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4. 药物治疗:一旦发现神经病变,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等。
05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糖尿病基础知识
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分型和并发症预防等 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
饮食与运动
指导患者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掌握食物交换方法和运动 计划,以控制血糖水平。
1. 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和 血压,以降低肾脏病变的风险。
2. 健康饮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 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3. 早期筛查: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 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肾脏病变,应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 素,适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甜食和含糖饮料
规律运动
减少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避免加糖 和加工食品。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 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 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与管理
口服降糖药
01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磺
202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目 录
• 指南背景和意义 •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识别与评估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糖尿病的长期管理与预后评估 • 指南的实施与应用
01
指南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的危害与挑战
1 2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 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期寿命。

2021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治疗(全文)

2021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治疗(全文)

2021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治疗(全文)一、C K D 1~2期非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一)蛋白质【推荐意见】•CK D 1~2期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1.3g·kg-1·d-1)(1C)。

•非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的CK D 1~2期患者推荐蛋白入量0.8 g·k g-1·d-1(2D),不推荐蛋白质摄入≤0.6 g·k g-1·d-1(1D)。

•对大量蛋白尿的CK D 1~2期患者,建议蛋白入量0.7 g·k g-1·d-1,同时加用酮酸治疗(2B)(二)能量【推荐意见】•CK D 1~2期患者,建议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同时维持健康体重的稳定(2D)。

(三)液体及无机盐【推荐意见】•建议早期CK D患者,饮食钠摄入量不超过100 mmo l/d(钠2.3 g/d或食盐6 g/d)(2D)。

•推荐患有持续性高钾血症的CK D 1~2期患者,限制饮食钾摄入量(1D)。

•建议CK D 1~2期患者适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减少净酸产量(2C)。

二、C K D 1~2期糖尿病患者营养治疗(一)蛋白质【推荐意见】•CK D 1~2期糖尿病患者避免高蛋白摄入(≥1.3 g·k g-1·d-1)(1B),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0.8 g·k g-1·d-1(2B)。

(二)能量【推荐意见】•推荐CK D 1~2期糖尿病患者热量摄入为30~35 k cal·k g-1·d-1(1 k ca l=4.184 k J),对于肥胖的CK D1~2期糖尿病患者建议减少热量摄入至1 500 k ca l/d(2C);老年CK D 1~2期的糖尿病肾脏病(DK D)患者可考虑减少至30 k ca l·k g-1·d-1(2D)。

三)钠【推荐意见】•CK D 1~2期糖尿病患者推荐钠摄入量限制在2.3 g/d(食盐6 g/d),但不推荐严格限制钠的摄入(<3 g食盐)(1A)。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PPT课件

药物治疗选择与调整原则
降糖药物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如二甲双胍、 DPP-4抑制剂等。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 频率。
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指南 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因其具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在用 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变化。
03
糖尿病肾脏病治疗与管理
控制血糖与血压治疗策略
血糖控制
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指南推荐采用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同时避免低血糖事件。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糖尿病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可延缓疾病进展。指南建 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风险患者,目标 值应更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供 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和治疗。
家庭支持
社会资源链接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 家庭关怀和支持,共同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
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链接,如患者 互助组织、心理咨询机构等,让患者感受 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05
医护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
政府将糖尿病肾脏病纳入医保范围,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就医率 和治疗率。
财政投入增加
政府加大对糖尿病肾脏病防治的财政 投入,支持相关科研项目、人才培养 和基层防治工作,提高防治能力和水 平。
社会组织和团体积极参与推动
社会组织参与
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糖尿病肾脏病防治工作,开展健康教育、 患者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活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双胍类
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
噻唑烷二酮类
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 的敏感性。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类型
包括速效、中效、长效胰岛素,根据病情选择。
胰岛素使用方法
一般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笔使用方便,准确性 高。
胰岛素剂量调整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剂量。
其他药物治疗
01
建立健康档案
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随访记录等信息,
以便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
02
定期随访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安排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控
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生活方式干预
医生会建议患者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以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预防低血糖
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过多摄 入食物,以控制血糖的波动。
在饮食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避 免因摄入不足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原则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 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并逐渐增加运
动量。
注重运动安全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避 免运动损伤。
07
糖尿病的监测与随访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通过使用血糖仪,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 血糖的日常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血糖控 制情况,指导饮食和运动调整。
VS
定期血糖监测
在随访期间,医生会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 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 蛋白等指标,以全面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 况。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
要点提示
起始应用 ACEI、ARB、MRA 或利尿剂后,应在 7~14d内以及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血肌酐/eGFR 以及血钾,无容量不足的情况时,血肌酐轻中度升高(升高幅度≤30%)不应停药;若用药2个月内血肌酐升高>30%应减量观察并探寻可能原因(如肾缺血、合并 NDKD 等);出现高/低钾血症应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
(三) 分期
G1
正常
eGFR≥90 mL・min-1·(1.73m2)-1
G2
轻度下降
eGFR 60~89 mL・min-1·(1.73m2)-1
G3a
轻中度下降
eGFR 45~59 mL・min-1·(1.73m2)-1
G3b
中重度下降
eGFR 30~44 mL・min-1·(1.73m2)-1
此期多不可逆转
肾衰竭期
eGFR <15mL・min-1·(1.73m2)-1,常有ESRD相关临床表现
表1 基于Mogensen分期的糖尿病合并CKD临床分期
—— 糖尿病合并CKD 临床综合管理
对于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应进行包括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管理,重视直接肾心保护,全面干预疾病多重危险因素,改善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
总结
Thank you
(一) 生活管理
推荐为糖尿病合并 CKD 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每日总能量摄入 30~35 kcal/kg。推荐非透析患者 G1~G2 期蛋白质摄入量 0.8g·kg-1.d-1,G3~G5期0.6~0.8g·kg-1.d-1;透析患者1.0~1.2g·kg-1.d-1推荐每日钠摄入量 1.2~2.0g(食盐 3.0~5.0g),存在高钾血症风险者严格限制饮食钾摄入推荐糖尿病合并 CKD 患者适量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1、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及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 M)增厚及肾小球硬化。

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

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

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2、病因病机2.1、发病因素:DN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

发病之初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病情迁延,阴损及阳,伤及脾肾;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2.2、病机及演变规律:DN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

其病机演变和症状特征分为三个阶段。

2.2.1、发病初期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肾络瘀阻,精微渗漏。

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开阖失司,开多阖少则尿频尿多,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2.2.2、病变进展期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面足水肿,甚则胸水、腹水;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畏寒肢冷。

2.2.3、病变晚期肾体劳衰,肾用失司,浊毒内停,五脏受损,气血阴阳衰败。

肾阳衰败,水湿泛滥,浊毒内停,重则上下格拒,变证蜂起。

浊毒上泛,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水饮凌心射肺,则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溺毒人脑,则神志恍惚、意识不清,甚则昏迷不醒;肾元衰竭,浊邪壅塞三焦,肾关不开,则少尿或无尿,并见呕恶,以致关格。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一、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糖尿病肾脏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糖尿病病史:患者需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 尿蛋白: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尿蛋白需达到以下标准之一:* 持续微量白蛋白尿,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μg/min(正常<10μg/min);* 持续蛋白尿,尿蛋白定量≥0.5g/24h(正常≤0.15g/24h)。

3. 肾功能:患者需出现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肌酐清除率(Ccr)降低。

二、糖尿病肾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糖尿病肾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续高水平,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和肾小球硬化。

2.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和肾小球硬化。

3. 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和肾小球硬化。

4. 氧化应激: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和肾小球硬化。

三、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糖尿病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其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和肾脏病症状。

2. 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

3. 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 根据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四、糖尿病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糖尿病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脏负担。

2. 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脏负担。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一、流行病学特点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主要以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主(占90% 以上),20% ~4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

DKD 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30% ~50% 的ESRD 由DKD 所致,DKD 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ESRD 的主要原因。

以往的研究显示我国CKD 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DKD 居第二位。

近20 年来的透析数据显示,在我国,引发ESRD 的原因中DKD 所占比例逐渐攀升,已经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ESRD 的主要原因。

二、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及危害1. DKD 的定义T2DM 肾脏损害包括DKD 和非糖尿病性肾脏病(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NDKD)。

DKD 是指由慢性高血糖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8],主要包括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 30mg/g 和/ 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ml/(min·1.73m2),且持续超过3 个月。

临床上以持续性的白蛋白尿和/ 或eGFR 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SRD。

当DKD 临床诊断存疑,包括尿沉渣显示活动性血尿、突发水肿和/ 或大量蛋白尿、短期内肾功能迅速下降,尤其是1型糖尿病不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时,需肾脏穿刺活检以排除NDKD 肾脏损伤或DKD 同时合并NDKD 肾脏损伤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全面评估与深度探讨》
序目
一、引言
二、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和现状
三、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概述
四、深入解析:防治指南的内容和要点
五、结合个人经验谈:对防治指南的理解
六、总结与展望
一、引言
最近研究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肾脏病的相关知识,发现了一份最新的防治指南:《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这份指南涵盖了糖尿病肾脏病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对于预防和干预糖尿病肾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浅入深地探讨这份防治指南,深入了解其中的要点和内容。

二、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和现状
在深入了解防治指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糖尿病肾脏病的基本定义和现状。

糖尿病肾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及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最终导致肾脏功
能衰竭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据统计,糖尿病肾脏病已成为全球肾脏病
患者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全球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三、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概述
在这份指南中,全面提及了糖尿病肾脏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
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证据,其主要目的是帮
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并减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指南据称是根据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应用范围更贴近我国的临床实践,对于我国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来说具
有更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深入解析:防治指南的内容和要点
这份防治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和分期、预防与治
疗策略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规范等。

其中,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标准
做了明确的规定,通过评估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等指标,根
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病情进展。

在治疗方面,则提
供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具体建议,重点强调了降糖、控制血压
和其他心血管因素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意义。

五、结合个人经验谈:对防治指南的理解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笔者深入了解了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指南,发现其中许多具有深刻的思考和灵活的实践意义。

个人认为,防治指
南的积极意义远远超出了临床医生的指导作用,它更像是一份在学术
和实践交融中产生的宝贵经验,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
肾脏病防治提供宝贵的参考。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全面了解了《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的内容和要点,以及其对于糖尿病肾脏病防治的重要意义。

希望
这份指南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糖
尿病肾脏病这一领域,共同努力,为减轻这一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而努力。

总结:本文从引言到总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的相关内容,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帮助读者更
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的防治指南。

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这
份指南将为医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系统的指导,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带
来更多希望和可能。

糖尿病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导致全球肾脏疾病的重
要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愈发
显得重要。

《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的发布,为预防和
干预糖尿病肾脏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
的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肾功能监测、药物治疗等。

防治指
南的内容和要点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
标准和治疗方案。

根据指南的建议,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
功能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避免病情的进展。

除了针对糖尿病肾脏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防治指南还提到了相关的
并发症处理规范。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往往伴随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高
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处理也是防治指南关注的重
点之一。

指南强调了降糖、控制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因素对于糖尿病肾
脏病的防治意义,为医生提供了详细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建议。

对于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版我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的发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这份指南不仅帮助了临床医生更好地
认识和应对糖尿病肾脏病,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
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指南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然而,防治指南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指南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
完善和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防治指南的内
容和要点也需要随之调整和更新。

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和宣传也至关重
要,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干预糖尿病肾脏病,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他们的健康。

在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到糖尿病肾脏病防治工作中,不断完善防治指南,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共同为减轻糖尿病肾脏病给社会和患者带来的负担而努力。

相信在众多专家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