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5.24国民党政的崩溃学案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目标导航】1、在读懂地图的基础上了解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过程和我军的作战方针。
2、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
【课堂训练】1.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2.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3.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4.三大战役中,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5.国民党政府被彻底打垮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转折点”是指A.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B.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全议召开7.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A.沈阳B.长春C.锦州D.大连8.淮海战役中,协同作战的两支队伍是①东北解放军②中原解放军③华东解放军④华北解放军A.①②B.①○3C.②③D.③④9.平津战役中,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大功的国民党将领是:A.杜聿明B.张灵甫C.卫立煌D.傅作义10.南京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1月23日B.1949年4月21日C.1949年4月23日D.1948年4月23日11.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攻的原因①人民解放军在兵力,士气和战斗力占优势②中共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法和作战方针③解放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④国统区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12.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5.24国民党政的崩溃教案5(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观看,思考
形象感受
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
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大军合力战淮海
1、此战领军人
2、战况(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挂地图
以图叙史
三、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原则:“先打两头,后取中间”,为何北平的解放采取和平的方式?
作补充
以图叙史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示意图:1949.4.21至23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毛泽东)
小结
巩固
板书设计
24、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一、1、“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锦州:联东北与华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喉
辽沈战役:历时52天 歼敌47万余人
二、大军合力战淮海
以徐州为中心,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平解放北京
三、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国民党全线崩溃,1949.4. 23占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覆灭
突破方法
直观突破
教具
多媒体、地图
教学方法
直观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衔接
提问
我军转战陕北的原因?作战情况?
设问
学生回答
承上启下
导入
新课
撤离延安等于放弃吗?导言(文中)导入
设问导入
齐读
入情入境
教
学
内
容
一、“关门打狗”决战东北,挂地图、看位置:辽沈战役为何最先攻打锦州?
3、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一目相联系计算国民党政权存在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三大战役的胜利预示解放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习目标】1. 列举三大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决战的情况。
2. 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史实,并联系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正确计算南京国民政权存在的时间。
【学习重点】列举三大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决战的情况。
【学习难点】回顾解放战争以来的有关史实,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法提示】系统解剖法、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
一、导入示标: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多月的千里江防顷刻土崩瓦解。
南京政府的大员如鸟兽散,仓皇逃往台湾。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
南京解放,宣告了统治中国 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 ______ 年9月, __________ 、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队百万大军,发起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歼灭敌军________ 万多人。
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2.1948年_______ 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 __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
3. ___________ 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4.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__________________ ,东到___________ 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
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附:解放战争时期历史发展线索渡江战役A胜利注:大决战指的就是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使国民党垮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 学案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柱萍时间:2014年月日学习目标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请同学们逐目阅读教材内容,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2、陈毅说“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3、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1)时间:年月日,、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战线: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东到 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路强渡长江。
(3)结果意义:年月日占领,宣告了延续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2、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栖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夜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一篇著名碑文。
这篇碑文中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三个重要的年代,你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哪一年吗?为什么说它们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三、当堂练习,检测固学1. 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 A .北平和平解放 B .南京解放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三大战役胜利 2.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 ) A .孟良崮战役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3.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是 ( ) A .192I 一1949年 B .1920__1949年 C .1927—1949年 D .1925—1949年3.《孙子兵法》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下列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 A .南京 B .北平 C .天津 D .沈阳4..“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北师版初二历史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北师版初二历史上册第
24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一预习提示
1三大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辉煌篇章,三大战役的胜利宣告蒋家王朝大势已去,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地域吗?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的名句,你知道它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的覆灭与它有何联系?
3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国共两党不分胜负,为什幺解放战争三年国民党就垮台了呢?
4大决战为什幺开始于东北?联系东北的位置等因素简单分析。
5用自己的话描述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三大战役名称并可读图描述战况
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及存在时间
过程和方法
用图示法描述大决战
回顾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情况;
2.把握渡江战役,从而掌握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情况;
3.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灭。
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
一、“关门打狗”决战东北——辽沈战役
问题思考
你认为三大战役中的应该首先进行哪场战役?为什么?
二、大军合力战淮海——淮海战役
材料一:奇迹!奇迹!60万打败80万,这真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斯大林
材料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材料三: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材料四:人民群众踊跃支前
思考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兵临城下直取平津——平津战役1.时间:
2.战略要术:
3.主要作战地区
4.战果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1.时间:
2.战略要术:
3.主要作战地区
4.战果
课堂讨论: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平固店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课题: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班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基本事实。
2、过程与方法:“以史带论”讨论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情感目标:学习毛泽东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彻底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解放南京。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三大战役后,困境中的蒋介石发表声明,毛泽东为此发出了“”的号召。
毛泽东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但蒋介石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判。
2、讨论:蒋介石是真的想和谈吗?3、年月日,、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分路强渡长江,由统一指挥,日占领南京,宣告了的覆灭。
4、讨论: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一)课内探究讨论: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二)课外探究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慷而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中的大江指的是哪条江?(2) 你认为这首诗作于哪一年的什么战役之后?(3) 诗里提到的穷寇是谁?霸王是谁?三、当堂训练:1、促使南京迅速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1949年4月,宣告国民党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A.北平B.天津C.南京D.广州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C.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取得胜利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解放军的英勇善战C.人民群众的支持D.国民党力量弱小。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学习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述国共双方主力作战的战况。
2,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空间概念。
2,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回顾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3,将本课与“南京国民在政府的建立”一目相联系,让学生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人民的胜利。
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2,对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原因的认识。
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于是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进攻,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此时,国民党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
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人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二,感知理解1,“关门打狗”,决战东北多媒体:有关辽沈战役打响时的影视资料。
师:画面中展现的是哪一次战役?辽沈战役。
师:出示《三大战役形势图》,介绍辽沈战役前的背景。
背景:经过两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显著变化。
人民解放军方面:人民解放军已增至280万人,装备已经大为改善,军队素质和战术水平大为提高,士气高涨。
国民党军方面:人数下降,士气低落,实行所谓的“重点防御”,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已呈现不稳。
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年级:八年级 科目:历史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海宽 时间:2011-11-26 审核: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及国民党政权覆灭 【学习难点】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
【自主学习】请A 、B 、C 三组同学逐目阅读教材内容,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
【共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1.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2.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归纳整理】(小组合作、讨论、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本课讲述了哪些战役?这些战役有什么意义?
【拓展练习】
1.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
由此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国民党政权垮台
2.决战东北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战略。
这里的“门”指的是 ( ) A .长春 B .营口 C .锦州 D .沈阳 3.下列哪次战役结束以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 )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天津战役
D .孟良崮战役
4.“大军合力战淮海。
”这里的“大军”包括( )①西北野战军 ②中原野战军 ③华北野战军 ④华东野战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5.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将被推翻
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6. 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 )
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果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7.《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下列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A .南京 B .北平 C .天津 D .沈阳
8.(2010·山东菏泽)下列影视资料中不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渡江侦察记》 B.《血战台儿庄》 C.《挺进大别山》 D.《大决战》
9.(2010·江苏南京)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
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0.阅读毛泽东的诗 请回答:
(1)“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2)“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什么战役?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
(4)读了这首诗后,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困惑?请A 、B 、C 三组同学对照学案自我检查!C 组同学加油!
图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一场景发生在__ __(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__ __ 。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图二场景发生在_ _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_ _建立了_ _(国家名称)。
图三 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图三场景发生在__ _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屠杀中国人_ __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
_ __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图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图四场景发生在_ __(战役名称)以后,_ _ _(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