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放疗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

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

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

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

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

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

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

(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

(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

(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

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

(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

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膀胱癌的护理常规

膀胱癌的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一)定义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

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

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

膀胱的粘膜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就称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见的一类膀胱癌。

其他不太常见的膀胱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二)临床表现1、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2、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疼等。

3、排尿困难,尿潴留,盆腔广泛浸润时有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癌症诊断,面临手术、担心复发、恐惧死亡、丧失劳动力及经济困难有关。

2、营养不良——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缺乏厌食、摄入减少、肿瘤消耗有关。

3、舒适改变——与切口疼痛,膀胱痉挛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关于预防复发及术后化疗知识、术后康复保健知识5、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膀胱痉挛等(四)观察要点1、心理状况。

2、血尿情况。

3、腹壁造瘘口肠乳头血运情况,乳头色泽,湿润度,造口周围皮肤。

4、腹部症状,体征。

(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膀胱全切后肠管代膀胱术的病人,按结肠直肠手术进行肠道准备;女病人前三天开始冲洗阴道,每天1-2次;手术日早晨常规插胃管。

做好其他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1.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密切注意病情发展,早期进行处理。

2.留置导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的病人,要做好常规管道护理。

3.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应密切观察和记录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及回肠代膀胱引流管引流出的尿液,以了解双肾及回肠代膀胱的功能。

回肠造口周围皮肤每日消毒一次,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4.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应经常观察皮肤成型乳头的血运情况,如出现回缩,颜色变紫等血运障碍表现,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5.对需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病人,应用生理盐水稀释药物,经尿管缓慢注入膀胱内,夹闭,每十五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保留两个小时后排出,开始每周灌注一次,共六次,以后每月一次,持续两年。

膀胱肿瘤的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的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的护理常规
【概念】
膀胱肿瘤是发生于膀胱各层组织的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

【护理评估】
1、病人能表述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能主动参与和配合做好尿管护理。

如发现尿路感染,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病人能够表述出血的临床表现,学会如何观察病人情况变化,病人发生出血征象,能及时被发现及时处理。

3、病人主诉焦虑减轻或消除,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与患者对手术治疗及预后缺乏信心有关。

2、舒适改变与手术、留置导尿管及膀胱冲洗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按泌尿外科手术前常规护理。

2、观察血尿程度,控制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

3、饮食护理:指导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品,改善一般状态。

4、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的病人,术前3天无渣饮食,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
1、泌尿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3、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

4、注意尿色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5、代膀胱手术后观察代膀胱乳头颜色了解血运情况,观察有无回缩现象。

回肠代膀胱导管术后2-3周拔除,改用集尿袋,观察有无渗漏,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并指导患者熟悉和学会使用集尿袋。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戒烟,避免密切接触致癌物质。

3、保留膀胱者定期行膀胱灌注,预防复发,定期复查膀胱镜。

4、指导佩戴集尿袋者学会自我护理。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膀胱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膀胱癌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

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

最常见的膀胱癌细胞来自膀胱内面黏膜表皮,正式名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CC),膀胱癌患者在接受了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治疗方法之后最主要的就是要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来促进身体地尽快恢复,那么膀胱癌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为病人提供有关肿瘤的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

对全膀脱切除尿路改道和重建的病人,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改道后不致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帮助病人坚定治疗信心。

2.肠道准备:尿路改道手术前3天准备肠道,改流质饮食并口服甲硝瞠片,以抑制肠道细菌。

术前一天晚口服50%的硫酸镜导泻或给予肥皂水灌肠。

营养补充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备皮由于手术范围大 , 应做下腹部及会阴部皮肤准备;二.术后护理按全麻术后常规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病人清醒后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可取半卧位、预防和早期发现出血和休克。

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移位和脱出。

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各种导管应按无菌处理,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袋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防逆行感染。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测定肾功能。

观察膀脱造瘦口组织的颜色,防止发生坏死,敷料如有渗血、浸湿、及时更换或加盖元菌纱垫。

造凄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铮软膏,防止发生湿参、康烂。

术后10天可拔除尿管,并置集尿袋,教会正确的使用方法,防止逆行感染。

此外,患者家属还应该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手术当天一般为鲜红,以后逐渐变浅变黄,术后当天冲洗速度为120~160滴/min,使血液稀释后引出,以后可根据引流液颜色来调整滴速。

引流液呈浅黄色可行间断冲洗,术后3~4天可拔除冲洗管,在保留尿管期及停止冲洗后,应嘱患者多饮水,每日在2000ml以上,以达到冲洗目的。

术后禁食3-5天,肠蠕动恢复后,先进流质饮食(最好不要喝牛奶、豆浆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饭和普通饭;三.放疗护理膀脱癌无论是全身用药还是局部灌注用药 , 均有骨髓抑制出现 , 所以要观察病人血象情况。

医院膀胱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膀胱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膀胱癌患者护理常规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2:1,近年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病因与化学性致癌物质有关,长期从事皮革染料业、金属加工、橡胶业等的人,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膀胱癌的发生与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

另外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率高,慢性炎症、结石刺激也可诱发癌变。

2.病理及发病机制(1)98%的膀胱癌来自上皮组织,其中移行上皮性肿瘤占95%,2%来自间叶组织。

(2)好发部位在膀胱侧、后壁,其次为膀胱顶及膀胱三角区。

3)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血行转移见于晚期病例。

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

3.分级、分期、分类(1)按生长方式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癌,不同的生长方式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原位癌局限在黏膜内,无乳头、无浸润,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鳞癌和腺癌常有浸润。

(2)按组织学分类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前者占98%,多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后者罕见,多为肉瘤,好发于婴幼儿。

(3)分化程度按肿瘤细胞的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分裂象等可分为三级:I级肿瘤的细胞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 级分化程度次之,属中度恶性,III级为不分化型,属高度恶性,一般分级与浸润性成正比。

(4)分期是指膀胱肿瘤的浸润程度,可分为:原位癌Tis,乳头状无浸润T。

,限于固有层以内T,浸润浅肌层T2,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T3,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T。

(二)身心状况1血尿:是最早的症状,其中多数为无痛性血尿,少数为镜下血尿,早期血尿常常间歇出现而延迟就医。

血尿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恶性程度并不一致,乳头状肿瘤可有严重血尿,浸润性癌的血尿反而可不严重。

2.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

3.晚期病人可出现下腹、会阴部痛、下腹肿块、贫血、浮肿。

4.肿瘤压迫、阻塞输尿管口可引起肾积水。

(三)诊断资料1.膀胱镜检为首要手段,可初步鉴别良、恶性肿瘤,进行组织活检。

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膀胱癌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占第一位,平均年龄为65岁,大多数病人肿瘤仅限于膀胱。

【病因】吸烟是导致膀胱癌重要因素之一Q与触某些化学物质也有关。

【病理】膀胱原位癌是指在扁平,非乳头尿路上皮上有增厚而发育不良的细胞学改变。

膀胱癌生长方式:一种是向膀胱腔内生长,成为乳头状瘤,另一种是上皮内浸润生长Q【临床表现】1、症状(1)血尿:85%—90%病人出现血尿,可以是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镜下血尿,既可以是间断性,也可以是持续性Q(2)刺激症状(3)骨转移病人有明显。

疼痛,肾积水出现腰痛。

2、体征当肿块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触到肿快。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大量血尿或肿瘤侵犯骨髓可致贫血,血常规见血红蛋白值和血细胞比容下降2、影象学检查(1)、B超检查膀胱充盈条件下可见肿瘤位置大小等(2)、CTMR1检查,还能观察到肿瘤与膀胱臂的关系(3)、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最直接的方法(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高危人群有重大意义【处理原则】1›手术治疗(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所有膀胱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2)、膀胱部分切除: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呈浸润性生长,病灶位于膀胱侧后壁、顶部等,离膀胱三角区有一定的距离。

(3)、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对肿瘤累及前列腺或膀胱颈部的病人,应当同时切除尿道。

尿流改道、肠代膀胱等手术Q2、放射治疗3、化学治疗约15%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的迹象,多联合应用。

【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病人的一般情况,发病特点,既往史,家族史。

(2)、病人的身体状况。

2、术后评估:有无盆腔脓肿、尿痿、肠接、肠梗阻、术后感染等。

【护理诊断】1、恐惧与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膀胱全切除尿流改道、造痿口或引流装置的存在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护理目标】1、病人恐惧与焦虑减轻或消失。

2、病人能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现实。

膀胱癌护理常规范文

膀胱癌护理常规范文

膀胱癌护理常规范文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来说,护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膀胱癌护理的常规措施,旨在提供患者的舒适和维持治疗效果。

1.个人护理:定期更换床单、清洁衣物,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保持患者口腔、皮肤和身体干燥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2.导尿管理:定期检查导尿管通畅情况,避免导尿管堵塞。

每天保持导尿管清洁,注意导尿连管接头的消毒。

避免拔除导尿管,以防止患者尿液积聚。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轻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止膀胱刺激和加重尿频、尿急等症状。

4.喝水管理: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充足。

避免摄入大量水分导致尿急增加,但也要避免长时间的脱水。

5.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

6.活动和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鼓励适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

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坐着或卧床。

7.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尿量等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注意尿液的颜色、异味等情况。

8.过敏护理:了解患者对药物和物理刺激的过敏情况,避免暴露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

在实施护理措施前检查过敏史和过敏试验,并正确操作。

9.预防感染:护士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患者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0.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射药物前要了解患者是否对其过敏,并监测患者在药物使用期间的身体状况。

及时处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11.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与膀胱癌相关的疾病知识、预防和治疗的信息。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12.定期复查:鼓励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复查,以及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上是膀胱癌护理的常规措施,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需要的支持和护理。

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

膀胱癌护理常规
1、化学药物治疗护理
(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2)观察患者尿量、尿液颜色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出现尿频、尿急、腰背酸痛、血尿时,嘱患者多饮水可起到自洁的作用。

(3)训练自行导尿术。

可控性膀胱术后,开始每2~3小时导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导尿一次,导尿时保持无菌。

(4)病情允许,术后1周可行膀胱灌注,开始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

(5)尿路造口护理。

2、膀胱灌注化学药物治疗护理
(1)向患者介绍灌注的目的与方法,说明膀胱灌注的优点及药物特点。

(2)了解患者上次膀胱灌注时间及灌注后反应等。

(3)嘱患者排空尿液,灌注前2小时禁饮水。

(4)灌注后让患者卧床1~2小时,每15~30分钟变换一次体位,采取俯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顺序变动。

(5)观察患者尿量、尿色及有无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或下腹部不适,有无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6)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3、指导患者服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6的食物及酸果汁。

4、嘱患者出院3个月内不宜参加体力劳动。

5、预防放射性膀胱炎
6、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膀胱镜、CT、B超,前1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后2年
每半年复查一次。

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术后患者,定期行膀胱镜复查。

参考文献《肿瘤护理学》
拟定:许**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癌的放疗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通常所説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

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

【放疗前护理】
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知识、副作用及需要配合的事项。

2、评估患者身体及营养状况,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纠正贫血、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

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等,如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低于10×109/L应及时治疗,升高后再放疗。

3、如有伤口,照射前妥善处理。

全身或局部有感染情况者,须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放疗。

【放疗期间护理】
1.放疗科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对放疗的恐惧,讲解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全身或局部反应及注意事项。

3.放疗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有时出现血尿,可对症处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放射性膀胱炎、膀胱纤维化及挛缩性膀胱炎。

4、鼓励病人大量饮水以达到自行冲洗膀胱的目的。

【放疗后的护理】
1、放疗结束后,应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

2、照射野皮肤仍须继续保护,为期至少一月。

3、随时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反应消退情况。

4、嘱患者按计划复查
【健康指导】
1、劝导患者戒烟,戒酒。

2、保持稳定情绪,消除消极的心理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疾患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

4、加强营养。

5、出院后定期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