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合集下载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糖尿病,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制定了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决策。

在最新的指南中,分会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糖尿病管理方案,旨在促进病情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下是指南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和建议:1. 糖尿病的分类和诊断:指南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量。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其他相关检查的重要性,如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抗体检测,以帮助尽早发现和确诊糖尿病。

2. 糖尿病的预防:指南鼓励人们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保持正常体重都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因素。

此外,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3.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指南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推荐。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合并症等因素,指南给出了不同药物的应用指导,包括口服药物、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

此外,指南还提醒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强调了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和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

4. 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治:指南着重强调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指南建议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等综合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5. 糖尿病的营养管理:指南对糖尿病的营养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指南强调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配比主食和蔬菜水果、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和嗜好品的摄入等。

指南还提醒患者关注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以维持适当的营养平衡。

中国202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202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202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版简介本文档为中国202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全文版,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目标指南的目标是提供广大患者和医生所需的权威、科学和实用的指导,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风险,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指南强调预防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和戒烟限酒。

- 定期检查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症状。

- 注意心理健康,减少压力和焦虑。

诊断2型糖尿病的诊断应基于以下准则:- 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结合糖尿病症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 空腹血糖≥6.1 mmol/L但<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 mmol/L但<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的策略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主要治疗方案包括:-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和戒烟限酒。

- 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和其他辅助治疗药物。

- 定期监测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病、神经病变等。

指南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包括定期检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及积极治疗并发症等。

结语中国202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全文版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科学和实用的指导,帮助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概述
本指南旨在提供2型糖尿病的防治全文指南,以帮助人们有效预防和管理该疾病。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和建议,旨在帮助个人降低患病风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饮食建议
-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限制高糖、高淀粉食物的摄入量,例如糖果、糕点、白面包等。

-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多食用绿叶蔬菜和低糖水果,例如菠菜、西兰花、苹果、橙子等。

-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纤维,避免过度摄入任何一种营养素。

- 控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建议限制酒精摄入量。

运动建议
- 增加体力活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 增加肌肉力量: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生活惯
- 维持健康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

- 戒烟:吸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推荐戒烟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 控制压力:长期压力会影响血糖控制,建议通过放松技巧、适当休息和社交活动来减轻压力。

定期检查
- 定期测量血糖: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检查,以及眼底和足部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以上仅为一些简单的指南和建议,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2型
糖尿病,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
(800字以上,以上字数为参考,实际字数可能有所不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发布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发布

2021年4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 020年版)》在万众期盼中同步发表于当期《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

距上一版指南已时隔三年。

这三年里,国内外2型糖尿病(T2DM)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出现了更多有关糖尿病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

为了及时地传递这些最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改善中国T2DM患者的临床结局,由朱大龙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专家们共同修订完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图1)图1. 自2003年起,CDS共发布6版T2DM指南新版指南共19章,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T2DM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等内容。

(图2)图2. 新版指南章节全貌相较上一版指南,新版指南主要有9点更新。

(图3)图3. 新版指南更新要点更新要点1: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升至11.2%依据2015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甲状腺、碘营养状态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1999年的诊断标准,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图4)。

图4.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40年变迁更新要点2:将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纳入诊断标准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HbA 1c诊断糖尿病,切点为HbA 1c ≥6.5%。

近年来,我国的HbA 1c 检测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

为与WHO诊断标准接轨,新指南推荐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HbA 1c (≥6.5%)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B)。

但若患者同时有镰状细胞病、妊娠(中、晚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艾滋病等情况,则只能根据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诊断糖尿病。

重磅!刚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正式发布

重磅!刚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正式发布

重磅!刚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正式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新版指南)终于正式发布了。

新版指南有8项重⼤更新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1糖化⾎红蛋⽩纳⼊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红蛋⽩(HbA1c)可以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8~12周平均⾎糖⽔平,不受每天⾎糖波动、饮⾷及运动影响,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度相关,以往只是在糖尿病治疗时作为控制标准使⽤。

新版指南,明确将糖化⾎红蛋⽩(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2糖化控制⽬标应个体化本次指南新增了⼀幅⽰意图,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对于患者HbA 1c 的个体化管理,具体如图:图⽚来源于⽹络3明确部分降糖新药预防并发症新版指南中,治疗⽬标和治疗⼿段都更加强调综合治疗,明确肯定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贝那鲁肽、利拉鲁肽等)和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对糖友⼼、脑、肾等慢性病变的预防保护作⽤。

具体表现如下3点: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糖、⾎压、⾎脂、体重的控制,抗⾎⼩板治疗和改善⽣活⽅式等措施;合并⼼⾎管疾病或风险⾼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是否达标,应在⼆甲双胍的基础上加⽤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或⼼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是否达标,应在⼆甲双胍的基础上加⽤SGLT2抑制剂。

合并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SGLT2抑制剂,可考虑选⽤GLP-1受体激动剂。

44添加糖友每⽇能量供给量新版指南中,添加了每⽇能量供给量表格。

不同的糖尿病⼈⼀天需要摄⼊多少热量,有了明确依据。

图⽚来源于⽹络这个表看上去有点复杂,其实计算⽅式很简单。

假如⼩刘是男性,⾝⾼1.75⽶,体重70公⽄,从事轻体⼒劳动,2型糖尿病⼈。

其体重指数BMI为体重70除以⾝⾼1.75的平⽅,约等于22.85,属于正常体重。

因此,⼩刘对应的每公⽄标准体重需要的每⽇能量供给量为25~30千卡(合104~125千焦)。

2020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药物治疗篇(全文)

2020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药物治疗篇(全文)

2020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药物治疗篇(全文)2021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正式发布。

关于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新版指南的5大更新要点如下:要点1:5种药物可用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降低(IGT)或二者兼有。

降糖药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重药奥利司他等均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可考虑药物干预。

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温馨提示: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

要点2:2类新型降糖药临床地位提高1单药治疗温馨提示:SGLT-2i(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可改善患者肾脏结局。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外周动脉疾病。

2联合治疗温馨提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主要通过增加尿葡萄糖排泄,发挥降糖作用。

国内已上市的药物有: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艾托格列净。

SGLT-2i极少发生低血糖,而且具有降尿酸、降血压和减重作用,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主要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

国内已上市的药物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贝那鲁肽、度拉糖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均需皮下注射。

GLP-1RA极少发生低血糖,而且具有降低体重、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

要点3: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适应证1一级预防阿司匹林(75~15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于糖尿病合并ASCVD高危患者的适应证为:年龄≥50岁,而且合并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ASCVD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无出血高风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 PPT课件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01
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通过制定和更新指南,推动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
统化,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
02
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
通过推广和实施指南中的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
亡率,减轻社会负担。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强调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多学科协作,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
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
03
新版指南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和修改,最
终定稿并发布。
指南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新版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医务 人员提供糖尿病防治的指导和建议。
面向全科医生及专科医生
新版指南面向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心血管科医生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糖尿病 防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01
简化知情同意书内 容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患者 能够理解治疗目的、风险和预期 效果。
02
强化医护人员沟通 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沟通技巧,确保患 者充分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03
提供多种签署方式
如电子签名、远程视频签署等, 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完成签署流程 。
心理干预方法在患者管理中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内科与眼科协作
内科医生关注患者视网膜病变风险,眼科医 生定期检查眼底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内科与肾内科协作
内科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注患者肾功能,肾内科医生处理 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内科与营养科协作
内科医生制定饮食控制方案,营养科医生提 供营养咨询和指导。
06

全文-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新指南

全文-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新指南

全文-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新指南根据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新指南,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定义和分类1. 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2. 根据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是否受损,二型糖尿病可分为减轻程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防治原则1.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

2. 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合并症风险,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4. 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血糖监测方式,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血糖控制目标1. 空腹血糖:4.4-7.0 mmol/L2. 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3. 随机血糖:<11.1 mmol/L并发症预防和治疗1. 高血压:控制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

2. 血脂异常: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2.6 mmol/L以下,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治疗。

3. 心血管疾病: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

生活方式干预1. 不吸烟,限制饮酒。

2.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心理调适,积极面对生活压力。

这是2020年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新指南的重要内容,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帮助他们控制疾病并改善生活质量。

请注意,此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2020版中国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

以下是关于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的一些建议和策略。

2. 预防2型糖尿病
- 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实现体重控制。

- 膳食改变:饮食应以低脂、低糖、高纤维为主,并且应避免过度摄入加工食品和饮料。

- 积极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和减少久坐时间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 健康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

3. 2型糖尿病管理
- 定期体检:进行定期血糖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和管理2型糖尿病。

- 药物治疗: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 饮食控制: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建议,合理控制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确保均衡的营养摄入。

- 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合的
运动计划,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4. 注意事项
- 合理用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药物,并定期
进行复查和调整。

-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
疗计划。

- 心理支持:患者在面对2型糖尿病的挑战时,可以寻求心理
支持和咨询,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5. 结论
以上是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全文指南的主要内容。

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需要综合的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和
随访,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