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

确山二高年级学科共案时间:星期:主备人:使用人:【教学主题】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能力目标: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知识梳理】【学点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______与_________的形成过程中,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的分离非常相似。

2、推论: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_________上。

3、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表现如下:4(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位于上的假说。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的检验。

〖总结〗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点1学习情况检测〗1、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对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对存在【学点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容易饲养,繁殖快;(2)染色体大,且数量少。

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请同学们看书上P29的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亲本的表现型×。

(2)F1的表现型,。

你可以得出为显性。

(3)F2的表现型____,比例。

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对等位基因控制。

F2的白眼全为,眼色与性别相联系。

3、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⑴果蝇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3对是,1对是。

⑵雌果蝇中,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雄果蝇中性染色体是型的,用表示。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1、符合。

F1全为红眼,F2红眼:白眼=3:1
2、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3、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可能在性染色体上。

提出问题:为什么白眼性状总与性别相联系?
作出假设:
分析三种情况,并讨论画出图2—8的遗传图解
基因的表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DD、dd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摩尔根通过实验,首次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如决定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W和w )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人教生物(2019版)必修2教学案: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生物(2019版)必修2教学案: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生物(2019版)必修2教学案2-2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

2.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实验现象4.实验现象的解释(1)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2)遗传图解:5.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6.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教材微点发掘】1.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以发酵腐烂水果上的酵母为食,因此在有水果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

下图(教材第31页图2­9)为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的优点有哪些?提示:①相对性状多且明显;②培养周期短;③成本低,易饲养;④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⑤具有性染色体。

(2)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Ⅱ、Ⅲ、Ⅳ为常染色体,X、Y为性染色体。

(3)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吗?提示:不是。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下图(教材第32页图2­11)为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但其分布是不连续(填“连续”或“不连续”)的。

(3)“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否适合所有生物?提示:“基因在染色体上”只适合于真核生物,其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病毒无染色体,故不适合“基因在染色体上”这种说法。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构建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萨顿假说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3.科学探究: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能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4.社会责任:认同摩尔根等科学家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知识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在染色体上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探讨导入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为什么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首先要确定一些染色体呢?为什么不能测定全部的46条染色体呢?(提示: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的区别在于:A.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B.配子的染色体是由体细胞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组成的。

)一、萨顿的假说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9页萨顿假说,并思考一下基因和染色体有什么关系?并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老师请学生来回答填表,并引导学生思考填图。

结论:染色体和基因之间是平行关系推断: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理解类比推理丽丽是某个中学九年级的学生,她最近偶然发现学校里有两个男孩长的很相似,行为举止也很像,下课后往同一个方向回家。

然后小明推测……提问:(1)丽丽会推测什么内容呢?(2)这个推测有没有理论依据?(3)这个推测一定正确吗?揭示类比推理的概念:像这样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因而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方法称为类比推理。

由类比推理推断的结论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性,它的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观察和来验证。

总结:一百多年前,美国生物学家萨顿就是运用了这种类比推理的方法,来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然后他和我们一样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这就是萨顿假说。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典型例析 教学设计【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典型例析 教学设计【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基因在染色体上典型例析(教学设计)学段:高中学科:生物年级:高一章节:必修二第2章第2节导入:回顾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引出本课主题“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判断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复习课展开:一.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1.结合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三种情况:(1)常染色体上(2)仅位于X染色体(3)位于X-Y同源区段2.开展学生活动:针对XY型生物,根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A、a)所在位置完成下表,写出对应基因型:二.判断基因的位置的方法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典例1】情境1 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可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从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试说明推导过程。

情境2 已知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请选择交配亲本表现型。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1.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即:正反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位于X 染色体上(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

即: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 性⇒位于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雄均为显性⇒位于常染 色体上2. 基因仅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X -Y 的同源区段?【典例2】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上面介绍的萨顿的推理,也是类比推理。 他将看不见的基因 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 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 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探究活动2: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
尔的杂交实验(用D/d表示)
——伴Y遗传(限雄遗传) 雄性:XY -
(2)在同源区段Ⅱ 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雌性:X- X-
雄性:X- Y-
基因的表 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D、Dd、dd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二.果蝇杂交实验 1.提出问题
红眼是显性性状 3:1的性状分离比符
合分离定律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 之间的关系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CONTENTS
目录
01
萨顿的假说
0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0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问题探讨
人有46条染色体,但是旨在揭示人类 基因组遗传信息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却 只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讨论:1.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为 什么首先要确定哪些染色体?
复习巩固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复习巩固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是一种巧合吗?
萨顿用蝗虫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定律中基 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非常相似。
一、萨顿的假说 染色体行为
从此,摩尔根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

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推荐五篇]第一篇:高中生物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包括了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3个教学知识点。

在人类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探索过程中,萨顿和摩尔根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领悟科学家独到的研究方法、缜密的思考、严谨的推理,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由于本节从上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引过来,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思路如下:(1)通过回忆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观察哺乳动物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引导学生联想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的这种疑惑源于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由认知冲突产生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接着引导学生把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重读分离定律,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和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让学生强烈意识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观点的认同程度。

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介绍萨顿的假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教师采取问题串的形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介绍多种生物的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到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另外,还简要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定位上的应用,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代感,体现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4)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染色体和基因水平上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教学设计生物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运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课程标准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②〈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按照遗传学的发展顺序,在学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类比推理法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而后才以实验的方式加以证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基于萨顿的假说,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内容的学习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利用第一章学到的假说演绎法推理整个过程,得出实证,更能够激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兴趣。

与此同时,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结合了细胞学和遗传学内容,较为深奥,选择用微课课下教学,课堂针对性解决难点问题应当会更加高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过程与方法(1)掌握假说演绎法,并运用验证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证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

(2)运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大胆质疑,勇于实践,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假说演绎的推理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实验设计技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二)教学难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推动假说演绎法的使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果蝇的测交实验。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详案
课题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
第一课时
教研组
生物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概述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并了解科学家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基因和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行为,存在一致性。本节课通过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性染色体,与后续的伴性遗传有连贯性,需要学生掌握。
3.基因的数量染色体的数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上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
的过程中,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上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彼此分离的同时,上的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接下来大家根据ppt上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ppt翻页至议的内容)
提问: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入配子时有什么样的特征(同源、非同源)?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进入配子有什么样的行为(等位、非等位)?
【旧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和基因的平行关系】
提问“思考(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在孟德尔提出他的遗传理论之后,其他科学家都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考?
三、议min
1.快速核对思的答案,并解决错误;
2.除了回交,还有什么样的杂交组合可以验证摩尔根的解释?【火箭班】
3.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为什么?
4.(在ppt上用图片表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学生思考配子的基因型有哪些?并回答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快速回到座位。(ppt翻页至展的要求)
1.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
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完成P30“思考·讨论”。
2.仔细阅读P30摩尔根的探索过程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F1、F2的结果是什么?摩尔根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3)摩尔根解释的验证用什么杂交方式?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如若学生无法思考出,则给出亲本令其画遗传图解)
(4)实验结论
首先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9-32页,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适当在课本中圈画。
2.导学5min
ppt展示问题:快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1)萨顿的假说是什么?理由?
(2)摩尔根用什么材料设计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3)基因和染色体到底是什么关系?
(4)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二、思10min
下发导学案,完成导学案的基础感知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P29,说出萨顿假说的内容,归纳理由;
2.完成P30“思考·讨论”,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阅读课本P30-31,说明摩尔根如何验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阅读课本P32,划出并记忆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重点难点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导学流程
一、导
1.导入3min
复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同源、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现在开始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四、展8min
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各组对课本内容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其他组来回答。
接下来是思2和议2、3的展示。
各组进行自由展示。
(引导学生质疑、纠错、补充)
五、评7min
1.解决展中的问题;
2.重点讲解摩尔根的验证实验:测交和回交(重点讲)
要讲清楚,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3.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同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不符合;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一定符合;
六、检3min
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先根据课本和导学案自己内化本节课内容。
然后完成导学案的检
用遗传图解说明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杂交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