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燃煤电厂厂用电率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降耗节能措施

火力发电厂降耗节能措施一、设备概述良村热电、发电机组厂用电率约7.59%、7.89%,与同业对标,与国内先进火电机组有一定差距。
本文结合具体情况从节能改造、优化运行方式等方面深挖节能潜力进行探讨,最大限度降低厂用电率.以适应时代对火电厂发展的需求。
石家庄良村热电是河北南网重要的电源、热源支撑点,锅炉为东方锅炉生产的型号为DG1110/17.4-II12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燃煤汽包炉,单机配三台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两台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风机均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双排汽、单轴、两级可调整供热抽汽、凝汽式机组。
配有两台50%BMCR容量的汽泵,一台35%BMCR容量的电泵,两台凝结水泵(一台变频调节)、两台循环泵。
发电机为东方电气制造的QFSN-330-2-20型氢冷发电机,经容量为370MVA的主变接入220kV升压站,发电机出口经高厂变接带厂用电,厂用电分为6KV和400V两个电压等级。
机组大容量辅机和低压厂用变接入6KV系统,低压供电方式采用PC/MCC方式,两台机组设一台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
二、降低厂用电率的具体措施厂用电率的决定因素有多个,辅机电动机的耗电量对厂用电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合理调整、运行方式优化、节能改造同样影响着厂用电率。
通过几年的运行,暴露出部分设备在运行时的节能潜力很大,良村热电通过对设备的节能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厂用电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1.磨煤机高铬钢球改造由于机组为河北南网骨干电厂,经常性参与机组调峰,在晚22:00-次日6:00时间段经常处在机组低负荷状态,有时机组负荷仅略高于最低稳燃负荷,此时即使采用双磨运行,磨煤电耗仍较高依旧居高不下,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通过考察采用铬锰钨抗磨铸铁球(高铬钢球)替代现使用的中铬钢球,并优化磨球级配方案,首先对1B磨进行更换钢球改造试验,技改后根据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在磨煤机出力不变、煤粉细度不变的情况下,1B磨煤单耗能明显下降,电流从之前的140A左右降至115A,电机功率从1200kW/h左右降低至1000kW/h,计算每天节电约4800kWh,按每千瓦0.3元,年单磨运行7000小时计算,年节约费用约42万元以上,节电效果明显。
330MW亚临界空冷供热机组降低厂用电率的节能技术分析

330 MW亚临界空冷供热机组降低厂用电率的节能技术分析摘要:针对330 MW空冷供热燃煤火力发电站,分析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检修、运行调整、入炉煤质优化和机组负荷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规律,提出设备改造和运行优化措施,以降低综合厂用电率,实现节能降耗,增加发电经济效益。
结果表明影响厂用电率的因素包括重要耗电辅机的运行方式,以汽代电改造,采用变频、高频电源、热泵、引增合一等节能技术改造,系统参数的运行优化调整,空预器堵塞、高加泄漏、阀门内漏等设备缺陷治理,启停机时间和检修周期。
降低厂用电率的设备改造措施包括对一次风机、引风机及热网循环泵等辅机进行变频调速的节能改造,热泵改造,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引增合一改造,凝泵变频自动调节改造。
降低厂用电率的设备缺陷治理措施包括在平时检修各专业开展严密排查,利用检修时机处理空预器堵塞问题,处理给水泵再循环调门漏量大的缺陷,及时处理高加泄漏。
降低厂用电率的运行优化措施包括标准化运行分析和运行方式调整,小指标竞赛,电动给水泵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和加载压力运行优化,脱硫浆液循环泵运行优化,除尘二次电压优化,环境温度及机组负荷较高时及时投入空冷岛喷雾,检修用电优化管理,入炉煤质优化,尽量增加机组负荷及避免负荷损失。
关键词:空冷供热机组;综合厂用电率;辅机耗电率;变频调速改造;热泵改造;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引言:对于燃煤火力发电站,厂用电率是衡量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1-3]。
厂用电率不仅直接反映发电厂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还决定发电厂的经济效益[2-5]。
降低厂用电率,不仅能降低煤耗,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7]。
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影响燃煤火力发电厂综合厂用电率的因素,针对问题,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机组检修质量、节能技改和运行方式,降低综合厂用电率。
本研究针对330 MW空冷供热燃煤火力发电站,分析节能技术改造、设备检修、运行调整、入炉煤质优化和机组负荷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规律,提出设备改造和运行优化措施,以降低综合厂用电率,实现节能降耗,增加发电经济效益。
火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厂用电措施

火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厂用电措施【摘要】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是指供火电厂内部使用的电力,对于火电厂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发电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火电厂厂用电消耗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厂用电消耗的措施,包括优化厂用电管理、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
这些举措不仅能有效降低火电厂的运营成本,还能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
文章强调了降低厂用电消耗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火电厂厂用电节能发展的趋势,为提升火电厂厂用电的节能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燃煤火电厂、厂用电、消耗分析、影响因素、降低消耗措施、优化管理、技术升级、设备更新、节能发展趋势、厂用电重要性、节能。
1. 引言1.1 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概念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概念是指火电厂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
厂用电是火电厂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供水、照明、空调、通风等设备的运行,同时也用于各种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
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是火电厂整体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火电厂的运行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
厂用电的消耗情况也反映了火电厂的管理水平和节能意识。
燃煤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形式之一,厂用电的消耗量也较大。
随着火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厂用电的消耗量也在逐渐增加。
对厂用电的合理管理和节约利用已成为火电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厂用电的重要性厂用电的重要性体现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在火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厂用电主要用于驱动大量的辅助设备和系统,如泵、风机、照明等。
这些辅助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
厂用电的供应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优良程度对于火电厂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量也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随着能源价格的波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需要不断降低厂用电消耗,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电厂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电厂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各个电厂节能减排的针对性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就是所谓防止“跑、冒、漏、滴”,用低耗设备替代高能耗设备,简化各个运行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等等。
电厂降本增效的方法和措施:
1、优化设备运行:对电厂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避免能源浪费。
2.节约水资源: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减少厂址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应配齐各级能源计量器具,加强统计能源消耗基础数据。
4、公司应进一步健全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
完善能源消耗定额工作,改进考核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5、做到人员持证上岗,自觉接受能源利用监测。
6、加大对各类管网的巡检力度,按经济厚度对损坏、裸露的管道及阀门进行保温,以减少损失。
7. 提高燃煤燃气利用效率:采用高效锅炉、燃气轮机等设备,提高燃煤燃气的利用效率。
8. 减少照明能耗:采用节能灯具、LED灯等,降低照明能耗。
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与措施

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与措施摘要:通过对发电厂用电率指标的分解,找出降低厂用电率的三大系统:给水系统、脱硫系统及送、引风系统。
本着“小投入大节能”的原则,针对系统实际情况,通过采取设备整治、运行调整、指标管理等方式,找到了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与措施。
设备整治、运行调整策略实施后,通过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某发电厂中有煤电机组容量为2×130mw。
二台煤机分别于1993年9月、1994年4月投产发电,同时2001年及2003年对汽轮机低压缸通流部分进行改造,改造后煤机出力由2×125mw增至2×130mw。
下面重点对二台130mw煤机厂用电率情况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机组新机组的投产,电力需求逐渐小于电力供给,造成机组负荷率较2006年之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由于环保压力的加大,脱硫设施的投入,厂用电率加速上升。
尤其是小机组老机组,由于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工艺的限制,发电厂用电率甚高,严重制约了电厂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降低发电厂用电率,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提效的首选。
发电厂用电率就是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控制和减少电厂自用电能的消耗,就增加了电厂输出的电量。
同时降低厂用电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煤耗。
电厂生产过程中降低厂用电率一般有三种途径:①技术改造。
②设备整治。
③采用有效的运行调整与指标管理。
为了切实降低厂用电率,2009年电厂本着“小投入大节能”的原则,通过采取后两种方式:设备整治与运行调整,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找到了降低厂用电率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表中列出了2008年至2011年,电厂厂用电率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2009年实施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后,与2008年相比厂用电率下降了0.36%,2010年与2011年每年仍稍有下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降低厂用电率办法及措施

降低厂用电率的办法及措施1、组织措施、加强节能管理成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发挥节能监督作用。
节能降耗专工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坚持月分析、月总结办法,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对策;1.2、制定目标,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指标细化分解到部门、专业、班组和员工。
对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影响、谁负责、谁未按期落实完成、考核谁”的原则;对提升并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提出、谁完成,奖励谁”的原则。
将经济指标的好坏纳入考核机制,督促各级人员各尽其责,切实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1.3、积极推进小指标活动,优化运行方式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经济调整参数的积极性,要求员工懂调整、能调整、勤调整,力争机组初终参数压红线运行。
加强各值小指标调整技术交流,通过小指标竞赛活动,逐步提升机组经济指标运行水平;、积极开展技措、技改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攻克节能技术难题为使节能工作上一个台阶,可通过收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号召全员积极参与,对于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节能技术难题,集思广益,通过收资、讨论、技术交流等方法,逐一攻克。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使节能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开展节能评价工作,实行节能规范管理认真开展节能评价工作,规范节能管理流程,完善节能管理制度,细化节能各项措施,督促节能项目的实施和检查,对完成的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价,实行闭环管理,通过节能评价工作平台,挖潜增效、提升指标;、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制定《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加强非生产用电的管理与监督,倡导节能意识,办公、生活场所等电气设备做到人走关停,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将非生产用电的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实行定额使用;、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机组负荷率与发电厂用电率存正比关系,机组负荷率越高,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同时机组调停次数越少,发电厂用电率越低。
充分与电力公司沟通并协调,提高发电量计划,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多带负荷上限,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厂用电率;、整治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率,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根据机组运行情况,跟踪好设备、了解设备的性能,提高辅机出力。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措施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措施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提高蒸汽参数常规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典型参数为24.2MPa/566℃/566℃,常规超超临界机组典型参数为25-26.25MPa/600℃/600℃。
提高汽轮机进汽参数可直接提高机组效率,综合经济性、安全性与工程实际应用情况,主蒸汽压力提高至27-28MPa,主蒸汽温度受主蒸汽压力提高与材料制约一般维持在600℃,热再热蒸汽温度提高至610℃或620℃,可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
主蒸汽压力大于27MPa时,每提高1MPa进汽压力,降低汽机热耗0.1%左右。
热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可降低热耗0.15%。
预计相比常规超超临界机组可降低供电煤耗1.5~2.5克/千瓦时。
技术较成熟。
适用于66、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设计优化。
2、二次再热在常规一次再热的基础上,汽轮机排汽二次进入锅炉进行再热。
汽轮机增加超高压缸,超高压缸排汽为冷一次再热,其经过锅炉一次再热器加热后进入高压缸,高压缸排汽为冷二次再热,其经过锅炉二次再热器加热后进入中压缸。
比一次再热机组热效率高出2%~3%,可降低供电煤耗8~10克/千瓦时技术较成熟。
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国家部分30万千瓦以上机组已有应用。
国内有100万千瓦二次再热技术示范工程。
3、管道系统优化通过适当增大管径、减少弯头、尽量采用弯管和斜三通等低阻力连接件等措施,降低主蒸汽、再热、给水等管道阻力。
机组热效率提高0.1%~0.2%,可降低供电煤耗0.3~0.6克/千瓦时。
技术成熟。
适于各级容量机组。
4、外置蒸汽冷却器超超临界机组高加抽汽由于抽汽温度高,往往具有较大过热度,通过设置独立外置蒸汽冷却器,充分利用抽汽过热焓,提高回热系统热效率。
火电厂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火电厂节能降耗措施分析摘要:在社会生活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力工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火力发电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增加投入的过程中,火力发电厂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但其运行效率难以提高,给火力发电厂带来了巨大的浪费。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浪费不仅影响其工作效率,而且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
为了解决火力发电厂能耗过高的问题,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原因。
关键词:关键词:火电厂;节能降耗;措施引言:火力发电厂是一次能源消耗大户,年煤炭消耗量巨大。
提高火力发电厂一次能源利用率,尽可能降低发电成本,已成为各大发电企业的研究课题。
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降低能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各电厂也是我国电厂在残酷的市场中赢得和节约电力资源的唯一途径,主要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包括节煤、节油、节水、节地、节电、减少蒸汽消耗、减少传输损耗、消除运行滴漏、泄漏等,结合我厂的设备情况,并通过实际运行经验,总结和分析了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
如提高真空度,保证供水温度,加强燃烧调节,减少工质泄漏和损失,节约厂用电等。
一、火电厂节能降耗的现实意义研究(一)降低生产成本火电厂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将给我国带来许多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其中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传统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模式下,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没有有效地开采和充分利用许多资源的价值,这也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火力发电厂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
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实施节能降耗政策,相关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实现资源的最大开采和利用。
1.获得技术上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还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做好电力生产技术创新工作,通过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实际价值,使资源的有效利用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节能降耗的最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通常在除尘器一、二电场采用高频电源,大幅增强烟尘的荷电量,减少电场内无效的空气电离所消耗的能量,既提高除尘效率,又减少能耗。
(7)燃油系统。具备变频改造条件的应实施供油泵变频改造,即使供油泵未进行变频器改造,也可以在锅炉燃烧稳定可靠、保护装置完整的前提下,日常运行时停止供油泵运行。
(8)真空泵系统。通常有2种方式来提高水环真空泵抽吸能力:一是采用深井水、中央空调冷媒水等冷却方式降低真空泵的工作液温度;二是加装大气喷射器或蒸汽喷射器提高真空泵入口压力。近年来,部分机组使用罗茨-水环泵串联抽真空技术,该设备采用罗茨泵抽吸凝汽器不凝结气体,经过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水环真空泵,通过以小代大的方式运行,节电明显。
(7)空预器漏风治理。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是风烟系统的主要漏风点,漏风率控制在8%以下,超过6%应查找原因,及时治理;若漏风率长期超过8%,则应通过检修调整密封间隙或改进空预器密封结构,可采用柔性密封、接触式密封等技术。
(8)送风机双速改造。低速运行时有明显的节电效果,根据情况在夏季高负荷时段,风机高速运行,维持锅炉燃烧所需风量。
(9)低负荷单侧风机运行。试验确定单风机运行耗电与双风机耗电情况比较,确定单侧风机运行时机组最大负荷,完善机组控制逻辑,实现系统的顺控启停与并列操作。
(10)增压风机加装旁路烟道。低负荷时可停运增压风机,利用引风机剩余压力克服脱硫系统阻力,降低风机能耗。
2优化制粉系统运行
(1)确定不同负荷的磨煤机运行方式。根据煤质及每台磨煤机特性,尽可能保证磨煤机最大出力运行,根据负荷变化及时启、停磨煤机。对于双进双出式磨煤机应对比长期负荷工况,选择最佳钢球装载方案,如长期低负荷工况运行则适当减少钢球装载量。
1降低风烟系统耗电
锅炉风烟系统主要包括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增压风机等,风烟系统消耗的总能量即系统中各风机消耗的能量之和。降低锅炉风机能耗有两个主要途径:
一是在保证锅炉燃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风烟系统运行的流量和系统阻力;
二是选择与锅炉风烟系统相匹配的风机及调节装置,提高风机的实际运行效率。
(1)试验确定主要风机效率曲线。现风机的效率曲线均为制造厂家提供,是风机单体试运时的效率曲线,安装到现场系统后,由于烟风道和挡板等影响出现较大变化,并不能准确反映风机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等级检修前效率试验或专门安排主要风机效率及烟风道阻力试验,确定风机在整套系统中的实际高效运行区,明确检修治理和优化点,明确动、静叶开度与风机效率的关系,优化运行调整,使风机运行在高效区。
(2)严格氧量控制。锅炉运行中过大的过剩空气系数是造成风机流量增加,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煤种和负荷应有不同的过剩空气系数,因此应通过试验确定出不同煤种和不同负荷下的最佳运行氧量,优选送、引风机电流、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比率等参数,输入自动控制系统,以便运行人员监视和控制。
(3)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单耗合并监测、分析与调整。开展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不同负荷工况下的优化运行试验,选取总耗电量的最小点工况,维持增压风机入口微正压,对应设立调整优化曲线。
(5)化水系统。通过水平衡试验,掌握电厂用水现状和各水系统找节水的潜力。
保证制水系统在满出力下运行,保证膜处理系统按设计回收率运行,减少膜系统污堵,缩短制水时间,减少制水次数。
(6)前置泵系统。新建机组的除氧器高位布置、前置泵与汽动给水泵同轴设计,彻底解决了前置泵耗电问题;在役机组通常采用前置泵叶轮切削方式尚有一定的节电空间。
(4)引风机、增压风机合并改造,加装变频器或者选用汽动驱动。新机组投产应该选用为“引增合一”方式;环保设施综合改造、脱硫旁路挡板取消后,风机出力能够满足运行要求,不建议进行“引增合一”改造。合并改造的联合风机应加装变频装置,节电效果明显。有稳定可靠的热用户,联合风机可选择背压式汽轮机驱动,大大降低厂用电率;如果选用凝汽式汽轮机驱动,系统复杂,投资大,容易出现节电不节煤现象,需慎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碎煤机连续运行。减轻给煤机和磨煤机的磨损,也可降低2~5%的磨煤机电耗。
3除尘除灰系统节电
(1)电除尘设备治理。如保持合适的极板间距、治理极板弯曲变形、阴极线脏污、振打装置缺陷等。针对电袋除尘器,可以采用优化袋区的喷吹时间及间隔,合理控制好布袋的压差,既降低了引风机电耗还能延长布袋的使用寿命。
(2)提高磨煤机出、入口温度。注意监督冷风门的严密性,并设法在检修中保证冷热风门关闭严密。运行中尽可能保证每台磨入口风门在较大的开度,减少风门节流损失;加装一次风冷却器降低磨煤机入口风温,加强空预器换热,降低排烟温度;采用一次风压母管压力调节的方式,有效降低一次风机电耗。
(3)控制一次风压,降低一次风率。保证一次风压与炉膛压差在0.6kPa左右,控制一次风各风管风速均匀,风速控制在24~27m/s以内为佳。
降低燃煤电厂厂用电率的方法
厂用电率是衡量火力发电机组经济性能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同类型机组的厂用电率指标的差异,可真实地反映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各发电企业也是把降低厂用电率作为强化生产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燃煤电厂如何达到最优的厂用电率,需要从规划设计、基建安装、调试、生产运营、检修维护、技术改造各个阶段的不断完善才可以实现。
(2)加强循环水系统胶球和滤网的管理。胶球系统重点监视收球率,投入胶球时尽量利用循环水流量较大的时机。二次滤网应采用定期投入与压差管理相结合,及时清污和排污。
(3)循环水系统节水。根据水源水质及深度节水要求,试验确定循环水处理工艺,采用循环水浓缩倍率自动控制,减少循环水补充水。
(4)优化开式水运行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减少开式水泵运行时间,采用开式水出入口门全开(或加装旁路),依靠循环水压力冷却。
(3)空压机系统。分析厂区内各类压缩空气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安全前提下进行连通合并改造。具备条件的可在灰用空气系统加过滤器,代替仪用空气系统运行,实现仪用空压机停备。
当机组备用或检修时,具备条件后应及时隔离停备机组的仪表或灰用空气系统。
(4)输煤系统。做好原煤仓料位监测,优化输煤程控方式,严格控制输煤皮带空载运行时间,尽量保证输煤皮带尽可能大负荷连续运行。
(5)氧化风机由罗茨风机改进为高速离心风机,提升风机效率。
5循环水系统节电
(1)建立循环泵台数与循环水温度、排汽压力对应曲线。现在大部分机组均采用了动叶可调式或采用高低速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应通过试验明确循环泵台数与循环水温度、排汽压力对应最佳运行曲线,严格执行。将二台机循环水出入口管道联络,以便实现两机三台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
(5)降低系统运行阻力。主要监管压差的设备为:空预器、除尘器、脱硫除雾器、脱硫GGH、脱硝催化剂、低温省煤器等,设立压差监测的上下限值。结合对引、送、一次风机等辅机的电流监视,及时发现主要压差监控设备运行工况。将吹灰、冲洗等管理措施与压差上下限管理相结合,控制设备压差在合理范围内。
(6)风烟系统泄漏治理。重点监测部位为:锅炉的冷灰斗周边、水封、关断门、人孔门、看火孔、风烟挡板的法兰面和门轴、防爆门等,发现漏点尽快治理。运行中发现风机电流升高,排烟温度异常降低或升高,应及时检查处理。
(5)闭式泵电机双速改造。根据机组运行状况和季节变化,合理地切换高低速运行方式。
6其他设备系统优化
(1)无电泵启动。进行必要的系统完善,机组启动时不用电动给水泵,采用汽动给水泵前置泵上水。
(2)凝结水泵系统。减小凝结水系统管道阻力,避免采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凝结水泵变频调速改造已相当普遍,或者进行更可靠的永磁调速改造,根据负荷调整凝结泵出口压力,有效降低凝泵电耗。当给水泵采用凝结水作为机械密封水时,可以通过改造增加机械密封泵替代,实现凝结水泵全负荷段变速运行。
(2)采用脱硫添加剂。经技术经济比较合适后,可采用添加脱硫增效剂,提高反应能力,可以减少浆液泵全容量运行时间,降低浆液泵电耗。
(3)加强除雾器的水冲洗。除雾器压差越低风机电耗越小,控制除雾器压差小于200Pa运行,否则应进行水冲洗。
(4)加强GGH吹灰管理。对于具有GGH的脱硫装置,必须加强吹灰管理,建议加装蒸汽吹灰装置。建立GGH压差与机组负荷的对比曲线,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9)次要厂用变压器冷备用。由于设备选型预留的裕度较大,部分380V厂用变压器维持空载或轻载运行。应结合厂用电平衡管理,选择燃料、照明、检修、热网等厂用变压器,进行优化配置,停止次要厂用变压器的运行,实现冷备用。
7结语
降低厂用电率是提升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应该以机组的安全可靠性为前提,结合电厂实际,全方位综合运用各类节电措施,强化机组优化运行和设备管理,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不断地挖掘节能潜力,谋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燃煤电厂在机组设计阶段对辅机合理选型,避免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出力不足,高负荷下不能满足出力要求;
二是裕量过大,使设备处于低效区运行。实施过程中却很难把握,常常出现辅机设计裕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
电力市场的变化引起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造成了厂用电率偏高。
近年来,除尘、脱硫、脱硝的大量环保改造工作,给辅机运行带来新的不平衡。煤炭市场变化多端,严重偏离设计煤种,给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带来不确定性。在役燃煤机组降低厂用电率,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加强运行优化调整技术措施,完善设备检修维护管理手段,运用科技创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4)优化输灰系统运行方式。根据机组负荷、输送系统的运行情况来设定输灰系统仓泵进料时间,减小空压机能耗。
4脱硫系统节电
(1)优化浆液循环系统运行。湿法脱硫工艺中,在部分负荷情况下可视情况适当提高浆液PH值,同时保证浆液密度合理,可停运一台浆液循环泵而保证脱硫效率不降低,当恢复该台浆液循环泵运行后应尽快降低浆液PH,以稀释浆液中的亚硫酸盐,保证石膏品质。合理控制脱硫吸收塔液位,既可提高反应区浓度,也可以有效降低浆液循环泵和氧化风机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