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录片策划书3篇
纪录片创意策划书3篇

纪录片创意策划书3篇篇一《纪录片创意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具体纪录片名称]2. 项目类型:[纪录片类型,如人物传记、社会观察、历史文化等]3.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纪录片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为何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拍摄]4. 目标受众:[明确纪录片的目标受众群体,例如特定年龄段、兴趣爱好、社会阶层等]二、主题与内容1. 主题确定:阐述纪录片的核心主题和主要观点,突出其独特性和吸引力。
解释主题选择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故事和影像来表达主题。
2. 内容框架:规划纪录片的整体内容结构,包括各个章节或片段的主题和内容重点。
确定主要的故事线索和人物角色,以及他们在纪录片中的发展和变化。
考虑如何通过采访、实地拍摄、档案资料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内容。
三、拍摄计划1. 拍摄地点:列出纪录片拍摄所需的主要地点,包括国内外的实地场景、工作室等。
说明选择这些地点的原因和拍摄的预期效果。
2. 拍摄时间:制定详细的拍摄时间表,包括拍摄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每个地点的拍摄天数等。
考虑季节、天气等因素对拍摄的影响,并合理安排拍摄进度。
3. 拍摄团队:组建专业的拍摄团队,包括导演、摄影师、剪辑师、录音师等。
介绍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以及他们在纪录片制作中的分工和职责。
4. 拍摄设备:列出所需的拍摄设备清单,包括摄像机、镜头、录音设备等。
说明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原因,以及如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质量拍摄。
四、采访与访谈1. 采访对象:确定纪录片中的采访对象,包括主要人物、相关专家、见证者等。
介绍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和背景,以及他们对主题的重要性。
2. 采访方式:设计合理的采访方式,如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视频访谈等。
考虑如何引导采访对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故事,确保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3. 访谈内容:制定访谈提纲,明确访谈的问题和重点。
关注访谈对象的情感表达和个人经历,挖掘深层次的故事和观点。
4. 后期处理:对采访素材进行整理和剪辑,选取最精彩和有价值的部分用于纪录片中。
裁缝纪录片策划书3篇

裁缝纪录片策划书3篇篇一裁缝纪录片策划书一、纪录片名称《裁缝》二、影片背景在时尚界,裁缝师是一群神秘而又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们用手中的针线,将设计师的创意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服装。
他们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敏锐的时尚眼光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本纪录片将深入探索裁缝这一职业,展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三、影片主题1. 展现裁缝师的工作和生活,揭示他们的职业特点和价值。
2. 讲述裁缝师与设计师、客户之间的故事,展示服装背后的创意和情感。
3. 探寻裁缝这一传统职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四、影片结构1. 第一部分:裁缝的世界介绍裁缝这一职业的历史和发展。
展示现代裁缝工作室的工作环境和设备。
采访不同类型的裁缝师,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点。
2. 第二部分:裁缝与设计讲述裁缝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展示服装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
采访一些知名设计师,了解他们对裁缝师的看法和需求。
3. 第三部分:裁缝与客户讲述裁缝师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展示裁缝师如何根据客户的体型、风格和喜好进行量身定制。
采访一些客户,分享他们的定制服装体验。
4. 第四部分:传统与现代探讨裁缝这一传统职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介绍一些现代裁缝工作室的创新做法和经营模式。
采访一些年轻的裁缝师,了解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看法和追求。
5. 第五部分:未来的裁缝展望裁缝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如何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职业。
五、影片风格1. 叙事方式: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讲述裁缝师的工作和生活,展现他们的职业特点和价值。
2. 拍摄手法:采用多种拍摄手法,包括跟拍、特写、俯拍等,以丰富画面效果。
3. 采访形式:采用对话式的采访形式,让裁缝师和设计师等受访者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音乐和音效:选择适合主题的音乐和音效,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六、影片时间总时长约 50 分钟,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约 10 分钟。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3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屑,邓贤国就停了下来, 先把拐杖紧紧地夹在左胳肢窝下,腾出左手,将簸箕拿到垃圾处,然 后右手拿着扫把把垃圾扫进簸箕,随后再把簸箕换到右手,左手拄着 拐杖,走向垃圾桶。邓贤国说,自从那当上环卫工后,每一年他都要
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二、主题状况分析: 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拄拐环卫》 片长:15 分钟左右 纪录片主题:本片为介绍邓贤国身残志坚、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 舞颓废的青年人,也用来鼓舞同样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三、 影片结构: ①开始是解说员根据一段大街上邓贤国正在打扫工作的画面来 进行对邓贤国本人的一个基本情况的交代,关于他在对生活的一种态 度。采用声画分离的形式,画面主要拍摄邓贤国的工作状态。 ②出节目名称,即标题。 ③声画分离。跟拍邓贤国的日常生活。,解说词解说其 19 岁为修 筑小学校而短腿的经历,简要介绍他的个人痛苦经历。 ④拍摄环卫工作的大致内容,包括抓拍一些过往行人的不注重环 境卫生的行为,此刻重点描述邓贤国曾经的一句话:让其负责的区域 不见一个烟头。 ⑤声画分离。再次拍摄邓贤国的工作内容,并配解说词邓贤国家 庭的困难之处,以及他面对困苦生活坚忍不拔的精神。 ⑥为了寻找关于邓贤国更多的经历信息,询问拍摄新蜀环卫公司 贺贤英当时录用邓贤国的场景。或者通过解说词来进行描述。尝试与
附近的居民和其朋友询问交流。得到的结果:家庭很困难、个性很坚 韧很要强……
⑦回到最开始被采访者的镜头,他拄着拐杖,走向最近的一个垃 圾桶,空荡荡的左裤腿随风晃荡……引发人们的同情,加深对环卫工 作的认识。
人物新闻专题策划书3篇

人物新闻专题策划书3篇篇一人物新闻专题策划书一、专题名称[人物姓名]:探索其背后的故事二、专题背景[人物姓名]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或因其独特经历而备受关注。
通过制作人物新闻专题,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展现他的成长历程、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三、专题目标1. 深入报道人物的故事和成就,让观众了解其背后的努力和坚持。
2. 分析人物的成功因素,为观众提供启示和借鉴。
3. 引发观众对相关话题的讨论和思考,增强专题的影响力。
四、专题内容1. 人物简介介绍人物的基本信息、主要成就和贡献。
2. 成长故事讲述人物的成长经历、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3. 成功秘诀分析人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独特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4. 社会影响探讨人物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他如何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5. 未来展望预测人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贡献。
五、专题形式1. 文字报道配以生动的图片和图表,详细描述人物的故事和成就。
2. 视频采访对人物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让观众直接听到人物的声音。
3. 社交媒体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互动,收集他们的问题和观点,增加专题的参与度。
六、宣传推广1. 制作专题预告片,在社交媒体和网站上进行预热。
2. 发布专题预告新闻稿,吸引媒体关注和报道。
3. 在社交媒体上设置话题标签,引导观众参与讨论。
4. 与相关媒体和机构合作,进行联合推广。
七、时间安排1. [具体时间 1]:策划和准备阶段,确定专题内容和形式。
2. [具体时间 2]:采访和拍摄阶段,收集人物相关资料并进行拍摄。
3. [具体时间 3]:制作和编辑阶段,完成专题的制作和后期处理。
4. [具体时间 4]:发布和推广阶段,在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专题,并进行宣传推广。
八、团队分工1. 策划组负责专题的策划和整体协调工作。
2. 采访组负责对人物进行采访和拍摄。
3. 写作组4. 编辑组负责专题的制作和后期编辑。
5. 推广组负责专题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一)2024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一)引言概述:人物纪录片是一种透过镜头记录和展示人物生活、思想和成就的影像艺术形式。
本文档将为您介绍人物纪录片策划书(一)的详细内容,包括选题理由、制作团队、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详细规划,并在文末进行总结。
正文:一、选题理由:1. 引起观众兴趣:该选题具有独特的人物故事和背景,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2. 传递人文关怀:通过人物纪录片,可以深入探索和传递人物的价值观和思想,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3. 引发文化共鸣:选取具有文化特色或代表性的人物,可以唤起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并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4. 推动社会进步:该选题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人物经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 商业价值潜力:人物纪录片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影像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有利于投资方的回报。
二、制作团队:1. 导演:精通人物纪录片拍摄技巧,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意。
2. 编剧:擅长故事结构,能够将人物的经历和价值观以流畅有力的语言策划呈现。
3. 摄影师:拥有专业的摄影设备和技术,能够通过镜头捕捉人物的形象和表情。
4. 音效师:擅长音效处理和制作,能够为纪录片增添音乐和声效的魅力。
5. 后期制作:制作团队中配备专业的后期剪辑师和特效师,能够对拍摄材料进行剪辑和艺术处理。
三、内容规划:1. 人物背景介绍:通过简短而生动的方式,介绍人物的基本背景,包括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等。
2. 主题线索设计:确定人物纪录片的主题和线索,通过叙事手法将人物经历与主题相结合,形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3. 人物访谈与采访:通过与人物的深入交流和访谈,了解其内心世界和思考方式,并采集生活中的片段作为素材。
4. 人物成就展示:展示人物在某个领域的杰出成就,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人物的能力和价值。
5. 观众启发与反思:在纪录片的结尾,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使其在欣赏人物故事的同时,也对自身有所启发。
纪录片电影策划书3篇

纪录片电影策划书3篇篇一《纪录片电影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片名:[纪录片名称]2. 类型:纪录片电影3. 时长:[预计时长]4. 主题:[纪录片主题]5. 目标受众:[目标观众群体]二、项目背景1. 选题背景:[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 社会热点:[分析与选题相关的社会热点和话题]3. 市场需求:[探讨目标受众对该类型纪录片的需求和兴趣]三、项目内容1. 故事梗概:[简要描述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 人物/角色:[介绍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或角色]3. 拍摄地点:[列出纪录片的拍摄地点]4. 拍摄计划:[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拍摄时间、地点和拍摄内容]四、项目团队1. 导演:[导演姓名和简介]2. 制片人:[制片人姓名和简介]3. 摄影师:[摄影师姓名和简介]4. 剪辑师:[剪辑师姓名和简介]5. 其他成员:[列出其他参与项目的人员,如编剧、音效师等]五、项目预算1. 预算明细:[列出项目的各项预算,包括拍摄设备、人员费用、后期制作等]2. 预算来源:[说明项目预算的来源,如自筹资金、赞助等]六、项目宣传1. 宣传策略:[制定项目的宣传策略,包括线上和线下宣传渠道]2. 宣传物料:[设计制作宣传海报、预告片等宣传物料]3. 宣传活动:[策划并组织宣传活动,如首映式、发布会等]七、项目发行1. 发行渠道:[选择合适的发行渠道,如电影院线、网络平台等]2. 发行计划:[制定详细的发行计划,包括发行时间、发行范围等]八、项目风险评估1. 风险识别:[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拍摄进度延迟、预算超支等]2. 风险应对:[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如加强项目管理、控制预算等]九、项目时间表1. 项目启动时间:[确定项目的启动时间]2. 拍摄时间:[列出拍摄的具体时间]3. 后期制作时间:[确定后期制作的时间]4. 宣传发行时间:[制定宣传发行的时间计划]3. 未来展望:[展望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篇二《纪录片电影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片名:[纪录片电影名称]2. 类型:纪录片3. 时长:[预计时长]4. 主题:[简要描述纪录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5. 目标受众:[明确纪录片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体]二、背景与意义1. 背景介绍:阐述纪录片的背景和相关背景信息。
纪录片作品策划书3篇

纪录片作品策划书3篇篇一纪录片作品策划书一、作品名称《》二、作品主题(阐述纪录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如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等)三、作品背景(介绍纪录片的创作背景、目的和意义,如反映社会现实、传承文化、记录历史等)四、作品亮点(突出纪录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如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表现形式、深入的采访等)五、作品结构(描述纪录片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时长)六、作品时长(预计纪录片的时长,如 30 分钟、45 分钟等)七、作品受众(分析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如年龄、职业、兴趣等)八、拍摄计划(包括拍摄地点、拍摄时间、拍摄设备、拍摄人员等)九、后期制作(描述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流程,如剪辑、配乐、配音等)十、宣传推广(提出纪录片的宣传推广方案,如发布预告片、举办首映式、参加电影节等)十一、预算安排(列出纪录片的预算清单,包括拍摄设备租赁、后期制作费用、宣传推广费用等)十二、注意事项(列出拍摄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问题、版权问题等)篇二纪录片作品策划书一、作品名称[具体名称]二、作品主题[主题名称]三、作品背景[背景介绍]四、作品目的1. 记录与呈现: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下[主题]的故事和现象,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世界。
2. 启发与思考:引发观众对[主题]的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主题]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观。
五、作品受众[目标受众群体]六、作品时长[时长]七、作品结构1. 引言:简要介绍[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纪录片的主题。
2. 主体内容:通过多个故事或案例,深入展现[主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历史、现状、影响等。
八、作品亮点1. 独特的视角: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来展现[主题],例如从未被关注过的角度或采用特殊的拍摄手法。
2. 深入的研究:对[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3. 精彩的故事: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央视人物栏目策划书3篇

央视人物栏目策划书3篇篇一《央视人物栏目策划书》一、栏目背景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人们渴望深入了解那些具有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的人物。
央视作为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平台,有责任和能力打造一档展现各类杰出人物的栏目,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传递正能量,启发和激励广大观众。
二、栏目宗旨本栏目旨在深入挖掘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物,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成就与精神,以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呈现,引发观众共鸣,提升社会正能量。
三、栏目定位1. 目标受众:广泛的电视观众群体,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和社会阶层的人群。
2. 内容定位:以人物故事为核心,涵盖成功人士、文化名人、社会楷模、创新先锋等。
3. 风格定位:真实、细腻、生动、感人,兼具深度和广度。
四、栏目内容1. 人物选择广泛搜罗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公益人士等。
2. 故事呈现通过深入采访、实地拍摄等方式,展现人物的成长背景、奋斗经历、关键时刻、成就与贡献等。
3. 主题设置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梦想、坚持、创新、责任等,使人物故事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
五、栏目形式1. 时长:每期[X]分钟。
2. 结构:开场介绍:简要介绍本期人物及主题。
人物故事:详细讲述人物的经历和故事。
互动环节:可以设置与观众的互动,如网络留言、现场提问等。
六、制作团队1. 制片人:负责栏目整体策划和运营。
2. 编导:负责节目内容策划和制作。
3. 摄像:负责拍摄工作。
4. 主持人:负责主持节目,引导嘉宾和观众。
5. 后期制作:负责剪辑、特效等后期工作。
七、播出安排1. 播出时间:[具体时间]。
2. 播出频率:每周[X]期。
八、推广与宣传1. 在央视各频道进行宣传推广。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预热和互动。
3. 与其他媒体合作进行宣传报道。
九、预算安排1. 人员费用:包括制片人、编导、摄像、主持人、后期制作等人员的工资。
2. 设备费用:包括摄像设备、后期制作设备等的购置和维护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二、主题状况分析: 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拄拐环卫》 片长:15 分钟左右 纪录片主题:本片为介绍邓贤国身残志坚、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 舞颓废的青年人,也用来鼓舞同样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三、 影片结构: ①开始是解说员根据一段大街上邓贤国正在打扫工作的画面来 进行对邓贤国本人的一个基本情况的交代,关于他在对生活的一种态 度。采用声画分离的形式,画面主要拍摄邓贤国的工作状态。 ②出节目名称,即标题。 ③声画分离。跟拍邓贤国的日常生活。,解说词解说其 19 岁为修 筑小学校而短腿的经历,简要介绍他的个人痛苦经历。 ④拍摄环卫工作的大致内容,包括抓拍一些过往行人的不注重环 境卫生的行为,此刻重点描述邓贤国曾经的一句话:让其负责的区域 不见一个烟头。 ⑤声画分离。再次拍摄邓贤国的工作内容,并配解说词邓贤国家 庭的困难之处,以及他面对困苦生活坚忍不拔的精神。 ⑥为了寻找关于邓贤国更多的经历信息,询问拍摄新蜀环卫公司 贺贤英当时录用邓贤国的场景。或者通过解说词来进行描述。尝试与
邓贤国告诉记者,从路口第一根电线杆到路边第五根电线杆之间 500 米左右的路段,就是自己的“地盘”。环卫公司的要求是干净,而 他对自己的要求则是看不到任何垃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屑,邓贤国就停了下来, 先把拐杖紧紧地夹在左胳肢窝下,腾出左手,将簸箕拿到垃圾处,然 后右手拿着扫把把垃圾扫进簸箕,随后再把簸箕换到右手,左手拄着 拐杖,走向垃圾桶。邓贤国说,自从那当上环卫工后,每一年他都要
晨曦中,满身的尘土;夕阳里,一身的泥泞,这正是在城市的“美 容”大师——环卫工,而邓贤国已经做一直受人照料。3 年前, 不甘于白吃白喝的他来到成都,做了环卫工人,每天与扫帚、簸箕为 伴,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邓贤国告诉记者,当年为顺利当上一 名环卫工,自己还颇费了一番周折。由于左腿残疾,用人单位曾将他 拒之门外。在邓贤国所在新蜀环卫公司,片区主任贺贤英告诉记者, 考虑到邓贤国只有一只脚,公司担心他不能胜任此工作。但是邓贤国 不肯放弃,坚持要扫两天马路给公司领导看。
五、 预算: 基本拍摄在新都进行,拍摄过程中还会在当地住宿,所以经费预 算颇高。
六、 拍摄注意问题: 1.摄像机是倾听者的角度,注意有时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是仰拍的 拍摄高度是低于被采访者与记者本身的。 2.拍摄过程中的光线变化,附近有无嘈杂生源。 3.还有就是摄像机的水平问题,但是拍摄中基本都是用三脚架所 以注意一下就好。
七、 摄制组构成:导演、文案、摄影、采访人、配乐、剪辑。
八、效果预测: 1、从人格坚毅角度去反映和展现邓贤国的日常工作。 2、以画面为基础语言,配以解说词与音乐,把握节奏和片子的 主题精神,让受众对邓贤国以及其环卫行业有所了解,作为审视人们 对待公共环境态度的工具;
参考解说词: 成都市新都大丰镇的街头人来车往。在忙碌的街道上,一个橘黄 色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橘黄色的身影正弯着腰,试图捡起一个 烟头。他叫邓贤国,今年 66 岁,是一位左腿残疾的环卫工人。 一番努力,邓贤国终于成功,他拄着拐杖,走向最近的一个垃圾 桶,空荡荡的左裤腿随风晃荡。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 3 篇
一、 影片拍摄目的与背景: 在成都,一位左腿残疾的环卫工人拄着拐杖,拿着刚捡起来的烟 头走向垃圾桶,空荡荡的左裤腿随风晃荡。3 年前,不甘于白吃白喝 的邓贤国成了一名环卫工人,每天与扫帚、簸箕为伴,穿行在车水马 龙的大街上。他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让“马路上找不到一个 烟头”。 努力执着!他用坚强获得了工作岗位; 勤劳认真!负责的区域不见一个烟头; 表率!带领人们保护环境。附近很多居民和商家都目睹了 3 年来 邓贤国是怎么拄着拐杖,把大天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作为回报,他们 不再随手把垃圾甩在路边绿化带里,也会教育孩子,要把零食袋子扔 进垃圾桶。“掉一点垃圾,他就拄着拐杖跟在你后面捡,怎么还好意 思乱丢啊。”一位摆摊的小贩说,因为邓贤国的认真,他每晚收摊时, 都会仔细把垃圾装起来扔进垃圾桶。 乐观!打算再好好干几年! 66 岁环卫工邓贤国的坚强令人感动,网友呼吁别再乱扔垃圾。 一方面,慨叹身处底层的环卫工人的不易。另一方面,鄙视那些在城 市中乱丢乱扔乱吐乱拉乱写乱画乱贴的不文明行为,本片为介绍邓贤 国身残志坚、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舞颓废的青年人,也用来鼓舞同样
用坏一根木制拐杖。 附近的很多居民和商家亲眼目睹了邓贤国 3 年来的工作后,他们
开始不再随手乱扔垃圾,还会教育孩子,把零食袋扔进垃圾桶。一位 摆摊的小贩说:”掉一点垃圾,他就拄着拐杖跟在你后面捡,怎么还 好意思乱丢啊。”
贺贤英回忆说,“我们公司就只能让他试试,如果他做得下来, 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我们就决定让他做。”结果试了几天过后,公司 发现邓贤国扫的非常好,所以决定将他留下来。
如今,贺贤英对于独腿的邓贤国充满了肯定,贺贤英说:“他做 活做的相当好,比一般好脚好手的还做的好。他虽人残但智不残,能 够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挣钱。”
附近的居民和其朋友询问交流。得到的结果:家庭很困难、个性很坚 韧很要强……
⑦回到最开始被采访者的镜头,他拄着拐杖,走向最近的一个垃 圾桶,空荡荡的左裤腿随风晃荡……引发人们的同情,加深对环卫工 作的认识。
四、 将会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困难一:拍摄过程中不自觉由纪录片的拍摄模式变为新闻调查和 故事片的拍摄模式,有忠实的记录者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和导演的角 色。解决方法:还是要纪录片创作人对纪录片有着本质的了解,在实 拍过程中增进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了解,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记录,注 意提问方式。 困难二:对主体情感和精神没有透彻理解和把握,导致实拍时没 有明确目的从而拍摄一些没有用的镜头。解决方案:对整个事件和人 物加深理解。 困难三:拍摄地点在新都,距离很远。解决方法:坚持。 困难四:遭遇不愿配合我们的拍摄的对象。解决方案:合理选择, 努力劝说,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