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三 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

角度三:原因类 3.我国古代能长时间保持国家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2)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从而使
线索三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新疆、台湾的管辖 (1)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 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新疆 西汉 (2)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
地区 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 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宋元时 期
盟” 第三次民
(2)北宋时,宋夏之间连年战争,宋夏议和后, 族交融高
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潮
(3)1125 年,金灭辽。1127 年,金灭北宋。南宋
建立后,金多次兴兵进攻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
率军北伐,1141 年,宋金议和
宋元时 期
(4)1227 年,蒙古灭西夏。1234 年,蒙古灭金。 第三次民
西藏
立“唐蕃会盟碑”
地区
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
元朝 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
使行政管辖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设 清朝
驻藏大臣;乾隆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
(1)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 地区 新中国
设问:依据材料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 力?自治地方如何正确行使自治权?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必须 以确保国家宪法法律和政令实施为前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 要与时俱进对民族政策进行梳理评估和调整完善,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 因素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慎重稳进。
高三历史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与发展)
• 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 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
• 2、汉与匈奴
• ①与西汉
•
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
来。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
真正解除威胁
•
b、汉武帝时--“战争”。作用:
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 防
• 六、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 荣)
• 1、西藏和平解放 • 2、成立五个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地改革、民主改革 • 3、平等团结、共同发展,支援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附: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小结:
• ①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 彝、白、藏、蒙、满、羌等族;
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
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
塞。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
来往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 ②与东汉
•
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
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
中原及西域
•
b、东汉前期——“战争”,
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作用:
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
• 3、汉与西域: • ①与西汉 • a、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
• ③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 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 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 回族
3、民族融合主要途径:
• (1)政府行为: • ①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便利
了民族融合。例如秦、汉、唐、元、明、 清等朝代都设置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机构。 • ②中央政权的强制推行,移民政策加速了 民族融合。例如秦始皇的移民政策,北魏 孝文帝改革、辽阿保机的改革等。 • ③政权之间的战争与议和,推动了民族融 合。例如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战后议 和,开榷场进行贸易;文成公主入藏;俺 答汗同明朝修好。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专题一 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返回目录
认识启示类 2.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1)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2)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 团结、民族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返回目录
角度设问
原因类 1.我国古代能长时间保持国家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巩固与发展,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2)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从而使统一成 为历史潮流。 (3)杰出人物的作用,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 贡献。
1专题一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随堂达标检测
15.(2023·宁夏模拟)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 史演进的是 ( D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光武中兴——汉武帝的大一统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堂达标检测
3.(2023·北京丰台区模拟)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一组衣镜,绘有 孔子形象并记有孔子传记,反映出孔子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 C ) A.奖励耕战 B.实施“推恩令” C.尊崇儒术 D.重文轻武
随堂达标检测
4.(2023·福州模拟)汉初,各地诸侯国以各自诸侯王在位的时间纪年。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创制“元封”年号,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皇帝的年 号纪年。这一做法 ( C )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废除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C.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D.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随堂达标检测
二、非选择题 16.(2023·锡林郭勒模拟)(12分)“大一统”观念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 习惯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才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 的官僚制度……由于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 从政者就必须接受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 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某一时代的历史特征是 ( C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注:冕旒这里指皇帝)。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专题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背景材料:材料一: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材料二:2008年3月14日,在达赖集团支持下,部分“藏独”分裂分子在西藏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
材料三:4月12日,胡锦涛主席会见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时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我们和达赖集团的矛盾,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人权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分裂祖国的问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更好的处理民族问题,我国建立了什么样制度?建立这项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P42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统一起来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的稳定、团结和共同繁荣。
2.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同15题)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科学发展观,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特别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
3.请你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①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②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P42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P426.我们应当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P43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⑤我们要反对一切民族分裂行为,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行为的行为做斗争。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

四、民族关系的规律和认识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民族 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 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 否认其它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秦 汉统一中原地区,匈奴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各个 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经济文化方面给予 汉族不同的影响。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 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立 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 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予否定和 鞭挞。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
三、民族战争
1、秦派蒙恬夺回河套,修筑万里长城,加强边防, 发动对越战争。
2、汉武帝时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役;东 汉先后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3、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 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在其旧地建都督府
4、两宋的民族战争:辽宋战争、宋金战争、宋元 战争。
5、明朝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与后金的战争。 6、清朝前期平叛战争: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 平定回部反动贵族的叛乱。
1、秦汉时期,国力强盛,中国与亚洲各 国人民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表现在 两汉同朝鲜、日本联系加强;张骞通西域, 开辟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国同西亚、欧 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绸、 冶铸、水利技术沿着“丝绸之路”远播到 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先进的秦汉文化 对东、西方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骞、班超、甘英是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 杰出人物。
五、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
1.民族融合的形式: ①、民族迁徒。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 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②、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 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 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 融合。 ⑤、“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 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 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 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 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⑥、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 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共进共赢,将为 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 动国际社会朝着和平、发展、合作的 方向前进。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将更加 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共 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使各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 一起。
提升民族自豪感
国家统一可以提升各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各民族更加热爱自 己的祖国。
04
维护民族团结与促进祖国统一
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和民族优惠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 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古代统一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统一时期,如秦朝、汉朝、唐朝等,这些统一时期促进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分裂与割据
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出现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如三国时 期、南北朝时期等,这些时期使得民族矛盾加剧。
当前统一的形势与挑战
一国两制
国际反华势力
当前,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即 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让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资源共享
国家资源应由各民族共享,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 共服务。
社会和谐与稳定
和谐氛围
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消除民族隔阂与矛盾,增 强民族团结意识。
稳定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的行为。
03
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社会参与与民间交流
社会参与
鼓励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关系与发展 (2)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地区 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 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文 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 群众的生活水平。
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
积极推广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和理解,消除语言障碍。
土完整。
04
国家统一对民族团结保障作用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01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确保各民族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得到法律保障。
02
完善涉及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民族团结提供全面的法
制保障。
加大对违反民族团结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03
族团结。
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制 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 步。
民族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
语言文字差异
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多样,部分民族间存在语言文字 沟通障碍。
风俗习惯不同
各民族风俗习惯各异,相互了解和尊重不足,容易引 发误解和冲突。
宗教信仰多元
我国宗教信仰多元,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间在信仰和 观念上存在差异。
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文化 多样性和文化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区域发 展差距。 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 务水平。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稳定
1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民族团结意 识。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 分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促进了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启示类 2.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1)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 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2)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民族团 结、民族平等、国家统一,中华民族才能更强大。
点击链接至练习册
线索梳理古代能长时间保持国家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巩固与发展,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 (2)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强化,从而使统一成 为历史潮流。 (3)杰出人物的作用,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