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光合作用练习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中,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H,所以氧气来自于水。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时候进行,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一直在进行,D 选项错误。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有()A 叶绿体B 叶绿素C 类囊体D 光反应和暗反应所需的酶答案:A解析: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相关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 C₃和 C₅的含量变化分别是()A 增多、减少B 减少、增多C 增多、增多D 减少、减少答案:A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₃的还原受阻,C₃积累增多,C₅生成减少。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以上都有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6、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A 产生酒精B 产生二氧化碳C 产生乳酸D 产生少量 ATP答案:C、D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 ATP。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B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C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D 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为光合作用所用,两者相互依存。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
答案: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
《光合作用》典型题一(初中生物)

《光合作用》典型题一(初中生物)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其中每个装置中培养皿中溶液的体积相等,每个装置都是密封的,放置在光照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地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__,在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该实验的目的是.其中NaHCO3的作用是______.
(3)如果某同学误将Na(OH)溶液当做NaHCO3加入了培养皿中(每组浓度不变),则三组幼苗中光合作用下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4)如果用这三套装置验证光照强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请简述实验改进的方法(不必答出实验结果)______.
(5)如果将某个装置从适宜光照下突然移到黑暗处,则图2中能表示叶肉细胞中C3变化趋势的是,理由是______.。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优质练习(含两课时练习题)

第一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探究光合作用)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1.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氧气B.太阳光C.糖类D.蛋白质2.学习了生物知识之后,小明建议爸爸买些金鱼藻放在自家的鱼缸中,其目的是()A.美化鱼缸B.为鱼提供氧气C.为鱼提供能量D.为鱼提供睡觉的地方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消毒叶片C.溶解叶绿素D.洗涤叶片上的灰尘4.下列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的方法是()A.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C.加热燃烧后变黑 D.有清香味出现5.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A.二氧化碳和水B.光和叶绿素C.有机物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糖类6.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下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金鱼藻B.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D.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7.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
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光、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如图表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淀粉 B.②中a区域和b区域可形成对照C.③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生理盐水中D.④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9.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
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A.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素 B.叶绿素、淀粉C.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10.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
以下是一份针对初一学生的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2. 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A. 光B. 水C. 二氧化碳D. 所有以上答案:D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A. 氧气和有机物B. 二氧化碳和水C. 无机物和水D. 有机物和水答案:A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A. 氧气和有机物B. 二氧化碳和水C. 无机物和水D. 有机物和水答案:B5. 光合作用中,光能是如何被利用的?A. 直接转化为化学能B. 转化为热能C. 转化为电能D. 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7.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中的________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
答案:叶绿素8. 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酶的作用,转化为三碳化合物。
答案:RuBisCO9.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化学能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储存。
答案:葡萄糖10.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食物来源;氧气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
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在RuBisCO酶的作用下,与[H]和ATP反应,转化为三碳化合物,最终形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12. 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它为植物自身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其次,它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最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物呼吸的必需品。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题
1.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料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
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3.在下列选项中,哪一时间段和地点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适于人们锻炼()
A.清晨的草地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D.下午的树林
4.在温室中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除了施肥、浇水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空气湿度B.降低空气湿度
C.增加氧气浓度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6.光合作用表达式是 。
7.种植农作物是,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 ,应该 。
8. 右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
物质①为 ,物质②为 ,
物质③为 ,物质④为 。
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含解析)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练习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生成()A. 有机物和氧气B. 二氧化碳和水C.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D. 氧气和水【答案】A【解析】解:根据光合作用的定义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故选: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明确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是解题关键.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玉米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绿色的幼苗后有机物含量变化是A. 根的吸收作用B. 茎的疏导作用C. 叶的光合作用 D. 花的受精作用【答案】C【解析】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给苹果、桃等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选:C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营养物质的运输:筛管运输有机物.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3.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
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典型例题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典型例题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否理解实验设计中对“淀粉”这一因素的处理和控制。
本实验要证明淀粉是在光照下合成的,首先应使叶片中处于无淀粉的状态,即在黑暗处消耗掉原有的储存的淀粉,然后在有无光照的差别下再检验有无淀粉的形成。
例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分析】本题一方面考察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淀粉的检验方法是否理解。
例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答案】D。
【分析】这也是对实验中包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问题,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的设计原理:一是为什么要去掉色素,怎样去掉;二是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1.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苔藓和蘑菇B.蕨类和种子植物C.草履虫和酵母菌D.细菌和病毒2.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A.整个植物体B.绿色的叶片C.所有绿色的部分D.只有茎和叶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4.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A.清晨的草地B.下午的草地C.清晨的树林D.下午的树林5.填空题①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

初一光合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答案:C2.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葡萄糖答案:D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电能B. 热能C. 化学能D. 机械能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条件?()A. 光B. 叶绿体C. 二氧化碳D. 氧气答案:D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A. 光反应和暗反应B.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 光反应和呼吸作用D. 暗反应和呼吸作用答案:A6. 光合作用中,水的分解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A7. 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细胞核答案:B8.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功能?()A. 吸收光能B. 释放氧气C. 合成葡萄糖D. 分解水分子答案:A9. 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A. 氧气和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氧气和水D.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场所?()A. 叶绿体基质B. 叶绿体膜C. 线粒体D. 细胞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将______转化为______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光能;化学能2.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______吸收。
答案:叶绿素3. 在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产物,用于暗反应。
答案:ATP和NADPH4.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产物。
答案:葡萄糖5.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原料。
答案:水和二氧化碳6.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原料。
答案:二氧化碳7.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光反应的场所。
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膜8. 光合作用中,______是暗反应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练习
1.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
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
现A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2.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的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
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3.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切下一细条,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
A 、上、下表皮B、导管C、叶肉D、叶脉
5.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
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
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7.请填出光下列能加强光合作用的措施是()
A、增强氧的浓度
B、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
C、增强光照强度
D、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
8.合作用的反应式:光
+ 水(储能)+
()
9.绿色植物通过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等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10. 叶片中只里含有叶绿体。
11.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在下才能合成。
12.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包含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二
是。
13.下列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具体步骤:
①几小时后,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②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③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