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

合集下载

新加坡港口经营与管理

新加坡港口经营与管理

新加坡港⼝经营与管理新加坡港⼝经营与管理⼀、港⼝简介(⼀)港⼝及所在城市情况新加坡港是⽬前世界上货运量第⼀和集装箱业务量第⼆的港⼝(集装箱业务量第⼀的港⼝是⾹港)。

2002年,新加坡港第⼗四次获选为“最佳海港(亚洲)”。

2004年新加坡港再次被评为亚洲最佳港⼝。

运营新加坡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 Spell Lioyd's List 亚洲区海事服务奖中的“最佳集装箱码头奖”。

与此同时,新加坡港务集团也在亚洲货运业2002第⼗三次获选为“最佳集装箱码头经营者”。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优越,是世界的⼗字路⼝之⼀。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道以北 136.8公⾥,东经103° 36’⾄东经104°25’,北纬1°09’⾄1°29’之间。

⾯积682.7平⽅公⾥,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岛组成,总⼈⼝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约占77%。

新加坡属热带⾬林⽓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然灾害,是⼀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图7-3 新加坡港的地理位置注:资料来⾃PSA官⽅⽹站:/doc/5da3194ee45c3b3567ec8bd4.html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个世界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

2002年⼈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

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融中⼼、运输中⼼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产品重要制造中⼼和第三⼤炼油中⼼。

(⼆)港⼝对腹地经济的作⽤新加坡通过两条堤道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 )群岛的主岛仅有⼀⽔之隔。

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即可抵达新加坡。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

现在负责新加坡港运营的是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PSA在新加坡港经营着4个集装箱码头,提供相关服务。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02
新加坡港口经济现状
货物吞吐量
总结词: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近年来,新加坡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 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吸引了大量国际货物 运输。
主要进出口货物
总结词:多元化
详细描述:新加坡港口的主要进出口货物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化学品、石油产品等,呈现出口多元化特点。这些货物主要 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 析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5
目录
• 新加坡港口概述 • 新加坡港口经济现状 •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策略 • 新加坡港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新加坡港口未来展望
01
新加坡港口概述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是 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枢纽 。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成为全球 最繁忙的转运港口之一。
口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加坡港口可以积极采用绿色环保技术,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港口运营过程中的排放等措施,提升
新加坡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05
新加坡港口未来展望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港口设施升级
计划投资扩建和升级港口基础设施,包括码头、 航道和仓储设施,以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和效率。
节能减排措施
新加坡港口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装卸 流程等,降低港口能耗和排放。
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生态 型港口,实现港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04
新加坡港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竞争对手分析
全球港口竞争激烈
新加坡港口面临着来自其他国际港口 的竞争,如中国香港、韩国釜山和迪 拜等。这些港口也在不断提升基础设 施和服务水平,争夺货源。

新加坡大士港(TUAS PORT)港口规划与启示

新加坡大士港(TUAS PORT)港口规划与启示

新加坡大士港(TUAS PORT)港口规划与启示秦宏雷23新加坡大士港仃UAS PORT)港口规划与启示秦宏雷(深圳港引航站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智慧港口是新一代港口必然趋势。

新加坡港位于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港口发展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已经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文章以新加坡大士港为例,探讨智慧港口的建设与规划,以期为国内港口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大士港港口规划愿景0引言目前,新加坡四大集装箱港区由于水深受限、设施更新不足,无法满足超大型船舶的靠泊与作业,为进一步巩固新加坡在亚洲地区的海运服务与航运中心地位,新加坡政府通过在工业中心附近建设一个超级的物流互联网综合大港一一大士港,把目前的转口业务和一些市区的码头业务全部集中过来,利用新技术充分整合新加坡的转口业务,增强新加坡在全球海运领域的竞争力,为其国家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超级大港也是旅游和休闲的重要基地。

超级大港建港过程中的填海造地可增加收稿日期:2021-03-05作者简介:秦宏雷(1984-),男,辽宁省人,一级引航员,现从事港口船舶引航工作。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南部地区腾出的大量土地将用于开展住宅和商业设施建设,一举多得。

新加坡国土资源有限,只能通过不停的辗转腾挪才能适应发展需要,这既是无奈,也体现新加坡政府的智慧和领先的治港思维。

本文从港口规划、建设与愿景三个方面介绍大士港,以期全面展现新加坡港口发展规划,启发与促动我国港口的改革与规划。

1港口规划2013年,新加坡政府正式公布大士港(TUAS PORT)的建设规划,计划在30年内通过四个阶段的施工,建成占地面积1330多公顷、年吞吐量达6500万标准箱的综合港口。

目前,第一阶段施工已经启动,计划2021年投入使用。

见图1。

大士港的规划思维超前,大致可总结为“一大四新”,是新一代港口的典范。

w W W W V W W W W W W V W W W W W W W W W展针对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船舶进出港时拖船的保障措施研究,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降低风险系数,保障港口安全运营,助力天津港的港口建设。

“宁波模式”给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宁波模式”给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宁波模式”给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与借鉴宁波港被誉为“东方明珠”,在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史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波港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值得其他港口借鉴和学习。

首先是宁波港的开放性。

宁波港实行开放型战略,积极与国内外港口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服务网络,发挥出了良好的合作与联动效应。

同时,还不断探索新型业务发展,积极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

其次是宁波港的服务质量。

宁波港非常注重服务品质,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全球,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在服务质量上,宁波港做到了有求必应,无微不至,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使得客户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实物物流的便利,更是心理上的安全与满足。

再次是宁波港的科技创新。

宁波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宁波港三期智能码头设备采用无人驾驶技术、智能集约、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多个船舶同时作业,货物可自动分类、运输和码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航运安全。

最后是宁波港的文化建设。

在宁波港建设中,文化建设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倡导“厚德诚信、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将文化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港口环节中,将文化打造成“软实力”,凝聚起全员的思想力量,形成齐心协力的工作氛围。

宁波港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港口的发展提供很多启示和借鉴。

首先,要积极推进港口的开放型战略,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联动和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

其次,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也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最后,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凝聚全员思想力量,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宁波港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港口借鉴和学习。

只有不断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为我国的港口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机会(Opportunities)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新加坡港口可以借助这些技术提高效率,例如自动化集装箱堆垛、智能调度等,从而提高港口吞吐量和运营效率。
新科技应用
新加坡港口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以及仓储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推动智慧港口建设
积极推动智慧港口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关注绿色发展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提高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启示
创新驱动发展
对世界港口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樟宜集装箱码头扩建
提高装卸能力和效率,满足大型集装箱船只的需求。
裕廊港和巴西班让港的升级改造
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和航道深度,增加吞吐量和通过能力。
新加坡港口扩建和升级计划
马六甲海峡的竞争
面临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等邻国港口的竞争,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以保持竞争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物流发展,增加港口腹地货源。
区域一体化对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
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绿色发展
多元化发展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05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港口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装卸工艺、减少排放等措施,实现了绿色发展。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高效运营
新加坡港口采用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高效率的集装箱处理和低成本运营。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及其启示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及其启示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及其启示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其港口物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首先,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南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以连接东亚和南亚、欧洲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航线。

此外,新加坡的港口和物流设施非常完善,拥有现代化的码头、货运设施和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

这些优势为新加坡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新加坡积极推进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将港口物流业视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例如,新加坡推行自由经济政策,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经营环境;同时,新加坡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贸易协议,拓展国际市场。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新加坡港口物流业注重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新加坡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推广物流信息化系统,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新加坡港务局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货物追踪和监控,提高了运输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

同时,新加坡还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物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新加坡的港口物流业发展给予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地理位置是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连接各大航线,拓展国际市场,并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其次,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导向对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为物流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和便利服务,吸引国内外投资,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此外,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物流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广物流信息化系统,提升物流运作的可视性和可追溯性,并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新加坡港的通航管理及启示

新加坡港的通航管理及启示
·21·
要重视抛锚操作 确保安全
抛锚操作是关键性的船上操作, 稍有失误就会造 利用风流作用逐渐将锚链送出至需要长度。
成断链丢锚和损坏锚机等事故。所以, 船长对于每一次
非深水抛锚一般只要将锚松出锚链筒或松至水面
的抛锚操作都应该认真而有准备。公司 SMS 文件也有 即可。船速可以在 0.5 kn 上下。
在日常值班 工作中, 新加 坡 MPA 把船 舶 报 告 系 统、VTIS、GMDSS、S&R 值班等都集中在一起, 这与上 海港在模式上是 类似的。新加 坡 MPA 为提高 救助效 率, 对社会作出承诺: 接到报告后, 巡逻艇在 30 min 之 内到达现场, 组织、协调、指挥抢险, 报告现场情况。上 海港目前也采用了这一方式加强自我要求, 上海海事 局在 2007 年 7 月 1 日 起实施的 应急体系中 根据辖区 特 点 和 黄 浦 江 、长 江 、海 区 的 不 同 情 况 也 提 出 了 类 似 的 时间要求。 4 新加坡 MPA 的 VTIS 值班
锚到海底后, 刹车刹妥, 锚机离合器脱开, 使用刹车利用 马达事故, 往往是船速未掌握好( 进/退过大) , 或者大
风流作用逐渐将锚链松出至需要的长度。如果嫌锚链 副没有在船艏以至于锚链受力情况不明或者采取措施
松出太慢, 也可使用微退车, 但应该掌握倒车时间, 一般 不果断所致。
只开 10 余秒左右; 如果采用锚机送链方法, 可以直接将
( 3) 抛锚前的准备( 备锚) : 非深水抛锚一般只要将
锚是指水深在 25 m 以上水域进行的抛锚作业。通常, 锚松出锚链筒或松至水面, 刹车刹妥并离合器脱开。
为了防止锚和链的重力冲击造成锚冠或锚爪损坏和过
深水抛锚采取将锚松出至海底约 5 m 左右, 刹车

新加坡航运业对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启示研究

新加坡航运业对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启示研究

新加坡航运业对中国港口经济发展启示研究作者:张文博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发展的重要一极,其现代航运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其扼守马六甲海峡的独特地理位置也助力其成为世界性大型航运中心。

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国家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新加坡航运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对于中国港口经济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和构建现代航运中心建设体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航运中心建设; 航运服务; 港口科技一、新加坡航运经济发展概述(一)新加坡航运经济发展模式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其陆上国土面积仅为718平方公里,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但是狭小的经济腹地并没有成为新加坡港航运业发展的制约,而是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新加坡特有的航运经济发展模式---以中转业务和转口贸易为主要职能的航运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其境内经济腹地限制,开拓海外经济腹地成为必然趋势,服务对象主要针对于其他国家商贸货品,而采用最广泛的贸易形式则为转口贸易。

截止2018年上半年,新加坡港货品吞吐量始终位于世界各大港口中的前三位。

与此同时,货物在新加坡转口的过程中,可以被提供完备的货品金融保险服务以及物流服务,加大了在新加坡进行转口贸易工作的便捷度。

据新加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新加坡港转口贸易额已超过新加坡港总货物出口额的60%,达到历史最高位,这再次印证了新加坡港以中转业务和转口贸易为主要职能的航运经济发展模式。

(二)新加坡航运经济发展特色优势新加坡港的国际大型中转港的精确定位,使新加坡航运业务发展优化更具针对性,因此也形成了新加坡航运业的一系列优势特色。

在航运业配套服务方面,新加坡港口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拥有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海运公司和海运联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航运业务服务,其类型包括FBA海运,内贸水运,海运整柜,海运进出口等广泛服务种类。

同时航运金融性服务始终是新加坡航运配套服务中的亮点,同时也是重要的赢利点,这其中,航运保险业收入一枝独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
一、新加坡港口简介
新加坡港口是新加坡的世界交通枢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新加坡岛南岸,临马六甲海峡东端,东北至马尼拉1340海里,至中国香港1440海里,至中国上海2186海里,至日本横滨2888海里;西南经马六甲海峡南印度洋毛里求斯至路易港3320海里,至南非开普顿5633海里;东南至印尼雅加达525海里,至龙目海峡963海里,经托雷斯海峡至澳大利亚悉尼4220海里,西北至印度加尔各达1650海里,西至斯里兰卡科伦坡1567海里。

港区包括丹戎帕加、凯佩尔、巴西班让、裕廊、三巴旺港区以及亚逸楂湾、布孔龙岛等。

丹戎巴葛,Brani,吉宝,,裕廊,三巴旺
二、新加坡港口转型
新加坡经历了多次港口与经济的转型,但与西方港口经济转型的空间分离和职能分离方向不同,新加坡基本是把“港——城”关系向更深度化及网络化发展。

其演进阶段如下图(图1)所示:
全球制造业转移温特尔主义、信息化知识经济

港出口加工ICT嵌入港区和城市创新研发




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
图1 新加坡“港-城”关系的演进阶段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大港经历了三次转型:“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分别对应了图1所示的新加坡“港——城”经济的三个阶段: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

新加坡政府及时响应了转型需求,不但规避了西方“港-城”空间冲突和产业转型所造成的“港-城”分离,还积极嵌入创新因子,实现了新兴信息技术和自主研发主导下的“港——城”深层次的相依发展,同时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演进(表1)。

发展阶段工业经济
(工业化阶1950s-1980s)
服务经济
(工业化后1980s-1990s)
知识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2000-)
新加坡港竞争要素资本、技术技术、信息、服务科技、人才、环境
发展背景战后全球制造业转移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
产业策略1960s“进口替代”劳动密
集型产业;1970s“出口导
1980s-现在“出口导向”
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结
亚洲金融危机和“911”
事件引发经济衰退,推
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建工业区,发展石化;1980s“出口导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石油危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跨国资本集中在电子、机械等领域。

构升级,制造业以电子和
生物工程为重点,资讯业
增长最快,兴建“新加坡
综合网”实施“IT2000”
计划,政府扶持金融、保
险、会计、律师、审计等
高级服务业和以生物生
命科学为代表的高科技
产业。

出“高科技战略”、“中
国战略”和“扩大腹地
战略”,产业未来定位:
生物制药、电子及精密
工程、物流、工程及环
境服务、资讯及媒体等。

港口策略自由贸易和临港加工的
产业推动政策石油危机和原有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向高级服务业等高层次发展转型,港口走向后工业化,继续吸引跨国投资
政策绩效工业化、首个服务第三代
集装箱船的东南港口、全
球物流中心管理货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集散,管理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
表1 新加坡港口发展阶段
新加坡“港-城”职能关系中的区位优势迥异于传统模式,其突出的竞争优势有二:一是高效海港;二是营商环境、地方的产业配套能力、劳动力素质、环境品质等新的成本优势。

新加坡“港-城”职能关系从传统走向现代,信息科技(ICT)是其核心的推动者和重组者,不但使新加坡从功能单一的传统大港发展成为全球集装箱枢纽和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同时使城市从全球等级金字塔的末端跃迁成为全球重要的网络结点城市。

三、新加坡港口转型经验对宁波的启示
近年来,宁波区域综合实力迅速提升,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5.8亿元,同比增长12.4%。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059.2亿元、2848.2亿元和2059.2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口岸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613亿美元,港口贸易额增长1000多倍。

但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宁波经济增长速度2009年一季度曾降到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宁波造成了相当大的创伤,08-09年,有不少中小企业关闭,可见,宁波的经济十分依赖外贸、依赖港口。

和新加坡港相比,宁波港口最大的短板就是港口服务业。

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因而,新加坡港口最后的知识经济阶段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港口作业以及航运作业,而高科技的引进势必需要大批相关人才的流入。

但是,目前宁波的人口素质远没有其高速发展的经济来得乐观,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就必须从外引进人才,而吸引人才又要以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为前提。

因此,科技、创新、人才和环境将是宁波优化提升“港——城”关系的关键所在。

依托宁波保税区和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的国际贸易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保税物流、保税展示、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国际会展等功能,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低耗、配套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实现宁波——舟山港从运输港、工业港向经济贸易港转型,助推宁波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