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
地震勘探参数选择

地震勘探注意参数1.最大偏移距;如果偏移距太大,记录最重要的反射波便不能达到额定的叠加次数;如果偏移距太小,则在一次和多次反射之间在时差内的差值便小于它可能分辨的值,因此减弱了多次波的衰减功能。
所以一般而言,最大偏移距要尽可能大,以利于速度分析;同时为避免宽角反射波畸变,它又必需足够小。
对一个排列来说,合适的最大偏移距应使最重要的反射波正好在最远记录道的削减带(mutezone)之后到达。
它使得记录道加长30~40%。
削减消除了NMO校正造成的畸变,经验法则是选取远道偏移距等目标反射面的深度。
2.近道偏移距(炮点离最近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用X1表示);在最浅的反射波上至少要保持一次覆盖。
近道偏移距越小,则浅部反射波的叠加次数越高。
一般的原则是近道偏移距应尽可能地小,以保证对速度和计时的控制,并有利于静校正和基准校正。
3.道间距(相邻两道检波器的间距,用△X表示。
);对偏移技术来说,道间距的选择应该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取样。
这一规则通常在数据采集时都必须遵循。
显然,道间距大,排列长度大,工作效率高。
不宜太大,相位追踪对比困难,远处能量衰减大。
△X取决于最大最小炮检距,地震仪道数,空间采样率,空间分辨率。
选取原则是:△X选择要有利于有效波的对比;△X要考虑对反射界面进充分采样,在倾角较大或有断时,应小一些;1M左右即可;△X选取不宜过大,会造成空间采样率不足,产生假频;一般横向二分之一波长,纵向四分之一。
对于深层:反射波波速大,△X大,对于浅层:反射波波速小,△X小。
而波速,折射波>反射波,△X,折射波>反射波。
因此,很多情况下,反射波法的道间距应小于折射波法的道间距。
4.记录长度,采样间隔;记录长度必须能记录到最深目的层产生的反射波,并有一定余量;采样间隔越小,对地震波形记录精度越高,相应的记录长度越小,反之也对;在满足记录长度要求时,采样间隔选取应在反射波的每一个视周期内大约10个样点。
5.最大最小炮检距的选择在于使目的层反射波尽量不被噪声所掩盖;最大炮检距(离开炮点最远的检波点与炮点的距离,用Xmax表示)大一点对速度分析但太大会带来广角反射畸变,经验上取与目的层深度相近,为其0.7-1.5倍之间(与探测深度有密切关系。
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精品文档

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精品文档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陆上地震勘探最常用的激发方式是炸药激发,一般炸药激发需要在潜水面以下的黏土层中激发,如果潜水面过深,要选择在致密的岩层中激发。
但是在沙漠、戈壁、黄土、砾石区潜水面很深,而且表浅层岩性松散,根本无法满足炸药激发所需要的条件,另外炸药也不环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炸药激发外,还有一种激发方式是可控震源激发,它的原理是通过震源车产生震动,不断将能量传到地下,由于其不需要钻井,适用于炸药震源无法施工的地区。
可控震源自身还有其它一些优点,诸如在定范围内能量大小可调、信号频谱和幅度可控等,这些都是炸药震源不具备的。
因此,可控震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
本文通过结合某沙漠、戈壁勘探区的实际地震勘探工作,对可控震源的一些主要的激发参数的选择进行探讨,通过专业软件定量分析,优选出了合适的可控震源激发参数。
1 勘探区的地震勘探难点分析及解决对策勘探区位于沙漠、戈壁区,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砾石、粉沙和其他堆积物。
通过小折射进行低速带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勘探区无潜水位,且低、降速层厚度大,40m~50m不等。
本次勘探区进行地震勘探主要难点有以下两点:一是低、降速层厚度大,要想在理想高速层内放炮激发,需要钻很深的井,成孔费用高,而且表浅层沉积物松散,成炮孔难,容易塌孔;二是松散的第四系对地震波的高频成分有严重的吸收衰减作用,易产生面波、声波和其它次生干扰。
这些难点使得难以利用井炮(炸药)激发进行地震勘探,适宜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
2 可控震源的主要参数选择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可控震源参数在正式生产前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选择,选择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地震勘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
本次地震勘探对可控震源震动次数、扫描频率、扫描长度、驱动电平等参数的进行了选择。
2.1 震动次数的选择利用可控震源进行激发需要通过多台震源多次震动来提高能量和信噪比,同时要保证资料的分辨率,因为震动次数的增加,会使与有效波频率相近的干扰波同样加强,从而降低分辨率[2]。
浅谈可控震源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2 0
河 北 煤 炭
26 0 年第4 0 期
浅 谈 可控 震 源 在煤 田地 震 勘 探 中 的 应 用
张 新 生
( 河北省煤 田地质局 勘查院 ,河北 邢 台 042 ) 50 2
摘 要 :可控震源在煤 田地震勘探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而且 占 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 据 施 工过 程 中要 正确选 取 各项 技术 参数 ,而且 为提 高地震 剖 面质 量还 应注 意 与大地 的耦合 问题 和压
措施 ,可 以 人 为 地在 表 层 岩 石 和 砾 石 之 上 垫 05 .m
理模型认识不清 ,使用了一些与约束条件相冲突的 参 数 ,造成 系统 无 法正 常工 作或 性能 指标 下降 ,这
是 可控 震 源使用 过 程 中必须 避免 的。
1 可控震 源与大地的耦合效应
可控 震源平 板 与 地面 直接 接触 。 当可控震 源 振
控震源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 的勘探工具 。
可控 震源 在煤 田勘 探 中主要应 用于 井炮很 难 实
现的复杂地区 ,由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因此在施 工过程中对各项技术参数 的选取要求很高 ,可控震 源系统中有许多约束条件和一些极 限参数 ,有时往
往 由于对 可 控震 源 系统缺 乏 了解 ,或对 可 控震 源物
以上疏 松浮 土 ,以减 少震 源 的脱耦 现 象 。
动时 ,它与地面组成了一个振动系统 ,两者之间的 耦合程度越好 ,向地下传输的扫描信号与理论值越 接近,地震相关记录 的信噪 比和分辨率也就越好。
但在 复杂 地 区采 集 时 , 由于振 动频率 、施 加压 力 和 系统恢 复力 系数 不 同 ,使 得 地 表介质对 震 源响应 的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部分 野外篇
震源的激发质量 如何监视震源的激发质量? 检查震源的QC; 震源QC数据评价的基本原则;
2016/3/31
9
震源的激发质量
震源的激发质量控制是一个全过程控制:
震源作业前的基础技术准备; 激发因素的确定及对激发质量的认可; 激发过程中的控制; 事后分析产生的超前(反馈)控制;
2016/3/31
15
可控震源机械状态的调整
目的: 可控震源经过动迁或起封后,一般都要进行机械、 液压驱动的行走及运动部分的调整和检查、保养。 如:对连接件和紧固件的检查和调整;对传动系 统的检查和调整;对车辆油、水液面的检查和重 新加注;各关节部位润滑脂的检查与加注;对储 能器中的氮气充气压力的检查和补充;根据地表 条件对可控震源提升系统压力的调整和对空气弹 簧隔振系统的调整;对各种安全防护和报警系统 的检查与验证;对当地可能使用的各种油品理化 指标的取样与检验等等,这些基本工作对保证可 控震源的性能,提高系统在工作中的可靠性至关 重要。
2016/3/31 14
震源作业前的基础技术准备(4)
与其说每天如此辛苦,倒不如彻底停下来 检查一下哪些基本的技术准备工作没有做 或没有做到位,俗语云:磨刀不误砍材功。 如果上述基础工作有问题,则在后续的生 产中,震源的激发质量监视与控制工作将 非常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前期的基础技 术准备工作对保证震源激发质量非常重要。
2016/3/31 5
引言
可控震源激发质量的控制原则上将包括: 施工前的基础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方法 提供改善激发品质的途径 因此,可控震源激发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 控制,而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保证激发 数据的可信性,并提供寻找震源在激发过程中出 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最后落实到改善 震源激发品质的目的上。
探讨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探讨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前景摘要:虽说可控震源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但地震勘探领域已经将可控震源作为主要激发震源。
它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选取各项技术参数,而且为提高地震剖面质量还应注意提高分辨率与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可控震源;参数选择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地震波激发方式,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有着安全、环保、经济、施工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在一些地区地势平坦,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简单,可控震源有效发挥了其优势,使用可控震源所获得的资料甚至比井炮资料还好。
在此通过分析内蒙某地煤炭资源调查二维地震勘探具体实例,研究可控震源技术的采集形式,针对分析出的数据进一步探讨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
一可控震源的参数选择本次二维地震勘探采用法国Sercel公司产428XL数字地震仪,激发源采用可控震源,震源车为美国费林产Y-2700可控震源车4台,2台备用。
施工的各项参数是通过施工前的试验工作来确定的,通过试验工作选取最佳参数,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由于本区地表起伏不大,所以试验的测试重点在仪器参数的试验。
本次勘探使用可控震源进行激发,且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震勘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所以调试好可控震源的施工参数,达到最好的激发效果,成为试验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次可控震源参数的试验本着单一因素对比的方法,逐次对比,在确定好一个参数以后固定此参数,再试验其他参数,最后确定整个仪器激发参数。
在单一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对可控震源的震动次数、扫描频率、震动台数、扫描长度、驱动振幅等5个参数进行逐一试验,最终确定可控震源的激发参数为:震动12次,扫描方式为线性升频20~120Hz,2台震源同时激发,扫描长度12s,驱动振幅70%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资料。
二可控震源的资料处理资料处理是地震勘探工作的三大主要环节之一,其成果是资料解释工作的基础。
本区地震资料处理使用法国CGG公司Geovectuer Plu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美国Green Mountain 6.1绿山静校正软件系统等。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激发条件复杂地区的应用

可控震源在地震勘探激发条件复杂地区的应用张玉军;田雪丰;冷广昇【摘要】甘肃张掖平山湖矿区浅表层地震勘探地质条件复杂.利用可控震源激发,从能量、信噪比、频率等方面对试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适合该区可控震源施工参数:震动台次、扫描长度、扫描频率、震源出力;针对可控震源地震资料特征,着重研究弱化初至前干扰、采取提高初至波信噪比等方法,使得单炮初至更加容易识别;同时,采用反褶积增宽频带,从而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5(043)005【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地震地质条件;可控震源;施工参数;反褶积;地质效果【作者】张玉军;田雪丰;冷广昇【作者单位】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甘肃天水74100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如何解决浅表层地震勘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野外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减少施工成本,降低环境破坏,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甘肃张掖平山湖矿区地震勘探激发条件差,传统的炸药震源勘探施工不但成本大,而且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勘探精度受到影响,多井组合的平均效应对地质构造解释特别是小构造的解释不利;二是平山湖属于沙漠戈壁区,生态条件本已很脆弱,大面积的炸药震源施工会对该地区的生态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将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应用于浅表层地震勘探地质条件较差地区,可望解决该区激发效果差、煤层反射波能量弱等问题。
1 可控震源信号分析1.1 扫描信号在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波激发时,要求采用可控震源机械-液压系统能够响应并能物理可实现的信号,即信号频率宽度有限,其最低频率大于可控震源震动器所能激发信号的最低频率,最高频率不能超出震动器所能激发信号频率的上限。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线性扫描信号,这种信号具有相对稳定的振幅,信号频率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 A(t)为扫描信号S(t)的振幅包络函数,扫描信号在开始和结束时,信号幅度有一逐渐变化的部分为过渡带或斜坡;T1为斜坡长度;F1为扫描信号的起始频率,即为震源开始扫描震动时的瞬时频率;F2为扫描信号的终了频率;TD为扫描信号持续时间,称为扫描长度。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参数选择_薛海飞

第34卷第2期物 探 与 化 探V o l.34,N o.2 2010年4月G E O P H Y S I C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E X P L O R A T I O N A p r.,2010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参数选择薛海飞1,董守华1,陶文朋2(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摘要: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野外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需要设置不同的激发参数,如何选择合适的激发参数便成了野外施工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笔者介绍了可控震源的震源台数、扫频大小、振动次数、扫描长度、扫描斜坡、振动幅度参数对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在九里山的激发试验,研究如何正确选择激发参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分辨率及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关键词:可控震源;参数选择;分辨率;信噪比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10)02-0185-06 近些年,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与信噪比成了勘探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很难将地震波能量有效地传入地下,直接影响着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及信噪比。
笔者针对在砾石发育的九里山地区,对可控震源的激发参数展开讨论,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出合适的激发参数,从根本上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与信噪比。
1 可控震源的激发特点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震源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可控震源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激发频率和振幅可以控制等优点,在一些地区可获得较好的资料,特别是在钻井困难地区其优点更为突出,因此,可控震源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勘探工具。
一般的地震勘探采用炸药作为震源,这种激发方式有一定的弊端,其破坏性极大。
可控震源则消除了这一缺点,它采用小震源多次激发,以适当的低功率在地表持续较长时间地向地下激发信号,然后再将所得到的信号做垂直叠加。
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激发参数试验

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激发参数试验吴曲波;潘自强;李子伟【摘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特点,开展可控震源的震源台数、震动次数、扫描时间、扫描频率、驱动电平、扫描信号斜坡等激发参数试验,确定了较适用于该区的激发参数取值:震动台次2台×6次,扫描时间12 s,扫描频率15~100 Hz,驱动电平60%,扫描信号斜坡0.3 s。
采用这些参数可提高该区砂岩型铀矿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The shooting parameters of vibroseis system were tested to identify the features of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s of Dongsheng area in Ordos basin. The shooting parameters include number of vi-broseis system,shaking time,scanning time,range of scanning frequency,drive energy and the width of the scanning signal slope. The suitable value of the parameters for the research area was obtained as follows:2 vibroseis system and 6 shaking times with 12 seconds scanning time,1 5—100 Hz scanning frequency with 60% drive energy and 0.3s. scanning signal slope width,which increased the noise-signal ratio and resolution ratio of seismic original data.【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5页(P371-375)【关键词】可控震源;砂岩型铀矿;激发参数试验;信噪比;分辨率【作者】吴曲波;潘自强;李子伟【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近年来,随着炸药震源的成本、安全以及环保问题日益凸显,地震勘探从业人员逐渐倾向于使用激发频率和振幅可控、施工成本较低、安全环保的可控震源进行野外地震勘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参数的选择
摘要小折射低速带调查结果表明勘探区无潜水位,且低、降速层厚度大,利用井炮激发成孔困难、成本高,不易取得好的地震资料,确定了激发方式为可控震源激发。
针对勘探区情况,在生产前通过试验确定了可控震源施工的具体参数,包括震动次数、扫描频率、扫描长度、驱动电平等。
最终资料表明:在无潜水位且低、降速层厚度大的沙漠、戈壁区利用可控震源激发进行地震勘探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震勘探;可控震源;参数选择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04-02
陆上地震勘探最常用的激发方式是炸药激发,一般炸药激发需要在潜水面以下的黏土层中激发,如果潜水面过深,要选择在致密的岩层中激发。
但是在沙漠、戈壁、黄土、砾石区潜水面很深,而且表浅层岩性松散,根本无法满足炸药激发所需要的条件,另外炸药也不环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炸药激发外,还有一种激发方式是可控震源激发,它的原理是通过震源车产生震动,不断将能量传到地下,由于其不需要钻井,适用于炸药震源无法施工的地区。
可控震源自身还有其它一些优点,诸如在定范围内能量大小可调、信号频谱和幅度可控等,这些都是炸药震源不具备的。
因此,可控震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
本文通过结合某沙漠、戈壁勘探区的实际地震勘探工作,对可控震源的一些主要的激发参数的选择进行探讨,通过专业软件定量分析,优选出了合适的可控震源激发参数。
1 勘探区的地震勘探难点分析及解决对策
勘探区位于沙漠、戈壁区,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砾石、粉沙和其他堆积物。
通过小折射进行低速带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勘探区无潜水位,且低、降速层厚度大,40m~50m不等。
本次勘探区进行地震勘探主要难点有以下两点:一是低、降速层厚度大,要想在理想高速层内放炮激发,需要钻很深的井,成孔费用高,而且表浅层沉积物松散,成炮孔难,容易塌孔;二是松散的第四系对地震波的高频成分有严重的吸收衰减作用,易产生面波、声波和其它次生干扰。
这些难点使得难以利用井炮(炸药)激发进行地震勘探,适宜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
2 可控震源的主要参数选择
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可控震源参数在正式生产前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选择,选择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地震勘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
本次地震勘探对可控震源震动次数、扫描频率、扫描长度、驱动电平等参数的进行了选择。
2.1 震动次数的选择
利用可控震源进行激发需要通过多台震源多次震动来提高能量和信噪比,同时要保证资料的分辨率,因为震动次数的增加,会使
与有效波频率相近的干扰波同样加强,从而降低分辨率[2]。
本次对两台震源不同震动次数的试验单炮进行了能量分析和信噪比估算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震动次数从2次增加到5次,试验单炮能量逐渐增强;震动次数为4次的信噪比最高。
综合考虑,得到了2台4次的震动次数为最佳的结论。
2.2 扫描频率的选择
扫描频率的选择要同时选择扫描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两个参数,主要考虑目的层的频率响应,工区内的强干扰以及相关子波的清晰度和分辨率[1]。
选择的最低频率要有助于压制低频的面波;最高频率的选择要考虑采样率这一地震仪器因素,避免出现假频现象,同时要考虑目的层有效反射波的频宽和能量[3]。
2.3 扫描长度的选择
2.4 驱动电平的选择
影响驱动电平的选择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地表岩性,当地表为松软的土层时,由于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好,驱动电平一般选择的较大一点,有利于改善记录品质;当地表为坚硬的基岩时,震源底板和大地耦合条件差,驱动电平不宜过大。
适当降低驱动电平也可削弱分频效应产生的“多初至”现象。
在生产中驱动电平的大小,视勘探区反射目的层反射系数大小而定,反射系数大则驱动电平小些,反之则大些,但不宜过大,过大会引起激发信号的失真。
3 应用成果与结论
通过对可控震源试验单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选择出合适的参数,并严格的应用于正式生产,最终取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见图2和图3,说明了在沙漠、戈壁区只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可控震源参数,利用可控震源激发进行地震勘探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曾鸾,李志勇,高凤珍.大吨位可控震源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石油物探,2002,41(3):327-329,333.
[2]张新生.浅谈可控震源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6(4):20-22.
[3]薛海飞,董守华,陶文朋.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参数选择[j].物探与化探,2010,34(2):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