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暑假作业之一:袁世凯
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的故事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载淳,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参与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时大总统和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国家命运的转折,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袁世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却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决心。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状元。
他的才华引起了一位官员的注意,这位官员帮助他进入了北洋大学学习。
在北洋大学期间,袁世凯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对于国家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参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
袁世凯作为一名年轻的军事将领,积极参与了这次运动。
他在戊戌变法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变法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反对和内外因素的干扰,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袁世凯也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最终帮助他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总统时期袁世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总统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他努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他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他的一些政策和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五、袁世凯的去世袁世凯在大总统任期内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然而,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的去世。
袁世凯简介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实行了一系列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 益 • 袁世凯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维护政权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为他后来的外交手腕奠定了 基础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及国际影响力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
• 袁世凯在外交事务中,表现出一定的外交手腕,为中国 争取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 袁世凯善于利用国际势力,为自己争取利益 • 袁世凯的外交手腕为他后来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的国际影响力
• 袁世凯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袁世凯的努力为中国争取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 袁世凯的国际影响力为他后来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06
袁世凯的失败与遗产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 境
•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境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北洋政府的掌权者,但面临着政治危 机 •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打压反对派,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和 社会动荡 •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困境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 期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面临着激烈的权力斗争 • 袁世凯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政权 • 袁世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力斗争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及遗产评价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袁世凯在清朝末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袁世凯的历史地位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袁世凯在甲午战争后的影响
• 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受到清朝政府的重用,担任北洋大臣 • 袁世凯在北洋大臣任期内,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整顿北洋官场 • 袁世凯的甲午战争经历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2019-2020】八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第09天中国民国的创建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八年级历史暑假作业第09天中国民国的创建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典例在线(2017年山东潍坊模拟)学生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即1937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A.民国十五年B.民国十六年C.民国二十五年D.民国二十六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题必备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2.年1月1日,在宣誓就职。
宣告成立,以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3.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
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继任临时大总统。
2.年2月12日,在软硬兼施的逼迫下,下诏退位。
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举继任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新任大总统应到就职等条件。
4.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就职。
3月,袁世凯在就任。
4月,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并负其责任,独立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制度和原则,是的重要成果。
四、二次革命1.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袁世凯替朝廷借钱讨好慈禧太后素材

袁世凯替朝廷借钱讨好慈禧太后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的破坏相当大。
1860年,英法联军也进过北京,但那时不过烧了一座圆明园,其他的地方大体完好。
联军还未至城下,咸丰皇帝已经跑了。
攻城之战,就没有发生。
而八国联军是搭着云梯攻进城来的。
一路烧杀,进到皇城,连金銮殿都给占了。
不知有多少洋兵,到皇帝的龙椅上过了把瘾。
还好,皇宫内院他们没进去,给清朝皇帝留了最后一点脸面。
但是,其他的地方该破坏的都破坏了,就连赫赫有名的前门楼子,都被轰塌了。
皇宫里,除了内院之外的地方,都给糟蹋得一塌糊涂——里面的摆设,丢的丢,坏的坏,连用来灭火的大水缸上镀的金,都给刮去了。
庚子一过,和谈成立,该赔的都赔了。
西方人只要拿到了利益,懒得管中国内部的闲事,谁能说了算,他们就跟谁打交道。
《辛丑条约》一签,好些指望洋人做主,扶起光绪,废掉西太后的先进人士,失望到透心凉。
躲到西安的西太后被免予追究,依旧做她的太后,大权在握。
太后还是太后,不能总待在西安,《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两宫要回銮了。
两宫要回北京,但皇宫内外还是一片凌乱。
三大殿周围杂草丛生,破破烂烂的;内城和皇城破损处也不少。
倒坍的前门楼子,总算在当时任顺天府尹的陈夔龙张罗下,几个官员凑份子,把它修好了。
但皇宫的修整,宫殿内的摆设,要用到的银子还一点着落也没有。
这个事,就落在了新任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头上。
袁世凯刚刚升了官,还得了一个太子太保的名誉衔,于情于理他得给办好。
当然,按道理,直隶总督的职权是管不到北京城的。
袁世凯要是安了心不管这事,也可以不管。
可是,当年京畿之内能办这事的人,大概就剩下他了。
他要是不办,就算太后和皇帝回了家,这事也没着落。
一场大变故,满朝能干的大臣被杀的被杀,死的死,真的是没人了。
关键,这事办起来还需要钱,而当时的中国就是缺钱。
庚子之乱,洋兵进城,国库里的银子都给抢光了。
北方各省沦于战乱,残破不堪,还要支付地方赔款。
国家正规税收中的两大项——关税和盐税——都被抵押,用来支付庚子赔款,国库的进项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袁世凯升官的三大绝招历史故事

袁世凯升官的三大绝招历史故事第1篇:袁世凯升官的三大绝招历史故事世人都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只分享他一步步往上爬的诀窍。
第一招:溜须拍马袁世凯窃国有方,拍马亦有术,时人谓之日:马屁精。
清朝末年,袁世凯因小站练兵(编者按:*午中日战争之后,袁世凯奉旨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聘请德国教官,采取近代德国陆*制度,并且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成为*近代陆*训练的开端),给清朝训练新式*队有功而逐渐受到重用,官升直隶总督,成了清朝手握重兵的一品大员。
可他不满足,还想继续升迁。
一天,他听说慈禧太后去沈阳要路过天津,便挖空心思,想了两个献媚邀宠讨好慈禧的法子。
袁世凯仿照西洋人的模式,训练了一支西乐队,想在欢迎慈禧时用一用。
外国人迎接重要客人用乐队奏国歌,可大清朝无国歌可奏,那奏个什么曲子好呢?“就来个《马赛曲》吧,它是法国的国歌,曲子慷慨激昂,老佛爷准爱听。
”果然,孤陋寡闻、不懂音乐的慈禧一听这洋曲子,感到特别新鲜刺激,当即眉开眼笑,将袁世凯大加赞赏了一番。
原本慈禧没打算在天津停留,可袁世凯弄的这洋玩意儿着实惹得她高兴,便临时决定在天津巡视一番,看看袁世凯还能弄出什么花样来孝敬她。
她刚走进总督大门,袁世凯就将一对从印度买来的鹦鹉双手递到慈禧的手上。
平时爱玩鸟的慈禧正在注目观赏,这对极有灵气的鸟儿先后开口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袁世凯吃饭的历史故事袁世凯的牙好,胃口也好,吃啥啥香。
但他的饮食,一年四季是刻板规矩的。
他每天早上六时起床,洗毕便开始吃早点,总是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条。
吃罢早饭下楼办公。
午饭安排在十一时半。
袁世凯没有专门的膳房,和所有的姨太太、少奶奶在一起,都由一个大厨房供应。
在厨房内设置了几个转桶,早、中、晚开饭、开点心时,就有各房“跑上房的”拿着提盒,向大厨房的厨师说明取哪一房的饭食、点心。
厨师们就把应该供应哪一房的食品,放在转桶里转出来,再由仆人提回去。
袁世凯

个人评价
Part 2袁世凯使中国从政治、经济、文化上 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使中国重新落入 了黑暗的深渊。
1、破坏镇压人民斗争 2、建立和强化独裁统治,复辟帝制 3、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
1884年,日本挑起朝鲜内乱,袁世凯在没得 到授权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日本赶出朝鲜。 1894年,中国甲午战败,退出朝鲜,袁世凯看 国力衰弱,军队素质低下,建议训练新兵。 1895年受命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他仿造 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后来以此为 基础,在河北保定编炼北洋常备军,就是后来大家 熟悉的北洋军,实力居全国之首,为他以后强取总 统宝座打下基础。
7、对外开放 (一是自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注重 侨资 ) 8、解除了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 史学唐德刚曾断言:尽管有私利交织 其间,但袁世凯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 路上确实做了很多实事,比孙中山做得多。
有人认为,袁氏是一个投机分子。 但也有人认为袁世凯是推翻满清的功 臣,袁世凯本人堪称中国的拿破仑或华盛 顿。 另外,袁世凯时期对教授和知识分子 充分尊重,人民生活基本安康,舆论也比 较自由,反袁言论在报纸照样发行。
个人评价
Part 1 人。 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
1、 袁世凯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2、 直隶总督任上,袁世凯推行新政的主要成绩是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地点主要在天津。 3 、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任上创办的各式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4 、1905年,他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达到满清重臣的顶峰
光绪28年,代替李鸿章职务,赏加“太子 少保衔” 1902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7年,入阁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成 为位同宰辅的一品大臣
最新-2018高中历史名人必备知识点 历史人物--袁世凯生平事迹及功过评价 精品

2018高中历史名人必备知识点:历史人物--袁世凯:生平事迹及功过评价袁世凯简介:(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传统上认为他的本质是反动、落后的,并且是图谋复辟的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建立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新军),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开始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最终以失败收场。
袁世凯生平事迹:1859年9月16日 (咸丰九年)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
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1876年(光绪二年)1879年(光绪五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人物肖像(20张)1881年(光绪七年)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
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当年23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以整顿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并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
1884年(光绪十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
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举,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海陆皆败,袁世凯随军撤退天津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
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
(暑期一日一练)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清单3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知识清单 9
中华民国的创建
1、时间:
2、临时大总统: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性质:
(2)作用:
4、清朝的灭亡:
5、辛亥革命失败:
八年级历史知识清单 10
北洋军阀的统治
1、归纳袁世凯践踏民主的举措。
2、袁世凯称帝的过程:—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会———
——称帝。
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会形成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
(1)直接原因:
(2)其他原因:
5、军阀混战给国家带来哪些危害?
八年级历史知识清单 11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2、主要阵地:
3、时间:
4、人物:
5、口号:
6、旗帜:
7、内容:
八年级历史知识清单 12 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简要概括服装、发型、称呼等变化?
3、概括大众传媒的变化及发展。
4、我国新式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世凯
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
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
(袁世凯)
——题记
中国历史皇朝更替,国都频迁,历史文化实在值得我去认真学习。
在中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
现在,我已经迫不得已的想去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伟人、趣事了。
在近代史中的那些当世名流的林则徐、刘师培、蒋介石、孙毓敏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但是在民国初期,有一个身材矮小、脖子粗大、不可缺少的大人物——他就是袁世凯。
对于袁世凯,虽然他支持改革,但是,他仍然三妻四妾、子女成群,仍然十分迷信……虽然说,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节制资本”思想的影响下,反对保护私有财产,而北京临时政府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由”。
财产私有,主要表现在“土地私有”,当时大批旗人变相出卖土地,许多封建官地和公田转到私人手里。
甚至,史学唐德刚曾断言:尽管有私利交织其间,但袁世凯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路上确实做了很多实事,比孙中山做得多。
然而袁世凯在后来,为巩固个人独裁权力,不守约法、解散过国会,使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失去在制度下健康发展的机会。
在东亚地区因欧战爆发而陷入国际权力真空之际,面对日本一国独强的巨大压力,袁世凯及北洋政府对于抵抗日方二十一条要求,实已尽最大之努力,以此深非似欠公允。
嗣候袁氏违背民国公意,称帝登基,遭到全国反对,至此袁氏之威望彻底粉碎。
虽然,世凯去世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稳的住中国的统一局面,中国陷入了几十年军阀混战状态。
但是,对于袁世凯,我有的只是佩服而已,而且,我认为袁世凯功过参半,我更欣赏孙中山、蒋介石,我更喜欢他们的民主,更喜欢他们的政策……然而,历史上的事件,不管我们喜欢与否,都无法改变。
只留下,给世人争辩和探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