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口报告
海运运输鉴定报告

海运运输鉴定报告
太平洋航运公司有限公司受XXXXX委托,就XXXXX出境,经中国太平洋航运公司有限
公司承运的XXXXX批次货物送至新加坡港口,提出鉴定意见。
鉴定结果如下:
一、本次运输的货物性质属正常。
1. 由于本次运输的货物的性质属正常,在中国出口前应符合出口货物的要求,没有
发现任何性质上的问题。
2. 货物整体外观无明显疲惫,历史使用情况较好,内部结构完整无缺损,能够满足
合同约定;
3. 货物完好,外包装整齐干净,密封完整,不存在任何视觉缺陷,货物均为初始包装,符合国家规定或使用规格。
1. 经专业检测,本次运输的货物损耗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过多的损耗;
2. 在装卸期间,本次运输的货物处理及搬运操作均符合规定要求,对货物损耗情况
无影响;
3. 本次运输期间没有发生天气等情况,货物不受到潮湿、搁置影响,没有发生任何
损耗。
三、本次运输的货物未发现不符合情况。
1. 由于中国出口期间合同要求的打封装箱已完成,没有发现任何打印内容不符的情况;
2. 中国内地运输中没有发现对货物内容作出改变的情况,货物内容完整,没有缺少;
3. 本次运输的货物处理质量较高,可证明本次运输的货物符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
货物类型、比重、净重符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规定。
经鉴定,本次运输的货物没有发现不符合情况,外观完好,损耗符合正常范围,综上
所述,可确认该批次货物在完成出口期间,均符合客户签订的合同内容以及中国出口、运
输货物的规定。
特此鉴定
XXXXX 2018年XX月XX日。
新加坡港口经营与管理

新加坡港⼝经营与管理新加坡港⼝经营与管理⼀、港⼝简介(⼀)港⼝及所在城市情况新加坡港是⽬前世界上货运量第⼀和集装箱业务量第⼆的港⼝(集装箱业务量第⼀的港⼝是⾹港)。
2002年,新加坡港第⼗四次获选为“最佳海港(亚洲)”。
2004年新加坡港再次被评为亚洲最佳港⼝。
运营新加坡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 Spell Lioyd's List 亚洲区海事服务奖中的“最佳集装箱码头奖”。
与此同时,新加坡港务集团也在亚洲货运业2002第⼗三次获选为“最佳集装箱码头经营者”。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优越,是世界的⼗字路⼝之⼀。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道以北 136.8公⾥,东经103° 36’⾄东经104°25’,北纬1°09’⾄1°29’之间。
⾯积682.7平⽅公⾥,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岛组成,总⼈⼝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约占77%。
新加坡属热带⾬林⽓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然灾害,是⼀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图7-3 新加坡港的地理位置注:资料来⾃PSA官⽅⽹站:/doc/5da3194ee45c3b3567ec8bd4.html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个世界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
2002年⼈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
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融中⼼、运输中⼼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产品重要制造中⼼和第三⼤炼油中⼼。
(⼆)港⼝对腹地经济的作⽤新加坡通过两条堤道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 )群岛的主岛仅有⼀⽔之隔。
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即可抵达新加坡。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
现在负责新加坡港运营的是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PSA在新加坡港经营着4个集装箱码头,提供相关服务。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02
新加坡港口经济现状
货物吞吐量
总结词:持续增长
详细描述:近年来,新加坡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 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吸引了大量国际货物 运输。
主要进出口货物
总结词:多元化
详细描述:新加坡港口的主要进出口货物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化学品、石油产品等,呈现出口多元化特点。这些货物主要 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 析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5
目录
• 新加坡港口概述 • 新加坡港口经济现状 •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策略 • 新加坡港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新加坡港口未来展望
01
新加坡港口概述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是 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枢纽 。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成为全球 最繁忙的转运港口之一。
口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加坡港口可以积极采用绿色环保技术,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港口运营过程中的排放等措施,提升
新加坡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05
新加坡港口未来展望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港口设施升级
计划投资扩建和升级港口基础设施,包括码头、 航道和仓储设施,以提高货物吞吐能力和效率。
节能减排措施
新加坡港口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装卸 流程等,降低港口能耗和排放。
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生态 型港口,实现港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04
新加坡港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竞争对手分析
全球港口竞争激烈
新加坡港口面临着来自其他国际港口 的竞争,如中国香港、韩国釜山和迪 拜等。这些港口也在不断提升基础设 施和服务水平,争夺货源。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间接就业
与港口经济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物流 、报关、金融服务等。
引致就业
港口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 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就 业机会。
对贸易的促进
促进国际贸易
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航 运中心,其港口经济活动 对国际贸易起到了重要的 促进作用。
提升贸易效率
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高效 的物流系统提高了贸易的 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环保要求提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港口经济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
技术创新与升级对策
数字化转型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港 口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
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港口设备和系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作 业效率。
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排放技术,降低港口 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02
港口经济贡献
对GDP的贡献
01
02
03
直接贡献
新加坡港口经济活动产生 的增加值直接计入GDP。
间接贡献
与港口经济相关的上下游 产业,如物流、仓储、运 输等,对GDP也有一定的 贡献。
引致贡献
港口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活动,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对就业的贡献
直接就业
港口经济活动直接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包括码头操作、仓储 管理、运输服务等。
01
数字化技术应用
新加坡港口将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02
智能化设备投入
未来新加坡港口将加大对智能化设备的投入,如自动化码头、智能仓储
等,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

新加坡港口介绍以及港口转型对宁波的启示一、新加坡港口简介新加坡港口是新加坡的世界交通枢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新加坡岛南岸,临马六甲海峡东端,东北至马尼拉1340海里,至中国香港1440海里,至中国上海2186海里,至日本横滨2888海里;西南经马六甲海峡南印度洋毛里求斯至路易港3320海里,至南非开普顿5633海里;东南至印尼雅加达525海里,至龙目海峡963海里,经托雷斯海峡至澳大利亚悉尼4220海里,西北至印度加尔各达1650海里,西至斯里兰卡科伦坡1567海里。
港区包括丹戎帕加、凯佩尔、巴西班让、裕廊、三巴旺港区以及亚逸楂湾、布孔龙岛等。
丹戎巴葛,Brani,吉宝,,裕廊,三巴旺二、新加坡港口转型新加坡经历了多次港口与经济的转型,但与西方港口经济转型的空间分离和职能分离方向不同,新加坡基本是把“港——城”关系向更深度化及网络化发展。
其演进阶段如下图(图1)所示:全球制造业转移温特尔主义、信息化知识经济进港出口加工ICT嵌入港区和城市创新研发整合程度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图1 新加坡“港-城”关系的演进阶段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大港经历了三次转型:“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分别对应了图1所示的新加坡“港——城”经济的三个阶段: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
新加坡政府及时响应了转型需求,不但规避了西方“港-城”空间冲突和产业转型所造成的“港-城”分离,还积极嵌入创新因子,实现了新兴信息技术和自主研发主导下的“港——城”深层次的相依发展,同时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产业演进(表1)。
发展阶段工业经济(工业化阶1950s-1980s)服务经济(工业化后1980s-1990s)知识经济(后工业化阶段2000-)新加坡港竞争要素资本、技术技术、信息、服务科技、人才、环境发展背景战后全球制造业转移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产业策略1960s“进口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1970s“出口导1980s-现在“出口导向”智力密集型产业:产业结亚洲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引发经济衰退,推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建工业区,发展石化;1980s“出口导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石油危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跨国资本集中在电子、机械等领域。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新加坡加强与内陆地区的连接,完善铁路、公路和航空等 交通基础设施,扩大港口经济腹地范围。
新兴市场与发展机遇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 货物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新加坡港口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技术创新与应用
新兴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港口物流领域的应用, 为新加坡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机遇。
03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策略
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投资建设
新加坡政府通过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仓储设施和物流 园区等,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税收优惠和补贴
政府为鼓励港口相关企业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 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法律法规保障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港口经济的公平竞争和规范发展 。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新加坡港口经济的 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发展新加坡港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 纪,当时英国殖民地政府在新加坡建 立了第一个商业港口。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加坡港口逐渐成 为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的港口之一。
基础设施
新加坡港口拥有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包括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油轮码头和散 货码头等。
创新与技术发展
数字化转型
新加坡港口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港
口运营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自动化和智能化
新加坡港口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 术,如无人驾驶车辆、自动化装卸 设备等,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安全 性。
创新服务模式
新加坡港口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模式 ,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的物流解决 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新加坡港口竞争力分析报告.doc

新加坡港口竞争力分析报告一、新加坡基本资料介绍1、基本概况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的新加坡岛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MALACCA)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又称狮城、星洲或星岛。
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13世纪开始使是国际贸易港口,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
2、港口基本信息锚地:东:(A)01-13-31N/103-53-39E,(B)01-15-36N/103-57-30E; 南:港界内,Sebarok Beacon南; 西:01-13-44N/103-36-30E 东柔佛海峡(East Johore Strait):01-18-00N/104-05-30E3、主要进出口货物:主要进出口货物为石油、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化肥、水泥、谷物、糖、橡胶、面粉、化工产品、矿砂、工业原料、食品、木材、椰袖、椰干、棕榈果、水果及杂货等。
4、港口功能(1)发展集装箱中转业务从1960年开始,集装箱运输在世界上逐渐兴起。
新加坡抓住机遇,开始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首个泊位于1972年投入运营。
通过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配合积极的集装箱中转政策,并与政府当局和相关行业紧密协作,新加坡港迅速发展,转变成为地处东南亚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
新加坡港与世界上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周有430艘班轮发往世界各地,为货主提供多种航线选择。
有了如此高密度、全方位的班轮航线作保证,需要中转的集装箱到了新加坡很快就会转到下一个航班运往目的地。
新加坡港的大部分集装箱在港堆存时间为3-5天,其中20%的堆存时间仅为1天。
新加坡作为国际集装箱的中转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成为国际航运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特色。
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

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狮城”新加坡第十次蝉联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榜首,其成功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新加坡地处地区市场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作为枢纽连接起了欧洲和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之间的贸易流,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商业中心。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80年里,新加坡已经完成了国际化转型,凭借优秀的营商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航运企业落地。
新加坡的全球贸易网络已覆盖120多个国家的600个港口,货物可通过该网络高效地运往世界任何角落。
新加坡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仅2022年的吞吐量就达到了3730万个集装箱。
新加坡是世界最大的燃料中心,去年共售出4790万吨燃料(包括液化天然气和生物燃料)。
此外,新加坡的替代燃料(包括甲醇、氨、氢和生物燃料)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新加坡替代燃料的销售量(包括约14万吨生物燃料混合物)已超过液化天然气燃料的销售量(1.6万吨)。
新加坡的航运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目前规模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新加坡拥有约20家可提供船舶融资产品的本地和国际银行、中介机构以及金融公司。
此外,新加坡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航运替代融资方案,其中包括海上租赁和获得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机会。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人员介绍,新加坡以成为全球绿色船舶融资中心为发展目标,通过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广泛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为全球航运企业提供银行债务、私募股权、资本市场和咨询等服务。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人员向项目组表示:“目前,新加坡已在多个领域发力,为实现这一愿景而不断努力。
”该局已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起的绿色金融业工作小组合作,共同制定了用于明确绿色贸易融资或转型融资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可以让海事和金融服务部门就绿色航运达成共识,由此来促进新加坡国内航运脱碳相关投资的资金流动。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也正在建立有助于促进海运行业绿色发展的融资机制。
该局即将向面向航运企业与机构发放意向调查书(EOI),以征集针对新型电动海港船的技术方案、供需情况以及绿色融资方式的意见建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表示:“我们预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团结制造商、港口船舶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等多个行业的参与者,共同致力于降低使用成本以及为早期的使用者提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港口经营与管理一、港口简介(一)港口及所在城市情况新加坡港是目前世界上货运量第一和集装箱业务量第二的港口(集装箱业务量第一的港口是香港)。
2002年,新加坡港第十四次获选为“最佳海港(亚洲)”。
2004年新加坡港再次被评为亚洲最佳港口。
运营新加坡港的新加坡港务集团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荣获 Spell Lioyd's List 亚洲区海事服务奖中的“最佳集装箱码头奖”。
与此同时,新加坡港务集团也在亚洲货运业2002第十三次获选为“最佳集装箱码头经营者”。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 136.8公里,东经103° 36’至东经104°25’,北纬1°09’至1°29’之间。
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
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图7-3 新加坡港的地理位置注:资料来自PSA官方网站: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
2002年人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
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二)港口对腹地经济的作用新加坡通过两条堤道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 )群岛的主岛仅有一水之隔。
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
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是进出东南亚的门户。
现在负责新加坡港运营的是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PSA在新加坡港经营着4个集装箱码头,提供相关服务。
这四个码头是Tanjong Pagar, Keppel, Brani 和Pasir Panjang。
PSA平均每天处理60艘船只和超过4万个集装箱。
另外PSA 还经营这一个多功能码头。
2003年12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组成了第一个合资公司,中远新加坡港务局码头有限公司(CPT),CPT是新加坡港的顾客同时也是新加坡港的一个运营公司,该公司负责Pasir Panjang码头的一个泊位的运营。
图7-4 新加坡港的四个码头注:资料来自PSA官方网站:(三)港口的基础设施新加坡港拥有大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目前共有37个集装箱泊位,岸线长约10.3公里,港口最大水深15米,拥有岸边起重机112个,设计年处理能力为2千万个集装箱。
新加坡港务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集装箱泊位增加到42个,岸线扩展到12公里,在增加21个岸边起重机,将集装箱处理能力增加到2400万标准箱。
新加坡港现在共有六个码头,分别为Tanjong Pagar, Keppel, Brani和Pasir Panjang四个集装箱处理码头,还有位于Pasir Panjang和Sembawang的多功能处理码头和新加坡港务集团与中国的中远集团合资的COSCO PSA码头。
的这六个码头的基础设施如下各表所示。
表7-10 Brani码头基础设施表7-11 Keppel码头基础设施表7-12 Pasir Panjang码头基础设施表7-13 Tanjong Pagar码头基础设施表7-14 多功能码头泊位情况注:PPW:Pasir Panjang码头 SW:Sembawang码头表7-15 多功能码头仓库设施表7-16 多功能码头堆场情况(四)货物量及构成新加坡港是目前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二的港口。
新加坡港的货物吞吐量和货物构成如下表所示:表7-17 新加坡港的货物量和构成资料来源:PSA2002年报表(PSA Corporation Limited ANNUAL REPORT 2002) p21。
注:*代表在新家坡港的数据,其他为新加坡港务集团全球数据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在2003年和2004年继续增长,2003年达到了1800万标准箱,2004年突破了2000万标准箱,达到2062万标准箱,比2003年增长14.1%。
二、新加坡港的经营与管理(一)新加坡港的融资方式和投资主体自现代化新加坡建成至今的好几十年,新加坡港的立法、管理和经营权一直属于新加坡港口管理局(PSA)。
最初新加坡港务局集团(PSA)是新加坡港口管理局,国家法定的管制、发展和经营新加坡港的部门。
新加坡港分两步实现港口民营化,目的是提高港口经营的效率,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航运环境。
1996年2月,海运与港口管理局(MPA) (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成立,接管了原来由PSA行使的制定法律法规方面的职能。
MPA是一个政府机构。
1997年10月,一个经营性的公司——PSA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PSA有限公司接替从前的新加坡港务局管理和经营新加坡港并进行相关业务。
这家公司是由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Temasek控股公司全资拥有的一个商业性组织。
实行公司化以后,PSA集团除了经营新加坡港以外,已经把业务拓展到全球,2002年在8个国家经营着13个港口项目。
这8个国家是比利时、缅甸、中国、印度、意大利、葡萄牙、也门和韩国。
现在的新加坡港务局集团(PSA)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全面的集装箱港口服务,还有其他的港口服务。
PSA的其他业务还包括PSA海运。
由于受到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港和巴生港的强烈竞争,另一方面很多航运公司要求新加坡港能够让航运公司自己经营码头,2002年,新加坡政府制定新政策。
一是准备开放港口让船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二是欢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
但目前经营新加坡港的主要还是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2003年中国远洋集团与PSA合资兴建了第一个合资公司,COSCO-PSA Terminal Pte Ltd (CPT),目前CPT负责经营新加坡港Pasir Panjang 码头的一个泊位。
CPT成为第一个在新加坡港既是顾客又是码头运营方的企业。
在这个新公司中中国远洋集团(COSCO)占有49%的股份,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占有51%的股份。
(二)新加坡港务局集团(PSA)的管理PSA公司分为五个大区,分别为中国、欧洲、印度、韩国和东南亚及日本,每一个大区都有一个地区首席执行官负责运营。
地区的首席执行官由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领导,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由一个处于公司中心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小组辅助。
1、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新加坡港务集团注重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处于新加坡港运营管理核心的是PORTNET系统和CITOS系统。
这两个系统是实时电子商务和计算机整合的港口运作管理系统。
通过这两个系统新加坡港务集团可以为各种各样的顾客提供大量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实施“EZ”移动规划,新加坡的所有码头被无缝隙的整合起来,集装箱和其他货物在各个码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可以高效的进行。
●通过实施“计算机整合的运作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ConventionalOperations System),即CICOS系统,协调和整合港口的所有运作。
使新加坡港的运作准确和高效。
●通过实施“货运自动服务系统”(Freight Auto Service Terminal),即FAST系统,船公司和收获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卸下出口的货物和交付进口的货物。
新加坡港务集团将FAST系统连接到著名的自己公司的电子社区系统(e-community system)上,方便顾客的使用。
●通过新加坡港务集团的控制中心,可以24小时监控顾客的船只和货物。
从而为顾客的船只和货物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2、努力提高运作效率新加坡港务集团一直在建设和升级集装箱处理设施,来更好的满足新加坡港快速增长的集装箱处理业务。
2004年,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处理量超过了2000万标准箱。
管理、移动和跟踪如此数量庞大的集装箱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新加坡港务集团通过不断测试和使用新的系统和技术使工作更加高效、流畅,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
3、加强营销新加坡港的营销活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顾客签订顾客服务协议,另一方面采取“价值竞争”的策略。
近几年来,PSA不再采用原先对所有顾客实行统一的标准费率的方法,而是采用“顾客服务协议”。
PSA对于大批量货物经常采用折扣优惠;为了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PSA也采用折扣优惠来开拓新的市场。
假如一家顾客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提供一定量的出口货源,PSA就向其提供折扣。
这项措施可以鼓励顾客加快其集装箱的周转速度,从而使PSA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对于全球日益激烈的港口竞争,尤其是来自马来西亚港口的低价竞争,PSA 不采用价格竞争而采用“价值竞争”。
PSA向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并帮助顾客降低其营运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顾客肯定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对于专用码头,PSA除了按照惯例向码头经营人提供传统的经营权以外,并且同对待公共用户码头一样,实时提供额外的集装箱货源。
对于船到船的直接转运集装箱,PSA快速处理中转手续,不间断、无纸化地使直接转运成为成本很低的一种中转方式。
PSA相信,对于任何一个长期合作伙伴来说,PSA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最为基本的。
为了满足每一顾客的各种特殊需要,PSA在各个层面上深入了解顾客。
PSA的最高管理层通过其“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来自主要顾客的管理层)、中层通过PSA的“重要顾客部”经理来满足顾客的各种要求。
三、港口的集疏运系统新加坡港的集疏运系统非常科学合理。
新加坡的泊位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方便、流畅在船只和码头之间的卸下和装上集装箱和其他货物,或者在船只之间转运。
在码头后面直接设有转运仓库和露天的堆场。
可以在仓储区进行仓储和其他的物流服务。
新加坡港的转运仓库提供了专业的封顶的仓库,可以为很多种类的货物提供存储。
另外,新加坡港还有备用的仓库可以用来处理随季节变动的货物流量变动。
新家坡港设立在自由贸易区的仓库非常适合顾客在那里设立自己的整合分销中心(CDC),企业可以在自己的CDC中整合和分销自己的货物。
四、港口服务及港内竞争(一)新加坡港内的各种辅助服务新加坡港提供领航、拖船、淡水供给、燃料补充港口关税等各种服务。
MPA 为各种服务规定相应的程序和指导方针。
具体的服务是由多家公司来提供的。
由于新加坡港来往船只的繁忙,因此提供服务的公司数量很多。
提供拖船服务的有KEPPEL SMIT TOWAGE (PTE) LTD、PSA MARINE (PTE) LTD、JURONG MARINE SERVICES (PTE) LTD等五家公司,提供加油服务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几十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壳牌国际东方贸易公司、BP新加坡石油公司、全球能源交易石油公司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