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环卫案例分析答案

合集下载

保洁法律案例及分析题库(3篇)

保洁法律案例及分析题库(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物业公司与业主签订了一份保洁服务合同,约定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日常保洁服务,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清洁。

合同期限为一年,每月支付保洁费用500元。

合同签订后,物业公司按约定进行了保洁服务。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发现部分保洁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如厨房和卫生间清洁不到位,灰尘和污渍仍然存在。

业主多次与物业公司沟通,要求其整改,但物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

业主无奈之下,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

2. 案例分析:(1)保洁服务合同的法律性质保洁服务合同属于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

在保洁服务合同中,物业公司作为承揽人,负责为业主提供保洁服务,业主作为定作人,支付相应的报酬。

(2)保洁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保洁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服务内容:约定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的保洁服务范围,如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清洁。

②服务标准:约定保洁服务的质量要求,如清洁度、卫生程度等。

③服务期限:约定保洁服务的起止时间。

④费用及支付方式:约定每月支付保洁费用的金额和支付方式。

⑤违约责任:约定双方违约时应当承担的责任。

(3)案例中存在的问题①物业公司未按约定提供保洁服务。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承揽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数量、期限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

”物业公司未按约定提供保洁服务,违反了合同约定。

②物业公司推脱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物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4)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公司未按约定提供保洁服务,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物业公司支付业主违约金,并赔偿业主因此遭受的损失。

卫生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2篇)

卫生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2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医院在2019年12月因违规处理医疗废物被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查处。

经调查,该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多次将医疗废物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理。

具体违规行为如下:1. 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与其他垃圾混合存放;2. 未设置医疗废物专用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时间超过24小时;3. 运输医疗废物时,未使用专用车辆,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泄漏、遗撒;4. 医疗废物处理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接收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三、案例分析1. 违规处理医疗废物的法律依据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方式收集、运送和处置。

本案中,某市医院将医疗废物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违反了该条例的规定。

2. 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的危害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公共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案中,某市医院违规处理医疗废物,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环境污染:医疗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可能渗入土壤、水体,造成环境污染;(2)传播疾病:医疗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可能传播疾病,危害人民群众健康;(3)安全隐患: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3. 案件处理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某市医院进行了处罚。

具体如下:(1)责令改正:要求某市医院立即停止违规处理医疗废物的行为,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2)罚款:对某市医院处以人民币10万元的罚款;(3)通报批评:在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官方网站上通报批评某市医院的违规行为。

环保执法案例分析题

环保执法案例分析题

四、案例分析题(35分)1、某水泥厂在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每天排放大量废气,导致周边果农种植的水果大幅减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当地果农纷纷向当地环保局投诉,要求进行处理。

随后,环保局检查发现该厂排放的废气严重超标,对水泥厂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一是缴纳排污费2万余元,并处以罚款25000元;二是限期治理;三是赔偿当地果农损失10万元,该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请具体分析,并阐述其正确的做法。

(10分)答: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合法。

其理由为:(1)其所作出的第1、2项行政处罚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9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本案中水泥厂应根据本条款处以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罚金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2)第3项行政处罚决定不应属于行政处罚的范围,只是环保局以第三人的身份对环境民事赔偿纠纷所作出调解,不应作为行政处罚决定。

2、某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其法制审查意见是由该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法制工作机构挂靠在本直属事业单位)提出的。

请从依法行政的角度辨析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提出认为正确的做法。

(10分)答:从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此行政行为不合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指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属于下属机构,法制机构跟决策者是上下级关系,这就使得法制机构在审查时即便发现问题也可能不敢忤逆领导的意图。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及答案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及答案

社区工作案例环境卫生为了打造文明,和谐社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基础建设。

首先文明要集中整治,加强社区环境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责任制,市区人口密集,环境复杂,卫生整治量大,任务艰巨。

首先社区要处理环境整治小组,以社区领导担任组长,社区成员为成员,明确人员职务。

二.加强宣传,发动社区志愿者,公益人员宣传,宣传环境卫生知识,提倡文明新风,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发挥榜样精神。

三.突出重点,落到实处,对居住环境重点整治,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楼道杂物和生活垃圾,。

耐心做好居民乱放杂物的思想工作,提高居民公德意识。

我相信在文明的努力下,我们的社区一定会成为文明和谐的社区。

六。

楼上乱抛垃圾楼下邻居遭殃某小区内,有一对家住底楼的兄弟俩,为了房屋居住权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兄弟俩都不得不搬出这所房屋,在外面另行居住。

这样该房屋就长期处于空关状态。

由于小区内部分居民素质较差,经常从高空向楼下抛掷垃圾。

一年下来,一楼的天井内垃圾遍布,蚊蝇孳生。

楼上居民意见很大。

为此,居民多次来居委会要求清除底楼天井内的垃圾。

居委会也多次找到底楼房主俩兄弟,要求他们前来配合清理垃圾,但都被拒绝。

无奈之下,居委会干部只得爬进底楼天井去清理垃圾,再将垃圾装袋后背出来。

底楼房主得知居委会的这一无奈举动后,提出居委会这样做是违法行为,他们要到法院去控告居委会私闯民宅。

同时,他们还向镇政府投诉居委会的这一违法行为。

主要做法: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率领居委会干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并与小区物业管理处、社区民警等有关人员一起商量,寻找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大家最后形成共识:先要进一步分头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既要请底楼房主前来配合工作;同时,也要通过这件事教育楼上居民,改掉乱抛乱扔垃圾的陋习。

与此同时,居委会也通过底楼房主的要好朋友,动员他们前去做房主俩兄弟的思想工作。

保洁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3篇)

保洁法律案例分析及答案(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保洁公司(以下简称“保洁公司”)与业主张先生签订了一份保洁服务合同,约定保洁公司为张先生的住宅提供日常保洁服务。

合同期限为一年,服务内容包括家庭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理等。

合同签订后,保洁公司按照约定派遣了保洁员李女士为张先生提供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李女士由于工作疏忽,导致张先生家中的一件价值5万元的古董瓷器不慎损坏。

张先生发现后,要求保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保洁公司认为,李女士是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责任应由李女士个人承担。

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例分析1. 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保洁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赔偿责任的大小。

2. 法律依据(1)合同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3. 案件分析(1)保洁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李女士作为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不慎损坏了张先生的家中的古董瓷器,根据法律规定,保洁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赔偿责任的大小关于赔偿责任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首先,应考虑李女士损坏古董瓷器的过错程度。

本案中,李女士因工作疏忽导致古董瓷器损坏,其过错程度较高。

其次,应考虑古董瓷器的价值。

根据鉴定结果,该古董瓷器的价值为5万元。

最后,应考虑保洁公司的过错程度。

保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未能对李女士进行充分的管理和培训,导致其工作疏忽,因此保洁公司的过错程度也较高。

综合以上因素,法院判决保洁公司承担古董瓷器损失的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5万元。

保洁法律案例及分析题(3篇)

保洁法律案例及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城市A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保洁服务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住宅、办公楼、酒店等场所的保洁服务。

该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保洁团队,并配备了先进的保洁设备。

然而,在2018年5月,该公司承接了一项政府机关大楼的保洁项目,却因一系列法律问题引发了纠纷。

二、案例经过2018年5月,A公司通过招投标程序,成功中标政府机关大楼的保洁项目。

合同约定,A公司负责大楼的日常保洁工作,每月保洁费用为5万元,合同期限为一年。

合同中还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保洁质量、服务时间、违约责任等。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A公司发现政府机关大楼内部存在大量垃圾,且部分垃圾已经长时间未清理。

A公司多次与政府机关大楼的物业管理部门沟通,要求其清理垃圾,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

在保洁过程中,A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垃圾清理,严重影响了保洁质量和服务效率。

2018年9月,政府机关大楼的物业管理部门对A公司的保洁工作进行验收,发现保洁质量不达标。

物业管理部门认为,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优质保洁服务,要求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

A公司则认为,物业管理部门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垃圾清理义务,导致保洁质量受到影响,要求物业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案例争议焦点1. A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2. 物业管理部门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四、案例分析1. A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A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优质保洁服务,存在违约行为。

然而,造成违约的原因并非完全在于A公司,而是物业管理部门未能履行垃圾清理义务,导致A公司无法正常进行保洁工作。

因此,A公司部分承担违约责任。

2. 物业管理部门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保洁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保洁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洁服务行业逐渐兴起,保洁公司、保洁员与客户之间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案例以一起保洁服务合同纠纷为例,分析保洁服务行业常见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保洁服务合同,约定由乙公司为其提供保洁服务,服务期限为一年,服务内容包括公司内部及办公室的日常保洁、垃圾清运等。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照约定派遣保洁员到甲公司提供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保洁员丙因操作不当导致甲公司办公室的一台电脑损坏,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乙公司认为,保洁员丙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损害,应由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保洁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损害,赔偿责任应由谁承担?2. 保洁服务合同中,关于损害赔偿的条款是否有效?(三)案例分析1. 保洁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损害,赔偿责任应由谁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保洁员丙是乙公司的工作人员,其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造成甲公司电脑损坏,应适用该条规定。

因此,乙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2. 保洁服务合同中,关于损害赔偿的条款是否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责任的;(二)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在本案中,保洁服务合同中关于损害赔偿的条款约定,保洁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甲方财产损失的,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该条款并未免除因保洁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甲方财产损失的责任,因此,该条款有效。

综上所述,乙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但考虑到保洁员丙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甲公司可适当减轻乙公司的赔偿责任。

三、法律启示1. 保洁服务行业应加强对保洁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保洁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减少因保洁员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害。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3篇)

卫生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大型餐饮企业,近年来在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厨房卫生状况堪忧、餐具消毒不彻底、食品原料来源不明等。

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对该餐饮企业进行了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厨房卫生状况差,地面、墙壁、天花板等部位污渍严重,积存油垢,厨房设备生锈,未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餐具消毒不彻底,消毒设施设备陈旧,消毒剂过期,餐具清洗不干净。

3. 食品原料来源不明,部分原料未经过检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4. 员工健康证过期,未进行定期体检。

二、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1)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餐饮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厨房卫生状况差、餐具消毒不彻底等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餐饮企业员工健康证过期,未进行定期体检,可能存在传染病传播风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3)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该餐饮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对厨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未对餐具进行彻底消毒,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2. 法律责任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餐饮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餐饮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餐饮企业未按照法律规定,对厨房进行定期清洁消毒,未对餐具进行彻底消毒,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三、案例启示1. 餐饮企业应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餐饮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原料进行检验,确保食品质量。

同时,加强厨房卫生管理,定期对厨房、餐具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消费者用餐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三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目的要求】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

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

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

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

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

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

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

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

具体方法: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5、水俣湾一带水域及居民生活居住地区周围环境中污染源的调查。

)【资料2】 1956年8月熊本大学医学部成立水俣病研究组,对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早在1950年,在这一水域就曾发现异常现象:鱼类漂浮海面,贝类经常腐烂,一些海藻枯萎。

1952年发现乌鸦和某些海鸟在飞翔中突然坠入海中。

有时章鱼和乌贼漂浮于海面,呈半死状态,以至儿童可直接用手捕捞。

到1953年,发现猫、猪、狗等家畜中出现发狂致死的现象。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地居民称为“舞蹈病”的猫。

即猫的步态犹如酒醉,大量流涎,突然痉挛发作或疯狂兜圈,或东窜西跳,有时又昏倒不起。

到1957~1958年,因这样病死的猫很多,致使水俣湾附近地区的猫到了绝迹的程度。

但是,水俣湾中的鱼类,大部分仍能继续生存,渔民照样捕鱼,居民仍然以鱼为主要食品。

流行病学调查后,专家们认为该地区的疾病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因长期食用水俣湾中鱼贝类后引起的一种重金属中毒,毒物可能来自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进一步调查发现,当时工厂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锰、钛、砷、汞、硒、铜和铅等。

尽管研究人员在环境和尸体中检出了大量的锰、硒、钛,但以猫进行实验时却不能引起与“奇病”相同的症状。

虽然研究组未能找到原因物质,但他们在1957年的研究中发现,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中的鱼类,很快蓄积了大量的毒物,用这些鱼喂猫时,也引起了水俣病的症状。

即受试猫每日三次,每次喂以捕自水俣湾中的小鱼40条,每次总量为10克。

经过51天(平均),全部受试猫出现了症状。

由其它地区送来的猫,喂以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在32~65天内也全部发病。

[问题讨论2]3.你认为水俣湾附近发生的这些病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由于食用了水俣湾中的鱼贝类引起的中毒,由于水俣湾的海水可能被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污染,而污染物转移至鱼贝类体内,后者的摄入与水俣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因为结合水俣湾地区的猫、水鸟类有自然发病的现象,及由其它地区移来放到水俣湾的鱼类蓄积毒物后喂受试猫时出现的水俣病症状可判定是由于海水污染,转移至鱼贝类体内,经猫、水鸟、人摄入引起的中毒,从受试猫疾病发生的慢性进程(平均51天)来看,可判定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

)4.该次中毒事件可否定为环境污染?(可以定为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当时未采取任何措施会造成哪些影响?(如未采取措施,会从对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人群健康三方面造成影响。

含无机汞的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污染相关海域,其中的无机汞会沉积水底,被细菌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并被富集于水生生物(如鱼类或贝类等)体内,人们长期食用这种含甲基汞的鱼类或贝类,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且会造成长期陆续的发病,1970年再次调查,发现水俣湾大量居民仍具有水俣病相关症状及某些精神及神经方面障碍,还发现一些出现率较高而过去不认为与本病有关的神经症状,如肌萎缩、癫痫性发作、四肢痛等,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甲基汞中毒的慢性类型。

同时还可能危及胎儿,造成大量伴有神经症状的先天性痴呆患儿的出生,1962年将这些胎儿确诊为先天性或称胎儿性水俣病。

)5.研究组进行的实验研究为什么能证明水俣湾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在环境监测与尸检中检出大量重金属,其它地区移来的鱼贝类蓄积毒物,喂饲猫出现水俣病症状。

)要充分证实这个问题还应作哪些研究工作?(寻找原因物质和暴露测量及实验研究证实) 6.请从本例说明食物链在生物富集中的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

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

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

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在阐明物质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利用生物体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例中毒素在水体中经水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小鱼-中鱼-大鱼)这条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其浓度就会以十倍-百倍-万倍-十万倍-几十万倍乃至上百万倍的不同数量级大大增加起来)【资料3】 1958年9月,熊本大学武内教授发现水俣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与职业性甲基汞中毒的症状非常吻合。

因此,研究组开始用甲基汞进行实验,结果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

与此同时,研究组进行了第一次环境汞的调查。

结果表明,水俣湾的汞污染特别严重,在工厂废水排出口附近底质中含汞量达2.010ppm,随着与排水口距离的增加,含汞量也逐渐减少。

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也很高,贝类含汞量在11.4ppm~39.0ppm之间,牡蛎含汞量为5.61ppm,蟹为35.7ppm。

当地自然发生的病猫和投给甲基汞的实验性病猫的含汞量为:肝37ppm~145.5ppm(对照组为0.9ppm~3.6ppm);肾12.2ppm~36.1ppm(对照组0.09ppm~0.82ppm);脑8.05ppm~18.6ppm(对照组0.05ppm~0.13ppm);毛发21.5ppm~70ppm(对照组0.51ppm~2.12ppm)。

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

1960年调查发现患者的发汞值高达96.8 ppm ~705ppm。

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健康者中发汞高达100 ppm~191ppm。

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

[问题讨论3]7.研究组的环境汞调查说明了什么?(水俣湾汞污染特别严重。

)水俣病的病因是什么?(甲基汞中毒。

)理由是什么?(生物监测发现:水俣湾内鱼贝类的含汞量很高,23名水俣病死者脏器中含汞量也很高,停止吃鱼后,发汞量逐渐下降;患者及健康者中发汞高,1960年9月内田教授从一个引起水俣病的贝类体中提取出了甲基汞;实验研究证实:投给甲基汞的猫出现了与吃水俣湾的鱼贝类后发病的猫完全相同的症状。

)8.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发现机体接触了汞或甲基汞?(需要运用暴露测量中的生物监测及健康测量中的功能测量的方法,以暴露生物标志物估测内剂量。

在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时,经常测量机体的功能,无论被调查者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病,都必不可少地需要测量某些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变;生物监测方法可以评估体内化学物剂量可通过测量生物组织或体液(血、尿、呼出气、发、脂肪组织等)中化合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量。

汞易通过血脑屏障,而甲基汞是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血脑屏障,汞和甲基汞中毒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汞可损害周围神经的轴浆和髓鞘。

慢性汞中毒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后逐渐发展出现小脑和锥体外系受损症状。

甲基汞中毒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

)如发现某地居民发汞值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最高限值,我们要查出原因,应进行哪些工作?(暴露测量:需要直接询问,自己填写调查表,或寻找参考有关受试者及环境的记录,对环境进行物理、化学测量等多种方法。

)【资料4】尽管作了大量的调查,但由于未采取实际防治措施,病例仍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氮肥公司却反驳说,在生产流程工艺中根本不使用甲基汞,只使用无机汞,所以拒绝承认该工厂是污染来源。

1962年末,熊本大学的入鹿山博士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该厂乙醛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渣浆,并从中测出了氯化甲基汞。

这个发现确凿无疑地证实,用作催化剂的无机汞是在乙醛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甲基汞,然后排入水俣湾中。

1962年底,官方承认的水俣病患者为121人,其中死亡46人。

进一步调查发现,患者家属中84%的人具有和水俣病有关的某些症状,5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某些精神和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