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讲1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恶性黑色素瘤(共14张PPT)

恶性黑色素瘤(共14张PPT)

临床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 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扩大,色素加深。随着增大,损害 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也可呈蕈状或菜花状,表面易破溃 、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如向皮 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如向周围扩散时, 尚可出现卫星状损害。
分类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方式、起源、病程与预后的不同 ,可分为两大类,二者又可分为3型。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电镜观察在黑色素瘤的诊断中具有重 皮损深度超过4mm的5年生存率约为53%~55%
99mm间5年生存率约为66%~70%
要的意义。 结节性黑色素瘤(15-30%)
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 手术治疗 对原位肿瘤,彻底切除是惟一最佳方案。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扩大,色素加深。 化疗 适于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可使症状得到缓解,但远期效果不令人满意。 手术治疗 对原位肿瘤,彻底切除是惟一最佳方案。 起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人,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 性别和激素因素 1期和2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女性生存期长于男性。 日光暴晒 阳光辐射是浅皮肤人种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 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生长迅速,恶性程度较高,易有早期转移。 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 结节性黑色素瘤(15-30%) 日光暴晒 阳光辐射是浅皮肤人种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 辅助检查及诊断 8%~20%),国外统计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 浅表扩散性原位黑色素瘤(70%)
但远期效果不令人满意。 α-2b干扰素皮下小剂量长期注射可降低皮损深度>
1.5cm恶黑的转移并延长生存期。 5.放射疗法 对Ⅳ期患者减轻内脏转移引起的压迫症状有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教PPT课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教PPT课件
临床试验可能提供更先进的治疗方案,但需与医 生详细咨询。
谢谢观看
黑色素细胞负责产生皮肤色素,恶性黑色素瘤是 其异常增生的结果。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病因
阳光暴晒、皮肤白皙、家族史等都是皮肤恶性黑 色素瘤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的人群,发病风险更 高。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症状
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新斑块或变 化的痣,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且可能伴随 瘙痒或出血。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2. 谁容易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5.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定义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皮 肤癌,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黑色或多色斑块。
及早发现症状对治疗至关重要。
谁容易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Fra bibliotek谁容易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高风险人群
皮肤白皙、经常日晒、家族有黑色素瘤病史 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也更易受到影响。
谁容易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性别差异
男性患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高于女性,尤其 是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中更为常见。
这可能与男性户外活动较多、日晒时间长有 关。
医生可以通过皮肤镜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的黑色 素瘤。
何时就医?
紧急症状
若出现痣突然增大、出血或溃疡等紧急症状,应 立即就医。
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防晒措施
外出时涂抹防晒霜,并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 烈的时段暴露于阳光下。

恶性黑色素瘤PPT课件

恶性黑色素瘤PPT课件
• 位于肢端的黑色素瘤常需作指(趾)截除术。
18
• 2.播散性病变
• 化疗和生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部分病人 可取得缓解。
• 对局限病变、骨转移疼痛和脑转移可以作放射 治疗,有效率30%
• 可与热疗合并使用,以提高放疗的疗效。 • 孤立的转移病灶,如脑、皮下或淋巴结可作姑
息性手术。 • 肿瘤溃疡、出血不止,经治疗无效时也可作减
• 不推荐低剂量 IL-2 方案治疗。
31
五、预后
预后与临床病理分期、原发灶特点、 病人年龄、部位及治疗方法有关。但原 发瘤的厚度与预后最为密切。
32
2019/10/29
33
29
• (六)CVDⅡ生物化疗方案 • 1、剂量与用法:
• DTIC 800mg/m2 静滴,第1天;VLB 1.6mg/(m2·d) 静滴,第l至4天;DDP 20 mg/m2 静滴, 第l至4天; rlL-2 9MU/(m2·d) 持续静滴24小时,第l至4天; rIFNα 5MU/(m2·d) 皮下注射,第1至5天;21天重复。
天;BCNU 1.50 mg/m2 静滴,第l天(隔一周期用一 次);DTIC 220mg/(m2·d)静滴,第1~3天;TAM 10mg每天两次口服,第l~21天,21天重复。 • 2、注意事项: • 有病人死于呼吸衰竭,可能与BCNU日l起的肺毒性有 关。 • 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报道,与他奠昔芬有关。
症手术。
19
四、治疗
(一)手术
为恶黑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5cm的正常皮 肤已不用
原发灶 厚度《1mm,切除距病灶边缘1-3cm正 常组织;〉1mm,切除距病灶边缘3-5cm正常 组织;位于肢端的恶黑,常需作截指(趾)术。
淋巴结 厚度《1mm,一般不做淋巴结清扫; 厚度〉1.5mm临床分期Ⅲ 期,主张做淋巴结 清扫。

恶性黑色素瘤科普宣传PPT课件

恶性黑色素瘤科普宣传PPT课件

预防复发和远处转移
早期发现:加强自我观察和识别,发现 任何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Hale Waihona Puke 参与科普宣传 活动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传播知识: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帮助更多人了解恶性黑色素 瘤。 社区活动:组织和参加社区活 动,提供免费的皮肤检查和知 识普及。
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网络宣传: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相关 信息,扩大科普宣传的影响力。
生活质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饮 食调节等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重视患者和家属的 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 持。
生活质量和情绪支持
康复护理: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帮助患 者度过治疗期间的身体和心理困难。
预防复发和远 处转移
预防复发和远处转移
定期复查:恶性黑色素瘤治愈后,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或远 处转移。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恶性黑色素瘤 科普宣传PPT
课件
目录 介绍恶性黑色素瘤 早期识别与预防 医学治疗和护理 生活质量和情绪支持 预防复发和远处转移 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介绍恶性黑色 素瘤
介绍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 瘤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起源于黑 色素细胞。 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阳光照射 、肤色等因素有关。
介绍恶性黑色素瘤
发病率: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皮肤 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识别与预 防
早期识别与预防
早期症状:了解恶性黑色素瘤 的早期症状,如痣的形状、颜 色变化等。 自我检查: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注意发现任何新的或异常的 痣或皮肤变化。
早期识别与预防
线上风险评估:利用线上工具帮助评估 自身患病风险。 防晒措施:避免阳光暴晒,使用防晒霜 、穿着遮阳衣物等预防措施。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课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课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 课件
目录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自我检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 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恶性 肿瘤转移而引起的 癌症。
答案:治疗方法因个人情况和肿瘤病变 程度而异。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 术、射线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治疗前先 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统计数据:在所有皮肤恶性肿 瘤中,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 虽然不高,但是致死率非常高 ,其致死率占50%左右,是其它 皮肤癌致死率的20倍以上。
如何预防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
如何自我检 查皮肤恶性黑
色素瘤
如何自我检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
如何治疗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症状:黑褐色或黑色的小痣或癣状皮疹 ,边界不明显,表面容易破溃出血,就 诊时常伴有皮肤瘙痒感,但有时可能无 症状,病变部位通常是躯干或四肢等日 晒部位。
皮肤恶性黑色 素瘤的危害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答案: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 ,会恶化到其它身体部位,对 全身造成危害,并可导致死亡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治疗研究
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针对肛管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也在积极开展,如PD-
1/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临床试验成果
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如联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已 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潜在疗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肛门部肿块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常 因肛门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 呈紫黑色或暗红色,表面可有
溃疡或出血。
肛门疼痛
由于肿瘤侵犯和压迫周围组织 ,患者可出现肛门疼痛,疼痛 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排便异常
肿瘤可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患 者出现排便异常,如便秘、腹 泻或便中带血等。
提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该疾病的罕见性和高度恶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改善患 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具体发病率因地 区和人群差异而异,但总体来说,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死亡率
由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高度恶性和侵袭性,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 高。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 有所提高。
治疗方式选择
合理的治疗方式选择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手术切 除彻底、辅助治疗规范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治疗 方式选择不当或治疗不规范的患者预后较差。
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 重要因素之一。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 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身体状况良好、心态积极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 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获得更好的 预后。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病因和发病机制
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皮肤细胞DNA损伤,导致黑色素瘤发生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遗传易感性增加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黑色素瘤发生 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后,伤口愈合过程中,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导致黑色素瘤发生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黑色素瘤,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颜色深浅不一 诊断标准: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检查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治疗 预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过度摄入 高脂肪、高糖、高 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 惯,适当进行有氧 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和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 治疗效果。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营养均衡。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随访计划和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每3-6个月 进行一次 随访,包 括体格检 查、影像 学检查等
自我监测: 患者应学 会自我监 测,观察 皮肤变化, 及时发现 异常
饮食和运 动:保持 健康的饮 食习惯和 适当的运 动,增强 免疫力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 支持,帮 助患者缓 解焦虑和 恐惧情绪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 需要,定 期进行药 物治疗, 如免疫治 疗、靶向 治疗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神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抗 感染治疗、定期复查等
化疗和免疫治疗
化疗: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常用药物包括 顺铂、卡铂等
联合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攻击癌 细胞,常用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等

黑色素瘤培训演示ppt课件

黑色素瘤培训演示ppt课件
分析当前黑色素瘤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展望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模 式的探索
强调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模式在黑色素瘤 研究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可能的发 展趋势。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用于评估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 能性。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可以帮助确定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是否有转移 等情况。这些检查对于制定治疗方案 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手术治疗及适应证
早期黑色素瘤
对于早期、未发生转移的黑色素 瘤,首选手术治疗,通过切除病
止血措施
对于出血的黑色素瘤患者,医生会根据出血情况采取压迫止血、药 物止血等措施。
转移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医生会根据转移部位和程度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5
患者心理支持与教育
心理支持策略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01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更积极的方式应
避免刺激
避免对黑色素瘤部位进行 过度摩擦、挤压或外伤, 以防止瘤体破裂和感染。
定期检查
对于已确诊的黑色素瘤患 者,应定期接受医生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与感染源接触,降低感染 风险。
处理方法指导
感染处理
对于黑色素瘤并发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挑战。
放松训练
02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以减轻紧张和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四)其它因素 ❖ 年龄和性别
在欧美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在中年左右几乎呈平 行升高趋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发病率的差异逐 渐增大,到老年时,男性的发病率已经显著高于女性。造成 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也与紫外线暴露有关。但在 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这种差异似乎并不明显。 ❖ 社会经济状态 那些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 居住环境等背景更好的人,其黑色素瘤发病率往往更高。但 是在发达国家这种差异似乎更小。
❖ 中位发病年龄51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3%。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一)紫外线照射 黑色素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紫外线照射。紫外线中的UVA
和UVB两个波段均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诱导黑色素瘤的发 生,但具体的机制并不明确。
❖ 人工紫外线照射 室内UV照射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北欧和美国。30 岁以前接受室内照射的人群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比未接受室内 照射的人群高出75%。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分子流行病学 与白种人不同的是,黄色和黑色人种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病 灶多位于足跟、掌趾、甲下等极少暴露于紫外线照射的地方, 这也提示后者的黑色素瘤发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的关系不大。 基因突变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目前发现可能在黑色素瘤中起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基因改变是BRAF基因 的突变。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三) 家族遗传性黑色素瘤
大约有10%的黑色素瘤患者有家族性黑色素瘤病史;一级 亲属患有黑色素瘤者,其本人的黑色素瘤发病率较常人高出 1倍。这种黑色素瘤发病风险的增高可能与家族亲属间具有 相同的浅肤色、日照习惯等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遗 传性的基因改变。CDKN2A和CDK4基因是目前已经明确的 两个黑色素瘤易感基因,其突变可能导致黑色素瘤发病风险 的增加
1、V600E位点的突变在黑色素瘤BRAF基因突变中所占的 比例大于90%。
2、BRAF基因大多突变是体细胞的突变,推测是因为环境 因素诱发导致的。
3、在非慢性阳光损伤型(non-CSD)皮肤黑色素瘤中常见 BRAF基因突变(大约70%),而在慢性阳光损伤
(Chronic sun-induced damage,CSD)型皮肤黑色素瘤 中BRAF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仅约15%)。其它的基因突 变包括NRAS、c-KIT、AKT及最近的GANQ等都已经在黑 色素瘤患者体内发现
.
三、临床表现及预后
❖ 皮肤MM的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表现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 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
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 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
远处转移:
❖ 常见于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 好于其它远处转移。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日光照射
Elwood JM等针对皮肤黑色素瘤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 行总结,发现间歇性日光照射和晒伤史与黑色素瘤的发病呈 正相关(OR=1.71),而高度持续性日光照射与黑色素瘤发 病呈负相关(OR=0.86);提示急性日光照射所致皮肤晒伤 对于黑色素瘤发病的作用比慢性累积性日光照射更为重要。
恶性黑色素瘤
.
目录
一、 概述 二、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三、临床表现以及预后 四、 病理 五、 分期 六、 治疗流程及原则 七、 治疗
.
一、概述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 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
❖ 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 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 和眼内。
❖ 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 95%-100%可治愈。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 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 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
美国男性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女性第六位,占所有肿瘤 的4%,每年年发病率增长7% 。 1/75 in 2000, 1/1500 in 1935,
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 分别为40/10万,30/10万。
亚洲(我国)发病率低。男性比例占1.7%,女性1.3% 占75% 死亡率
.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来自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黑色 素瘤总发病率为0.47/10万,死亡率为0.26/10万;其中, 城市人口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按年龄分段可见,20岁至 85岁以下的患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呈上升趋 势(男性:0.04/10万~4.13/10万;女性:0.04/10万~ 2.88/10万)
.
ABCD of Melanoma
❖ Asymmetry ❖ Border irregularity ❖ Color variegation ❖ Diameter >6mm
.
.
三、临床表现及预 后
❖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厚度、淋 巴结转移个数及LDH等相关。
女性预后好于男性, 四肢最好,躯干其次,头颈部预后最差; 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LDH越高预后越差。 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75%,有3个转移的为15%; 浸润深度<1mm的10年生存率>90%,浸润深度>4.5mm的10年生
多项报道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慢性累积性日光照射 对于黑色素瘤发病的影响较成人为重。
.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二) 表观因素
Meta分析结果显示,浅肤色的人(尤其是那些具有红 色或金黄色等浅色头发、蓝色或绿色等浅色眼睛、以及经常 容易晒伤的人)、具有多发黑素细胞痣的人、具有黑素细胞 发育异常痣和不典型痣综合征的人、有家庭成员患过黑色素 瘤的人都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
存率为30%;
.
四、病理类型
❖ 浅表扩散型:
预后相对较好,约占70%。好发于背部和女性的下肢。通常由痣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