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氧化应激损伤生物化学诊断
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后损伤的检测方法

细胞受到氧化应激后损伤的检测方法杨丽娟;游育红【摘要】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活性氧的产生与消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而在某些病理生理状态下,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物超出其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时,便会产生氧化应激.活性氧基团引起的氧化损伤在许多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一些动物、细胞实验及临床试验对细胞氧化损伤的方法展开了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方法予以综述,以期为检测细胞氧化受损提供更好的参考.【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0(016)006【总页数】4页(P924-927)【关键词】细胞损伤;活性氧;氧化应激;检测【作者】杨丽娟;游育红【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系,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氧化应激是机体或细胞内以氧自由基为代表的氧化性物质的产生与消除失衡,或外源性氧化物质的过量摄入,导致氧化性物质在细胞内蓄积而引发氧化反应的状态[1]。
血管内皮细胞正常生理活动过程都有氧化性物质参与,主要为氧自由基,统称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ROS是需氧生物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而在其机体内持续产生的活性产物。
ROS因含有未成对电子,所以极不稳定,容易与其邻近分子反应,并可诱发产生新的自由基。
一般情况下可以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信号转导,对细胞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产生会受到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调节,从而保持在平衡的健康状态。
当其产生过量或机体清除能力下降时,则对组织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氧化应激即发生,造成蛋白质损伤、脂质过氧化、DNA改变、酶失活等,发生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感染等多种疾患[2]。
1.1 电子自旋共振法电子顺磁共振又称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是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和材料(包括自由基)的得力工具。
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与氧化损伤

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与氧化损伤自由基和活性氧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那么氧化损伤是否存在。
其实在生物体系中,氧化损伤不仅存在,而且自由基和活性氧导致的氧化损伤在许多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同时也可以导致机体损伤,是否存在矛盾?一、生命在于平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例如,氧气十分重要,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5%,我们就会发生缺氧。
但是把氧浓度提高到70%以上,长时间呼吸氧气就会对肺造成严重伤害。
假如我们的空气中只有氧气,我们根本无法长时间生存,存活很难超过一月,因为氧气本身就属于自由基,当浓度过高,暴露时间过长,就会使肺发生严重的氧化损伤,这就是肺慢性氧中毒。
如果在高压下呼吸氧气,甚至可导致全身,特别是脑功能迅速伤害,严重时表现为惊厥大发作,这就是急性氧中毒。
又比如血液中葡萄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太低(低过4.0 mM),就会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非常容易威胁患者生命,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甚至一般读者都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再一个例子是关于钙等微量元素,一般我们都非常担心缺钙,但可能不了解,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几乎是所有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的重要介质。
另如酸硷平衡、激素浓度、氨基酸的神经兴奋性、高血压和低血压和高低体温等等。
这样的例子在生物体系中不胜枚举。
可以说,生物功能的维持就是多种因素的动态平衡,许多重要的物质和生命指标都必须控制在一个有限的正常范围内,过低或过高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
医学生理学领域把这种现象称为稳态。
以上事例说明,我们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有害,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生物活性物质,我们必须了解同样一种物质,在有的情况下对机体有用,而有的情况下对机体有害,绝对不能简单地把一种物质如自由基看作什么百病之源,万恶之首。
许多商业宣传往往把某种有害因素过分夸大,把自己产品的有利作用随意夸张,这显然是错误的。
氧化应激

•
氧化应激导致的疾病
• 看法三:氧化应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 看法三:氧化应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白(LDL)在动脉内膜的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AS) (LDL)在动脉内膜的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AS) 始动因素在血管细胞分泌的ROS作用下, 始动因素在血管细胞分泌的ROS作用下,“原 始”LDL成为氧化型LDL(ox-LDL),刺激内皮细胞分 LDL成为氧化型LDL(ox-LDL),刺激内皮细胞分 泌多种炎性因子, 泌多种炎性因子,诱导单核细胞黏附、迁移进入动 脉内膜,转化成巨噬细胞。ox-LDL还能诱导巨噬细 脉内膜,转化成巨噬细胞。ox-LDL还能诱导巨噬细 胞表达清道夫受体, 胞表达清道夫受体,促进其摄取脂蛋白形成泡沫细 胞。同时,ox-LDL是NADPH氧化酶激活物, 胞。同时,ox-LDL是NADPH氧化酶激活物,能增强 其活性、促进ROS产生,也更有利于LDL氧化为ox其活性、促进ROS产生,也更有利于LDL氧化为oxLDL。另外,ox-LDL能抑制NO产生及其生物学活性, LDL。另外,ox-LDL能抑制NO产生及其生物学活性, 使血管舒张功能异常
•
氧化应激导致的疾病
• 看法二:氧化应激损伤胰岛β细胞 看法二:氧化应激损伤胰岛β • β细胞也是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1]β 细胞内抗氧化酶水平较低,故 细胞也是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1]β 细胞内抗氧化酶水平较低,
对ROS较为 ROS较为 •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的核心
• 敏感。ROS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还可通过影响胰岛 敏感。ROS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
•
氧化应激与人体衰老
• 依靠氧气,我们的身体才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
吸入氧气,用它来燃烧燃料(消耗食物)并制造 能量。但是,细胞使用氧气时会产生副产品—— 能量。但是,细胞使用氧气时会产生副产品—— 以高能氧气分子形式存在的废物。这些反应性氧 气分子有一个名字,叫自由基。自由基会对人体 组织和细胞结构造成损害,我们把这种损害称为 氧化应激——人体在利用氧气过程中加诸自身的 氧化应激——人体在利用氧气过程中加诸自身的 压力。
氧化应激 PPT课件

阴性对照组+H2O2
实验方案
MTT和LDH 测定
SOD和GSH测 定
Western blot方法
Real-time PCR
细胞存活率
氧化应激程度
Nrf2表达
抗氧化基因 HO-1,NQO-1
研究意义
心血管 疾病 神经系 统疾病
癌症
氧化应 激
泌尿系 统疾病
糖尿病
THE END
立论依据
活性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1、能够攻击生物膜磷脂中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 质过氧化作用,使细胞膜、细胞器膜等膜结构受损、功能 障碍; 2 、在活性氧的作用下,脂质和膜蛋白以及某些酶发生交 联、聚合或肽链的断裂,造成蛋白质结构改变,使其失去 活性,功能丧失。 3、活性氧可作用于 DNA,与碱基发生反应,从而使碱基 发生修饰、断裂和交联,引起基因突变。
够抵抗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对多种疾病具有抗氧化的保 护作用。然而, Srxn1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还未被深 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坚哲.Nrf2-ARE信号通路在白癜风氧化应激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 究.第四军医大学.R758.41 2、赵晶晶,张农。核因子相关因子 2在氧化应激性纤维化疾病中的最 新研究进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3、李琼。 Sulfiredoxin-1对双氧水诱导的 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 保护作用研究。重庆医科大学。 4、邹颜阳。Sulfiredoxin-1经Nrf2/ARE通路保护PC12细胞氧化损伤 的机制研究。重庆医科大学
Sulfiredoxin-1通过Nrf2-ARE信号 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的机制
报告提纲
立论依据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实验方案
研究意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27章 氧化应激的临床生化检验

抗氧化和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检测的方法与方法学评价。
自由基、活性氧、氧化应激、脂质过度氧化作用的概念与种类; 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抗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组成和作用。
氧化应激与疾病和衰老的关系;氧化应激的原因。
氧化应激 (oxidative stress, OS):机体受到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干扰 ,使体内的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自由基和活性氮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自由基等相关物质产生过多 ,氧化程度超出抗氧化物的清除能力 ,氧化系统和 抗氧化系统失衡 ,从而导致分子、细胞和机体损伤的状态。
自由基 (free radical): 自由基是单独存在的 ,最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的离子、原子、分子基团 ,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极易与周围分子发生反应 ,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R OS是一类由氧形成、并在分子组成上含有氧且化学性质比氧自身活泼的物质的总称。
ROS包括超氧阴离子 (O2-)、羟 自由基 (·OH)、烷氧基 (RO ·)、烷过氧基 (ROO ·) 等氧自由基及过氧化氢 (H2O2)、 单线态氧 (single oxygen, 1O2)、氢过氧化物 (ROOH) 和次卤酸 (HOX) 等。
活性氮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NO及其生物体内继发性产物的统称。
R NS包括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 (NO₂) 和过氧化亚硝酸盐 (ONOO-) 等。
1.ROS过多(1) 外源性因素 :① 加热;② 环境化学污染物; ③ 电离辐射;④ 细菌感染。
(2) 内源性因素 : ① O2-的产生; ② ·OH的产生; ③ 脂质过氧化作用;④ 一氧化氮 (NO) 的产生; ⑤ 吞噬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
细胞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机制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研究

细胞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机制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细胞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机制是目前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这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对于我们认识生命活动和探索疾病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这两种机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细胞自由基自由基是指一个原子、分子或离子中存在未配对电子的化学物质。
自由基在生物体内产生多种应激反应,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等。
在生物体内,产生自由基的主要途径有外源性毒素、氧分子和代谢产物等。
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氮氧自由基(NO.)等。
超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自由基。
它的生产与线粒体内呼吸过程和细胞质内的许多氧化还原酶有关。
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能够生成大量ATP的部位,但是在进行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超氧自由基。
细胞中许多氧化还原酶也能够产生超氧自由基,如NADP氧化酶、XO酶等。
虽然超氧自由基对身体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过多的超氧自由基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氧化DNA、脂质和蛋白质等,从而加速生物体老化和疾病的发生。
羟自由基是最具高反应性的自由基之一。
因为它在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之间存在一个未配对的电子。
羟自由基的产生与多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因素有关,如热、辐射、炎症等可以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
羟自由基对生物体的危害主要显示在它的高反应性上,可以氧化DNA、脂质和蛋白质等分子,造成细胞死亡和疾病发生。
氮氧自由基是一类带有氮原子的自由基,其代表物质是一氧化氮(NO.)。
氮氧自由基在生物体内通过一定的生化反应和酶催化发生,如NO合酶、一氧化氮合酶和过氧化氮酶等。
氮氧自由基在生物体内起着多种功能,如调节血压、影响免疫系统、参与神经传导等。
但是,过多的氮氧自由基会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危害。
二、氧化应激机制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在细胞自由基的作用下,与环境产生的各种方式和生物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引起的反应。
氧化应激机制在细胞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氧化应激 新思路 国自然-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氧化应激新思路国自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环境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氧化应激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了当前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热点研究。
氧化应激是指生物体内外的氧自由基和氧反应产物过量积累,导致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不可逆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综合总称。
氧化应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与组织机能的维持有着一定的关系,是生物体内氧代谢抵达平衡的一种机制。
然而,当环境中的氧自由基和氧反应产物超过生物体抗氧化能力时,就会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
氧化应激对细胞、组织和器官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对氧化应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氧化应激已经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和炎症等。
目前,研究氧化应激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氧化应激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策略,为促进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相信可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为解决氧化应激相关问题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前文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思路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氧化应激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首先,概述氧化应激的概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其次,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通过新思路探索和解决氧化应激相关的问题。
最后,总结引言部分,为接下来的正文做铺垫。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要点进行讨论。
第一个要点将详细介绍氧化应激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包括氧化应激的定义、生成机制以及对细胞和生物体的影响等内容。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一)2024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一)引言:生物氧化是生物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过程。
这些反应通常涉及生物体中的氧分子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能量并支持生命的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化学中的生物氧化过程。
正文:一、氧化应激作用1. 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与作用2. 过氧化氢的生成及其对细胞的损伤3. 氮氧化物的产生和生物效应4. 氧自由基与细胞的抗氧化机制5. 氧化应激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二、细胞色素氧化过程1.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氧化反应2. 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作用3. 胆红素的氧化代谢及生物学功能4. 细胞色素氧化过程中的辅助因子与催化机制5. 细胞色素氧化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三、生物体内的有氧呼吸过程1. 有氧呼吸的基本原理和产生的能量2. 糖代谢在有氧呼吸中的作用3. 脂肪酸氧化与有氧呼吸的关系4. 氨基酸代谢在有氧呼吸中的贡献5. 有氧呼吸与孤儿疾病的关联四、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反应1. 氧化蛋白的产生与损伤2. 氧化还原调节蛋白的功能与机制3. 抗氧化酶的分类和作用4. 蛋白质氧化与老化以及疾病的关系5. 蛋白质氧化与抗氧化剂的应用五、线粒体呼吸链与生物氧化反应1. 线粒体呼吸链的结构与功能2. 线粒体膜中的电子转移过程3. 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作用与调控4. 线粒体呼吸链与能量产生的关系5. 生物氧化反应在能量代谢调控中的意义总结:生物氧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涉及氧分子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
氧化应激、细胞色素氧化过程、有氧呼吸、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反应以及线粒体呼吸链都是生物氧化中的关键内容。
深入理解这些过程对于揭示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Q·+O2
Q +O2
·
酶促氧化过程中均可产生O2
·
黄嘌呤氧化酶
·
黄嘌呤+2O2+H2O
尿酸+2O2 +2H+
• 胞液中的黄嘌呤氧化酶与醛氧化酶 • 线粒体中的黄素蛋白酶 • 内质网中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 质膜上的NADPH氧化酶等
2.·OH的产生
· 主要是通过Fenton反应由O2 直接衍生形成:
二、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效应
自由基参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引起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损伤。其 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三方面: 膜脂改变导致膜功能的障碍和膜酶的损伤; 脂质过氧化过程中生成的活性氧对酶和其他成分的损伤; LOOH的分解产物特别是醛类产物对细胞及其成分的毒性作用。
(一) 氧化应激对脂类和细胞膜的破坏
• 通过自由基链反应,使酶分子发生聚合; • 通过LOOH中的MDA使酶分子发生交联; • 通过破坏酶分子中AA以及与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反应。
(三) 氧化应激对核酸和染色体的损害 使DNA链断裂或碱基破坏、缺失,使核酸分子的完整性和构型受到破坏,造成遗传信息改变 ;
辐射作用于核酸环境中的水分子,使其电解产生·OH和 O·2,辐射可使DNA主链断裂、碱基降解和氢键破坏 ;
自由基对DNA的破坏可导致染色体变异; 电离辐射和化学物质使受损细胞的染色体断裂。
目录
1
氧化应激的生物化学基础
2
氧化应激的生物学效应
3
抗氧化应激损伤的防御系统
4
氧化应激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5
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6
小结与展望
返回总目录
第一节 氧化应激的生物化学基础
一、氧化应激的概念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是指多种原因致使体内的活性氧(ROS ) 、活性氮 (RNS ) 等相关物质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 从而导致分子、细胞和机体的损伤。
返回章目录
第二节 氧化应激的生物学效应 一、氧化应激对机体的生理作用 (一) 吞噬细胞杀灭外来病原微生物
吞噬作用所产生的活性氧如H2O2、O2 、·OH、1O2和HOCl等可用·来杀灭外来病原微生物。
(二) 参与合成某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 合成前列腺素时需要H2O2 和O2 的参与。
·
• 合成凝血酶原时,凝血酶原前体的羧化过程需要O2
H2O2+Fe2++H+
·OH+H2O+Fe3+
3.吞噬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
H2O2除可生成·OH外,在Cl-存在时,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的作用,生成 活性很强的次氯酸(HOCl)和1O2,1O2是一个强的亲电子性的氧化剂。
H2O2+Cl- OCl-+H2O2
MPO H2O+OCl-
二、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
(一)外源性因素 1.电离辐射及大气污染 γ和X射线等 ; 2.药物 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 3.其他 环境污染的镉、水银、铅等重金属离子 。
(二)内源性因素
1.O2 的产·生
2.·OH的产生 3.吞噬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 4.脂质过氧化作用
1. O·2的产生
通化过作线用粒均体 可的产辅生酶O2Q·半醌、内质网膜上细胞色素P450和Hb、肌红蛋白、肾上腺素等自氧 ·
·
和CO2反应形成的“活性碳”。
• 参与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激活等过程。
(三) 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 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的酶促羟化作用需要O2,·OH,H2O2或1O2的参与;
·
•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作用需自由基的参与; • 核糖核苷的还原过程需自由基的参与。
(四) 参与解毒作用
• 外来物质通过细胞色素P450的羟化作用达到解毒作用,O2 参与了羟化作用。 ·
O2 +·O2 + 2H·+
H2O2+O2 (歧化反应)
O2+·H2O2
过渡金属离子 O2+·OH+OH-(Fenton反应)
歧化反应是指反应中的某种底物既能作为还原剂供应电子,又可作为氧化剂接受电子。上述反 应中的O2 就承担这种角色,故属于歧化反应。
·
过氧化物酶体中多种需氧脱氢酶催化生成的H2O2,如不迅速被分解,在Fe2+的催化下也可生·OH。
(二) 氧化应激对蛋白质和酶的损害
直接作用于蛋白质(Pr) ,与最邻近的氨基酸(AA)发生Pr过氧化; 通过LOOH间接作用于Pr,使多肽链断裂或与个别AA发生氧化或使Pr交联,从而使Pr 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脂质过氧化、电离辐射、其他产生的自由基的反应 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酶活性: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 如:超氧阴离子( O2 )、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1O2)、氢过氧化物(ROOH)
活性氮(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 如:一氧化氮(NO)、过氧亚硝酸根(ONOO-)
氧自由基(oxygen radical)
MPO H2O+1O2+Cl-
4.脂质过氧化作用 (lipid peroxidation) 定义:机体产生的活性氧,攻击生物膜磷脂中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引发一种自由基链式反应,链式地产生脂质过氧化物,这种作用就称~。
在过氧化条件下,脂过氧化物 LOOH是不稳定的,能分解成一系列复杂产物。通常以小分子降解 产物的数量来表示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第23章氧化应激损伤生物化学诊断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掌握:自由基、活性氧、氧化应激、歧化反应的概念及脂质过氧化作用。氧化应激指标的 种类。
❖ 熟悉:氧化应激的损伤效应;主要活性氧、过氧化脂质、抗氧化酶、NO与NOS以及常用抗 氧化剂的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及方法学评价。
❖ 了解:心肌缺血再灌注、衰老的概念;氧化应激的原因,抗氧化损伤的防御系统组成与作 用。
膜内不饱和脂肪酸减少; 膜结构遭到破坏,使其流动性、通透性、离子转运及屏障功能受损; 溶酶体酶释放,线粒粒膨胀、酶失活等损伤; 红细胞膜破裂导致溶血; LOOH进一步分解产生醛类,尤其是丙二醛(MDA)可作为交联剂导致分子间的交联聚 合。
胞膜的损害则会导致细胞代谢、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后者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从而可引 起许多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