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十三章:产品市场均衡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指任何改善了某些人的福利,同时又不损害其 他人的福利的变化。
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2
2012-10-1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垄断与寻租
1.
垄断导致低效率
市场势力:企业在市场上影响价格的能力。
市场势力引起市场的无效率。 寡头垄断 市场势力逐渐从大变小 垄断竞争
完全垄断
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和更少 的产出,社会总福利降低。
科斯定理
定义:只要财产是明确的,并且交易费用为 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 谁,都能克服外部性,实现最优状态。
产权: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利。 交易费用:交换所有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
科斯定理的例证:P294
科斯定理的应用条件:产权的界定和交易费 用的大小。
11
2012-10-17
负面作用:收入分配不公、管理低效率、创新动 力不足、寻租行为。
3
2012-10-1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垄断与寻租
2.
垄断导致寻租
寻租: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
ABPcPm中的一部分, P 甚至全部会成为寻 租活动的经济损失。 Pm
经济租 A B MR
Qm Qc
二、外部影响
2.
外部影响的后果
只要存在外部经济,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 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只要存在外部不经济,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 高于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不管外部效应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从社会 的角度来看,都会导致社会资源配臵的失当。
(2024年)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2024/3/26
5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 来验证经济理论和假设, 强调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变 量之间的关系。
2024/3/26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 会目标,对经济现象进行 评价和提出政策建议。
边际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 收益来决策,强调资源的 有效配置和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 或服务的效用评价,而效用则是偏好 的量化表现。
2024/3/26
14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预算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 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 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 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 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 会相交。
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产品差别程 度、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厂 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24
完全竞争市场
01 02
定义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 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 的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
特征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
03
需求的交叉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 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则交 叉弹性为正;如果两种商品是 互补品,则交叉弹性为负。
04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大于 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富有 弹性的;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小 于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缺 乏弹性的。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诠释:c=α+βy,α——自发消费,不依 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β— MPC,直线斜率;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 变动而变动
2、新解APC与MPC
APC=c/y=(α+βy)/y=α/y+β=α/y+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
.
c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里亚尼在20世纪 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与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发 表了一系列有关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论文。 1986年他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大会上的演 讲《生命周期、个人节俭与国民财富》综述 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发现家庭 的收入变化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是有规律 可循的。因此,一个人的储蓄状态取决于他 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杜森贝所指出的消费行为之间互相影响作用所引 起的高收入集团对低收入集团在消费方面的示范 效应极为重要,可用以说明工业化发达国家特别 是美国高消费所形成的示范作用,也可用以解释 某些发展中国家"超前消费"或"消费早熟"的形成。
他所提示的习惯效应对于解释消费的稳定性有一 定作用,但有些经济学家对消费的不对称性的解 释表示怀疑,提出短期中习惯效应不很明显,故 使短期消费中也有波动。 弗里德曼则认为相对收入理论缺乏充分有力 的经验研究,实际上只是持久收入理论的一种特 例。
一般来说,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 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 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 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 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 己过去的高峰收入。对于这种习惯效 应有人称其为棘轮作用或制轮作用。
1、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 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西方经济学均衡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均衡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均衡是指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供求关系达到匹配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没有过剩或短缺。
西方经济学中有几个与均衡相关的重要名词需要解释。
1.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状态的市场。
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量相等时,价格会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上。
2. 边际效用均衡:边际效用是指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对个体满足程度的增量。
边际效用均衡是指当个体在不同商品或服务之间的边际效用相等时达到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无法通过重新分配消费来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3. 生产要素均衡:生产要素均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这些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当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产出的效率和效益都会最大化。
4. 收入分配均衡:收入分配均衡是指社会中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收入的分配达到公平合理的状态。
这种均衡是指在不同经济参与者之间实现公平的财富和机会分配,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5. 财政均衡:财政均衡是指政府的支出与收入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当政府的支出与收入相等时,财政均衡被认为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西方经济学中的这些均衡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追求这些均衡,经济体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然而,要实现这些均衡,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体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11年2月目录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第十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7)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1)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7)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3)第十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9)参考答案 (5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全对()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A. 购买公司股票B.存入国外银行C. 购买企业债券D. 以上都不对()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20万亿元和8亿元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A. GNP=GDPB. GNP=NIC. GNP>GDPD. GDP>GNP()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A、NDP+企业间接税=GDPB、NDP-资本折旧=GDP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 美元B、480美元C、470 美元D、400美元()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亿元,则A、GDP=亿元B、GDP=亿元C、NDP=亿元D、NDP=亿元()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A、退伍军人的津贴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答案都对()18. 下列第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红利D、养老金()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两部门经济:I=SB. 三部门经济:I=S+(T-G)C. 四部门经济:I=S+(T-G)+(X-M)D. 四部门经济:I=S+(T-G)+(M-X)()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均衡

在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产品价格稳 定,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数 量与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产品数 量相等。
产品市场均衡重要性
资源有效配置
01
产品市场均衡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和生产过剩。
价格稳定
02
均衡状态下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
者利益。
经济稳定增长
价格调整过程
当市场出现不均衡时,价格会自动调整以恢复均衡。例如,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会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 量,同时抑制生产者减少生产量,直至市场重新达到均衡。
垄断性市场中价格歧视策略
价格歧视定义
在垄断性市场中,企业拥有市场势力,可以对不同消费者 或不同市场制定不同价格。这种定价策略称为价格歧视。
03 供给分析
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供给曲线的含义
供给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变动是指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这种移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变动引 起的,如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相关商品价格等。
影响供给因素分析
生产成本
相关商品价格
生产成本上升会增加厂商供给的成本, 从而降低厂商的供给意愿,导致供给 减少。
政府调控
在必要时,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如 调整税收政策、实施价格管制等,来引导和 调节产品市场供需关系,促进市场均衡的实 现。
02 需求分析
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需求曲线
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表示在一定 时间内,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 品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需求曲线的变动
由于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相关商 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化,需求曲线会发 生移动。这种移动可以反映市场需求 的变化趋势。
(西方经济学)第12章产品与货币市场共同均衡

市场失衡的原因
需求不足
消费者需求下降或预期未来经济下滑, 导致总需求不足,市场失衡。
供应过剩
生产者供应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 降,导致市场失衡。
外部冲击
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外部因素对 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市场失衡。
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不匹配
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导致市场上 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匹配, 市场失衡。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或税收政策,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产出水平。
政策配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例如,在经济衰退时 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等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同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 和增加货币供应等货币政策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复苏。
04
案例名称
01
美国2000年的经济繁荣
描述
02
2000年,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增长,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来自分析03当时,美联储通过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
长,同时防止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
市场失衡的案例
案例名称
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
描述
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失衡。
进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欧债危机、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增
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状态发生变化。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均衡 状态。如果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产量也会
相应变化。
02
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需求
01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十四章:产品-货币市场均衡与总需求曲线_

(二)预防性需求
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
外事件,如失业或长期生病,所需要持有的
货币数量。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是国民收入的
增函数。
18
(三)投机性需求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 这种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的准备用于购买 债券,进行投机活动的那部分货币数量。
债券能够给资产持有者带来的收益包括 两个部分:第一,持有债券的利息收益;第 二,出售债券的价格大于购买债券的价格时 带来的潜在的资 本收益。
习题
1. 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具体含 义是什么?IS曲线、LM曲线是如何描述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的?
2. IS-LM模型是如何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共同均衡的状态的?
3. 如果经济暂时处于IS和LM曲线之外的 某一非均衡点上,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是如何自动实现双重均衡的?
39
4. 已知:C=200+0.25Yd,I=150+0.25Y- 1 000r,G=250,T=200,(L/P)d=2Y-
16
一、货币的含义
• 货币主要有以下四个功能: • 第一,货币是交易媒介。 • 第二,货币是财富储藏手段。 • 第三,货币是核算单位。 • 第四,货币是延期支付的手段。
17
二、货币需求
(一)交易性需求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日常 的交易所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4:25:4804:2 5:4804:25Sund ay , January 31, 2021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312 1.1.310 4:25:48 04:25:4 8Janua ry 31,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居 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 系。
图13-2 消费函数
3
二、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是指居民的储蓄和 决定储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 储蓄被定义为可支配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 储蓄 即 S=Y-C (13.4) 因此,储蓄函数可以写为 S=Y-(a+bY)=-a+(1-b)Y (13.5) 其中,S代表实际储蓄,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 -a是自发储蓄 自发储蓄(autonomous saving)。 1-b 自发储蓄 是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简 边际储蓄倾向 称MPS),即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相应的储蓄增 加量。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4
图13-12 投资乘数
17
第四节 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一、政府的收支行为 二、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固定税制 三、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变动税制
18
一、政府的收支行为
政府支出包括两项:政府购买支出和转 移支付。二者的区别在于,政府购买支 政府购买支 出使政府获得产品和劳务,是市场交易 行为。而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并不使政府获得产品 转移支付 和劳务,不是市场交易行为,是政府的 馈赠行为。
8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需求指的是实际总 需求。即 AD=C+I=C+(I0+inv)(13.9)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过程中的总需求指的 是意愿总需求,而不是实际总需求。即 AD=C+I0 (13.10)
9
二、投资-储蓄法 投资 储蓄法
图13-5 投资-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10
厂商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是国民收入 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 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 意愿储蓄的增加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减 并最终导致实际储蓄的减少, 少,并最终导致实际储蓄的减少,这就 是所谓的节俭悖论。 是所谓的节俭悖论。 投资增加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受到边 际储蓄倾向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的制约。 际储蓄倾向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的制约。
图13-3 储蓄函数
5
三、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 (investment function)是指厂商 的投资支出和决定 投资的变量之间的 关系。投资函数可 以写为: I=I0(13.6)
图13-4 投资函数
6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 二、投资-储蓄法 三、总需求-总供给法 四、数学模型
27
23
三、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变动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 税制
变动税制能够起到减小经济波动幅度的 作用。变动税制的这种效应被称做税制 税制 的自动稳定功能。 的自动稳定功能。
24
图13-15 固定税制与变动税制的比较
25
习 题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 000+0.8Y,投资为500亿美元, (1)求均衡产出、消费或储蓄。 (2)如果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 000亿美元,试 求企业非意愿存货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 000+0.9Y,投资仍 为500亿美元,则均衡产出和储蓄各为多少?投 资增至1 000亿美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7
一、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指总需 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第二,它是一个 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 计划投资也称做意愿 意愿(desired)投资 投资,非计划投 意愿 投资 资也称做非意愿投资 非意愿投资。即 非意愿投资 I=I0+inv (13.8) 其中,I代表实际投资,I0代表意愿投资,inv 代表非意愿投资。 意愿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 意愿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意愿存货投资, 投资是指非意愿存货投资,即存货的意外变动。 投资是指非意愿存货投资
11
图13-6 储蓄增加对均 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图13-7 节俭悖论
12
图13-8 计划投资变动对 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图13-9 计划投资变动与储蓄曲 线斜率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13
三、总需求-总供给法 总需求 总供给法
图13-10 总需求-总供给法
14
图13-11 两种方法的比较
15
四、数学模型
19
图13-13 作为外生变量的 政府购买支出
20
二、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固定 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 税制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人们的税后收入再加上政 府的转移支付。即 Yd=Y-T+TR (13.17)
21
图13-14 固定税制下政府收支 行为的影响
22
均衡国民收入受到七个因素的影响:
第十三章
本章产 能力的闲置。第二, 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这时,经济中总供 给曲线是平行于横 轴的。如图13-1所 示。
产品市场均衡
图13-1 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条件
消费、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投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计划投资I 第一,计划投资 0。 第二,自发消费a。 第二,自发消费 。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b。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 。
16
第三节 投资乘数
宏观经济学非常 关心计划投资的 变动对均衡国民 收入的影响,并 把1单位计划投 资的变动引起的 均衡国民收入的 最终变动量叫做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
26
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1 000+0.8Y,投资I=500,政府购买支出 G=2 0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以上单 位为亿美元),边际税率t=0.25。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 为12 000,试问: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 收;③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 算平衡)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