测试机上的测试软件,并根据测试要求选择正确的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类型和功能进行选择,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视机等。
4.进行测试:按照测试软件的指引,进行相应的测试操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被测设备的反应和表现,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不同测试项目之间,要及时进行设备和软件的切换和调整。
5.记录和分析结果:在测试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可以使用测试软件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处理。
根据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完成测试和报告:在所有测试项目都完成之后,进行最终的测试和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的数据,生成测试报告,并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
测试报告应包含详细的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以供客户和生产部门参考。
二、综合测试机的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使用综合测试机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首先要确保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的安全,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在测试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测试工具和设备,避免产生任何意外和损坏。
2.灵活运用:在进行测试操作时,要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和被测设备的特点,灵活运用测试手段和方法。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以确保被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测试环境控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尽可能地控制测试环境。
避免在嘈杂和电磁波干扰严重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以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
电批钮力测试仪操作指引

文件编号MWI-ENG-014设备名称版本号A 页 码1∕1生效日期2015.3.1
核准:审核:制作:
2、判定标准
3 .注意事项 图二
3.1 不可使用超过最大负荷的扭力工具,以免损伤仪器。
3.2 不要抛、扔,碰撞仪器或在仪器上放置重物。
3.3 不可将仪器存放在高温度,高湿度或寒冷的地方。
3.4 使用完毕后需切断电源。
2.1 同一把电批每次测量3次,记录每一次所测量的最大值(峰值),然后取3次所测
量的平均值为该电批的扭力值,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电批扭力测试记录表》。
2.2 电批扭力测试标准值以工艺提供的SOP要求为准,当发现所测试电批电性能及机械
性能不合格时,生产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批,并将该电批交由工程部维修。
2.3 电批扭力测试由生产每天开班前测试1次,IPQC对扭力测试值进行再次确认,并将
结果记录在《电批扭力测试记录表》。
1.1 在开始测量之前,确定扭力计已足够充电,再打开开关,若充电不足会在显
示板左上角提示“LOBAT”,则需要使用专用充电器充电3-6小时。
2.2 第一步:固定仪器,必要时使用固定架;
第二步:调整单位切换开关到需要的单位;
第三步:把模式切换开关调整到需要的位置;
第四步:按复位键使显示数据归零;
第五步:当需要测量峰值时,设定模式开关到峰值;
第六步:根据测试方案选择合适的精度调节器,再再将待测电批、精度调节器
及测试传感头垂直90度相连接,转动电批读出扭力测量值,如图三深圳市凯仕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设备操作指引
电批钮力测试仪1、操作步骤
显示板电源开关测力传感
复位开关单位切换
模式开关。
铅笔硬度实验操作指引

5mm
8
铅笔硬度测试
7.从最硬的铅笔开始测试,依次换上较软的铅笔,直到铅笔不再划伤涂层为止。 则这支铅笔的硬度就代表样品表面涂层的硬度 8.测试样品至少2个级别进行判定(即:可接受的级别2个样品,不可接受的级 别2个样品,如果测试过程中同一级别出现两种结果,需要再进行第3个样品测 试进行评定。)
垂直90º角
圆形、完整、 边缘锐利
400#砂纸
约4mm
5
铅笔硬度测试
4.将修好的铅笔装在专用的硬度测试仪上,调整铅笔,使铅芯工作端面刚好接 触到样品表面,拧紧螺钉使铅笔位置固定。然后拧紧止动螺钉,使铅笔芯工 作端面离开待测样品表面。
拧紧螺钉 45º
6
铅笔硬度测试
5.将要求的砝码轻轻放在铅笔架上,然后松开止动螺钉,使铅笔芯慢慢下降, 与待测样表面接触。
板上)
当样品比较大时,可将 活动平台去掉(松开左
边螺母即可)
4
铅笔硬度测试
3.削去铅笔前端木质部分,露出约4毫米左右的柱状铅笔芯(不可使铅笔芯松 动或削伤)。用手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或以上)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 仔细的画圈以研磨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为止(边缘 不得有破碎或缺口)。
松开止 动螺钉
1㎏砝码
铅笔芯慢慢下降, 与待测样表面接触
500g砝码
500g+250g=750g砝码
7
铅笔硬度测试
6.顺时针转动手轮,使样品朝划痕方向移动约5毫米。更换铅笔,旋动测试台 旋扭,使试验台纵向移动一定距离改换样品划痕位置,重复准备操作后,再 做下一次试验。共测试5道,测试结束后,用橡皮擦将产品表面铅笔痕擦拭干 净。
备注: 电镀件主要针对表面光滑的部分,磨砂面不需要做硬度测试。 拉丝纹模面只做现象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号/修改次A/0
测试机操作规程
页次3/1
1.0:目的
建立E/T操作规范确保产品无开短路,保证产品100%合格,满足客户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公司的E/T操作人员
3.0:具体要求
3.1:首先检查室内温度
3.2:温度18℃-22℃
4.0:操作步骤
4.1:打开电源开关启动电脑主机,机器自动进入测试程序界面
4.2:打开气闸设置气压5-7kgf/cm2
4.3:按键盘左右键至产品参数,按上下键分别设置产品型号,测试点数/电压/绝缘值/导通值,根据测板
的要求设定
5.0:机器参数表
成品参数设置蚀刻/半成品参数设置
普通板普通板
电压250V以上电压100V以上
绝缘阻抗20mΩ以上绝缘阻抗5mΩ以上
导通50/ohm以下导通50/ohm以下
导电胶导电胶
电压250V以上电压100V以上
绝缘阻抗20mΩ以上绝缘阻抗5mΩ以上
导通80/ohm以下导通80/ohm以下
设置完按ESC键退出
6.0:配置
6.1:按上下键至产品参数后,按回车键进入设置操作编号最大错误点设置20以下,错误输出方式在屏幕
状态下
6.2:压床上升延时应设在10-20.01秒之间,时间太短会导致压床还没有压实就开始测试了,导致出现开路
假数
6.3:压床上升高度,<根据需设定压板停留在不同的高度位置>,有利于单双模测试节省时间计数,距离应
在30-50CM之间,数值越大缓冲平稳越高数值大小会造成砸板现象
6.4:电磁阀上升延时应在200MS左右,时间太短会造成导电胶测试假数,时间太长会影响测试时间
6.5:下压键,为了人身安全应绝对选择使用双键完毕后按退出键
7.0:产品参数2
7.1:按回车键打印空格设置6CM左右打印走纸6CM左右
7.2:绝缘测试延时30秒左右
7.3:电容测试参数2000UF
7.4:学习延时2秒以上
版本号/修改次A/0
测试机操作规程
页次3/2
7.5解码卡类型禁止改动完毕后按退出键
8.0:开关卡自检
8.1:按左右键至开关卡自检,按回车键进入按空格自检全部通过为正常
8.2:若出现不导通不断开漏电不闭锁等现象根据提示位置《例:2:128》就是第2卡的128点故障从最底
层向上分别底1-16张开关卡最上面的《是17张》是解码卡
8.3:为了不影响生产可以将故障卡拔出将底16张或15张替换,在故障卡处,但前提示测试统具的点数。
没有用到开关卡,替换开关卡的点数位置控制电路自检应全部通过或正常,压床计数器,按动相应的控键,开关或安全装置可以检出是否有效,电脑气阀自检左右开关键开启或关闭检查电脑气阀是否正常
9.0:模具安装(步骤)
9.1:首先检查模具有无损坏,变形,漏针不良现象
9.2:在装模具时,应小心保护针床,清理干净压床底座
9.3:水平将下模放入机床上,并用螺丝栓住固定好,安装上模首先用定位针放入下模的定位孔,再将上模
放上去,对好位再用螺丝固定好
9.4:为了防止下模与上模,直接接触到,导致针损坏,在上模安装前,下模针座上加上一块隔离板
9.5:将上下模对齐,按下压键压床将缓缓压下,下降到适当的地方,按锁定键将模具定位锁上,在插排线
时插头要与插座正确连接
9.6:学习线路板网络数据
9.7:当要进行线路板测试时,先必须有正确的网络数据,可以从CAD转入也可以从自动学习获得
9.8:在学习线路板数据前,设置好产品参数在主菜单下选择自动学习项目,放好用于学习的线路板,下压
压床确定好后,按S键既开始学习
9.9:学习线路板网络数据前确认以下完成
10.0:确定资料
10.1:测试模具设计正确,并经检验合格,模具检查之程序请根据模具检查制作之有关资料
10.2:确认模具资料正确装配于本系统中
10.3:确认设置好产品配置参数
10.4:确认一块正确的线路板,如果没有应反复进行以上步骤,直至资料正确为止
10.5:学习完成后,将保存资料,以便于供以后使用
11.0:测板规范
11.1:在测板前首先检查模具上有无其他杂物,检查完毕后方可测板,测第一块板时都必须看首板,检查
是否有压伤及针印和其他不良现象
11.2:测板时左手拿PASS板,右手拿待测板或不良板,不允许同时拿待测或不良板
11.3:机台左边只能放PASS板,绝对不允许有不良板与没有测试的板混入
11.4:机台右边,只能放不良板与没有测试的板,绝对不允许有PASS放在右边
11.5:机台上不允许超过5堆板,堆板高度不能超过50PCS,不允许有2个型号的板在同一台机上
11.6:所有测板与修板都戴上手套或胶指套操作拿板,防止板面氧化,客户上锡不良
11.7:测好的PASS板都必须画好自己的标示线,画标示线规定画板的宽度中间,长度QC检查合格线,画
线时要把板放整齐,以免画在板里面
版本号/修改次A/0 测试机操作规程
页次3/3
11.8:在修模具时及查针都必须锁上安全开关!
12.0:日常保养《每周一次》
12.1:清洁机身
12.2:放过滤器余水
12.3:检查主机散热是否良好
12.4:显示器散热是否良好
12.5:检查各气路是否漏气
13.0:定期保养《每月大保养》
13.1:检查电源是否漏电,接头是否松动
13.2: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正常及加油
13.3:检查气路是否有堵塞
13.4:检查排线是否有破裂
14.0:使用表格
《测试机保养记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