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戏剧的起源与早期戏剧

合集下载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PPT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PPT

春秋战国祭俗产生雏形
•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衰落,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 ,哲学及政治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文化进 入了融汇和重整时期,戏剧艺术在这种变化之中也获得了 新的发生机遇。维护奴隶制王权的礼乐制度濒临崩溃。世 俗享乐之风在诸侯争霸的背景中迅猛兴起,大量的祭祀乐 舞开始被当作人们的审美娱乐对象,出现了歌舞戏的萌芽 和徘优杂戏的雏形。
这种宗教尚未产生以前的前宗教时代的原始宗教意识,作 为一种存在于原始氏族社会中非生产领域的精神活动的胚 芽,最先在原始人类的仪式中,通过巫与巫术活动得以体现。 中国前戏剧正是从巫术文化氛围中的仪式和仪式感里,获 得了比非原始宗教性的原始歌舞凝聚层中所获得的更为丰 富的前戏剧因素和创造灵感,从而在仪式凝聚层上实现了 新的历史演进。
民族文化
• 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眼光看去,戏剧因素的出现,首先 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总和)的产物; 其次,戏剧因素一旦出现,它便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汇入特定 的文化结构之中;再次,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萌芽状 态的戏剧文化因素便具备了与其它人类文化分支大致接近 的文化特质,即对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定的适应 性、作为一个文化分支与特定文化圈的整合性、随着外在 环境的变化而作出反应的变迁性。
原始宗教是源头
• 人类在实践中发现巫术并不总是成功时,他们又开始用祈 祷、祭祀的方法去求得神灵的谅解和恩赐,于是原始宗教 的祭祀仪式便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神既能欣赏乐舞,也能 理解乐舞,所以歌唱跳舞成了原始先民祭神的重要手段, 成了祭祀仪式的有机组成。而这种模仿性的仪式恰恰孕育 着戏剧的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故事。
夏商周三代宗教是胚胎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私有制产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到夏 朝基本结束。原始宗教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原始宗教所 体现的部落精神也已不能适应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形态, 尤其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他们打碎了原始宗教 为全体部落成员服务的惯例,开始让宗教为自己服务。这 样,原始宗教就流入为奴隶主统治者服务的官方宗教,逐 步形成的一套宗教性祭祀礼乐制度。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 乐舞对后世戏剧的表现方式有潜在的影响。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戏曲的节奏是从容的、曼妙的,现代的都市是紧张的、快捷的。

两者的气质好像难以调和,现代都市人亦总是觉得戏曲是属于过去时代的它离今天的生活,离当下的我们非常遥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欢迎参考~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发展:(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1、家庭剧泛滥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贫困而虚弱。

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关于戏剧的介绍资料

关于戏剧的介绍资料

戏剧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舞台演出来表达故事、情感和思想。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下面是对戏剧的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戏剧的定义和起源(200字)戏剧可以定义为一种采用演员表演和舞台上的动作、对话和音乐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那个时候,戏剧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与宗教和庆典活动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剧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包括舞台设计、角色表演、剧本创作等方面的进步。

第二部分:戏剧的类型(300字)戏剧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戏剧类型:1. 悲剧:悲剧通常以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冲突为核心,以展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就是一部著名的悲剧。

2. 喜剧:喜剧主要以幽默和笑料为特色,通过夸张和荒诞的情节来取得观众的欢乐。

莫里哀的作品《吝啬鬼》是一部经典的喜剧。

3. 歌剧: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歌唱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

它通常有豪华的舞台设计和华丽的服装。

《魔笛》是一部著名的歌剧作品。

4. 实验剧场:实验剧场是一种突破传统戏剧形式的创新表演方式。

它通常涉及非线性叙事、多媒体元素和互动性。

实验剧场旨在挑战观众对戏剧的传统观念和期待。

第三部分:戏剧的重要性(400字)戏剧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戏剧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

通过观看和演绎戏剧,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和传统。

2. 表达情感和思想:戏剧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强大工具。

演员通过表演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观众则可以通过共情和反思来体验和理解这些情感和思想。

3. 培养创造力和自信:参与戏剧活动可以培养个人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演员需要学习角色扮演、舞台表演和即兴表演等技巧,这些技能对于发展个人潜力和自我认知非常重要。

4. 社会影响力: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戏剧史ppt课件

戏剧史ppt课件

代表作品
03
《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等。
表现主义戏剧
总结词
通过扭曲、夸张的表演形式来表达内在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戏剧。
详细描述
表现主义戏剧强调对人的内在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探索,通过荒诞 、抽象的表演形式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代表作品
《等待戈多》、《秃头歌女》等。
荒诞派戏剧
总结词
以非理性、非逻辑、无意义为特点,打破传统戏剧规范的 戏剧。
戏剧史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戏剧的起源 • 戏剧的发展 • 戏剧的类型 • 戏剧的流派 • 著名的戏剧家和作品 • 戏剧的影响和意义
01 戏剧的起源
古代戏剧
01 02
古希腊戏剧
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以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和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为代表,主要反映神话、传说 和英雄事迹。
彩。
世俗剧
中世纪欧洲戏剧的另一种形式,以 世俗生活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 活状况。
中国戏曲
起源于12世纪的中国,以唱、念、 做、打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人文主义戏剧
喜剧
兴起于14世纪末的意大利,强调人的 尊严和价值,反对禁欲主义和神权统 治,代表作品有《十日谈》等。
详细描述
科幻剧通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性的舞台表现为特点,通过展现未来科技和人类发展的可能性,引发观众对未 来世界的思考和探索。科幻剧的目的是激发观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对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和探 讨。
04 戏剧的流派
现实主义戏剧
总结词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描写生活真实的戏剧。

戏剧的历史演变

戏剧的历史演变

戏剧的历史演变戏剧是一种古老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人类的经历和感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戏剧经历了许多变迁,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戏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剧作,再到现代戏剧的诞生,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而精彩的作品。

本文将就戏剧的历史演变进行探讨,以展示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进程。

一、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古希腊古罗马戏剧被认为是戏剧艺术的起源。

在古希腊时期,戏剧是一种宗教仪式,表演在剧场进行,观众坐在半圆形的看台上。

最著名的古希腊戏剧形式是悲剧和喜剧。

悲剧通常讲述英雄的悲剧命运,而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社会问题。

著名的古希腊戏剧家包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人。

古罗马戏剧在古希腊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受到古希腊宗教仪式的影响。

然而,古罗马戏剧更加注重表现豪华的舞台装饰和大规模的表演。

古罗马戏剧的特点是多元化,包括悲剧、喜剧、鸿篇巨制等。

最著名的古罗马戏剧作品为西尼卡的《舞台风云》。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是戏剧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戏剧重新走向舞台。

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成为了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莎士比亚的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麦克白》等,以其深厚的人物塑造、复杂的情节和优美的诗词引领了戏剧的新时代。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还涌现了意大利喜剧《通往娼门街的道路》和西班牙贵族喜剧《谢尔丹花园》等经典作品。

三、现代戏剧的诞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现代戏剧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多样性。

在19世纪,许多重要的剧作家涌现,如伊布森、契诃夫和莫里哀等。

他们的作品思想深刻,解剖了社会和个人的困境,赋予了戏剧更多的批判意义。

20世纪的戏剧则更加关注表达个体内心世界和实验性的形式。

比如美国戏剧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长日的旅程结束了》和苏俄戏剧家契诃夫的《三姐妹》等,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探索,对现代戏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

员,变成了三个演员,那么三个演员来轮流扮演剧中的人物,戏剧
的冲突就可以更广泛了。那么到了索福克勒斯时代,古希腊悲剧已 经相当完整,他的《俄狄浦斯王》是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典范。
2020/4/10
羊人”,那么“羊人”在酒神的颂歌中间,扮演人物,并且讲述酒神狄
俄倪索斯有关的故事,因此戏剧就开始诞生了。

到了第一个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第二个
演员,有了两个演员就可以对话了,因此表现内容就更加丰富了,使
戏剧就更加完整,所以,我们都习惯称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


到了第二个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一个演
• 《沙恭达罗》全剧7幕,故事梗概:国王豆扇陀外出行猎,和净修女沙 恭达罗一见倾心,两人遂以干闼婆的方式(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自主婚姻)私自成婚。国王离开净修林时留给她一只戒指作为信物 。分别后,沙恭达罗思夫情切,无意中怠慢了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 怒,诅咒国王丧失记忆,直到见到信物时方能相认。日后,已有身孕 的沙恭达罗进城寻夫,国王果然拒认。她想拿出信物却无法找到,原 来途中不慎失落河中。她呼天喊地,求告无门,被她母亲、天女尼诺 伽救到天上。后来一渔夫从捕获的鱼腹中发现戒指,送交国王。国王 恢复记忆后,深为自己的拒妻行为懊悔。这时,天帝因陀罗请豆扇陀 出战,去征服恶魔阿修罗。得胜后,豆扇陀飞往仙境,在那里和妻儿 合家团圆。
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古希腊悲剧
Troy 特洛伊
2020/4/10
中国古典戏剧 —明代传奇4全
印度梵剧
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 印度梵剧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有了记载,但是 任何作品没有留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梵剧 的最早的剧本是公元后一、二世纪。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

戏剧知识点基础总结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人类对生活、情感、社会现象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戏剧涉及到演员表演、舞台设计、文学创作、导演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深入理解戏剧艺术,必须掌握一定的戏剧知识。

一、戏剧的起源与发展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最早的戏剧形式是由古代人类为了迎合自然、神灵或祖先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模仿、扮演和歌唱等方式来向神明表示敬意或祈求祝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戏剧开始脱离宗教仪式,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并逐渐演变为专门的艺术门类。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以特有的戏剧形式和结构,成为了后世戏剧的源头和典范。

在古希腊,戏剧表演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悲剧以宏大的场面、深刻的思想和辞藻华丽的语言著称,而喜剧则以幽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善于讽刺的手法而著称。

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艾斯库罗斯以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等人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戏剧创作和表演。

除了古希腊,中国古代戏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两大类,其中戏曲是中国古代传统戏剧的代表,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杂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作品,它们以传统的剧种、剧目和剧本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

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戏剧热潮。

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莫里哀等戏剧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为后人所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形式和创作理念对后世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戏剧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戏剧的基本要素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包含了多个基本要素。

其主要包括剧本、表演、导演、舞台设计和音效等方面。

1. 剧本:剧本是戏剧的基本载体,它是戏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史简要

中国戏曲史简要

中国戏曲史简要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

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

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

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

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

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

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

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

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

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1、百戏。

“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

参考p13-142、角抵戏。

《东海黄公》:产生于西汉时期,演出时一人扮演黄公,一人扮演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进行打斗,是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也是我国戏剧形成于汉代的重要标志。

《东海黄公》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

《西京赋》,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总会仙唱”,使各种技艺融汇形成了后来戏曲容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傀儡。”书中还说“余此文所论,以宋之傀儡戏、影戏为主,以
为宋元以来戏文杂剧所从出,乃至后世一切大戏,皆源于此”。
五、外来说
许地山的《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从中、
印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共性出发得出结论:“中 国戏剧变化底陈迹如果不是因为印度的影响,就可以
看作是赶巧两国底情形相符了。”
2.大武 3.宴飨乐舞
二、汉魏百戏
汉代优戏表演最初名为角抵戏,后来又称为百戏。百
戏是伴随着秦汉崭新封建经济和文化高涨而兴盛的新 兴表演艺术,它是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部分。百戏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一种成形的、完整的、规范的艺术形式,而是混合
了体育竞技、杂技魔术、杂耍游戏、歌舞装扮诸种表 演于一炉的大杂烩,一种“俳优歌舞杂奏”。
二、汉魏百戏
百戏的内容按照今天的观点进行粗略分类,大
体包括五个部分:
1·杂技 2·舞蹈 3·竞技
4·假形扮饰
5·戏剧
二、汉魏百戏· 东海黄公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 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 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 未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 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 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
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间故 事据《西京杂记》,《东海黄公》根据特 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表现人虎 搏斗。是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 逗乐与讽刺,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 融合起来,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大面(代面)
• 《兰陵王入阵曲》也 叫大面、代面,为中 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 • 起源于北齐,盛于唐 代。是为歌颂兰陵王 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 男子独舞。舞者表现 兰陵王“指麾击刺” 的英姿。曾东传日本, 今属日本雅乐。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 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 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 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 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 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
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季羡林的《比较文 学与民间文学》均持此说。
六、民间说
唐文标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中认为:“我认为中国
戏剧的主要起源来自民间,古剧所以晚起,所以掺杂 无数民间杂艺,它的通俗内容和大众化的语调外形,
它的平庸思想,人情世故的主题,它之所以跟世界上
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大异的地方,完全由于它自民间 来,以满足平民阶层的娱乐消闲为第一要点,因此它
三十六髻
宣和中,童贯用兵燕蓟,败而窜。一日内宴,教坊进
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其一当额为髻,曰: “蔡太师家人也。”其二髻偏坠,曰:“郑太宰家人
也。”又一人满头为髻如小儿,曰:“童大王家人
也。”问其故,蔡氏者曰:“太师觐清光,此名朝天 髻。”郑氏者曰:“吾太宰奉祠就第,此懒梳髻。”
至童氏者曰:“大王方用兵,此三十六髻也。”(周
3.驱傩仿生
傩是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
(二)人化拟神
1.巫祭 2.雩祭
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3.蜡祭
年终举行的报答对人类有功神明的祭祀。
(三)史诗性祭祀乐舞
1.部族乐舞
传说每一个氏族公社都有自己的部族乐舞,伏羲氏时为《扶 来》,神农氏时为《扶持》,黄帝时为《咸池》,尧时为《大 章》,舜时为《大韶》,其内容跟氏族来源的神话传说及部族 的兴旺史有关。
史记· 滑稽列传· 优孟传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 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 “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
的成熟期也非要等待中国农业社会演化的结果。宋代
出现一个具体而微的大众化市民社会不可了。”
七、文学说
1.讲唱文学 2.敦煌变文说 3.自小说脱胎说
八、百戏之摇篮说
祝肇年、彭隆兴《百戏是形成中国戏曲的摇篮》一书 与云:“戏剧是在‘百戏’中间孕育形成的,“角羝 戏”又是直接孕育戏剧的母体。 吴国钦在《瓦舍文化与中国戏剧的形成》中明确说到: “我认为戏曲形成于汉代,在汉代百戏中已经出现了 戏剧实体,像《东海黄公》、《总会仙唱》这类节目, 就是初期的戏剧,它们都是一种戏剧演出。”
演员也由参军戏的两个角色扩充到四人或五人
为一场。
四、宋杂剧与金院本
金代院本的文献较少,从现存资料看来,它与杂剧有
很多相似之处。《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六百九十种, 从其中如《杜甫游春》、《陈桥兵变》、《张生煮海》
等剧目和人物“家门”分别的细致看,可见当时表演
艺术的进展。而解放后山西侯马金墓出土的舞台演出 砖俑也证明了《辍耕录》院本演出由五人扮演的说法。
优莫谏饮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
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 “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
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
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 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
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优旃反语谏秦皇
始皇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
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 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
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 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第二节 中国早期戏剧
总论 一、先秦歌舞
二、汉魏百戏
三、隋唐戏弄
四、宋杂剧与金院本
五、宋元南戏
总论
1.戏剧源于模仿——原始人类部族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原始哑剧和仪式 舞蹈 2.仪式拟态——在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祭祀仪式歌舞表演


3.宴飨乐舞——初级戏剧作为宴饮之乐的一部分出现于先秦时期王室贵
二、巫觋说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 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 而又能齐肃衷正„„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 在女曰巫,及少皋之衰,九黎乱德,明神杂糅,不可 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
三、俳优说
夏桀时代就有了倡优 关于优的记载,最初见于《国语·郑语》史伯对郑桓 公说周幽王“侏儒、戚施实御在侧”韦昭说:“侏儒、 戚施皆优笑之人,可见就是当时的俳优。 刘向《古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喜》中记载: “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 造烂漫之乐。” 春秋时代,优孟扮为孙孙叔敖而与楚庄王相问答一事, 向来被人为是中国戏剧的开端。
密《齐东野语》卷十)
天灵盖
金人自侵中国,唯以敲棒击人脑而毙。绍兴间,有伶
人作杂戏云:“若要胜金人,须是我中国一件件相敌, 乃可。且如金国有粘罕,我国有韩少保;金国有柳叶
枪,我国有凤凰弓;金国有凿子箭,我国有锁子甲;
金国有敲棒,我国有天灵盖。”人皆笑之。(张知甫 《可书》)
二圣环
秦桧以绍兴十五年四月丙子朔,赐第望仙桥;丁丑,赐银绢万匹 两,钱千万,彩千缣,有诏就第赐燕,假以教坊优伶,宰执咸与。 中席,优长诵致语,退。有参军者,前褒桧功德,一伶以荷叶交 椅从之,诙语杂至。宾欢既洽,参军方拱揖谢。将就椅,忽坠其 幞头。乃总发为髻,如行伍之巾,后有大巾环,为双叠胜。伶指 而问曰:“此何环?”曰:“二圣环。”遽以朴击其首曰:“尔
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
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四、傀儡说
此说见于孙楷弟《傀儡戏考源》,他将傀儡戏的源头溯至西周傩
礼中方相氏所佩戴的“黄金四目”面具,因为方相矢是用真人来 扮饰,而丧家出殡时每用方相氏先就柩开路,由是联系到《旧唐 书.音乐志所载“窟垒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 也,汉末始用于嘉会”等语,乃认定傀儡戏当即由方相氏的驱疫 蜕变而来。但因方相氏系用真人扮饰,于是悬断“当代傀儡戏有 二派:一以真人扮饰,一以假人扮演,二者性质不同,而皆谓之
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
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 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 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族的酒席宴筵上。 4.百戏——汉代俗乐大兴,作为俗乐组成部分的优戏也蕴蕴而起 5.教坊与梨园——优戏产生了众多的剧目,倡优女乐歌舞里发展起面目 一新的歌舞戏。 6.杂剧与院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