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溶度积讲解共27页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5. (2017龙东地区)图K1-3-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 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 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B>A>C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
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 水的质量A < (填“>”、“=”或“<”)B。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 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
(2)指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
的意义:在20℃时,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后达到饱和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离 退 休 干 部 工作处 个人工 作计划 总结 我 以 “ 三 个 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 针,围绕 处里的 工作部 署,结合 自己的 工作分 工,执
验 交 流 通 讯 一篇。 二 认 真 贯 彻 执行党 的老干 部政策 ,钻研业 务,熟练 掌握政 策。努 力学习 业务知 识,做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解读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关键词:溶度积,溶解度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及溶解度的数值均可衡量物质的溶解能力。
因此,二者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根据溶度积公式所表示的关系,假设难溶电解质为A m B n,在一定温度下其溶解度为S,根据沉淀-溶解平衡:B n(s)mA n+ + nB m−A[A n+]═ m S,[B m−]═ n S则K sp(A m B n)═ [A n+]m[B m−]n ═ (m S)m(n S)n ═ m m n n S m+n(8-2)溶解度习惯上常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g/(100g)]表示。
在利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需将溶解度的单位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即:mol/L)。
由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溶液很稀,可以认为饱和溶液的密度近似等于纯水的密度,由此可使计算简化。
【例题8-1】已知298K时,氯化银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2×10−12,试通过计算比较两者溶解度的大小。
解(1)设氯化银的溶解度为S1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反应式:AgCl(s)Ag++Cl−平衡浓度(mol/L)S1S1K sp(AgCl)═ [Ag+][Cl−]═ S12S1 ═10⨯═ 1.34×10−5(mol/L)8.1-10(2)同理,设铬酸银的溶解度为S2AgCrO4(s)2Ag++ CrO42-平衡浓度(mol/L)2S2 S2K sp(Ag2CrO4)═[Ag+]2 [CrO42-]═(2S2)2S2═4S23S2 6.54×10−5(mol/L)>S1在上例中,铬酸银的溶度积比氯化银的小,但溶解度却比碳酸钙的大。
可见对于不同类型(例如氯化银为AB型,铬酸银为AB2型)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小的,溶解度却不一定小。
因而不能由溶度积直接比较其溶解能力的大小,而必须计算出其溶解度才能够比较。
溶解度与溶度积ppt课件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S >10g 易溶 S 0.01~1g 微溶
10 (S g/100g水)
S 1~10g 可溶 S <0.01g 难溶
7
本章主题—沉淀溶解平衡,主要讨论研究 微溶和难溶的无机化合物,下文将其统称为难 溶电解质。
10
沉淀溶解平衡
将BaSO4晶体放入水中,开始时溶解速率较 大,沉淀速率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和沉
淀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多相离子平
衡,可表示如下:
BaSO 4 (s)
溶解 沉淀
Ba
2
(aq)
SO
2 4
(aq
)
Ksp (BaSO4) = [c(Ba2+ )/c ][c(SO24 )/c ]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在溶度积的计算中,离子浓度必须是物质的量的浓度,
其 单 位 为 mol·L-1 ; 而 溶 解 度 的 单 位 有 g/100g 水 , g·L-1 , mol·L-1。计算时一般要先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S 的单位 换算为mol·L-1。对于难溶物质饱和溶液浓度极稀,可作近 似处理:(xg/100g H2O)×10/M ~ mol·L-1
9.1×10-6 8.0×10-27 6.3×10-36 4×10-53 8×10-16 4×10-38 1.8×10-11 2.06×10-13 2.5×10-13
1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联系:溶度积与溶解度均可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 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区别:溶度积是一个标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 溶解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系统的组成、pH值的改变 及配合物的生成等因素有关。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溶解度和溶度积是化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的溶解程度和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浓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量,而溶度积则是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
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量。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溶质和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而言,溶解过程中相互吸引力较强的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更大,使得溶解度降低;相反,相互吸引力较弱的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溶解度则会增加。
溶解度还受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溶解度增大,因为在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更剧烈,更有利于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压力的增加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小,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溶液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物质而异,有些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其他物质则相反。
二、溶度积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溶度积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浓度的乘积。
溶度积的计算方式与平衡常数的计算方式相似。
当溶质完全溶解时,溶度积表征了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离子浓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溶度积的值越大,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越大。
溶度积可以通过溶解度确定。
假设溶质A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为S,则在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A的浓度为S。
当溶质A的溶解基本完全时,A溶液的溶度积可用以下表达式计算:Ksp = [A] × [B] 其中,[A]和[B]为溶液中离子A和离子B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溶度积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度积的值也会相应变化。
三、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对于可溶性盐类,溶解度越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导致溶度积的值增大。
反过来,溶度积的值增大可能会促使溶质更容易溶解,从而提高其溶解度。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的关系与计算

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的关系与计算溶解度是指某一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而溶解度积则是指当溶解度达到平衡时,溶质离子活度的乘积。
一、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解度积有着密切的关系。
溶解度决定了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而溶解度积则描述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根据溶解度积的定义,当溶液中溶质开始溶解时,离子的浓度会达到平衡。
此时,溶解度积就成为了一个恒定值,与溶质溶解度直接相关。
二、计算溶解度积计算溶解度积需要知道溶质的溶解度,并使用溶解度积公式。
溶解度积公式与溶质的化学方程式有关,以二元电解质AB为例,假设其溶解度为s,则其离子浓度可以表示为s,并且AB的溶解度积可表示为Ksp。
Ksp = [A+][B-] = s²其中[A+]和[B-]分别表示溶解度s所代表的A和B离子的浓度。
三、影响溶解度积的因素1. 温度:一般来说,溶解度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为在高温下,溶质的分子能量增加,导致更多分子从固态转变为溶解态,增加了溶解度。
2. 压力:对溶解度积没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溶解度积只与溶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的溶质浓度有关。
3. pH值:对于部分带电的化合物来说,pH值的变化可以影响其溶解度。
在一些情况下,pH值的变化可以改变化合物的电离程度,进而影响溶解度。
四、应用案例以钙的溶解度积为例。
假设钙的溶解度为s,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 ⇌ Ca2+ + 2OH-,可列出溶解度积公式。
Ksp = [Ca2+][OH-]² = s(2s)² = 4s³根据实验结果或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得到溶解度s的数值,进而计算出溶解度积Ksp。
结语:溶解度和溶解度积是描述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参数。
通过计算溶解度积,我们可以了解溶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情况。
同时,掌握影响溶解度积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溶解过程的原理。
在化学和其他相关领域中,溶解度积的计算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1. 难溶电解质的概念难溶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的电解质,即使在饱和溶液中也很难溶解。
通常来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小于0.1mol/L。
这类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有限,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或者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饱和。
2. 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其浓度乘积的值。
对于一般的电解质,其溶度积等于它的溶解度(mol/L)的n次方,其中n是电解质溶解时生成的离子数。
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对于难溶电解质来说,由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因此其溶度积也会非常小。
对于银氯化物(AgCl),其溶度积表达式为[K+] * [Cl-] = 1.8*10^-10,可以看出其溶度积的值非常小,说明了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4.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表示了固体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饱和时的离子浓度乘积,而溶解度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液中能溶解固体电解质的量。
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溶解度积的大小决定了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来看,溶度积可以被看作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解程度的衡量标准。
对于难溶电解质来说,其溶度积很小,导致其溶解度也非常低。
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我们常常会根据溶度积的大小来判断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这对于溶液的制备和纯度的控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我们能更好地把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特性,进而为化学实验和产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就是我对于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的见解和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难溶电解质是指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的电解质,即使在饱和溶液中也很难溶解。
通常来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小于0.1mol/L。
这类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有限,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或者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饱和。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讲解共37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的计算

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的计算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积则是指溶固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乘积。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溶解度积的计算。
一、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用来描述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的指标。
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或溶液中的质量浓度来表示。
常用的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等。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1. 质量分数法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2. 摩尔分数法摩尔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摩尔数) × 100%三、溶解度积的定义及计算溶解度积是指在溶液中,离子从晶体溶解到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离子浓度的乘积。
对于具有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以用溶解度积来计算。
以一般的离子化合物MX为例,其溶解度积Ksp的计算公式如下:Ksp = [M+]^m × [X-]^n其中,[M+]表示金属离子的浓度,[X-]表示非金属离子的浓度,m 和n分别是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摩尔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当溶解度积Ksp的值越大时,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就越大。
四、溶解度与溶解度积的关系溶解度与溶解度积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溶质的浓度在溶解度积范围内时,离子化合物能够溶解;而当溶质的浓度超过溶解度积时,离子化合物将会产生沉淀。
通过对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
例如,在研究某种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来计算溶解度积。
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溶解度的大小,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情况。
总结:本文介绍了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溶解度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通过对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度的特性和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