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检验作业流程

合集下载

关于品质检验作业流程的规定-PQC

关于品质检验作业流程的规定-PQC

发得快品质检验作业流程指引(PQC)1.目的:合理规范QC部品质检验作业流程,确保对产品的各阶段品质状态进行有效检验与判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发得快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工程打样检验、产品首检、制程巡检等制程品质控制环节。

3.职责:3.1.PQC负责大货生产前的样品及首件检验与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3.2 对工程打样的样品检验完成时,要出具样品检验报告,并配合工程完成样品承认书。

3.3 大货生产前要完成首件检验并出具首件检验报告。

3.4 制程中采用不定时巡检,有针对性地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及在制品的关键特性进行巡检,确保在制品符合产品的相关要求,并保持完整的PQC巡检报告。

4.作业流程规定4.1.工程打样检验作业4.1.1. 工程接获跟单/业务通知,按客户要求备料、取料及进行手工制作,打样完成时,通知品检PQC验样。

4.1.2. PQC接获工程通知后,应对完成的样品严格按对应客户品质要求及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核对客供资料包括图纸、客供样品实物以及订单等,并出具检验结果。

4.1.3 样品承认书之样品检验报告由检验员签名并呈交品质经理签名确认。

方可随工程打样(注意:有部分客户要求一份样品对应一份检验报告,如打样有5PCS就应有对应的5份样品检验报告)送交客户审批。

4.1.4 经客户批核的样品,如有回转发得快公司使用的,应在使用完后归入样品架放置保留,以利下次同类型产品之生产参照。

4.2 首件检验作业4.2.1.每单大货生产前,必须进行首件检验.4.2.2.首件之定义:生产大货前之第一个在制品或制成品;生产大货前之批量试产之第一在制品或制成品.用于确定试产效果,及大货生产过程的样办参照作用.4.2.3.首件之制作一般情况由生产线组长完成,特殊情况下交由生产经理完成。

当首件制作完成时,生产线应通知巡检PQC到场检验是否合格,未经检验合格的首件不得用于大货生产的参照样办。

未经首件检验环节,不得进行大货生产。

检验员作业流程

检验员作业流程
3.《品质异常联络兼对策书》
本次修订摘要
核准
审核
制定
XXXXX有限公司
QA作业流程
三级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码
QQ-WI-A/02
A / 0
1/1
一十三、目的
1.及早发现不合格现象,杜绝不合格品入库或出货;
2.发现不合格现象,提出改善对策,防止不合格再发。
一十四、目标
1.批量合格率100%。
一十五、范围
1.对生产部成品进行随机抽检;
2.客户来厂验货跟进。
一十六、定义
1.抽检:是按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从送货批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构成一个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验和判定产品批合格或产品批不合格;
一十七、流程
1.检验准备必须生产通知单,调出《成品检验基准书》、样品,检测仪器或工具,及记录表单;
2.抽样计划按MIL-STD-105E正常单次抽样,Ⅱ级;允收水准按AQL=CR︰0、MA︰0.65、MI︰1.5取样判定;
11.当天生产品或本批完成品,检验员必须要进行抽检,重复按AQL抽检一次,防止不合格品流出,并将结果填写在《巡检记录表》备注栏内(生产数量,抽检数量,不良数量,不良率);
12.当天生产品或本批完成品,检验合格后,在外箱《现品票》品质状态栏内盖上《合格》标识。
一十二、表单
1.《送检单》;
2.《巡检记录表》;
XXXX有限公司
IQC作业流程
三级文件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码
QQ-WI-A02
A / 0
1/1
一、目的
1.及早发现不合格现象,防止不合格品投入生产;
2.发现不合格现象,提出改善对策,防止不合格再发。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工作流程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属品质保证部)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认,标识及统计;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确认。

IPQC工作流程简单的说:工作内容包括:首件检查、各类变更文件的跟踪。

4M1E的巡查。

发现异常的提出、跟踪与验证。

详细的说: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l):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

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 4MIE)。

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1.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2. 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检验中常常与使用控制图相结合。

过程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一,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二,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三,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四,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

首件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检验员进行专检。

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QC检验标准

QC检验标准

一、目的:规范QC作业标准,维护公司产品品质的稳定。

二、范围:适用于SMT所有QC岗位关于PCB及FPC成品的检验。

三、作业流程:1、佩戴好防静电手环及手指套。

2、普通的PCB或FPC板使用放大镜或目视检验。

3、带连接器的产品/IC需使用显微镜进行检验。

4、带有发光二极管的产品需要进行测试。

5、依QC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全检。

6、准备好与产品相对应的静电气泡袋或包装吸塑盒。

7、发现批量性不良或不良品超标时需及时向反馈。

8、检验好之良品按要求放入静电架或吸塑盒。

9、所检不良品,须以红色箭头纸标识,并交修理员修理。

10、修理品须经重新检验OK后方可重新包装。

11、将良品点清数量写好合格证送OQC抽检。

12、按AQL进行取样抽检。

13、抽检结果记录在《OQC检验表》。

四、注意事项:1、所有流程均按标准实施。

2、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跟进。

3、维护所有的测试工具及标准。

4、做好每天工作区域的5S。

112一、目的:规范锡膏印刷标准,提高锡膏印刷效率。

二、范围:适用于SMT车间PCB或FPC的锡膏印刷。

三、作业标准:1、CHIP类PCB及FPC判断标准:(a). 理想状态(b).允收状态(c).拒收狀状态标准:1.锡膏并无偏移;2.锡膏成型佳,无崩塌断裂;3.锡膏覆盖焊盘90%以上,4.锡膏量,厚度均匀.1.锡膏部分偏移但覆盖焊盘80%以上;2.锡膏成型佳,无崩塌断裂;3. 锡量均匀.4.锡膏量,厚度均匀.1.锡膏印刷偏移超过20%;2.两焊盘锡量不均匀;3.锡膏量严重不足.一、目的:规范锡膏印刷标准,提高锡膏印刷效率。

二、范围:适用于SMT 车间PCB 或FPC 的锡膏印刷。

三、作业标准:1、IC 或连接器类PCB 及FPC 判断标准:(1). 理想状态 (2).允收状态(3).拒收狀状态标准:1.锡膏并无偏移;2.锡膏成型佳,无崩塌断裂;3.锡膏覆盖焊盘90%以上,4.锡膏量,厚度均匀。

1. 锡膏部分偏移但覆盖焊盘80%以上;2.锡膏成型佳,无崩塌断裂;3. 锡量均匀.4.锡膏量,厚度均匀.1.锡膏印刷偏移超过20%;2.锡膏成形不良且断裂;3.形成连锡.一、目的:规范焊接外观检验标准,提高外观检验效率。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标准OQC 抽检作业流程,满足产品品质标准,特制定此流程.2.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XXX 周密科技生产的全部产品。

3.定义3.1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产品出货前的品质检验/品质稽核及管制3.2作业依据3.2.1《OQC 首件标准检验指导书》 3.2.2 《OQC 检验特别处理作业指导书》3.2.3 《OQC 检验不良停复线作业指导书》3.2.4 成品出货检验标准3.2.5 检验指导书〔SIP〕 3.2.6 研发/工程变更文件3.2.7 生产任务单 3.2.8 软件释放单3.2.9 CMF 文件 3.2.10 内部行文3.2.11 安规认证文件 3.2.12 包装BOM 与实物核对3.2.13 check list4.工作职责4.1制造中心4.1.1负责供给测试良品机器并依据批次送检2023.10.12 版第一次制订A/0编制修订履审核历批准4.1.2负责送检机器的物料标识卡及产品追踪表内容填写4.1.3负责对OQC 检验批退的不良机器安排重工并二次送检4.2工程部负责不良品分析缘由,并制定订正改善方法及预防措施4.3品质中心4.3.1对制造送检的机器进展检验〔外观、功能〕并记录报表中4.3.2负责对产品进展质量监控,对检验工程的完整性,负责报告的最终判定。

5.工作内容5.1检验抽样打算5.1.1抽样打算:公司执行国家标准GB/T2828:2023 单次正常检验抽样打算,抽样检验依据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抽样方法抽样,AQL 值取Cri=0;Maj:0.65;Min:1.5。

5.1.2抽检比例:正常抽检数量依据生产送检每个批次的10%进展检验。

5.1.3抽检规章:正常状况下,依据GB/T2828.1-2023,承受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抽取样品;非正常状况下,转换规章如下:正常-->加严:在正常检验〔10%〕状态下,假设连续5 批中有2 批被拒绝,则由正常〔10%〕转为加严检验〔15%〕。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程序(含流程图)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有效测量与监控产品从进料、制程、成品及出货各阶段检验作业能始终符合产品工程规范的各项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品管IQC、IPQC、QA过程作业。

3.0权责:3.1品管部:负责各阶段品质检验的执行、标识、追溯的管理、实际验货。

3.2工程部:产品作业标准的制定与检查。

3.3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工程标准、验收标准执行生产作业。

3.4业务部:依订单需求验收出货数量。

3.5资材部:采购物料的外部联络。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进料检验5.1.1收料5.1.1.1供应商依据采购订单交货到公司仓库。

5.1.1.2仓管依据采购订单核对送货单是否一致,如若不符则退货并要求供应商重新交货,符合则点收数量并开出[进货单]。

5.1.1.3仓管将[进货单]连同要求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如材质报告、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交品管部,通知IQC进行检验。

5.1.1.4检验参照依据AQL表或依客户端需求作抽样检验。

5.1.1.5品管部IQC接到[进货单]后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文件进行验证,(有法规环保类要求的产品必须依客户指定或经国家认可有检测能力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如“SGS报告”等);品管部可以根据批量大小、价值贵重程度来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材质进行一次确认。

5.1.1.5下列几项物料必须由品管部进料检验:a)生产性原材料。

b)外发加工产品。

c)包装材料等。

5.1.2需应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验收、检验5.1.2.1接收检验及测试:a)核对材质证明(限自购原材料,样品或来料加工产品可不需要提供材质证明),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

b)依《检验标准书》逐项检验与填写[进料检验报告],无《检验标准书》时,依图面求或样板检验,检验结果可直接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c)凡属客户提供来料进行加工,如无图面,依据客户提供的规格进行检验;如既无规格又无图面,IQC只针对其外观进行检验并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工‎作流程IPQC(In Proce‎s s Quali‎t y Contr‎o 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属品质保证‎部)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认,标识及统计‎;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确‎认。

IPQC工‎作流程简单的说:工作内容包‎括:首件检查、各类变更文‎件的跟踪。

4M1E的‎巡查。

发现异常的‎提出、跟踪与验证‎。

详细的说: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 s quali‎t y contr‎l):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

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 4MIE)。

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1.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2. 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检验中‎常常与使用‎控制图相结‎合。

过程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一,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二,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三,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四,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的工作流程及检验流程

IPQC工作流程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属品质保证部)1.负责首检和部分过程检查、制程中不良品的确认,标识及统计;2.负责巡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使用、装配操作、机器运行、环境符合性等全方位的定时检查确认。

IPQC工作流程简单的说:工作内容包括:首件检查、各类变更文件的跟踪。

4M1E的巡查。

发现异常的提出、跟踪与验证。

详细的说:过程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l):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去继续进行加工。

因此,过程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如 4MIE)。

实际上,在正常生产成熟产品的过程中,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4M1E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出现变异导致,因此,过程检验可起到两种作用:1. 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走,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和标准的要求;2. 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过程各个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生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检验中常常与使用控制图相结合。

过程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1)首件检验: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进行首件检验:一,一批产品开始投产时;二,设备重新调整或工艺有重大变化时;三,轮班或操作工人变化时;四,毛坯种类或材料发生变化时。

首件检验一般采用“三检制”的办法,即操作工人实行自检,班组长或质量员进行复检,检验员进行专检。

首件检验后是否合格,最后应得到专职检验人员的认可,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