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专题—文学类作品阅读复习(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 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 敬和感激之情。关于长妈妈的六个情节: ①阿长名字的由来。②切切察察的毛病。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④令 人烦恼的规矩。 ⑤讲长毛的故事。⑥给“我”买《山海经》。
人物 形象
长妈妈: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
体验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 看法 腐朽的事实。
【能力训练】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 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复习
黄金考点讲练测
第一部《朝花夕拾》
目录
01 作者简介 02 写作背景 03 作品主题 04 艺术特色 05 情节勾连
01 作者简介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1898年改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 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 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5 读·思(三)说明:共两大题,9小题,满分9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一、小语段阅读(30分)胖子学裁缝星云有一个胖子,胖到没有一家服装店有适合他穿的衣裤尺寸,他因此非常难过。
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因为穿衣的问题而苦恼,就告诉他:“”他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跑去学裁缝。
几年后,他缝制出心得,想到与他有着相同境遇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于是筹资开设制衣工厂,成立胖子服饰专卖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此举不仅替自己也替别人解决了穿衣的问题,更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掌声。
成功的人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特质,能够让他们在危机、困难中振作,寻出一条生路,不会让自己沉溺在困境中,不知所措。
生命的智慧,往往在挫折中渐渐被发掘,渐渐成熟,所以不要害怕逆境,《菜根谭》有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生命中每个境遇的出现,必然有它的道理,若有自觉力,就能看出个中端倪,寻出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2年第4期,有删改) 1.胖子的父亲看到儿子的苦恼,告诉了他什么?请你结合语境,补写在文中画横线处。
(3分)2.胖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4分)3.好的故事常常发人深省,使人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阅读上文,你获得的最深感悟是什么?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10分)写作提示:①观点要明确;②论证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
两只信鸽黄瑞云一个信鸽爱好者驯养了两只很好的鸽子,这两只鸽子多次准确无误地飞回目的地。
但驯鸽者发现,它们总是有先有后,有时这只先回,有时那只先到。
他想:虽然两只鸽子都能飞回目的地,但它们在路上还是因为认错路而多飞了路程。
之所以有时这只先回,有时那只先到,肯定是有时那只飞了弯路,有时这只错了目标,不然一定是同时到达的。
他又想:如果两只鸽子靠在一起,共同辨认方向和目标,那一定能更加迅速、更加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他把这一设想付诸实践:用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把两只鸽子并联起来,然后放它们飞行。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6 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

专题6.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一)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二)考点指津小说阅读◆考点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常见问法】1. 文章以“……”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知识放送】小说标题的作用1. 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 设置悬念。
4. 贯穿全文的线索。
5.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6.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技巧】详见“散文阅读”专题讲解中“考点一”的“解题技巧”。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它概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内容、线索等),引起读者对……的深思(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考点二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问法】1. 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2. 请根据文章内容及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3. 根据提示,将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4. 请按照时间顺序将小说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题技巧】1. 首先,审清题意,弄清楚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所填写的内容可能是时间、地点、场景,也可能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
2. 其次,确定答题范围。
根据题目所给的线索提示,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找到空缺情节在文中所对应的段落。
3. 最后,概括段意,精练表达。
抓住关键语句,如起首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体现思路的标示句等,加以提炼整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考点三探究小说主题【常见问法】1.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 说说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解题技巧】1. 把握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把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1)小说反映的社会现象。
(2)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
(3)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考察所领悟到的哲理。
2. 应多注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隐藏于其中。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名著阅读(一)

毛、《山海经》 经》
典型代表
外貌:高大 范爱农 身材,长头 (温州: 发,眼球白 2014,多黑少,看 绍兴: 人总像在藐 2012) 视,声音钝
滞
称呼:二太
拍发电报;看光 复的绍兴
鼓励孩子吃冰;
有着倔强耿 介的性格, 愤世嫉俗, 是一个负责 任的人
自私自利、
【经典篇目】
第一类:批判
——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
7.下面是《朝花夕拾》中人物的描写,请写出 对应人物。
(1)我其时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衍太吃太的,
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
“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
无常
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
卖。她是
_
(2)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他不但活泼
(3)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先生,八字须,戴A.无常
B.长妈妈
C.寿镜吾
D.范爱农
2.“但他掉B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 来。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
3.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B有误的一项 是( ) A.《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 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 B.《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 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文字是作
《琐记》: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 学的过程。作品先写邻居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
一、填空题。
回忆性散文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旧事的重一提 本
(体裁)集,共十篇,最卧初冰在求鲤《莽老原莱娱》亲杂志郭巨发埋表儿
时,原题目为《
肉麻当作有趣
》。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五 人物形象:析描写议论抒情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1日 15版,有删改)
1.文章说母亲“是一个常常避开世俗偷偷浪漫的人”,说说母亲“浪漫”的具体表现。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①在鞋面上绣花,在白纸上画鸟,栽菜摘叶的时候哼着小曲;②面对小猫小狗一脸 宠溺;③把空鸟笼打开,希望路过的鸟儿有个落脚处。 2.请你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她,土粒就是她的珍珠,每一颗都接受了她的抚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本句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土粒”比作“珍珠”,写出了母亲对园 子里的土粒的珍惜之情,“每一颗”土粒“都接受了她的抚摸”,夸张地表现了母亲在园 子里侍弄花草果蔬的频率之高,表达形象生动。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 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 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 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 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 山。”
6.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砥柱人间是此峰:①表现了朱先生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②对中国军人承担起抗 击倭寇重任的敬佩。 白鹿精魂:①是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②是对鹿兆海在家国危亡之际奔赴关 中行为的肯定。③是对鹿兆海抗日杀敌报国的勉励。 两处题字:①寄托报国之志。②是对中华民族勇于斗争敢于抵御外族入侵的讴歌。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鲁迅作品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鲁迅作品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鲁迅作品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随着中考的逐渐临近,语文专题复习势在必行。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鲁迅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被视为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为帮助考生顺利通过中考,下面我们来一起进行鲁迅作品的专项练习。
一、《狂人日记》1、文中“我疯了,我疯了,我现在终于知道我是谁了”这句话的含义是(A)。
A. 符号化解脱B. 现实逃避C. 精神错乱D. 心理扭曲2、下列关于“春”在《狂人日记》中象征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
A. 表示自然生长和新生力量B. 代指向外接纳的力量C. 比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D. 暗示人世间无常和依次更替的历史规律3、关于文中外在事件与狂人的内心世界。
最准确的表述是(C)。
A.狂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众人的心理B.狂人不再逃避现实,而且积极面对C.狂人的意识另立于现实之外,为一种对现实的反叛和脱离D.狂人是真正疯了,所以不能再认识到周围的人和事答案解析:1、A。
这句话的前文表明,“我”,即主人公疯了,经过一些痛苦的变化和心理的煎熬,才“现在终于知道我是谁了”。
这是一种符号化解脱,主人公由于深厌人世,通过疯狂反叛,开启自我解放的历程。
2、B。
文中“春”与“秋”各具有象征意义,“春”代表自然生长和新生力量,“秋”则象征秋叶黄落、草木凋零。
但并没有“代指向外接纳的力量”的说法。
3、C。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主人公的自白,隐喻了中国人民经历资本主义的侵压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个人和集体的内心世界的矛盾是“记叙”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和社会的双重原因。
主人公的意识在经历魔幻的场景,自我解放和反叛的心态下再现了一种与现实疏离的主体性。
二、《阿Q正传》1、下面哪个词语不符合阿Q的形象和性格(A)。
A. 诚实B. 小人得志C. 奉承D. 虚荣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全文,回答1-3题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
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
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
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
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
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
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
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
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提倡“慈爱、俭啬”。
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2020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精选10篇,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6分)母亲的橙皮①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
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
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②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骗出去。
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采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莱甚至纹丝不动。
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
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③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
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④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
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取来尚未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出,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糖”,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⑤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
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
原来三弟竟然好几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
他一次拿几决,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
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子:《惟有少年心》 惟有少年心》
1.阅读原文第 阅读原文第4-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 阅读原文第 段 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 (3)敬畏红字 ) (1)勤做笔记 ) 从第六段中“提炼” (从第六段中“提炼”的) (2)当众朗读 ) (从第七段中“提取”的) 从第七段中“提取” (4)画简笔画 ) (从第九段中“组合”的) 从第九段中“组合”
语文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 (一)语文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 的雨线下,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 的雨线下,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 充满诗意的忧伤。关闭了语文, 充满诗意的忧伤。关闭了语文,或许我们失去的不仅 仅是后花园的那盏灯, 仅是后花园的那盏灯,还有对内心快乐和幸福的感知 与把握。在一个母语缺失的地方,思维停止, 与把握。在一个母语缺失的地方,思维停止,思想风 思路堵塞,即使科学的杂草成片成片地疯长, 干,思路堵塞,即使科学的杂草成片成片地疯长,空 虚的生命能传播的也仅仅是沼泽的死寂和家园的颓圮。 虚的生命能传播的也仅仅是沼泽的死寂和家园的颓圮。 已故诗人海子咏叹: 到我的花园里漫步吧。 已故诗人海子咏叹:“到我的花园里漫步吧。这里有 最朴实的文字, 最朴实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兰 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欲滴的玫瑰; 花;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欲滴的玫瑰;这 里有深刻反省自己、 的文字, 里有深刻反省自己、解剖自己 的文字,一如铁骨铮 铮的长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 铮的长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表 达深沉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 达深沉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播撒一地 的绿荫……” 的绿荫
第一节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 (要求:“准、精、全”)
方法:详见《导引》 页 方法:详见《导引》44页 ①提取法(立足于文本) 提取法(立足于文本) 提取文中的统领句 中心句、关键句、 统领句、 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 形成概括性句子。 句形成概括性句子。 ②组合法 组合文章关键性词句进行概括 组合文章关键性词句进行概括 文章关键性词句 ③提炼法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0.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 10.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 厌的经文”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11. (3)段中的 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 段中的“ 11.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 已经跟“ 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 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 都没有兑现”?(4分 都没有兑现”?(4分) 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 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3分 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3分) 13.阅读第(6) (6)段 从哪里看出土地的“ 13.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 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 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 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 《乡村的泥土》 分 样的关系?(4分) 样的关系?(4分 ——2007《乡村的泥土》18分 ?(4
10、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 、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 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行踪补充完整。(3分 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分)站在村口远远望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 → 去→ (1) → (2)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站在老屋门口 11、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 、细读第( ) 样的感情。(3分) 样的感情。( 分 感情。( 1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 、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 ) 写父亲的【 】【 】【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品析。 写父亲的【A】【 】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示例】句子:夏夜, (4分)【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 分 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品 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 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 奶奶对“ 的疼爱及给予“ 的心灵抚慰。 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1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 、 )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 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 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分) 1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 评价? 、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 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5分 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分)__09《老屋》 《老屋》
一、整体感知
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内容要点 2. 领悟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思想感情 主旨 3. 分析文题与内容的关系(标题的含义 分析文题与内容的关系(标题的含义 理解、妙处品味和拟标题等 和拟标题等); 理解、妙处品味和拟标题等); 4.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线索和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线索和思路 线索
1、读文章,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读文章,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二)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 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 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 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 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 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 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 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 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 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 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 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 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 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 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 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 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 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 呢。
1、读文章,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读文章,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语文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 (一)语文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的 雨线下,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 雨线下,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充 满诗意的忧伤。关闭了语文, 满诗意的忧伤。关闭了语文,或许我们失去的不仅仅 是后花园的那盏灯, 是后花园的那盏灯,还有对内心快乐和幸福的感知与 把握。在一个母语缺失的地方,思维停止,思想风干, 把握。在一个母语缺失的地方,思维停止,思想风干, 思路堵塞,即使科学的杂草成片成片地疯长, 思路堵塞,即使科学的杂草成片成片地疯长,空虚的 生命能传播的也仅仅是沼泽的死寂和家园的颓圮。 生命能传播的也仅仅是沼泽的死寂和家园的颓圮。已 故诗人海子咏叹: 到我的花园里漫步吧。 故诗人海子咏叹:“到我的花园里漫步吧。这里有最 朴实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兰花; 朴实的文字,一如散落在草原上的星星般的小小兰花; 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欲滴的玫瑰; 这里有最温柔的文字,一如娇艳欲滴的玫瑰;这里有 深刻反省自己、 的文字, 深刻反省自己、解剖自己 的文字,一如铁骨铮铮的长 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 满了尖锐长刺的灌木;这里还有最严谨的、表达深沉 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 的爱与恨的文字,一如沉稳的梧桐,播撒一地的绿 荫……”
中考说明》 《中考说明》P3
现代文阅读
《复习导引》P44 学习目标 复习导引》
1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 1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 以力量, 在什么时候给的。( 。(4 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次: ▲ 第二次: ▲ 14.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描写? 作用? 1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分) 描写,作用是: ▲ 描写,作用是: ▲ 属于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句子的深刻含义。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3 分) ▲ 1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怎样的人? 1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 。(写出四点)(4 写出四点)( 括。(写出四点)(4分) ▲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体验和感悟,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 把 ▲ 的 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 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 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 。(不能抄文中的诗句)( ——2005年《母亲的诗》 (18分) 2005年 母亲的诗》 18分
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线索是什么?(2 (1)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9.第(1)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 起什么作用?(2分 作用?(2 起什么作用?(2分) 10.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 10.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 选文中【 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 (2分 词语加以品析。 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2分) 11.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11.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 们不同的含义 (4分 含义。 们不同的含义。(4分) (1) ▲ (2) ▲ 12.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 12.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 请简述理由。(3分 请简述理由。(3分) 13.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 老王》 13.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 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 “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 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 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4分 感悟, 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4分) ——2006《不落别处》17分 2006《 2006 不落别处》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