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资料下载(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doc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doc

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语文高考主要内容一、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1.名句名篇默写(1)40个背默篇目(2)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常识2.诗歌阅读与鉴赏(1)诗歌鉴赏简答题(2)诗歌鉴赏选择题3.文言文阅读:总说(常用词语集释)(1)实词题(2)虚词题(3)古今异义题(人物性格题,特殊句式题)(4) 内容归纳题(5)断句题(6)翻译题二.语言知识与运用(7题27分)1.语言知识:(1)字音与字形(2)近义词与成语(3)语病与标点2.语言运用:(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2)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4)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三.现代文阅读(7题30分)1.必做:(1)一般论述类的阅读(2)说明类文章的阅读2.选做:(0)现代文(主观题型)的阅读与答题要领(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的阅读和小说的阅读(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和传记类文章的阅读四.作文(1题60分)0.高考作文的四大基本类型:话题作文、题义作文、新型命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1.高考审题与立意2.高考定体与构篇3.高考升格与突破五.考场作文的基本体式范例文章10篇语文高考的心理策略答题策略提分策略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

一、心态策略:良好的心态高考成功的一半克服六种不良心态:1、偏急心态。

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

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

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2、犹豫心态。

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

最新2021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最新2021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

最新2021高中语文总复习资料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语文总复习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修辞八大手法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件、教案、试卷、练习全套300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件、教案、试卷、练习全套300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件、教案、试卷、练习全套300份打包下载!
本号所有资料严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课件、教案、试卷、练习全套300份打包下载!
往期资料:
其他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必修1-5语文教案:全套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说课稿打包下载!
作文素材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打包下载!
2020届高三晨读资料20份
高中优秀议论文精选14篇pdf打包下载!
2019年高考名校模拟作文集锦,打包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终极汇总:100句美文139则名言475条谚语150个哲理成语!
2019年国庆观后感打包下载
高考备考成语600个积累
在在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知识梳理,打包下载!

| |。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目录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 ................................. 1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1〕 ................................................................. ................... 2 答案解析 .................................................................. ......................................................................11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2〕 ................................................................. ................. 13 答案解析 .................................................................. ......................................................................32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3〕 ................................................................. ................. 37 答案解析 .................................................................. ......................................................................56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4〕 ................................................................. ................. 60 答案解析 .................................................................. ......................................................................74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 78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单元1〕 ................................................................. ................. 80 【参考答案】 ................................................................ . (99)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单元2〕 ................................................................. ............... 104 《诗三首》 ................................................................ ..................................................................104 《离骚》 ................................................................ ...................................................................... 108 《孔雀东南飞》 ................................................................ .......................................................... 108 《离骚》 ................................................................ ...................................................................... 108 答案解析 .................................................................. .................................................................... 113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单元3〕 ................................................................. ............... 116 答案解析 .................................................................. .................................................................... 132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单元4〕 ................................................................. (137)I答案解析 .................................................................. .................................................................... 153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 ............................. 155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单元1〕 ................................................................. ............... 157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单元2〕 ................................................................. ............... 186 答案解析 .................................................................. .................................................................... 201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单元3〕 ................................................................. ............... 205 答案解析 .................................................................. .................................................................... 223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单元4〕 ................................................................. ............... 226 答案解析 .................................................................. .................................................................... 242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 ............................. 245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单元1〕 ................................................................. ............... 247 答案解析 ..................................................................263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单元2〕 ................................................................. ............... 266 答案解析 .................................................................. .................................................................... 277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单元3〕 ................................................................. ............... 280 答案解析 .................................................................. .................................................................... 295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四单元4〕 ................................................................. ............... 299 答案解析 .................................................................. .................................................................... 320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 ............................. 323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单元1〕 ................................................................. ............... 325 答案解析 .................................................................. .................................................................... 341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单元2〕 ................................................................. ............... 344 答案解析 .................................................................. .................................................................... 360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单元............... 365 答案解析 .................................................................. .................................................................... 381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五单元4〕 ................................................................. ............... 384 答案解析 .................................................................. .. (401)II2022年高考新课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 406 ——名句名篇默写................................................................... .................................................... 406 202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1〕 ........................................... 408 202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2〕 ........................................... 410 202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 ........................................... 418 202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 ........................................... 429 202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5〕 (435)III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根底知识和根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22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根底,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11(word打印版整套下载)

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11(word打印版整套下载)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高中语文根本文体知识识记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比照、对偶、反语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衬托、反衬、比照、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四、记叙文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议论文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2、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3、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局部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4、论据类型:道理论据(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5、常见论证方法:1、最|根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那么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那么属于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6、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7、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1、答复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显得……(好处) .六、说明文1、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2、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拟、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4、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5、说明文语言特征: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 ,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 ,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 ,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6、说明文的结构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七、散文1、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2、散文的特点:A、形散而神不散B、意境深邃、感情真挚C、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3、散文鉴赏步骤A、明确散文类型B、抓住散文线索C、明确散文思路D、把握散文特点E、品位散文语言F、理解散文主旨八、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小说的结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描写的方法:九、描写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肖像)描写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5、描写 (或抒情 )方式:正面 (又叫直接 )、反面 (又叫间接 )6、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词语的比拟1、比拟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区分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C、某个词换成另一个可以吗 ?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 (如都 ,大都 ,非常只有等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 (表程度 ,表限制 ,表时间 ,表范围等 ) ,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 .D、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 (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局部,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说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答复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照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修辞手法的作用:(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 ,加强语气等;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2、语句在文中的作用:A、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开展B、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C、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记叙文、小说 ) ,埋下伏笔 (记叙文、小说 ) ,设置悬念 (小说 )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 (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 (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D 、评价语句特色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3、环境描写的作用:A、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答复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B、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开展;3、渲染气氛;4、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4、用自己的话答复以下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答复,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6、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7、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8、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A、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B、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挖苦……、说明……、揭示……、反映……等 .C、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答复清楚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 (时间+地点 )+人+事 .2.说明文: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 (介绍 )+说明对象+说明内容 (特点 )3.议论文:答复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 (论证了 )+论点9、识别或提炼文章主旨思想内容根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1、主旨出现的形式和位置应该有明确的判断,主旨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上: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主旨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根底上抽取文章核心,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拟,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10、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作文修改点评角度及惯用语1、语言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屡次运用(可填两种)的修辞手法,例如:(加上简短的分析,一定不要超出空格)②语言说理性很强,措辞严密,例如:(可填写段落) ,表达了议论文语言论证的严密、准确的特点 .③文章运用诗化的语言,是散文的诗,诗的散文,句式骈散结合,整散相间,显得错落有致 .④(注意前后语言的不同效果) ,文章前半局部叙事多用散句,显得自然朴实;后半局部抒情多用整句,显得情感浓烈 .2、表达方式(先请判断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式)描写: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心理(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方式,例如: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 .或注重了细节描写,例如:用细微之处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议论:(注意议论的地点,如记叙文中的议论) ,抓住例子讲明作用 .3、结构:文章结构清晰,行文流畅,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如小标题的形式,便于读者阅读等) .假设是议论文,那么可写:先提出的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正反)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发出号召,提出要求) ,引人深省 .4、立意:文章的立意具有针对性、典型性, (或新颖) ,通过(中|心) ,立意积极而高雅,且有真情实感 .5、选材①文章选材比拟典型,围绕的问题,分别选取等几个典型材料,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②文章的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围绕(中|心事件)进行了巧妙安排,详写,略写,这种安排,使中|心突出(感情表达得体) .6、说理:文章说理严密,抓住(中|心论点) ,采用了等说明方法,使用了事实、道理等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令人信服 .7、简评引号的使用 . (结合文章中引号的用法,看是引用诗句还是特定称谓)文章巧妙地引用诗句,增强了美感,显示出作者文学功底和丰厚的积累 .8、抒情技巧 .文章主要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感情,显得含蓄而用意清楚,令人感动 .9、评价特点 .可从文章的立意、主题、构思等方面下手 .10、构思 .文章角度新颖,构思巧妙,采用(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写作手法,令读者耳目一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1、写作意图 .作者通过(事件或主题) ,意在告诫人们要,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呼吁世|界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方向) .12、作者的写作角度 .文章抓住(中|心) ,从不同(正反、欣赏)的角度写出了(中|心词)的特点 .尊敬的客户:本资源,是经过本公司精心整理、认真研究,形成的精品资料.本资料来源均为一线教师,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能够辅助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并将练习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愿我们的资料能够帮助您,使您在日常教学中工作中,更高效地进行整合,到达教书育人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接下来赠送家长会发言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今天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就是当下大家最|关心,但似乎又已经麻木了的抗疫话题.截止昨天晚九点,全球确诊病例为3349万,现有确诊人数768万,累计死亡人数为100万;就国内而言,现有确诊病例376例,现有无病症感染者376例,重症2例.经过大数据分析,近4个月以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超1000人.境外输入的无病症感染者,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极不稳定因素.月初的云南瑞丽确诊患者偷渡事件,造成近距离接触者及相关人员共18万人被隔离,造成的经济损失先不说,这18万人,有哪个人在事前知道自己所逛的商店,是被感染者光临过的,有哪个景区留下了感染者的足迹?虽然事后没有发现有被感染的人,但谁又能保证我们身边的人,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与感染者有过接触?由于学校属于一级|公共机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和圈子,所以学校一直以来都以最|严格的要求,约束和管理每一名师生.我们每天进校前都要进行测温,要求同学们除运动时外,其他时间都要戴好口罩;定期进行关键省份往来的排查,要求同学非特殊必要,绝|不出蓟州,特殊原因必须出天津市的,要向班主任老师及时报告.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在校的每一名师生的平安,大而言之,也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家庭都不受到涉及.这些任务,都特别繁重,有时甚至|一天两条、三条进行调查.但我们欣喜的看到,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对待防疫的任务,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按时完成、没有怨言.在此,我代表营中师生,向家长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十一小长马上就要到来了,专家告诫:国内小长假期间,疫情小规模爆发成近期防控的最|大风险.所以针对疫情,我向广阔家长朋友们提出以下希望:外出游玩很放松,染上疫情万事休.按照天津市政府下发的文件,假期期间,学生严禁出天津市.有极特殊情况必须出市的,需要提前一天向孩子所在班班主任教师报备.学校逐级|向上级|申报,经批准前方可出行.到敏感地区出行的,需居家隔离14天,并于上学前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对外出史隐瞒不报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机关要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借此我也提醒各位家长,十一假期期间您本人和其他家人也要尽量减少外出游玩、聚餐等活动.无论何种原因必须出远门的,建议避开国|家公布的敏感地区;如果身处敏感地区,而且家里有上学的孩子,尽可能等敏感期之后再回家.为孩子能够安心上学、顺利返校,奉献您的一份力量!第二个话题是关于生命与成绩的话题.近期,我们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天津市区某中学连续发生两起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纵观全国,关于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新闻并不鲜见.尤其是疫情期间,学生的外出受到影响,正常的交往受到限制,致使局部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和电脑上,继而与父母发生冲突或由于完不成作业感到压力.本来活泼开朗的孩子,性格逐渐沉闷.而且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对父母的管教不理解、不认同,加之局部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少或无交流,管教的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管教即打骂,一言不合就上手,不容孩子辩白,有的过分关注成绩,不和孩子一起找成绩低的原因,说话时不注意词令,嫌弃的话脱口而出,有的甚至|带侮辱性词汇,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正确的做法,不是在人多的地方申斥打骂,而是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场所,两个人坐下来,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人都有自我保护机制,人多的时候,即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自我保护意识会让他说出言不由衷的话来、甚至|顶撞父母.在安静的环境下,低声聊天,比高声斥责更能让孩子认同;有的家长冷漠、无视,自己在外工作,累一天了,哪有精力管孩子,任由孩子玩而不加劝阻,等想劝阻时,已经到了非玩不可的地步;有的是家里还有二胎,无暇照顾.有的是自己无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可是,老人年龄大了,精力已经不像年轻人那样充分,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力不从心.而且孩子有各种方法能够骗过老人,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犯错多了,经常惹事或被请到学校,感到寒心了,甚至|从心里已经放弃了孩子,让其自生自灭.凡此种种,甩手掌柜式的教育,是造成孩子成绩不高、性格偏激、成瘾顶撞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孩子学不会时、当孩子受委屈时,得不到别人的抚慰、还不能向家长倾诉,甚至|可能招来抱怨,郁闷长期憋在心中,就容易造成极端事件的发生.所以针对心理健康,我向家长提出以下建议:1.多与孩子聊天.每天回家后,用平等的语气问一句:今天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没有?今天受表扬没有?等等类似的话,会让孩子翻开话匣子,把快乐与不快乐的事都与您分享;聊天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带柯责和抱怨,要有说有笑的跟孩子商量对策.2.陪孩子写作业,比捧着更能接近孩子.要求孩子不用,家长首|先要做到少在孩子们面前用.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尽量陪在孩子身边,这并不是说要让您给孩子辅导,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有您在场,会减少孩子借查答案为名,长时间的使用;第二是当孩子在写的过程中,可以看看孩子的字如何,有没有抄袭.尤其是经常被老师告知完不成作业的孩子,陪着孩子写作业更是重要的多.有的孩子在学校里,三番两次不交作业.有的家长来学校许屡次,但第二天仍然不交作业.作业的重要性我不多说,在我看来,与其受批评后责备孩子,不如前一天晚上陪孩子写一晚作业,对照着老师发在群里的作业内容,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写多少,合不合格.我们想,在您的帮助下,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了,第二天到校,受到的一定是表扬,而不是批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成就感,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3.成绩重要,生命更重要.孩子成绩的好与坏,不是一时之功.当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请您多分析一下这个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为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搜集各种高中和大学的资料,让孩子了解.将来疫情过去以后,带孩子去各个名校旅游一番,使他们从小就有想上大学的念头,继而发奋努力.而不应该求全责备,不问青红皂白,没完没了的重复那些孩子听了几百遍的毫无新意的怪罪之言.弟子规中有句话"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自勉;道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讲的就是,人前人后,要多讲善言,少出恶语.友善的谈话,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4.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善于发现孩子日常表现中的反常现象,并及时询问、开导.发现孩子回家时不快乐,要询问;发现孩子衣服破了、身上有伤痕,要及时询问;发现孩子自行车坏了,发现孩子回家晚了,发现孩子神色不正常,都要与孩子进行深度交流,必要时要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共同交流孩子是否遇到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每星期都要看一两次孩子的书包,口袋,男生看看有没有烟、刀具、等违禁品?女孩看看有没有戴首|饰、有没有化装、有没有过度修饰?初中女生,化装和佩戴首|饰,过度爱美,都能说明孩子的爱好,从学习已经转向了其他方面.虽然不是全部,但是早恋的学生中,护头、戴首|饰、爱用、过分爱美的占多数.。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课本素材整理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课本素材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1—5课本素材整理汇总必修一(1)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2)逆境中的坚持——《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三朝为宫,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他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国家的危急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辉煌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这则材料可用于与“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等有关命运的话题和材料作文中.运用时我们可以这样论述: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不论你经历了哪些挫折,不论你是否怀才不遇,只要是金子,你总会发光的。

亦可从“人生的智慧”角度运用此素材:有智慧的人,是成功的人.他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矛盾,但是他可以利用智慧化解矛盾。

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我们的追求和向往。

智慧的人不是孤单的,是需要互助的.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各自还只有一个苹果。

你给我一个智慧,我给你一个智慧,我们彼此就赢得了双倍的智慧.班固曰:“智者,智也。

独见前闻,不惑于世,见微者也。

"意思是所谓智慧就是知道一切,对听到的事有独到见解,能从一件小事推知大的道理。

曾国藩说:“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变成愚诈。

高中语文基础必修复习最新实用资料

高中语文基础必修复习最新实用资料

必修三四字音字形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猿猱.(náo)鱼凫.(fú)巉.岩(chán)扪.心自问(mín)B.青冢.(zhǒnɡ) 嘲.哳(zhōu)荻.花(dí) 豺.狼(chái)C.银钿.(diàn) 恬.然(tián)马嵬.(wãi) 宵柝.(tuî)D.虾.蟆(xiü) 鬓.角(bìn)喧豗.(huÿ) 咨嗟.(jiý)1.【答案】C(A. 扪.心自问(mãn);B.嘲.哳(zhüo);D.虾.蟆(há)。

)2.下列各组词,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阁楼凋零湍急宣闹 B.赝品萧瑟环珮缭倒C.沟壑嘈杂信手悯然 D.汲取镶嵌收敛杜娟2.【答案】C(A.喧闹;B.潦倒;D.杜鹃。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反馈.(kuì)广袤.(mào)令人目眩.(xuán)B.怪诞.(yán) 畏葸.(xǐ) 辽阔无垠.(yín)C.崭.(zhǎn)新搁.(ɡý)置撒手人寰.(huán)D.夙.(shù)望杜撰.(zhuàn) 配合默契.(qì)3.【答案】C(A.眩:xuàn;B.诞:dàn;D.夙:sù。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撕打搏斗难以捉摸 B.调剂彗核晕眩战栗C.烷冰珊瑚闪铄不定 D.篷勃斑斓微不足道4.【答案】B(A.撕—厮;C.铄—烁;D.篷—蓬)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bâ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ýn)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ãi)拗.他不过(niù)C.蹙.缩(cù)歆.享(xÿn)榫.头(sǔn)吮.血(shǔn)D.咨嗟.(chǎ)盥.沐(guàn)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5.C(A shàn B yâ D jiý)6.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6.D(A惘烙湍 B萧 D暄宵)7.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扪.(mãn)参历井 B.模.(mï)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ý) 宵柝.(tuî) 金石可镂.(lîu) 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7.【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8.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 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 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8.【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â)丢三落.四(luî)B.中.绳(zhîng)句读.(dî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ãng)度.长絜大(duï)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ün)9.答案:D (A luî—là;B pàng—pán;C yáng—xiáng)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10.答案:D (汇———荟)1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肇.始(zhào)祈.福(qǐ)霉菌.(jùn)戕.害(qiüng)B.联袂.(mâi)纤.弱(qiün)惬.意(qiâ)拙.劣(zhuō)C. 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侍.候(shì)洁身自好.(hào)D. 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ü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11.答案:D ( A祈福 qí霉菌jūn B纤弱xiün C项“毗”读“pí”)12.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完璧归赵金碧辉煌望风披靡.(mǐ)靡.日不思(mǐ)B.殚精竭虑波斓壮阔载.歌载舞(zài)车载.斗量(zǎi)C.遐迩闻名龙蟠虎踞寡廉鲜.耻(xiün)屡见不鲜(xiün)D.不无裨益偏睥将校济.济一堂(jǐ)人才济.济(jì)12.答案:A (B项,“波斓壮阔”中的“斓”应改为“澜”;“车载斗量”中的“载”应读“zài”;C项,“寡廉鲜耻”中的“鲜”应读“xiǎn”;D项,“偏睥将校”中的“睥”应改为“裨”;“人才济济”中的“济”应读“jǐ”。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推荐文档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悔过自新: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或具有重要的地位。

唱主角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单位团体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定心丸: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豆腐渣:形容事或物经不住考验,像豆腐渣一样一碰即碎。

指建筑中偷工减料的质量低劣的工程,也叫“豆腐渣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墙倒众人推: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坐山观虎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期只相差一点点,但结果会相差千里.形容细微的失误,最终导致巨大的差错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补漏洞。

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比喻一个身份高贵和地位显赫的人,如果蒙难,那他的身份和地位便会远远低于普通人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无风不起浪:没有风不会起波浪。

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岑参《山房春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案】步骤①: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
现在的人去园空。 步骤②: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的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
⑵“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⑴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⑵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例 4: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一)审清题目。即弄明白题干上是如何问的,用了什么概念。
如果是“艺术特色”,知识面较广,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和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
如果是“表达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也可以涉及篇章结构。
如果是“表现方法(表现技巧、写作技巧),主要从表现方法、修辞方法等去考虑组织答案。
(1)此诗颔联以

两位被贬异乡的 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
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例 5:李白《夜雪》 已讶衾被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如果要求是“赏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 步骤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②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叫反衬出
环境的寂静。 步骤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 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 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⑴“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如果是“构思上的特色”,主要从篇章结构方面去考虑组织答案,可以涉及有关的表现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一定得
抓住特色作出答案。
(二)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手法+阐述(材料构件)+表达效果(1.艺术效果 2.诗人情感)
1、体会诗句型
提问方法:这句诗好在哪里?/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
例: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晚照。”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步骤①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由近到远,富有层次感。
步骤② :诗人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光粼粼,如细皱沙纹;然后是绿杨初醒,嫩黄浅翠,遥望一片轻烟薄
与陆游、朱熹、辛弃疾、陈亮等当代名流和爱国志士相交,力主抗金。
(1)词的开头两句写景,词人边走边看,随步换形,写景的角度是怎样变化的?
答:
(2)试分析一下词人所说的“愁与恨”的内容。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店 卢纶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注]隔秋云。 注 松火:即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 (1)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上的 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人没有直接刻画人物心理 ,而是借助形象的描写,因此使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令人产生无限遐。
2、鉴赏景物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
答题步骤: ① 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和写景角度(动静结合;由远到近;形声色兼俱;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
②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抓住主要景物具体描述画面。 ③ 概括画面特征,或分析思想感情。
显示主旨。 步骤③ :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二、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 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答题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③ 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
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 1:陈与义《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这是一首词,“青玉案”是
,“元夕”是

(2)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词作是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的。
答:
(3)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结合词说说你的理解。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王勾践墓 [南宋]柴 望
秦望山[注]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答:
(2)全诗写景状物中隐含了叙事,从中反映出诗人心情的变化。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 夔
燕雁①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 ①燕雁:北来之雁。②商略:商量,酝酿。③第四桥:又称甘泉桥。④天随:唐诗人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 居松江甫里,曾乘扁舟渔樵于太湖。 (1)“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是以什么修辞手法写群山的?有何作用? 答: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情景相融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 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几层意思?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几层意思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作用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方法。诗歌写的是“夜雪”,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雪如何大,而是写了“衾
被冷”、“窗户明”、“折竹声”来表现雪下得大,鲜明突出而又形象生动。
4、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答题步骤: ① 逐句概述诗句的内容。 ② 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 ③ 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注]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 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 槊:兵器,马上用的长矛。 (1)“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答:
(2)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注]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 韩元吉(1118~11 87),南宋词人。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平生交游甚广,
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 步骤③: 这些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3、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要明各种技法,辨析其作用效果,并用准确术语表达。答案的组织要结合意象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这首词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将自然、人生、历史、现实融为一体,试从内容上作简要评析。 答: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舟过吴江
(2)此诗颈联堪为“诗骨”,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情、心如砥石的精神和跌宕雄健的风格。颈联是如何表现这一 主旨的? 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