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冰冻血浆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自身抗体的分析处理及输血策略

自身抗体的分析处理及输血策略
参 考文 献
致 使 早 采 的血 液 制 备 完 成 已超 过 6h 2 有 一 段 时 间血 浆 库 。( ) 存 到 最 大 限 度 , 冻 冰 箱 装 箱 几 乎 9 , 使 冷 气 无 交 换 空 冰 8 致 间 , 6h内血 浆 没 有 冻 实 。据 文 献 报 道 影 响 冰 冻 血 浆 质 量 的 在 因 素 冰 冻 是 一 个 重 要 的步 骤 , 别 是 凝 血 因 子 Ⅷ 活 性 。全 血 分 特 出细胞成分后 , 尽可能快地 把血浆 放进 冰冻器 内, 样 可 回 要 这
3 讨 论
印在 标 签 上 , 以便 在 分 离 成 分 血 浆 时 , 证 在 6h内 把 新 鲜 冰 保
冻血浆放人 一5 O℃ 冰 箱 中保 存 , 冻 血 浆 是 保 存 血 浆 内 各 种 速 有 效 蛋 白成 分 及 生物 活 性 因 子 的重 要 条 件 。为 达 到 快 速 冰 冻
附 有 温 自身 抗 体 外 , 清 中 也 存 在 高效 价 的 自身 抗 体 , 要 进 血 需 行 吸 收 放 散 试 验 才 能 进 行 同种 抗 体 的检 测 。 同样 , 自身 抗 体 温
疾 病 如 淋 巴 瘤 等 。冷 自身 抗 体 可 引 起 冷 凝 集 素 综 合 征 或 阵 发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1年 1 O月 第 8卷 第 1 9期 I b Me l O tb r2 1 , 18 No 1 dC i co e 0 1 Vo. , . 9 a n,

24 ・ 25
表 2 20~21 0 5 0 0年 新 鲜 冰 冻 血 浆 因子 Ⅷ含 量 监 测 结 果
抗 体 。( ) 体 产 生 异 常 : 些 病 理 因 子 刺 激 机 体 免 疫 系 统 , 2抗 某 使 之 发 生 功 能 紊 乱 , 淋 巴 细胞 系统 肿瘤 使 免 疫器 官失 去 了 识 别 或 自身 红 细 胞 抗 原 的 能 力 , 而 产 生 自身 抗体 。( ) 叉 免 疫 : 进 3交 某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

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一、输血前评估1.1 手术及创伤患者1.1.1 红细胞输注1) 血红蛋白(Hb)>100g/L,血细胞容积( 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70g/L,Hct <0.21,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为(70~100)g/L,倘假设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病症与体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1.1.2 血小板输注1)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Plt<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3)Plt为(50~100)×109/L,倘假设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 特殊情况:①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腰穿、骨穿、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拔牙或补牙等有创操作或检查,或正常阴道分娩或剖腹产或体外循环等,Plt≤50×109 /L,应实施输注;②硬膜外麻醉,Plt≤80×109/L,应实施输注;③大手术,Plt≤100×109 /L,应实施输注;④头颅、眼部、脊柱与前列腺等特殊部位手术,Plt≤100×109 /L,应实施输注。

1.1.3 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1) 凝血酶原时间(PT) 或活化局部凝血酶时间(APTT)>1.5倍正常值,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肝病患者INR>1. 3) ,伴有创面弥漫性渗血,应立即实施输注;2)急性大出血输注大量保存期相对较长红细胞制剂后,出现出血不止,应立即实施输注;3)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伴有出血倾向,在相应血浆药源性制剂供给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4) 对抗华法令药物过量,可以实施输注。

1.2 非手术患者1.2.1红细胞输注1) Hb>100g/L,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60g/L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Hb<40 g/L],Hct <0.20,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 为(60~100)g/L,倘假设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病症与体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分析

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监测结果分析

D : 0 3 6 /.sn 1 7 —4 5 2 1 . 9 0 8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 6 29 5 ( 0 1 1 4 4 0 O1 1 . 9 9 j i . 6 2 9 5 . 0 1 1 . 7 s B 1 7 4 5 2 l ) 92 2 —2
1 P 数 量 少 , 积 异 常 并 存 在 异 常 聚 集 , 析 仪 计 数 的 可 。 I T 体 分 信 度 降低 , 要 人 工 复 检 才 能 准 确 。 需 3 4 WB . C分 类 的 推 片 复 检 推 片 复 检 是 根 据 WB C直 方 图 上 单 核 细胞 区 域 ( 0 1 0 f ) 高 和 仪 器 没 有 给 出 分 类 结 果 9 ~ 6 L 增
综 上 所 述 , 者认 为 , 作 自动 血 液 分 析 仪 因 工 作 环 境 、 工作 状 态 、 本 采 集 及 血 液 成 分 的 复 杂 性 不 同 , 检 率 也 有 一 定 的 差 标 复 异 。分 析 仪 还 不 能 克 服 各 种 颗 粒 的 干扰 , 能 通 过 复检 才 能 纠 只 正 偏 差 , 以 复检 是保 证 仪 器 检 验 质 量 的关 键 。 所
本 影 响更 大 。技 术 操 作 熟 练 者 复 检 率 较 低 。某 些 疾 病 如 糖 尿 病 、 管 性 疾 病 、 小 球 肾 炎 性 疾 病 等 P 活 化 程 度 较 高 , 血 肾 I T 容 易 聚集 , 至 在 体 内 已 经 活 化 聚 集 。 另 外 , 二 胺 四 乙 酸 能 甚 ] 乙 够 诱 导 P I T抗 体 与 P 结 合 , 起 P 聚 集 , 些 均 能 导 致 I T 引 I T 这 P T 计 数 假 性 降低 。P L I T聚 集 成 为血 液分 医学 与 临 床 2 1 0 1年 1 O月 第 8卷 第 1 9期 I b Me l O tb r2 1 , 18 No 1 dC i co e 0 1 Vo. , . 9 a n,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输血不良反应
可以按反应发生的时间及免疫状态分类,也可按所输血液成分分类。但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均应及时分析原因,确定诊断,及时处理。如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反应则应即刻中止输血,工应考虑在下次输血时采取预防措施。
(二)输血传播性疾病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弓形体病等。此旬,如血液被细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症,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在由输血引起的疾病中,艾滋病危害性最大。
四、成分输血
输全血有时可能既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又全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对血液也是一种浪费。例如患血小板减少的或粒细胞减少症,输全血很难达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的目的。如大量输血,又会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所经,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成分输血,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成分输血的优点:①提高疗效,患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特别是将血液成分提纯,浓缩而得到高将近价的制品;②减少反应,血液成分复杂,有多种抗原系统,再加上血浆中的各种特异抗体,输血更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③合理使用,将全血分离制成不同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成分,供不同的目的就应用;④经济,既可节省宝贵的血液,又可减少的经注意到负担。
开展成分输血首先在解决成分问题,分离各种细胞成分可以用塑料袋离心沉降的方法,也可用细胞单采仪器。细胞单采机可以从一个供血者采取多量的折细胞或血小板,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由多个血源而引起的输血免疫反应的机会。目前我国已普通开民兵成分血液的制备,但由于条件及仪器的不同,制备方法也有差异。
(一)红细胞输注
2.血浆白蛋白,主要用于补充血管内或血管外白蛋白缺乏。扩充血容量是使用白蛋白的重要指征,对血容量损失50-80%者,除输给红细胞外,应同时输给白蛋白使血浆白维持在50g/L以上;此外还可用于白蛋白丢失(如烧伤等)及体外循环时,失代偿肝素硬化。其不良反应较少而轻。

重新审视婴幼儿心肺转流中改良超滤的使用

重新审视婴幼儿心肺转流中改良超滤的使用

㊃综㊀述㊃DOI:10.13498/j.cnki.chin.j.ecc.2021.01.15重新审视婴幼儿心肺转流中改良超滤的使用郑丰楠,梁彦锴,孟保英,丁以群[摘要]:㊀改良超滤(MUF)技术作为心肺转流中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浓缩血液㊁清除炎性介质㊁减轻组织水肿等优点,但随着微小化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MUF在临床应用中的获益性和必要性开始受到各中心的重新审视㊂本文对近年来MUF的临床使用进展予以综述㊂[关键词]:㊀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婴幼儿;血液保护;外科手术Reexaminingtheapplication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cardiopulmonarybypassininfantsZhengFengnan,LiangYankai,MengBaoying,DingYiqunDepartmentofCardiothoracicSurgery,Children'sHospitalofShenzhen,ShenzhenGuangdong518038,ChinaCorrespondingauthor:DingYiqun,Email:ikwan.ding@outlook.com[Abstract]:㊀Asoneofimportantmeansofbloodsavingstrategyincardiopulmonarybypass,modifiedultrafiltration(MUF)playsanimportantroleinconcentratingblood,removinginflammatorymediatorsandreducingtissueedema.However,sincetheappli⁃cationofminiaturized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currently,agrowingnumberofcentershavereevaluatedthebenefitandnecessityofMUF.Thisarticlereviewstheprogressi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MUFinrecentyears.[Keywords]:㊀Cardiopulmonarybypass;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fant;Bloodprotec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CardiacSurgery㊀㊀自20世纪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bypass,CPB)首次应用于临床心脏手术㊁并将心脏外科的发展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以来,人工心肺机和氧合器的更新换代也快速促进了心脏直视手术技术的发展㊂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婴幼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技术得以不断的完善,从而将最初单纯心脏手术中生命支持的意义延伸到如目前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和心室辅助装置等具有更为广泛意义的生命支持及辅助技术㊂心脏直视手术在CPB技术的支持下得以安全开展,但CPB过程中所造成患者心肺等多器官㊁组织功能的损伤仍无法完全避免,尤其在心肺功能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幼儿中产生更显著或严重的影响[1]㊂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使得这种影响逐渐减少,并将ECC技术应用于新生儿及低体重儿成为可能㊂基金项目: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612003);深圳市卫生计划系统科研项目(SZXJ2018044)作者单位:518038深圳,深圳市儿童医院胸心外科通信作者:丁以群,Email:ikwan.ding@outlook.com1㊀基本概念在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中,为了减少围术期血制品的使用,CPB往往需要进行预充,但预充液造成的血液过度稀释可能进一步引起机体组织细胞水肿㊁氧供不足以及凝血功能下降等并发症[2]㊂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起,超滤技术开始成为小儿CPB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㊂超滤的基本原理大致与肾小球滤过原理相同,利用血液中血相(有形细胞成分和血浆蛋白等)与水相(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在中空纤维的半透膜滤器中膜内外两侧形成的跨膜压差(transmem⁃branepressure,TMP),将水分和小分子物质从血液中滤出,从而达到浓缩血液的目的㊂但在超滤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影响其滤过效果:①TMP(TMP越大,滤出液体越多,如果超过其上限,可能导致红细胞破裂,一般膜两侧所允许的压差为100 500mmHg);②滤过血流量(血流流速过快将影响水分滤出效果,而流速过慢易导致红细胞滞留中空纤维,增加溶血可能,因此目前认为最适流量为100300ml/min);③滤膜的厚度;④滤器膜孔径的数目㊁大小;⑤血细胞比容(hmatocrit,HCT)及机体温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超滤的效果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超滤方法主要包括常规超滤(conventionalultrafiltration,CUF)㊁改良超滤(modi⁃fiedultrafiltration,MUF)和零平衡超滤(zerobal⁃ancedultrafiltration,ZBUF)三种[3]㊂CUF是应用最早的超滤方法㊂该方法将超滤器与CPB通路并联,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动脉管路和静脉储血器㊂CUF一般在CPB后期,即复温至撤停CPB期间进行㊂在滤出液排出的同时,由于超滤器并联于CPB回路中,在正常转流的情况下其滤出效果受到储血器平面的限制,有时难以维持机体容量平衡,因此达不到最大限度浓缩血液的效果㊂ZBUF的概念最早由Journois等[4]于1996年提出,不同于CUF中滤除多余液体的结果,ZBUF是在CPB复温阶段通过较长时间的超滤,并不断补充等量电解质平衡溶液至CPB回路中,最终达到持续滤除并稀释炎性介质的目的,从而减少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5]㊂但需注意的是,在ZBUF时大容量的非血源性液体交换过程可能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和抗凝水平下降㊂MUF技术最早于1991年由Naik等人[6]首次提出,其超滤器在CPB回路中通过动脉管路-静脉管路直接连接,转流过程中MUF血流与CPB回路形成串联㊂不同于CUF,MUF通常是在CPB结束后进行,从而克服了CUF只能在CPB过程中滤除水分的缺点,这对于撤停CPB前HCT未达到满意状态的患儿尤为适用㊂而且由于MUF与CPB回路串联,直接汇入患者右心房的特点,在超滤器液体滤出的同时,CPB回路中的剩余血液可立即补充进入超滤系统,并不断维持患者的容量㊂因此MUF使HCT和血液胶体渗透压上升的效果较CUF有显著提高㊂2㊀MUF在婴幼儿CPB中的应用在CPB过程中,低温㊁抗凝㊁血液稀释㊁非搏动性血液灌注㊁血液与非生物异质界面接触等因素常可导致组织水肿,诱发全身炎症性反应,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㊂对于婴幼儿的全身血容量而言,庞大的CPB管路往往更易导致明显血液稀释,增加心脏直视手术的死亡率[7-8]㊂超滤可去除体内多余水分及滤除小分子物质,CPB中及结束后使用超滤技术,是减少上述副作用的重要工具,目的是更加有效的滤除血管外多余的水㊁钠和部分炎性介质㊁浓缩血液并减轻组织水肿㊂在美国各大心脏中心MUF技术成为标准化操作技术[9]㊂在过去20年,大量临床研究证实MUF技术能够改善临床结果㊁浓缩血液㊁提高HCT[4,10-12]㊁血小板计数[11,13]及血浆胶体渗透压[11]㊁减少血制品输注[11-12,14]㊁减轻术后组织水肿[4,13]㊁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12]㊁胸腔引流量[14-15]㊁ICU滞留时间[10,13]㊁住院时间[14]㊁改善血流动力学[10,16]及呼吸功能[10,12,17-18]㊂MUF可以清除部分炎性介质㊁内毒素[19-20],如降低血浆白介素(IL)-6㊁IL-8及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减轻炎症反应[21];MUF可清除部分前列腺素E-2[22],增加血压反应,这对保护器官功能至关重要㊂一些研究表明MUF可以减轻心肌水肿,增加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脏指数及体循环动脉血压,降低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16,23]㊂Kotani[24]等研究发现针对新生儿心脏直视手术采用MUF虽然不能缩短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但是能避免长时间机械辅助通气,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损伤㊂Warwick等[25]再次评估儿童CPB结束后进行MUF的获益,认为MUF安全可靠,且收益良多,临床应该重新认识并不断改进发展该技术㊂3㊀重新审视MUF在婴幼儿CPB中的应用MUF亦存在一些缺点,如增加CPB预充量㊁非生物异物接触面积及CPB复杂性,从而导致血液稀释及全身炎症反应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㊁大脑窃血[26]㊁主动脉插管阻塞主动脉㊁降低核心温度㊁延长非生物异物接触及手术时间㊁室颤㊁低血压㊁气体栓塞等[27]㊂基于这些缺点人们开始对MUF重新予以审视㊂关于MUF的诸多优点的研究资料均已超过10年之久,20世纪80 90年代新生儿及婴儿CPB预充量大概500 2000ml,CPB中的HCT0.15 0.20,CPB结束后进行MUF至关重要[28-29]㊂最近十年,由于CPB技术及相关生物材料科技迅速的发展,CPB系统预充量显著降低,减少了血液稀释及与非生物异物接触面积显著减少,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CPB后的组织水肿㊂除了MUF能够较多地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外,与CUF相比并无其他优势㊂Vladimir等[30]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认为CUF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浓缩功能,而MUF并不会导致优于CUF的阳性临床结果;MUF可以减少红细胞输注率但增加冰冻新鲜血浆输注率;对于体重小于5kg的婴儿MUF受益明显㊂由于新生儿及婴儿CPB系统微小化及预充量显著降低所致MUF的使用呈现下降趋势,截止2011年Harvey等[31]调查发现86%的美国儿童心脏中心常规进行超滤,但其中只有71%的中心使用MUF,对比2005年[32]北美50个儿童心脏中心75%的MUF使用率有所降低㊂而且使用CUF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CPB结束时达到目标HCT值㊂4㊀MUF不再是婴幼儿CPB必需的技术随着ECC技术及材料的迅速发展,ECC管路系统显著减少,例如整合动脉微栓滤器的集成式膜式氧合器㊁真空辅助静脉引流装置等出现,导致CPB预充量急剧减少,血制品输注率明显降低[33-35];成人CPB中弃用MUF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㊁术中及术后血制品输注率㊁正性肌力药物评分㊁HCT并无显著性差异㊂最新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微小化ECC管路中弃用MUF,并没导致不良事件及副作用的发生[36]㊂总之,超滤技术不再是术中控制高HCT的有效手段,目前临床使用的ECC管路系统较20世纪90年代显著微小化,预充量显著减少,而且弃用超滤使得整个CPB管路系统更加简单,预充量再次减少,同时亦可避免MUF所带来的副作用的风险㊂Brain[37]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微小化CPB管路,可以避免过度血液稀释,弃用MUF后并没有出现不良的临床结果,而且减少了临床输血率㊁胸腔引流量和停CPB后至关胸结束的时间;由于弃用超滤,使管路系统更加简单,而且降低了医疗费用㊂本中心[38]内自2017年8月临床开始使用微小化CPB管路,2018年4月开始使用微小化CPB管路与自体血逆预充(retrogradeautologouspriming,RAP)技术相结合的ECC策略,使得新生儿㊁婴幼儿预充量由原来的300ml降至65 90ml,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MUF及CUF使用率由原来的86.6%降至目前的8.1%,新生儿的无血预充率由原来的27.8%提高至53.9%,超滤组与非超滤组入ICU的HCT㊁心脏直视手术超快通道率二者无显著性差异,非超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滞留时间较超滤组缩短㊂在微小化ECC管路及RAP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显著降低ECC预充量,可以避免过度的血液稀释,采用术前切皮时静推呋塞米可以通过肾脏的生物滤过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实现弃用超滤器的目的,因此MUF的应用亦可能需要被重新定义㊂5㊀总㊀结MUF是一个非常成熟有效的ECC技术,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给患者的病情康复带来巨大益处,但随着ECC及生物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ECC管路系统不断微小化,其预充量较之前显著降低㊂因此,对于婴幼儿CPB中MUF技术的应用需要重新审视,根据不同的ECC策略和患者的基础病情以及各中心团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个体的ECC策略及超滤策略㊂参考文献:[1]SomerFD.CongenitalHeartDiseaseinPediatricandAdultPa⁃tients[M].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2017.425-443.[2]WhitingD,YukiK,DinardoJA.Cardiopulmonarybypassinthepediatricpopulation[J].BestPractResClinAnaesthesiol,2015,29(2):241-256.[3]WangS,PalanzoD,UndarA.Currentultrafiltrationtechniquesbefore,duringandafterpediatriccardiopulmonarybypassproce⁃dures[J].Perfusion,2012,27(5):438-446.[4]JournoisD,Israel-BietD,PouardP,etal.High-volume,zero-balancedhemofiltrationtoreducedelayedinflammatoryresponsetocardiopulmonarybypassinchildren[J].Anesthesiology,1996,85(5):965-976.[5]MatataBM,ScawnN,MorganM,etal.Asingle-centerran⁃domizedtrialofintraoperativezero-balancedultrafiltrationduringcardiopulmonarybypassforpatientswithimpairedkidneyfunctionundergoingcardiacsurgery[J].JCardiothoracVascAnesth,2015,29(5):1236-1247.[6]NaiKSK,KnightA,ElliottM.Aprospectiverandomizedstudyofamodifiedtechniqueofultrafiltrationduringpediatricopen-heartsurgery[J].Circulation,1991,84(5Suppl):III422-III431.[7]RanucciM,CarboniG,CotzaM,etal.Hemodilutiononcar⁃diopulmonarybypassasadeterminantofearlypostoperativehy⁃perlactatemia[J].PLoSOne,2015,10(5):e0126939.[8]CurtisN,VohraHA,OhriSK.Miniextracorporealcircuitcardiop⁃ulmonarybypasssystem:areview[J].Perfusion,2010,25(3):115-124.[9]RicciZ,PolitoA,NettoR,etal.Assessment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hemodynamicimpactbypressurerecordinganalyticalmethodduringpediatriccardiacsurgery[J].PediatrCritCareMed,2013,14(4):390-395.[10]张小贞,李刚,王树伟,等.优化改良超滤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8,16(2):76-79.[11]ZiyaeifardM,AlizadehaslA,MassoumiG.Modifiedultrafiltrationduringcardiopulmonarybypassandpostoperativecourseofpediat⁃riccardiacsurgery[J].ResCardiovascMed,2014,3(2):e17830.[12]EAGabnel,TSalerno.PrinciplesofPulmonaryProtectioninHeartSurgery[M].SpringerLondon,2010.251-261.[13]WeberCF,JamborC,StrasserC,etal.Normovolemicmodifiedultrafiltrationisassociatedwithbetterpreservedplateletfunctionandlesspostoperativebloodlossinpatientsundergoingcomplexcardiacsurgery:arandomizedandcontrolledstudy[J].JThoracCardiovascSurg,2011,141(5):1298-1304.[14]BoodhwaniM,HamiltonA,deVarennesB,etal.A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toassessthefeasibilityoftestingmodifiedultrafiltrationasabloodconservationtechnologyincardiacsurgery[J].JThoracCardiovascSurg,2010,139(3):701-706.[15]AggarwalNK,DasSN,SharmaG,etal.Efficacyofcombinedmodifiedandconventionalultrafiltrationduringcardiacsurgeryinchildren[J].AnnCardAnesth,2007,10:27-33.[16]DaviesMJ,NguyenK,GaynorJW,etal.Modifiedultrafiltrationimprovesleftventricularsystolicfunctionininfantsaftercardiop⁃ulmonarybypass[J].JThoracCardiovascSurg,1998,115(2):361-369.[17]TurkozA,TunçayE,BalciST,etal.Theeffect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durationonpulmonaryfunctionsandhemodynamicsinnewbornsandinfantsfollowingarterialswitchoperation[J].Pedi⁃atrCritCareMed,2014,15(7):600-607.[18]胡萍,姜志斌,许蓼梅,等.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联合应用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7):698-702.[19]AtkinsBZ,DanielsonDS,FitzpatrickCM,etal.Modifiedultra⁃filtrationattenuatespulmonary-derivedinflammatorymediatorsinresponsetocardiopulmonarybypass[J].InteractCardiovascTho⁃racSurg,2010,11(5):599-603.[20]PapadopoulosN,BakhtiaryF,GrunV,etal.Theeffectofnormov⁃olemicmodifiedultrafiltrationoninflammatorymediators,endotoxins,terminalcomplementcomplexesandclinicaloutcomeinhigh-riskcardiacsurgerypatients[J].Perfusion,2013,28(4):306-314.[21]HeS,LinK,MaR,etal.Effectoftheurinarytryptininhibitorulinastatinoncardiopulmonarybypass-relatedinflammatoryre⁃sponseandclinicaloutcomes:ama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J].ClinTher,2015,37(3):643-653.[22]YokoyamaK,TakabayashiS,KomadaT,etal.Removalofpros⁃taglandinE2andincreasedintraoperativebloodpressureduring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pediatriccardiacsurgery[J].JThoracCardiovascSurg,2009,137(3):730-735.[23]BiererJ,StanzelR,HendersonM,etal.Ultrafiltrationinpedi⁃atriccardiacsurgeryreview[J].WorldJPediatrCongenitHeartSurg,2019,10(6):778-788.[24]KotaniY,HonjoO,OsakiS,etal.Effect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onpostoperativecourseinneonateswithcompletetransposi⁃tionofthegreatarteriesundergoingarterialswitchoperation[J].CircJ,2008,72(9):1476-1480.[25]AmesWA.Pro:Thevalue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childrenaftercardiopulmonarybypass[J].JCardiothoracVascAnesth,2019,33(3):866-869.[26]MedlinWM,SistinoJJ.Cerebraloxygensaturationchangesduringmodifiedultrafitration[J].Perfusion,2006,21(6):325-328.[27]DarlingE,NanryK,ShearerI,etal.Techniquesofpaediatricmodifiedultrafiltration:1996surveyresults[J].Perfusion,1998,13(2):93-103.[28]LoorG,LiL,SabikJF3rd,etal.Nadirhematocritduringcar⁃diopulmonarybypass:end-organdysfunctionandmortality[J].JThoracCardiovascSurg,2012,144(3):654-662.[29]DraaismaAM,HazekampMG,FrankM,etal.Modifiedultrafil⁃trationaftercardiopulmonarybypassinpediatriccardiacsurgery[J].AnnThoracSurg,1997,64(2):521-525.[30]MilovanovicV,BisenicD,MimicB,etal.Reevaluatingtheim⁃portanceof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contemporarypediatriccardi⁃acsurgery[J].JClinMed,2018,7(12)pii:E498.[31]HarveyB,ShannKG,FitzgeraldD,etal.Internationalpediatricperfusionpractice:2011surveyresults[J].JExtraCorporTechn⁃ol,2012,44(4):186-193.[32]GroomRC,FroebeS,MartinJ,etal.Updateonpediatricperfu⁃sionpracticeinnorthamerica:2005survey[J].JExtraCorporTechnol,2005,37(4):343-350.[33]NuszkowskiMM,DeutschN,JonasRA,etal.RandomizedtrialoftheterumocapioxFX05oxygenatorwithintegralarterialfilterversusterumocapioxbabyRX05andterumocapioxAF02arterialfilterininfantsundergoingcardiopulmonarybypass[J].JExtraCorporTechnol,2011,43(4):207-214.[34]BerryessaR,WiencekR,JacobsonJ,etal.Vacuum-assistedvenousreturninpediatriccardiopulmonarybypass[J].Perfusion,2000,15(1):63-67.[35]WalkerJL,YoungHA,LawsonDS,etal.Optimizingvenousdrainageusinganultrasonicflowprobeonthevenousline[J].JExtraCorporTechnol,2011,43(3):157-161.[36]McRobbCM,IngRJ,LawsonDS,etal.Retrospectiveanalysisofeliminatingmodifiedultrafiltrationafterpediatriccardiopulmo⁃narybypass[J].Perfusion,2017,32(2):97-109.[37]MejakBL,LawsonDS,IngRJ.Modifiedultrafiltrationinpediat⁃riccardiacsurgeryisnolongernecessary[J].JCardiothoracVascAnesth,2019,33(3):870-872.[38]刘怀普,丁以群,吴柯叶,等.微小化体外循环对婴幼儿心脏外科超快通道麻醉的影响[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9,17(3):149-152.(收稿日期:2019-10-25)㊀㊀(修订日期:2019-12-09)㊀㊀(上接第60页)[34]AmigoniA,MozzoE,BrugnaroL,etal.Four-sidenear-infra⁃redspectroscopymeasuredinapaediatricpopulationduringsur⁃geryforcongenitalheartdisease[J].InteractCardiovascThoracSurg,2011,12(5):707-712.[35]RufB,BonelliV,BallingG,etal.Intraoperativerena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indicatesdevelopingacutekidneyinjuryinin⁃fantsundergoingcardiacsurgerywithcardiopulmonarybypass:acase-controlstudy[J].CritCare,2015,19:27.[36]OwensGE,KingK,GurneyJG,etal.Lowrenaloximetrycorre⁃lateswithacutekidneyinjuryafterinfantcardiacsurgery[J].Ped⁃iatrCardiol,2011,32(2):183-188.[37]MartiniS,CorvagliaL.SplanchnicNIRSmonitoringinneonatalcare:rationale,currentapplicationsandfutureperspectives[J].JPerinatol,2018,38(5):431-443.[38]ErdoesG,RummelC,BascianiRM,etal.Limitationsofcurrentnear-infraredspectroscopyconfigurationindetectingfocalcere⁃bralischemiaduringcardiacsurgery:anobservationalcase-seriesstudy[J].ArtifOrgans,2018,42(10):1001-1009.[39]BevanPJ.Shouldcerebralnear-infraredspectroscopybestandardofcareinadultcardiacsurgery[J]?HeartLungCirc,2015,24(6):544-550.(收稿日期:2020-02-12)㊀㊀(修订日期:2020-03-12)㊀㊀。

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

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

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是一种宝贵的血液资源,其临床使用始于1941年,最初用于补充患者血容量,目前常用于大量出血或凝血异常而需要实施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FFP临床适应证非常有限,又具有输血并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是一种宝贵的血液资源,其临床使用始于1941年,最初用于补充患者血容量,目前常用于大量出血或凝血异常而需要实施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FFP临床适应证非常有限,又具有输血并发症及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因此对其临床适用证要从严掌握。

但目前国内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FFP滥用状况,尤其在国内滥用FFP情况严重。

这与科学合理用血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有必要对FFP的临床适用证及不合理应用现状做一阐述,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输血水平。

1 FFP及病原体灭活血浆简介单采获得的血浆或全血采集后6—8h在4℃离心制备的血浆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即制成。

冰冻状态一直持续到应用之前,使用时融化成液体血浆。

FFP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其浓度与6—8h采集的全血相似。

200ml制品含血浆蛋白(60—8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凝血因子(0—1.0)IU/ml。

目前主要有2种方法可灭活血浆中的病原体:亚甲基蓝和光照处理FFP(MBFFP)及有机溶剂去污剂处理FFP(SDFFP)。

2种血浆均引起部分凝血因子活性丧失。

英国对MBFFP是否去除亚甲基蓝没有强制性规定,但临床使用的通常为去除亚甲基蓝的FFP。

英国AB型供者的MBFFP只供给儿童和新生儿。

虽然男性供者的FFP 可降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IL)的危险,但此制品尚未广泛使用。

SDFFP血浆是混合制品,每次混合2 500人份供者血浆,并经有机溶剂磷酸盐和非粒子去污剂三硝基甲苯处理。

此种血浆灭活了脂包膜病毒,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和Ⅱ型、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等,但甲肝病毒和人类微小病毒B19因缺少脂包膜而不能被灭活。

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临床分析及处理

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临床分析及处理

抗—E所致新生儿溶血临床分析及处理目的通过Rh(E)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例分析,明确Rh-HDN的输血策略。

方法通过对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直接Coombs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及血浆中抗体的确认,同时进行母亲血型及抗体确认鉴定。

结果患儿血型为:O型,Rh阳性,CcEe,母亲为:O型,Rh阳性,CCee,母亲与患儿血清中均检测到抗E抗体。

结论使用ABO血型与患儿相同,E表型为阴性的洗涤红细胞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进行换血治疗,情况明显好转。

标签:新生儿溶血;Rh血型;抗-E抗体新生儿溶血病(HDN)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是造成新生儿病例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国HDN以ABO溶血居多,作为常规诊断,有公认的流程;Rh溶血虽然出现频率较少,但是发生后严重程度较高,目前在临床也重视不高,我们希望通过个案报告及相关资料分析回顾提高临床医生对于Rh-HDN的重视,明确输血策略。

报告病例为1例因母亲血清中检测出IgG-E抗体导致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出生后12h发现肝、脾肿大,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

Hb:72g/L。

新生儿科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输血科对患儿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为O型Rh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交叉配血主次均凝集。

查对患儿母亲病历,发现该患儿为第5胎,前4胎除头胎存活外,其余各胎均在出生后1w内死亡。

高度怀疑该患儿为HDN引起的严重贫血,抽取患儿与母亲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查找HDN原因。

1.2试剂ABO/Rh血型定型试剂卡、抗人球蛋白试剂卡、新生儿血型卡及直接Coombs试验卡、Rh血型亚型卡、交叉配血卡均为长春博迅有限公司产品;筛检细胞为北京金豪有限公司产品。

1.3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试剂说明书操作,通过ABO/Rh 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根据细胞反应格局、结合试验结果,判断抗体特异性;并为该患儿筛选相匹配的血液制品。

新生儿输血的管理制度

新生儿输血的管理制度

新生儿输血的管理制度一、前言新生儿输血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因各种原因而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由于新生儿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力较弱,对输血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较差,因此对于新生儿输血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护。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以确保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新生儿输血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 适应症(1)急性失血性贫血:如产后失血、胎盘早剥、胎儿出血等(2)慢性贫血:如遗传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地中海型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缺乏症等)、溶血性贫血等(3)出生后重症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贫血2. 禁忌症(1)对输血成分过敏者(2)心血管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3)肺功能不全、危重的呼吸功能不全(4)凝血功能异常或有出血倾向(5)目前激素治疗(6)目前接受放射线治疗(7)患有高危传染病(8)免疫功能异常三、新生儿输血管理制度1. 严格的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审查在进行新生儿输血前,需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禁忌症,确保产生输血适应症的病症。

2. 输血程序与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输血程序,包括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核对患者信息、临床护士签署确认、输血前后检查、输血记录等。

(2)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可选择使用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3)输血过程中,需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期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

3. 输血前准备工作(1)对患儿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进行输血前的体格检查,评估患儿的输血适应性,确定输血需求和输血量。

(3)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输血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4. 输血后监护(1)输血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

(2)输血结束后,进行输血反应的观察与评估,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5. 输血后的随访与评估(1)输血结束后,需对患儿进行随访与评估,检查输血效果,并评估输血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鲜冰冻血浆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0T10:16:51.7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作者:张子海伊雅霞李德明刘静华宫小欣[导读] 新鲜冰冻血浆 (Freshfrozenplasma,FFP)是目前临床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血液制品,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鸡西市中心血站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鲜冰冻血浆 (FFP)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指导新生儿合理用血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红十字妇幼保健医院、矿务局总医院、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输血治疗的277例新生儿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在 277例输血新生儿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207例,占74.73%。

FFP输注患儿常见疾病排序:早产儿 36.71%、新生儿败血症22.22%、消化道出血4.35%、新生儿肺炎 3.86%、新生儿贫血2.42%、新生儿溶血病1.93%。

FFP输注的目的主要为:补充凝血因子52.66%、免疫支持10.14%、防治DIC9.18%、血浆置换2.90%。

FFP输注前后比较,APTT差异有显著性 (P<0.05),PT、FIB、TT未见显著影响 (P>0.05)。

结论:我市各大医院新生儿FFP不合理输注仍占一定比例,需要临床医生的进一步重视,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与凝血功能检测等实验室指标综合决定,避免盲目输注。

关键词:新生儿;输血;新鲜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Freshfrozenplasma,FFP)是目前临床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血液制品,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由于输注 FFP有传播病毒、同种免疫、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因此对其临床适应症应从严掌握,力求科学、安全、合理用血。

本文对我市三大医院277例输注FFP的新生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在红十字妇幼保健医院、矿务局总医院、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进行输血治疗的住院新生儿277例。

1.2 方法鸡西市中心血站设计调查表,各医院配合收集血浆输注信息以及输注血浆前后患儿凝血功能检测(PT、FIB、APTT、TT)的数据,市血站建立数据库,用 Excel 2003录人数据,SPSS1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77例输血治疗的新生儿中,输注红细胞悬液者49例,占 17.69%,输注洗涤红细胞者 21例,占7.58%,输注 FFP者 207例,占74.73%。

无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制品的病例。

3、讨论
血浆是多种血浆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白蛋白,其次是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蛋白质。

历史上,血浆曾被广泛用于补充血容量。

目前,新鲜冰冻血浆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制品,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滥用状况,如用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营养,治疗免疫缺陷,与红细胞搭配使用等等。

输注从全血分离未经处理的FFP可以感染大部分经全血传染的病毒,如HIV、HBV、HCV 等。

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都修订和出版了有关FFP临床使用的指南和手册,明确了FFP的临床适应症主要用于单一或多种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出血治疗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患者伴有严重出血的治疗等几种情况。

可见FFP的临床适应症是很有限的,不适当地使用FFP,甚至滥用FFP,不仅对患者无益,反而使患者面临输血传染病和输血反应的严重风险。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FFP在各大医院新生儿输血中,占有很大比重,达到了74.73%,远高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率。

结合输注FFP新生儿的疾病分布情况以及输注目的的调查可以看出,FFP在红十字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的使用上仍然存在一定比例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譬如用于免疫支持治疗 (10.14%)以及一些目的不明确 (25.12%)的血浆输注,需要临床医生进一步重视,严格把握输注指征,权衡利弊,安全、合理用血。

凝血因子不能通过胎盘从母亲传给胎儿。

生理因素导致新生儿凝血因子水平较低,存在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倾向的双重危险。

还有一些病理因素如肝病,DIC等造成新生儿凝血因子水平低下而出血。

无论是生理原因还是病理原因造成新生儿有出血表现并伴凝血因子水平低下,均应立即给予FFP或凝血因子治疗。

本次调查的所有病例均未做凝血因子水平的检测,78例(37.68% )做了凝血功能 (PT、FIB、APTT、TT)的检测,其中 32例输血前后均做了凝血功能检测且输注前PT、APTT、TT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FIB均值在正常范围内。

可见临床医生仍习惯于依据临床表现作为衡量患儿凝血因子水平的指标。

从32例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PT、APTT、TT 均较输注前有缩短,APTT输血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PT、FIB、TT输血前后未见显著影响。

由于实验室检测凝血功能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机体凝血机制也很复杂,所以单独依赖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或以凝血功能低于正常作为 FFP输注的标准有其局限性。

并不一定 PT、APTT、TT延长者就有出血表现。

对于新生儿来说,PT、APTT、TT延长多少作为 FFP输注的阈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是否输注 FFP,临床医生在参考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同时,应结合患儿的病情及是否有出血表现综合决定,避免盲目FFP输注。

输注FFP后,血浆中含有的凝血因子能否被机体充分利用,达到改善患儿出血状况的目的,在输注后及时复查凝血功能指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机体血凝状况,评估血浆输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2-43,279-280.
[2]魏延民;王憬惺;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5):432.
[3]张长虹;周俊;新生儿输血进展与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7):491.
[4]完晓菊;王保龙;血浆制剂的种类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10期.
[5]陈丽莲;熊小云;张忠菊;曹爱芬;改良输血装置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