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学体裁

合集下载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

文学体裁知识归纳(一)散文1. 古代散文在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经历以下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3)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骈俪文体。

两晋散文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为代表。

北朝的《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著作,为散文开拓了新的领域。

(4)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5)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6)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 现代散文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与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关于文学的四大体裁

关于文学的四大体裁

散文的种类 3,写人记事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 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往往带有一定 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 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表 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事件的意义。
言行,心理,个性,情操
评价,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
形象 情感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 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是由 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 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精彩片段: 朴:(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看着他)大概是的。 朴:(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 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嗯。 朴:(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朴: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朴:你的女儿?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 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寓言、童话等文学体裁, 是文学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
文学四大体裁 1,诗歌 2,小说 3,戏剧 4,散文
诗 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篇幅短小
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讲究押韵
形象的表达
意象意境
作者的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诗是人类精神的外溢 的文学体裁。
小 说
小说是生活的一种 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 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 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 总称。
散 文
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 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 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分类

文学体裁分类

文学体裁分类一、古代文体诗歌:《诗经》短赋:《荀子·赋篇》(战国)骚赋:屈原《离骚》(战国)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汉)韵文赋文骈赋:江淹《别赋》(南朝)律赋:杜牧《阿房宫赋》(唐)文赋:苏轼《前赤壁赋》(宋)骈文:吴均《与朱元思书》(南朝)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历史散文国别体:《国语》、《战国策》(史传文)纪传体:《史记》……24史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说:韩愈《师说》《马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论: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议论文辩:韩愈《讳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原:韩愈《原毁》黄宗羲《原君》散文寓言:《庄子·庖丁解牛》山川景物人事:《石钟山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杂记文笔记文:《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志:《三国志》、《项脊轩志》铭《陋室铭》、碑志《五人墓碑记》、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妹文》奏议:疏《论积贮疏》、表《出师表》、策《教守战策》(苏轼)书信:《与朱元思书》、《与妻书》、《报任安书》应用文序跋:《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赠序:《送东阳马生序》二、戏剧话剧:曹禺《雷雨》艺术形式歌剧:《白毛女》表现手法舞剧:《天鹅湖》戏曲:京剧、豫剧、川剧……剧情繁简独幕剧:丁西林《三块钱国币》结构不同多幕剧:老舍《茶馆》历史剧:郭沫若《屈原》反映时代现代剧:曹禺《雷雨》喜剧: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丁西林《三块钱国币》矛盾冲突悲剧:曹禺《雷雨》、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正剧:老舍《茶馆》舞台剧:用于舞台表演的剧本演出场合街头剧:以速写手法迅速反映时事,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广播剧:以广播传送、以对白、音乐及辅助音响为表现手段单本剧电视剧连续剧融合文学、戏剧和电影艺术形式,用电视录像手段制作室内剧诗歌分类邹蓉新体诗自由诗:徐志摩《再别康桥》现代诗歌(新诗)散文诗:高尔基《海燕》,鲁迅《野草》(现代生活)旧体诗: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三言:《三字经》四言:《诗经》、曹操《短歌行》古诗杂言:《楚辞》(骚体诗)时代古体诗五言:古诗十九首、曹植《白马篇》、陶渊明(古风)七言:曹丕《燕歌行》无名氏《陇上歌》鲍照诗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乐府:《孔雀东南飞》(五言)五律:杜甫《登岳阳楼》(唐)律诗七律:杜甫《客至》古典诗歌排律:杜甫《夔洲书怀》(古代生活)今体诗绝句五绝:孟浩然《春晓》七绝:刘禹锡《石头城》小令:58字以内白居易《忆江南》(27字)词中调:59—90字范仲淹《渔家傲》(62字)长调:91字以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0字)散曲小令:一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套数:两首以上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抒情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戴望舒《雨巷》哲理诗: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题西林壁》、臧克家《有的人》格律诗:杜甫《旅夜书怀》、毛泽东《七律·长征》形式自由诗:舒婷《致橡树》、穆旦《赞美》散文诗:高尔基《海燕》来源民歌:《诗经·国风》、古诗十九首、《敕勒歌》文人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商隐《锦瑟》山水诗:谢灵运《游岭门山》、王维《山居秋暝》内容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边塞诗: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讽喻诗: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卖炭翁》、杜甫“三吏三别”语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代文体诗歌:《诗经》短赋:《荀子·赋篇》(战国)骚赋:屈原《离骚》(战国)辞赋:司马相如《子虚赋》(汉)韵文赋文骈赋:江淹《别赋》(南朝)律赋:杜牧《阿房宫赋》(唐)文赋:苏轼《前赤壁赋》(宋)骈文:吴均《与朱元思书》(南朝)诸子散文:《论语》、《庄子》、《韩非子》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历史散文国别体:《国语》、《战国策》(史传文)纪传体:《史记》……24史纪事本末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说:韩愈《师说》《马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论: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议论文辩:韩愈《讳辩》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原:韩愈《原毁》黄宗羲《原君》散文寓言:《庄子·庖丁解牛》山川景物人事:《石钟山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杂记文笔记文:《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志:《三国志》、《项脊轩志》铭《陋室铭》、碑志《五人墓碑记》、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妹文》奏议:疏《论积贮疏》、表《出师表》、策《教守战策》(苏轼)书信:《与朱元思书》、《与妻书》、《报任安书》应用文序跋:《伶官传序》《〈指南录〉后序》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古代散文的分类。

文学体裁(词、散曲、短篇小说、剧本)

文学体裁(词、散曲、短篇小说、剧本)

1. 《雙調‧驟雨打新荷》、《雙調‧慶東原》兩首 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散曲,分別屬於散曲的哪一種? 散曲,分別屬於散曲的哪一種? 兩首散曲均屬於小令。 兩首散曲均屬於小令。
2. 指出《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指出《雙調‧驟雨打新荷》 雙調‧慶東原》 兩首散曲題目中的曲牌和宮調。 兩首散曲題目中的曲牌和宮調。 《雙調‧驟雨打新荷》,曲牌:驟雨打新荷;宮 雙調‧驟雨打新荷》 曲牌:驟雨打新荷; 調:雙調 雙調‧慶東原》 曲牌:慶東原;宮調: 《雙調‧慶東原》,曲牌:慶東原;宮調:雙調
二、散曲的體裁特點
散曲,詩歌的一種。它是元 散曲,詩歌的一種。它是元、明盛行的一種 唱曲,亦稱「清曲」。 唱曲,亦稱「清曲」。 散曲包括散套(亦稱「套數」、「套曲」、 散曲包括散套(亦稱「套數」、「套曲」、 散套 」、「套曲 大令」)、小令兩種 」)、小令兩種: 「大令」)、小令兩種: 通常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 子組成,長短不論, 子組成,長短不論,一韻 到底。 到底。 多限於一支曲子, 多限於一支曲子,與詞的 小令不同。 小令不同。
散套 小令
二、散曲的體裁特點
曲有曲牌和宮調: 曲有曲牌和宮調: 曲牌--一支曲子的譜式 曲牌--一支曲子的譜式 -- 宮調--樂曲的調式, --樂曲的調式 宮調--樂曲的調式,每個宮調都有若干 個曲牌。 個曲牌。 曲句在規定的字數之外可以增添字,所增加 曲句在規定的字數之外可以增添字, 的字叫「襯字」。襯字可以是實詞, 」。襯字可以是實詞 的字叫「襯字」。襯字可以是實詞,也可以 是虛詞,句首、句中都可以加,而且多少、 是虛詞,句首、句中都可以加,而且多少、 平仄不限,因此曲在語言上活潑自由, 平仄不限,因此曲在語言上活潑自由,更加 口語化,便於演唱。 口語化,便於演唱。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散文、诗歌、戏剧、小说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
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3.选材剪材
4.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5.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二、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情抒情、托的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
侧相映等。

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三、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意、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衰、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夸张、比喻、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比拟借代等。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3.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
情的写法。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简称“文体”。

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小说剧、寓言等。

以下是是小编带来的文学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

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

⽂学体裁和⽂章体裁的区分(完整版)分不清⽂学体裁和⽂章体裁的话,会给我们的语⽂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以下是⼩编带来的⽂学体裁和⽂章体裁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章体裁包括:记叙⽂、议论⽂、说明⽂、应⽤⽂等四个⽅⾯的常识。

(⼀)、记叙⽂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式、以记⼈、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种⽂体。

1、记叙⽂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式分:①简单记叙⽂②复杂记叙⽂(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为主的记叙⽂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说明⽂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种⽂体。

1、说明⽂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②事理说明⽂③科学⼩品⽂从语⾔表达⽅式分①平实说明⽂②⽂艺性说明⽂2、说明⽂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应⽤⽂是⼀种切合⽇常⽣活、⼯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定格式、篇幅短⼩、简明通俗的实⽤⽂体。

1、应⽤⽂的种类(1)书信类⼀般书信、专⽤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记、读书笔记(3)公⽂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类启⽰、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条、请假条、留⾔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议论⽂是以议论为主要⽅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体。

(1)、议论⽂的分类按内容⽬的分:①⼀般性政论⽂②评论③杂⽂(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式分:①⽴论⽂②驳论⽂⼆、⽂学体裁(⼜称⽂学样式)⽂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戏剧、⼩说四⼤⽂学样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
一、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体裁:
a、诗歌:诗、词、曲、民谣等,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
b、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
散文的种类有:
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
②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③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
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
故事等);
d、戏剧: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
e、其他文体
(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
(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
(3)神话故事;(4)民间故事;
(5)传说;(6)回忆录
二、没有塑造形象的是文章体裁(实用文体):四大类
a、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b、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c、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

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

d、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

书信、通知、启事、
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文 [散文——议论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学[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体[诗歌——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
裁[戏剧文学——话剧、歌剧、歌舞剧、戏曲等
文 [记叙文——消息、通讯、回忆录、传记、家史等
章 [议论文——政论、评论、序跋、杂文、学术论文等体[说明文——科普说明文、辞书、教科书、说明文等裁[应用文——条据、规约、书信、公文、各类文书等
四、相关常识
(一)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

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

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

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二)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四)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五)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

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

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

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

答案补充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
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

四、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
(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二)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
(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
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
(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请书)电报、汇款
(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
(3)公文类:通知、通报、报告(调查报告、科学报告)请示、
计划、总结、会议记录(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启示、海报
(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
(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
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