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解析

合集下载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 了三方面的证据:第一大西洋西岸的 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 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 第三,在古气候方面,两极地区有热 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 到了冰盖。 •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 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最后, 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 说”。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 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成大陆 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 上漂移。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 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 之一。 •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 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 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 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 长2450km,宽200~350km。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高达 8844.43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 年增高1厘米。
3.用手握住橡皮泥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中间挤压。
4.再取一条橡皮泥,切两刀,让橡皮泥 之间能够滑动,就像被向上或向下挤压 的岩石。
1.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2.你的发现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有 什么关系? 3.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什 么? 4.为什么上面有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印 度洋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 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 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 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 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 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 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 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 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 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 中。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下列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小?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当地的经济活动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B、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C、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为珠江和长江D、青藏高原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题干:以下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地带主要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六省B、中部地带主要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省C、西部地带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八省区D、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发展相对滞后5、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D. 某些地区农业产量下降6、下列哪一项不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A. 热岛效应B. 地下水位上升C. 大气污染D. 水体污染7、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只有温带季风气候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C.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只有亚热带季风气候D.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8、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B. 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居世界前列C.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丰富D.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较高9、(单选题)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 地形起伏B. 气温季节变化C. 降水季节分配D. 植被覆盖率 10、(单选题)下列哪个地理现象可以作为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A. 青藏高原的形成B. 黄河三角洲的沉积作用C. 长江的侵蚀作用D. 珠穆朗玛峰上的海洋生物化石11、题干: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北方地区普遍干旱,南方地区普遍湿润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 我国气候分布以东西走向为主,南北差异不大D. 我国气候总体上呈现南热北寒,东湿西干的格局12、题干: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B. 我国河流众多,长江、黄河等河流流经多个省份C.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有“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之称D.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1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B. 干湿两季明显,雨量集中C. 春暖夏凉,雨量适中D. 夏热冬暖,雨量充足14、题干:关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源充足,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B. 河谷深切,地形险峻,不利于航运C. 河道弯曲,河床起伏大,不利于航运D. 水流平缓,河道狭窄,不利于航运1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B.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总体上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形成了巨大的内流区D.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6、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地形、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B. 根据人口、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C. 根据行政区划的差异D. 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及答案) (3)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及答案) (3)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复习题(及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 )。

A. 长石B. 石英C. 云母【答案】 B【解析】【解答】在三种矿物中,硬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矿物硬度的比较。

2.形状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的矿物是( )。

A. 石英B. 方解石C. 方铅矿D. 石盐【答案】 B【解析】【解答】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

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

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形状为六面体,每个面都是菱形。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方解石的特点。

3.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边缘放在一块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最清晰的是( )。

A. 石英的痕迹B. 长石的痕迹C. 云母的痕迹D. 无法确定【答案】 C【解析】【解答】三种矿物的硬度由小到大依次是:云母、长石和石英。

所以划痕最终的是云母。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硬度的检验方法。

4.用稀盐酸滴在下列矿物中能冒气泡的是()。

A. 石灰岩B. 石英C. 方铅矿D. 赤铁矿【答案】 A【解析】【解答】用稀盐酸滴在下列矿物中能冒气泡的是石灰岩,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

5.关于矿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矿物可以提炼金属B. 矿物都是单独存在的C. 矿物可以制成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答案】 B【解析】【解答】A.矿物可以提炼金属,A选项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矿物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通常由几种矿物组成一种物质,B选项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矿物可以制成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l分,共10分)(1)大洲:D_______(2)大洋:②_______,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推测该洋的面积还在不断_______(扩大/缩小),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_______处(碰撞/张裂)。

(3)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

请问材料中提到欧洲位于图中哪个位置_______(填字母)。

(4)我国于2010年7月1日至9月23日开展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此次科考路线将基本沿用我国前三次北极考察的路线,考察海区包括白令海峡、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

其中材料中提到白令海峡,该海峡是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分界线,沟通了______洋和_________洋。

(填名称)(5)C、F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答案】(1)非洲(2)大西洋;扩大;张裂(3)A(4)亚;北美,太平;北冰(5)巴拿马运河【解析】(1)世界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读图可知大洲D是非洲.(2)世界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②是大西洋,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推测该洋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原因是位于板块与板块张裂处.(3)图中A表示欧洲;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与亚洲大陆相连.欧洲国家大多属于发达国家.(4)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5)C、F两大洲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考点】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2.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17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同步练习】《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 (2)

【同步练习】《海陆变迁》(中国地图出版社) (2)

《海陆变迁》同步练习1.在西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A.青藏高原仍在不断升高B.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C.青藏高原正在下降D.青藏高原是河流泥沙填积而成2.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大西洋的形成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C.荷兰的围海造田D.红海的形成3.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说明了()A.外力作用的结果B.地球表面的形态是永恒不变的C.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D.大陆漂移的结果4.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海平面上升C.砍伐的森林丢入海中D.人类活动影响5.下列海陆变化中,哪一项是由填海造陆引起的?()A.青藏高原的形成B.中国万里长城的形成C.台湾海峡的形成D.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6.“沧海桑田”指的是()A.地表形态是不变的B.地形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C.围湖造田D.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7.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①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②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④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⑤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A.①和③B.②和④C.④和⑤D.①和②8.下面四幅图是表示地球演变过程中海陆分布的变化情况,根据大陆漂移的假说,由早到晚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④A.③④②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③9.依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如图中碰撞挤压形成安第斯山脉的两个板块是()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10.世界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11.下列关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是由非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张裂造成的B.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造成的C.地中海处在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之间并且在不断地缩小D.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之后亚洲将成为海洋12.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

专题05 板块构造学说-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5 板块构造学说-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京剧(一)简介、发展简史及徽班京剧 - 简介京剧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 - 发展简史一、孕育期徽秦合流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

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

京剧角色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

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

魏长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

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

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K12学习】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教案_1

【K12学习】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教案_1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教案活动2: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活动目标.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能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

.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过程:.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图片或,说明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但是,科学家在对喜马拉雅山进行科学考察时,却意外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告诉学生这一科学事实,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并把自己的解释记录下来,学生解释是否科学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思维训练。

这里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训练。

.要让学生懂得,对现象做出解释只是一种假设,要证明自己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

这里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教材上提供了一个用橡皮泥证明假设的模拟实验。

可以让学生充分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独立选择材料没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懂得地球的内部是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的岩石由于物质构成的不同又可以分成几个圈层。

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图,让学生对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有初步了解。

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地球圈层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如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都说明了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

在学生对地球内部的岩石圈层构造和地球内部的运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做模拟实验,避免活动一开始就急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操作。

.做模拟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教材上提供了用多色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用小刀在橡皮泥上切割成裂痕,模拟岩层上固有的断裂或地质裂纹。

然后让学生把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就好比是组成地球的岩层,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观察“岩层”的运动。

探究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探究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喜马拉雅山中的 海洋生物的化石

居住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藏民经常会 捡到海螺化石。根据这一发现,你能推测一 下: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地壳曾经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思考
海底的化石怎么会出现山上呢?
化石就是大地变迁留下来的证据, 人类通过研究化石了解地表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考与结论

大地变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探究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
我的猜想:
其他同学的猜想:
寻找证据
什么是化石?
遗物、生活遗迹或者印 模等埋藏在地下,经过 很长的时间而形成的 “石头”。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
化石的作用:

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 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 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 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 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 了三方面的证据:第一大西洋西岸的 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 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 第三,在古气候方面,两极地区有热 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 到了冰盖。
•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 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最后, 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 说”。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 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成大陆 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 上漂移。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 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 之一。
3.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4.再取一条橡皮泥,切两刀,让橡皮泥 之间能够滑动,就像被向上或向下挤压 的岩石。
1.你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2.你的发现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有 什么关系? 3.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什 么? 4.为什么上面有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印 度洋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 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 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 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 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 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 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 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 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 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 中。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高达 8844.43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 年增高1厘米。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 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时,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喜马拉雅山上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化石的来历?
小组讨论后,每一组推选一位同学提出 假设
刚是一1石.才否起选的每 正 做择不一 确 个两同组 , 实色岩都 还 验或层提 需 。多。出要种了通假过颜设实色,验的要去橡证证皮明明泥自,代己下的面表假大岩设家 2.将橡皮泥搓成条状或片状,然后一层 一层的叠起来。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 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 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 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 长2450km,宽200~35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