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蚕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蚕桑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因此,为了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制定了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的蚕桑基地,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

1.选址规划。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种植蚕桑的土地,进行规划布局,确保蚕桑基地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生产。

2.基础设施建设。

对蚕桑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道路、通风设施等,确保蚕桑的生长环境得到良好的保障。

3.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蚕桑品种进行种植,确保蚕桑的产量和品质。

4.技术培训。

对蚕桑基地的管理人员和种植农户进行蚕桑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确保蚕桑的高产高效。

5.市场推广。

加强对蚕桑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蚕桑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

1.组织领导。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2.资金筹措。

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制定资金筹措方案,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3.项目推进。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分阶段、分任务推进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监督检查。

建立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项目效果。

通过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提高蚕桑产业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总结。

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进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取得预期的效果。

蚕桑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

蚕桑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

蚕桑生产示范区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心情随着这柔和的光线渐渐明朗。

思绪开始飘散,回忆起那些年和蚕桑有关的点点滴滴,如今,我将用这十年积累的方案写作经验,为蚕桑生产示范区的建设描绘一幅蓝图。

一、项目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蚕桑生产的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蚕桑产业在我国逐渐崭露头角。

为了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的竞争力,打造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区成为当务之急。

二、项目目标1.建立完善的蚕桑生产体系,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

2.推广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4.传承和弘扬蚕桑文化,打造特色旅游项目。

三、实施方案1.建立蚕桑生产示范基地(1)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作为蚕桑生产示范基地。

(2)规划: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规划基地面积、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3)种植:引进优质蚕桑品种,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

2.推广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1)培训:定期举办蚕桑生产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

(2)示范:在示范基地展示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让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

(3)交流:组织农民参观学习,促进技术交流和传播。

3.提升蚕桑产业经济效益(1)加工:发展蚕桑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2)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份额。

(3)品牌:打造地域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4.传承和弘扬蚕桑文化(1)宣传:通过举办蚕桑文化旅游节、蚕桑文化论坛等活动,宣传蚕桑文化。

(2)教育:将蚕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保护:加强对蚕桑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整理蚕桑文化资料。

四、项目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1-3个月):完成项目前期调研、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

2.第二阶段(4-6个月):进行蚕桑种植、技术培训和产业链建设。

3.第三阶段(7-9个月):推广蚕桑文化,举办相关活动,提升项目知名度。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摘要】对“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回顾,展望“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方向.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在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良种供应管理、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应用以及茧丝绸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具有国家政策持续向好、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产品市场有较大空间等优势,也存在比较效益下滑、产业链延伸困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国际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认为,“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应从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技术省力化、产品高值化、市场全球化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蚕桑产业发展.【期刊名称】《广西蚕业》【年(卷),期】2016(053)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广西;蚕桑产业;“十二五”;回顾;“十三五”;展望【作者】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9]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桑养蚕。

广西养蚕历史悠久,2 000多年前,作为汉代郡治驻地的广西合浦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

2 000年以后广西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的东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3]。

“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广西在蚕桑生产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蚕桑产业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4-6]。

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50北方蚕业2020,41(4)•行业探索•*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靳月琴1张改萍2刘力1沈琦1(1.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山西阳城048100)摘要介绍了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了抓住机遇,推动山西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十二五”以来,山西省蚕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蚕桑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在蚕桑基地县形成了规模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基本格局,蚕桑产业由传统的单一茧丝生产向一业为主、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现代蚕业转变[12]。

2020年9月25日工业和信息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十四五”以及今后蚕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此,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推动山西省蚕桑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1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1生产规“十二五”以来,受世界经济、自然灾害以及丝绸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的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大大受挫。

以阳为,桑园面2015的033hm2(5万亩)下降为目前的0.2万hm2(3万亩),年发种量由2015年的6.5万张减少为目前的2. 5万张,年产茧量由2015年的2935t减少为目前的610t,蚕茧生产产值由2015年的1.07亿元下降为5723万元。

1.2科技推广“十二五”以来,山西省引进了“野三元”、“野三元(抗)”、“华康二号”、“苏豪X钟晔”家蚕新品种,育成家蚕新品种“晋蚕三号”,进行了区域对比试验;引进了强桑一号、特桑一号、特桑二号等叶用型桑树新品种和25个果桑品种,建成1个优良果桑品种资源圃,培育出桑树新品种“晋桑一号”;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上簇、大棚养蚕、“一棚两用”蚕菌复合经营、自动化机器烘茧和新型电动消毒机桑园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做大做强巧家县蚕桑产业

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做大做强巧家县蚕桑产业

23 基础 薄 弱 . 桑 区 的水 利 设 施 薄 弱 .基 本 处 于 靠 天 吃 饭 的状
态 ;蚕 房建 设 十 分滞 后 ,规 范 化 专 用 蚕 房 仅 占 3 % ; 0
抵 御 高 温 和低 温 影 响的 设施 滞 后 ,一旦 遇 到高 温 和低
1 基 本 情 况
巧 家 县 位 于 云南 省 东 北 部 ,昭 通 市 南 面 .与 昆
桑 产业 已初 具规 模 .缩短 了与 毗邻 地 区 和省 内发展 较 快 地 区的 差距 ,成 为 省 、市 重 点 扶 持 的蚕 桑 基 地 县 , 蚕 桑生 产呈 现 出强 劲 的发 展 势 头 ,被 列 为省 级 蚕桑 核
22 发 展 速 度 慢 .
20 0 3年 以来 .实 存桑 园面积 增 加 了近 04万 h . m, 平 均 每 年 增 加 6 66 m ;鲜 茧 产 量 增 长 了 1 6. h z 7 . 1倍 , 平 均 每 年增 长 2 %。 由此 可见 ,2 0 3 0 3年 以来 是 巧家县
展提供 优 质服 务 ,创 造 良好 的环境 ;公 司要把 蚕 桑产
业 的发 展壮 大作 为 自己 的第 一要 务 ,~手 夯 实第 一 车 间的原 料基 础 ,一手 加 强第 二车 问 的建设 及 管理 ,充 分 挖掘 丝绸 工业 园区 的潜 能 ,进 一 步提 升蚕 茧 、生 丝 及 附属物 的产 值 .切 实有效 地增 加经济 效益 。
21 0 0年 增 刊
下 ,企业 充分 发 挥龙 头带 动作 用 。为 此 ,各 级各 部 门 要进 一步 提高 认识 ,统 一思 想 ,积极 为蚕 桑 产业 的 发
司每 年投入 生产 发展 资金 不少 于 ,重 点用 于产 业 基 地建 设 和 激励 机 制 。

“十二五”施甸蚕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十二五”施甸蚕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保小蚕共育率达到 1 %, 0 大力推广应用方格 0 蔟营茧技术。加强与各地蚕业 科研部 门、 高等 院校 、 技术推 广部 门建立 协作关 系 , 引进 、 示
和高 品位丝 、 绸加 工} 口基地之一。另外 , { J 我 国实施“ 东桑西移 ” 划 , 计 云南 省也将我 县列 为蚕桑重点发展县之一。今后 五年 中, 将继续
益纠纷 、 行业损 害调 查等方面发挥作用 . 维护 建设 的 l 6个蚕桑基地县之一。“卜 二五 ” 时期 桑同 蚕茧 生 产 璀 地 。 是施甸 蚕桑实现稳步发展关 键时期 ,做好 2 以 东 桑 两 移 l程 为 抓 手 , 大 新 蚕 桑 和保障行业 内蚕农 和企业 的合法利益。 四足 ) 扩 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 引导蚕业龙头企业 、 合 业发展战略研 究 ,对施甸蚕业的健康发展 以 乍 产 蕊地 。
提高刮 8 %以 f 养蚕效 益明显提 扁 , 0 , 亩产值 小蚕 一 日两 回育和大蚕 一 日二 回育 技术 , 三 确
要达 到 250元 以 上 。 0
1 . 有有 利的 宏观 政 策 环境 。一方 面 . 4稳定发展施甸蚕业的对策 . 1具 2 20 0 5年 云南 省政 府提 出要把 蚕桑 业打造 成 41 快 制 度 创 新 , .加 营造 蚕 业发 展 宏 观 环 境 为 高 效 生 态 农 业 ,0 9年 省 委 省 政 府 再 一 次 20 方面要加快蚕茧流通体制改革 .制定 提出把 云南 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原料茧 科学 的市场准 人条件 ,让更 多的企业 参与收
范、 推广省力化 、 规模化 养蚕技 术及优质蚕茧 生产技 术 , 引进 、 示范 、 推广优 质桑树 品种和 烘, 形成市场竞争机制。 允许蚕农合作经济组 优质强健 中高丝量 的蚕品种。积极探索桑蚕 织等新型市场 主体 收购鲜茧 ,实现 蚕农 售茧 茧丝 的新用途 ,培 育新 型多级 利用的多途径 向加 延伸。另一方 面要加快法制 、 法规建设 蚕业 , 综合利用开发桑蚕茧丝及其他产物 。 抓 高起点 、 高标 准 、 高质 和行业协会 建设 ,利用法律手段 和行业 协会 好蚕 农生产技 术培训 ,

蚕桑办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计划5篇

蚕桑办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计划5篇

蚕桑办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计划5篇第1篇示例:蚕桑办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3年工作计划一、2023年工作总结2023年,蚕桑办按照上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关于发展蚕桑产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弥补了一些不足,也面临了一些挑战,现就2023年工作总结进行如下汇报:1.蚕桑生产稳步推进。

2023年,全市蚕桑生产持续增长,各地区蚕桑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也有所增加。

蚕桑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蚕茧收购价格持续稳定,为广大蚕农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2.蚕桑科技创新取得进展。

2023年,蚕桑办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积极推动蚕桑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广应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蚕桑生产效益和质量。

3.蚕桑产业加工发展迅速。

2023年,我市蚕桑加工业持续向前发展,蚕丝、桑蚕茧等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4.蚕桑产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2023年,我市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积极推动蚕桑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显著,为蚕桑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以上是2023年蚕桑办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意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在2024年的工作计划中加以改进和处理。

以上是2023年蚕桑办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的内容,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发扬蚕桑优良传统,为蚕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蚕桑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感谢各级领导和广大蚕农对蚕桑办工作的支持和关心!第2篇示例:2023年已经悄然来临,回首蚕桑办2022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023年对蚕桑办而言是谋篇布局的一年,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一、2022年工作总结在2022年,蚕桑办紧紧围绕着中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桑蚕项目建议书

桑蚕项目建议书

桑蚕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丝绸被称为“天然纤维之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国是桑蚕的原产地和丝绸的发源地,拥有悠久的桑蚕养殖和丝绸加工历史。

然而,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桑蚕养殖和丝绸产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开展桑蚕项目,促进桑蚕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桑蚕养殖和丝绸加工项目2. 项目地点:我国桑蚕产区3. 项目内容:包括桑蚕养殖、桑叶种植、丝绸加工等环节4. 项目目标:提高桑蚕产业的产值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三、项目优势1. 丰富的资源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桑蚕资源和丝绸加工技术,具有发展桑蚕产业的天然优势。

2. 市场需求旺盛:丝绸制品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高端市场。

3. 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桑蚕养殖和丝绸加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项目内容1. 桑蚕养殖: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桑树,并引进高产优质的桑蚕种源,进行规模化养殖。

2. 桑叶种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种植优质的桑叶,为桑蚕提供充足的食物。

3. 桑蚕加工:建立现代化的丝绸加工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生产高品质的丝绸制品。

五、项目投资1. 建设投资:主要包括土地租赁、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建设、加工厂建设等投资。

2. 运营资金:包括桑蚕养殖、桑叶种植、丝绸加工的日常运营资金。

六、项目收益1. 桑蚕养殖收益:桑蚕养殖不仅可以产出丝绸,还可以产出桑蚕茧、桑蚕粪等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2. 丝绸加工收益:丝绸制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七、项目风险1. 天气风险:气候变化可能对桑蚕养殖和桑叶种植产生影响。

2. 市场风险:丝绸制品市场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八、项目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桑蚕养殖和丝绸加工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2012 年增刊
云南农业科技 Yunnan Nongye Keji
巧家县蚕桑产业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
何 勇
巧家 654600 ) ( 巧家县热区产业开发办公室,云南
蚕桑产业是巧家县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产业, 对 于推动绿色经济强县、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农 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 增加农民收入, 越来越凸显 出生机和活力。围绕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 发展 目标、建设内容、主要任务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确立 5 ~ 10 年巧家县蚕桑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为蚕桑产业 。“十二五 ” 期间, 是 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指导 做大做强巧家县蚕桑产业的关键时期, 为做大做强蚕 桑产业,打造省列蚕桑核心基地县, 加快蚕桑特色优 势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1
1. 1Biblioteka 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
巧家县的蚕桑产业在县委、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 级各部门以及龙头企业的精心培育下, 产业发展态势 良好,至 2010 年底,全县栽桑养蚕乡镇发展到蒙姑、 金塘、中寨、白鹤滩、 大寨、 茂租、 东坪、 红山、 小 河、新店、 包 谷 垴 11 个 乡 ( 镇 ) , 累 计 栽 桑 5 800 hm2 ,实 存 桑 园 面 积 4 666. 7 hm2 , 投 产 桑 园 面 积 3 333. 3 hm2 ,养蚕农户发展到 2. 5 万户, 全年养蚕 6 万张,产鲜茧量达 2 500 t,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获得 了省列蚕桑核心基地县的重点扶持, 蚕桑龙头企业被 省、市列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蚕桑产业发展 势头良好。 通过近年来的扶持发展, 形成了基地化、 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以蚕桑基地化、规模 化、产业化的发展为根本,强化了产品的加工和市场营 销,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了基地联龙头、龙头带基 地、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巧家县农业产业 化、新型工业化的标志性重点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是昭通市最大的 缫丝企业,通过 2006 年至 2008 年建成丝绸工业园为 牵引,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跃上了新台阶, 拥有国内
2012 年增刊
39 分地区均属优质蚕茧产区, 且单产高, 蚕农经济效益 好。三是蚕茧质量优。巧家县域内蚕茧一直因为茧层 厚、上车率高、解舒好、 净度高而有名, 能够生产加 工 5A、6A 以上高等级生丝。 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 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带来了较好的生产条件和发展 潜力。 量,提高养蚕单产、 总产, 增加农民收入; 突出扶强 龙头企业,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到 2015 年, 桑园面
2 积达到 6 666. 7 hm ,总茧量达到 5 000 t,农户售茧收 入近 1 亿元,工业产值达 2 亿元; 到 2020 年,桑园规 2 模达到 8 000 hm ,总茧量达到 7 500 t,农户售茧收入 近 2 亿元,工业产值达 3 亿元。
云南农业科技 Yunnan Nongye Keji
收稿日期: 2012 - 07 - 31
2
2. 1
蚕桑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资源条件
一是气候条件优越。 巧家县地处干热河谷地带,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适宜桑树生长, 且 桑树产量高,一年可养四季蚕。 二是适宜发展区域面 积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 16 个乡 ( 镇) 有 14 个乡 ( 镇) 适宜栽桑养蚕, 可用于栽桑的面积较大, 大部
先进的自动缫生产线 19 组 7 600 绪, 年加工生丝能力 从改制前的 120 t 提高到 600 t, 生丝品质从改制前的 2A、3A,提高到 5A、6A 级产品为主,全部达到出口 标准。龙头企业抓住被列为省、 市重点龙头企业以及 市场较好的机遇,充分利用原料大幅增加的推动, 弥 补了改制前的亏损,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至 2010 年底,企业员工从改制前的 300 人,增加 到现在 1 049 人, 加工生产的长江牌生丝、 七彩牌丝 棉被产品获得省优品牌,生产加工生丝 300 t, 单厂加 工生丝量在省内处于前茅, 工业产值首次近亿元。 龙 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越来越显示出明显 的 动 力 和 活 力,发展势头强劲。 1. 2 存在问题 一是加快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困难; 二是各乡镇发 展不平衡,纳入全县重点发展的乡镇与部分乡镇距离 县列的发展规划差距较大, 影响了快速推动的进程; 三是蚕桑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几年蚕桑的比较效益 有所下降,尤其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 桑园管理 质量下降,养蚕技能有弱化的态势, 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的进程; 四是龙头企业的带动 能力还十分有限,兼顾一、 二车间的建设和参与行业 竞争的能力不足; 五是由于白鹤滩电站建设的启动, “十二五” 末到 2020 年期间,库区是当前巧家县桑园 规模较大、养蚕量较多的区域, 一旦淹没桑园, 全县 养蚕量将大幅度减少,龙头企业加工面临严重缺乏原 料的较大风险。
2. 2
比较效益
3. 2
基本原则
蚕桑产业涉及种养、 加工、 科研、 服务、 市场流 通和综合利用,带动面广, 产业链长, 综合开发利用 价值高; 桑树种植成本相对较低、 见效快、 收益周期 长,适宜在坡耕地种植,不与粮田争地, 又适宜间套 种,是农民增收致富难得的重要产业, 管理较好的桑 2 园,加上套种作物, 每年产值可达 7. 5 万元 / hm 以 上,成本利润年可达 75% 以上,具有一定的比较效益 优势。 2. 3 区位优势 中国茧丝绸产品具有极高的外向度,80% 以上外销 出口。东南亚、南亚除了是中国低档生丝的消费区,更 是高档生丝的转口贸易区。云南作为 “南方丝绸之路” 的通道,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中心位置,随 着国家大通道建设的推进,云南省茧丝绸产品走向东南 亚、南亚更为便捷,有利于外销出口和茧丝绸产品市场 开拓,增加直接出口量。 巧家县距省会昆明 257 km, 与市府昭阳区相距 220 km,与四川省西昌相距 165 km, 是云南省出川的便捷通道之一,也是攀西经济圈、承接 西南 “桥头堡”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蚕桑产业 越来越显示出较优越的区位优势。 2. 4 发展机遇 随着中 国 加 入 WTO、 西 部 大 开 发、 现 代 农 业 和 “东桑西移” 的推进 、 “绿色经济强省” 和 “桥头堡建 设” 战略的实施,给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 遇和良好契机,发展桑蚕产业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 。“十五” 以来,巧家县蚕桑龙头 政策和资金扶持投向 企业被列为省、市蚕桑龙头企业; 2010 年列为重点扶 持的省级蚕桑核心基地县,给巧家县加快蚕桑产业的发 。 “十二五” 及今后一段时 展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期,是巧家县蚕桑产业发展难得的重要机遇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