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合集下载

重庆大学介绍

重庆大学介绍
重庆大学是一所老牌的工科院校,也是国 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重大比 较好的专业有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 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其中后三个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建筑类专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均属于重 庆大学的王牌专业。 除此之外,重庆大学的矿业工程、仪器科 学与技术、冶金工程、风景园林学也均属 于全国专业排行前十名的位置。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重大最好的当数建筑 学了,建筑八大老校 之一。还有就是建筑 城规学院的其他两个 专业,城市规划和景 观设计了,这三个专 业都是5年制的。
美视电影学院: 是我国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又一所 电影学院,它是重大和香港美视电力集 团合作,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该院的 院长可不是别人哦,正是大家熟悉的我 国著名演员、导演、制片人张国立。所 以经常会有一些明星来到这里亲自传授 经验,机会相当难得。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业工程:
是重庆大学师资队伍强大、学科实 力雄厚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93 年,重大是全国最早的三个兴办该专业 的学校(另外两个是天津大学和西安交 通大学),属于国内一流、全国知名的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是重大历史悠久学科实力雄厚的本科专 业。该专业属于重庆大学的机、电、动、矿、 冶5个优势特色专业之一,历史上在国内具 有相当的影响,起源于1932年重庆大学的机 械科专业,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 机械工程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 设和技术进步作出了贡献。属于国内一流, 全国知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原动力 系)1998年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将学 校原有的工程热物理、电厂热能与动力、热 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合 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的热 科学与工程科研教学研究基地之一。在2007 年教育部公布的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该 专业获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

重庆大学校园简介(内含校园图片)

重庆大学校园简介(内含校园图片)

主 是 75 周 年 校 庆 ( 2004 年 ) , 在 原 重 庆 大 学 东 方 红 广 场 毛 6
重 庆 大 学 理 念 墙
图书馆
累计藏书350万 余册,中外期 刊6000余种, 数字图书馆拥 有各类权威文 献数据库60余 个
云湖
湖 缙
校园一角
建 筑
Thank you
代 代 重 大 人 求 实 创 新 的 学 习 态 度 , 无 私 奉 献 的 爱 国 情 怀 。 一 着 载 承 , 一 之 筑 建 性 志 标 学 大 庆 重 为 作 , 分 部 一 的 场 广
塔 大 人 给
重 28 米 的 屏 他 风 起 墙 名 上 叫 。 “ 这 理 面 念 屏 墙 风 ” 墙 。 立 理 在 念 朴 墙 实 作 的 为 重 今 庆 天 大 重 学 庆 钟 大 塔 学 后 钟 方 , 米 , 长 高 面 一 在 写 刻 , 文 引 上 墙 念 理 。 成 而 建 修 墙 词 席 诗

学 大 庆
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 年 重庆大学创办于 国重点大学,并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 国重点大学,并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是国家 工程” 工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学 工程 工程 重点建设的高校。 校坐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沙坪坝区。 校坐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沙坪坝区。2000年5 年 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 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 专科学校等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 专科学校等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重庆大学,学校占 地面积5700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 地面积 亩 、 、 、虎溪四个校区, 舍建筑面积168万多平方米是经教育部批准建有 舍建筑面积 万多平方米是经教育部批准建有 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也是国家“ 所高校之一, 计划” 研究生院的 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111计划” 计划 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年底, 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2010年底,重庆市市委、 年底 重庆市市委、 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文, 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文,重庆市全力支持 重庆大学创建一流的国际高水平大学, 重庆大学创建一流的国际高水平大学,重庆大学 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的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目前重庆大学的发 展速度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 展速度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正在朝着中国最 好的大学之一的短期目标以及国内外一流的高水 平大学的长期目标迈进。 平大学的长期目标迈进。 重庆大学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 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立大学之一,当时学校全称为“国立重庆大学”。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位居民国十大国立大学之列。 重 大 校 徽

重庆大学简介(精编)

重庆大学简介(精编)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地处中国长江上游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承东启西地缘优势和雄厚工业基础的历史名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区——重庆直辖市。

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占地5700余亩,分为A、B、C和虎溪四个校区。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

千年渝州,人杰地灵。

重庆大学这所有着80年厚重历史的古老学府,宛若一颗镶嵌在歌乐山与嘉陵江之间璀璨的明珠,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学校创办于1929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创办较早、校名一直沿用至今的大学之一。

抗战时期先后云集了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文有吴宓、艾芜,理有何鲁,工有冯简、李四光,商有马寅初、周均时等,使重大得以汲取名校名家之文化滋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近十年来,在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奋力拼搏下,重庆大学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00年5月31日,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新重庆大学,办学规模、综合实力得到整合、优化和提升。

经过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重庆大学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跃上新的台阶。

特别是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虎溪新校区05年投入使用,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为止,已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2个,其中有4个工学类学科名列全国前5位,08年的科研经费达到近4个亿。

良好的发展势头使重庆大学成为发展速度快、综合排名持续上升的少数研究型大学之一。

重大综合实力重庆大学按照“突出工科优势,加强理科,发展人文社科,促进学科结构优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式版】重庆大学介绍PPT文档

【正式版】重庆大学介绍PPT文档

重庆大学
校歌
高晋坤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第三任校长:叶元龙(1938.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第九任校长:江泽佳(1982.12—1986.12) 第十任校长:顾乐观(1986.12—1992.8) 第十一任校长:吴云鹏(1992.8—1996.8) 第十二任校长:刘 飞(1996.8—1997.7)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7—2003.1) 第十四任校长:李晓红(2003.2—2010.12) 第十五任校长:林建华(2010.12—2013.6) 第十六任校长:周绪红(2013.6—今)
返回首页
重庆大学
概况
高晋坤
重庆大学
办学宗旨
高晋坤
重庆大学
校训校风学风
高晋坤
第七任校长:曾德林(1978. 第十五任校长:林建华(2010.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学风:求知、求精、求实、求新 第三任校长:叶元龙(1938. 第十三任校长:吴中福(1997. 第八任校长:何文钦 (1980.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第十六任校长:周绪红(2013. 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重庆大学校史

重庆大学校史

1.重庆大学校史重庆大学创建于1929年,校址最初设在重庆市菜园坝,1933年迁至重庆市沙坪坝嘉陵江畔至今。

学校1935年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大学。

截止1949年,重庆大学已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商、法、医等六个学院,二十一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女士曾于1938年、1946年两度到重庆大学为学生运动作演讲,给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学生运动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间,在校任教的著名学者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现代数学引入我国的学者之一的何鲁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教授、中国化工学会创始人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洪源教授、我国第一位赴北极考察学者、著名电讯工程专家冯简教授、著名数学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芜先生等。

; Z: G( ^ C( P7 k! t 在校就读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有: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周明镇等十余名两院院士、著名诗人杨明照先生、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先生等。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及其后的几次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8 y( G* S' s$ r, S4 V9 h8 W3 a( \, Y(此部分参考《重庆大学校史下册1949-1994》,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创刊号):0 p7 J& k+ m# X8 g" c" E( ?$ n1952年重大医学院调入当时的华西大学,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B" _: _5 L. N* S6 a2 ?8 I1952年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部分老师调入当时的西南师范学院 5 T9 v* {. h& M! {, x U; E1952年重大铁道工程专业调入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7 g# F0 p" H& y1952年重大商学院调入当时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H- ~# F8 P+ W# X. X9 W1 g$ e% f6 g- p1952年重大法学院组成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即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1952年重大体育系科调入西南师范学院,即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农业系科调入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7月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1952年重大化学化工系调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即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K: D6 t" u. p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r! Y4 Q8 W6 f% w6 p1 x% A9 @1953年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1955年重大无线电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1956年在重大地质系的基础上成立四川地质学院,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1952年调入重大有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和川南工业学院机械科和电机科,石油专科学校钻探和机械科,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机械科' B4 r6 p6 `& l3 z# {. y1952年调整中,文,商,法,医学院全部调入他校,工科专业有进有出,理学院暂时保留未动8 G6 r1 V7 k* ~$ N. M0 n8 P1952年9月20日,以何鲁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重庆大学院系调整委员会开始着手搬迁事宜。

重庆211大学名单

重庆211大学名单

重庆211大学名单重庆市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211大学是指中国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之一。

下面是重庆市的211大学名单(按学校字母顺序排列):1.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是重庆市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该校创立于1929年,前身为重庆大学先修科,是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是中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

该校在工程学、自然科学、管理学等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

2.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创建于1906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校之一。

该校的特色学科有农业、医学、化学及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

3.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成立于1950年,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法学院校之一。

其学科设置涵盖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经济学、文学及新闻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4.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重庆市一所以医学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

该校的医学领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科研实力雄厚。

5.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创立于1952年,是一所以信息科学和技术为主的工科学校。

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被认为是该校的优势学科。

6.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建立于1940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校,也是中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之一。

该校在工程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以上是重庆市的211大学名单,这些学校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它们为重庆市和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重庆大学招生简章

重庆大学招生简章

重庆大学招生简章关键信息项1、招生专业及计划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生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招生对象及条件学历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报名时间及方式报名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名截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名网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名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拔方式及流程考试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录取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费及奖学金学费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奖学金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培养方案及毕业要求课程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招生专业及计划111 重庆大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供考生选择,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具体招生专业将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确定,并在招生网站上公布。

112 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将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就业市场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招生人数可能会因年份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重庆大学英文介绍文档

重庆大学英文介绍文档

Chongqing University (CQU) is a key national university in China,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also one of the "211 Project and 985 Project” universities with full sup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of China. CQU is located in Shapingba District,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enter in the city of Chongqing, a major municipality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an economic center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Founded in 1929, Chongqing University had become 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onsisting of six colleges in liberal arts, science, engineering, law science and medical science early in 1940s, thus earned a prestige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then for 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education. A large number of famous scholars such as Li Siguang, Ma Yinchu, He Lu, etc.,dedic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In 1952, the nationwide restructu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urned Chongqing University into anengineering-orientated 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under the Stat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1960, Chongqing University was designated as one of the first key national universitie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inChina, Chongqing University has st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like humanities, business management, art, sports education, which has further sped up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itself into a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university's overall streng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resolution on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universities, Chongqing University merged with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and Chongqing Architectural College on May 31 2000, forming a new Chongqing University. I n maintaining its previous disciplinary advantage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nergy, material sci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business administration,the merger upgraded the new Chongqing University's academic status in China in the fields of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For its further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greater support of the Stat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ongq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terms of capital investment, the new Chongqing University readjusted its education philosophy, formulate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revised its talent-cultivationscheme and teaching program by laying stress on foster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mproving students' all-round quality. Thus, the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new measures in its teaching reform, including: renowned professors giving lectur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ilingual teaching project,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e system for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conduct a consecutive study of bachelor's degree and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etc. Besides, the university has perfected its credit system by ad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major and minor specialty program, the flexible schooling system, the second-degree program, and the outstanding students training program, etc. The university has also reformed its standards and modes of choo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or conducting postgraduate programs without taking the entrance exam.At pres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runs 27 colleges, plus the Graduate School, the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College of Networking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now has a total enrollment of 46,000 students, of which 16,000 are master's and doctoral students, and 30,00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wns 18 mobile workstations for postdoctoral study, 88 doctoralprograms, 182 master programs, 9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namely MBA, EMBA,MPA, master of engineering, and 82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s in 8 academic categories of scinece,engineering, liberal arts, conomics, management, law, agriculture and education. Currently, the university has a total number of 5,800 faculty and staff members, among which about 3000 are full-time teachers, 3 member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12 contracted members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7 members of the Subject Appraisal Team of the Degree Committee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5 chief scientists of the National 973 Project,15 the state-level middle-aged or young experts with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400 doctorate supervisors, 1,530 full professo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overs a total area of 5,700 mu (about 178 hectares), with 1.68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construction space. T 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well equipped with modern facilities of large scale, with a collection of 3.60 million volumes, 6000 kind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eriodicals, and 1.6 million volumes of E-books. In addition to 5 electronic reading rooms with 36900 kinds of e-books and journals, the China Education Research Network (CERNET) Chongqing Central Node is set up in the library. Chongqing University is inpossession of 12 state key subjects and key subjects under the state "211 Project", 80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key subjects. The university sets up 9 specially appointed professor posts under the "Yangtze River Scholar Award Program". It has established 3 national teaching bases for fundamental courses and a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base for college students, 8 national key labs and ministerial key labs, 42 provincial key labs, and 93 labs of different specialties. Moreover, Chongqing University has constructed the distance education center, multi-media classrooms of large scale and interactiveaudio-visual classrooms, labs or training centers in cooperation with world famous enterprises such as Siemens, Microsoft, IBM, Rockwell, Omron, etc. The university has a national key publishing house, a national first-class architectural designing institute, and a first-class institute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In 2001, Chongqing University Technology Park came into being,as one of the 22 state-level university technology parks in China. Now a uniqueschool-running pattern has been formed in the universi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offering a wide category of disciplines, rationalizing its disciplinary structure, maintaining its prominent advantage in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creasinglyenriching science disciplines, and further developing such lisciplines as economics, managemen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recent years, the university has undertaken over 100 national key scientific project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won 13 National Awards for Invention, 40 Award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4 Awards for Natural Science, 968 ministerial and provincial awards, 283 Awards for Teaching Achiev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t has established inter-university exchange links withover 100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20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A, England, France, Germany, Italy, Canada, Australia, Holland, Japan, South Korea, Russia, etc.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ongqing University has sent nearly 3000 teachers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r for academic visits; and received over 7200 overseas scholars including some world famous scholars like Dr. Z. N. Yang, Dr. Z. D. Li, Dr. C. L. Tien, Dr. L. R. Klein. Besides, the university has forg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about 20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or institutions such as Siemens, Rockwell Automation, IBM, Microsoft, Lipo Group, NewYork Life Insurance, Omron, ABB, Ford, etc. Chongqing University is authori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receive overseas students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cholarship. In 2010, more than 9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studying at Chongqing University, from over 80 countries. CQU has setup two Confucious Institutes in Thailand and Italy respectively, in cooperation with Betong City government and Sant Anna School of Higher Learning.The growth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the state leaders. Jiang Zemin, Li Peng, and Li Lanqing once inspected the university and fully affirmed its achievements. Graduates from Chongqing University are very much welcomed by employers for their high overall quality and strong capability. Every year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ell noted enterprises or organizations coming to the university for employing its graduates, which makes the university keep a good trend in the employment of its graduate students. Since its found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ducation base as well as a research center, providing the country with more than 200,000 advanced professionals who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 in the nation'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re are over 40 alumini of the university who are now members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r member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Looking on the future, catch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the West Development and of the joint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stat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ongq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is fully committed to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prospering the country and Chongqing city with science-and-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sticking to its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taking root in Chongqing, finding a foothold in the Southwest, facing the West, Serving the whole nation, stepping towards the world", carrying forward its excellent schooling tradition, striving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ts goal of develop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into a first-class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China,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fa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技术科学 04 城市设计 05 室内与环境设计
专业硕士:不分方向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学术学位 081300
专业名称 建筑学
学生种类 学位证名称 学历硕士 工学硕士
研究方向
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技术科学 04 城市设计
03
考试内容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 12月底
公共课一:政治 公共课二:英语 专业基础:622建筑理论//355建筑基础 专业课:快题设计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 12月底
所占分值: 公共课一:政治............................................................100分 公共课二:英语............................................................100分 专业基础:622建筑理论//355建筑基础........................150分 专业课:快题设计........................................................150分 总分:500分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可划分为 A 等、B 等、C 等 A 等为 8000 元/人•年,且 A 等比例不得低于 40%; B 等为 4000 元/人•年; C 等不享受学业奖学金,比例不得少于 10%
学业奖学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 具有评定资格的硕士研究生按照综合测评成绩进行排序 综合测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习成绩、科研论文及公共服务按相应权重加分。 其中,科研论文加分不设上限;公共服务加分上限为 100 分。
全收费制度 否(C) 晚上或周末授课 不安排宿舍 可适当延长 学历证(注明“非全日制”) 学位证(注明“非全日制”)
学费住宿费
按照国家政策,从2014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行收费制度。 学费
住宿费
全日制
学术型硕士 专业型硕士 非全日制
8000 9000 13000
800/1000/1200 800/1000/1200
05 室内与环境设计
培养特点
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 重理论和研究,培养从 事科学研究、教学、管 理等工作能力的学术型
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 085100 建筑学 专业硕士 建筑学硕士 (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重在培养具有较强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 承担专业技术的应用型
专门人才。
培养计划 研究生的这三年
培养阶段
学术学位
第一学年
完成所有课程学分
专业学位 完成所有课程学分
第二学年
科研项目
完成专业实践(不低于6个月)
第三学年
毕业论文
完成实践答辩及毕业论文
02
学习方式
全日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 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会适 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 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学业奖学金
各年级综合成绩评定具体计算方法:
研一
研二 研三
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总成绩进行排序 确定学业奖学金 A 等、B 等、C 等次
推免生按照 A等评定 综合测评成绩=学习成绩×50% + 科研加分×40% + 公共服务加分×10%
综合测评成绩=学习成绩×10% &#限内符合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博士每生每年3万 元,硕士每生每年2万元,每学年评选一次)。 (四)其他奖助金
学校设立了创新基金、院士基金、国际交流基金、三助(助教、助研、助管) 岗位等,具体名额和金额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学业奖学金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级:
培养对比
区分条件
全日制
按学位类型分
学术型(工学)
专业型
入学试卷、分数线、 统一 培养方案
学费收取
全收费制度
是否享有奖助金 是(A/B/C)
按培养方式分
平时授课
住宿分配
安排宿舍
培养年限
2.5~3年
毕业后获取证书
学历证(注明“全日制”) 学位证(注明“全日制”)
非全日制 学术型(重大无) 专业型 统一
不安排住宿
奖助学金
学校将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规定收取学费,同时向全日制硕士生提供以下 奖助学金:
(一)国家助学金 面向全日制硕士生(定向生除外)提供每生每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二)国家学业奖学金 在学制年限内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大部分研究生(定向生及电影学院研究生除外)
可获得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选一次。 (三)国家奖学金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 12月底
考试时间: 公共课一:政治............................................................3小时 公共课二:英语............................................................3小时 专业基础:355建筑基础/622建筑理论.........................3小时 专业课:快题设计........................................................6小时(重大)
01 学位类型 02 学习方式 03 考试内容 04 分数线与招生数量 05 导师介绍 06 实习与就业 07 专业课考试专篇
目录
01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又称普通学位,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 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 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大类
专业学位 (有全日制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专业学位是针 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士层次专业学位: 建筑学学士学位 硕士层次专业学位: 建筑学硕士学位
不同学位的研究方向
学术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