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技术课程论文
超重力技术及其应用

超重力技术及其应用所谓超重力指的是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环境下,物质所受到的力。
在地球上,实现超重力场的最简便方法是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而实现。
在超重力场中,气-液、液-液、液-固两相传质比在地球重力场中大上百倍至万倍,相间的巨大剪切力和快速更新的相界面,使传质速率比在地球重力场中高出1~3个数量级,微观传质和分离过程得到极大强化。
超重力技术是强化多相流传递及反应过程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它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具有传统设备所不具有的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以及更能适应环境等优点,使得超重力技术在环保和材料生物化工等工业领域中有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1超重力技术原理超重力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重力条件下多相流体系的独特流动行为,强化相与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互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的传质传热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
获取超重力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转动设备整体或部件形成离心力场,涉及的多相流体系主要包括气-固体系和气-液体系。
1.1超重力场气-固接触技术的特点众所周知,传统重力场条件下,实现气-固体系加工过程的典型设备是各种重力流化床(图1) 。
然而,由于重力场的限制,传统流化床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固有缺陷,如:大颗粒的腾涌、小颗粒的夹带、粘结、大气泡的存在造成气体短路从而导致气固分布不均大大降低了系统内的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速率等。
为此,前苏联学者首先提出了超重力(离心)流化床概念[1] (图1) 。
图1 传统重力流化床(鼓泡床)和超重力(离心)流化床相对于传统重力场,超重力气-固接触技术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a. 在超重力流化床中,由于重力场强度和流化速度均可调节,因此可将流化速度控制在鼓泡速度之下操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流化质量。
b. 在超重力条件下,由于颗粒有效重力增加,因而流化时气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速度)大大增强,从而使其传质传热速率远高于传统流化床。
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及工业应用

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及工业应用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增加反应体系中的离心力,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的技术。
它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合成新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化学反应的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原理和工业应用,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前景。
一、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原理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是利用离心力对反应体系进行强化,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离心力的增加可以通过旋转容器或采用离心机实现。
当反应体系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传质速率都会增强,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超重力还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改变溶剂的性质、增加物质的溶解度等,从而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
二、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工业应用1. 新材料合成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
在超重力条件下,反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能够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从而得到高分子材料。
此外,超重力还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2. 催化剂的制备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
催化剂的性能往往与其结构和形貌密切相关,而超重力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形成过程。
通过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可以调控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形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从而实现高效催化反应。
3. 化学反应的优化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可以用于化学反应的优化。
在超重力条件下,反应体系的传质速率增加,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此外,超重力还可以改变反应体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改变溶剂的性质、增加物质的溶解度等,从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三、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的优势和前景超重力反应强化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通过增加离心力,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效率,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超重力技术研究进展2

超重力技术研究进展杨致芬,郭春绒 (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摘要 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的作用原理,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制造纳米材料、环境工业、生物化工、作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作用原理;研究进展;作物育种中图分类号 T Q 0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0-08432-04Research Progress of H i gh Grav ity TechnologyYANG Zhi 2fen et a l (College of A rts and Scienc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Shanxi 030801)Abstract Action p rincip le of high gravity technol ogy was reviewed,and its research p r ogress was introduced .App licati on of high gravity technology in making nanometer materials,envir onmental industry,biochem ical industry and crop breeding was expatiated .Key words H igh gravity technology;Acti on p rinci p le;Research p rogress;Cr op breeding基金项目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04081),山西自然科学基金(20031067)资助。
作者简介 杨致芬(1975-),女,山西太谷人,在读研究生,讲师,从事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002 超重力指的是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9.8m /s 2)大得多的环境下,物质所受到的力(包括引力或排斥力)。
超重力技术应用在化工工业中的研究

超重力技术应用在化工工业中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超重力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化工工业中。
超重力
技术是利用高速旋转加速度产生的高重力场对物质进行处理的一种新型技术,具有诸如快速反应速度、高效和节能等优点,在化学合成、分离、提纯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重力技术的应用在化工工业中重新定义了分子、离子、元素和原子之间的相
互作用,从而有望实现更加高效的化学反应。
在超重力场中,反应物分子与亲、疏水性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被大大增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反应物之间的亲和性。
此外,由于物质在超重力场中的分子自由路径因飞行时间缩短而减小,因此反应性质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这些特性使得超重力技术成为化工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超重力技术成功应用在化工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品的纯度和成品率,还
有助于生产更高性能的材料。
例如在高分子生产方面,超重力技术可以改善聚合反应条件,促进高分子的产生,从而提高聚合产物的质量和产率,同时还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加快聚合反应速率,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
此外,超重力技术还可以用于分离和提纯化合物。
在超重力场中,由于分子间
相互作用力增强,有利于分子间相互转移,从而加快分离效率。
超重力技术因此被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萃取药物和分离油品等场合,使得处理速度提高,同时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总之,超重力技术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可以为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分离和提纯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虽然目前仍存在使用上的限制,但这种技术的前景依旧非常令人期待。
超重力技术及应用论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超重力技术及应用课程代号: ChE541 ____任课教师:_____000_____完成日期:_ 2014_年 12 月_21 日专业:____化学工程_____学号: 000姓名:_____xxx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酶/纳米金复合材料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采用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酶/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初步设想和具体实施步骤,以及相应性质的表征方法,并讨论了其具体实施的可行性。
通过讨论,可以得出,在保证热交换良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酶/纳米金复合材料。
关键词:超重力、石墨烯、复合材料、热交换Preparation of graphene/enzyme/gold nanoparticlecomposites by gravity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preparing graphene/ enzyme/ gold nanoparticle composites by gravity, and design a practical way of realizing it and characterizing the properties of graphene based hybrid structure. We can give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available to fabricate this kind of hierarchical of graphene based hybrid structure in RPB if the heat conduction is good enough.Key Words: Gravity; Graphene; Composites; Heat conduc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2)1.1 石墨烯简介 (2)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2)1.2.1机械剥离法 (2)1.2.2 氧化还原法 (2)1.2.3 化学气相沉积法 (2)1.3 石墨烯复合材料 (2)第2章实验原理及步骤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步骤 (2)2.2.2 hummer法制备石墨烯 (2)2.2.3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酶/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2)2.2.4 生物电极的组装 (2)2.3 性质表征 (2)第3章创新点和可行性 (2)参考文献 (2)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酶/纳米金纳米复合材料第1章绪论1.1 石墨烯简介随着1985富勒烯和1991年碳纳米管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对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广泛研究的序幕。
超重力_精品文档

超重力摘要:超重力是一种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它远超于地球上的重力。
本文将探讨超重力的定义、起源、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超重力的存在,但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持续努力寻找超重力的证据,希望可以在未来解开这个谜团。
1. 引言超重力是一种研究领域尚在发展的概念。
它涉及到对宇宙的理解和力学定律的再评估。
超重力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
尽管我们对超重力的了解仍然有限,但这个话题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2. 超重力的定义超重力是指一种超越地球引力的力量。
它是对引力的一种新解释,一种超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力量。
超重力可以视为一种更强大的引力形式,能够对物体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一些理论认为,超重力在宇宙中的某些地方比地球上的引力要强得多。
3. 超重力的起源目前对超重力起源的认识仍然相对有限。
然而,有一些理论认为,超重力可能与宇宙中大量的暗物质相关。
暗物质是一种不能直接观测到的物质形式,但据信它构成了宇宙大部分的物质。
超重力的形成可能与暗物质的分布和行为有关。
4. 超重力的性质超重力具有许多令人惊讶的性质。
它可以比常规引力更为强大,可以影响并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
超重力还可能与时间和空间的弯曲有关,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引力的认识。
研究超重力的科学家们认为,它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力量,涉及到许多尚未解开的物理学问题。
5. 超重力的应用领域虽然尚未发现直接的超重力应用领域,但研究超重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取得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
例如,研究超重力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此外,超重力的研究可能与黑洞、时空旅行等相关领域产生联系,推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6. 超重力的未来展望尽管目前关于超重力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但科学家们对未来的发展仍抱有希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超重力的手段将更加精确和先进。
借助新的观测设备和实验方法,我们或许有机会检测到超重力的存在,并深入了解其本质和作用。
超重力技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Ap l a i n p o r s f h g r v t e h o o y i lc r c e c lr a to p i t r g e s o i h g a i t c n l g n ee t o h mi a e c i n c o y
tc n lg a n a c h s r n fr e v i b b l s d r g t e e e t c e c e cin p o e s T e e h oo c n e h n e t e ma s ta se ,r mo e a r u b e u n h lc r h mia r a t r c s . h y i o l o
S a x o ic Chn h n iPr vn e, ia;2.Re e r h Ce tr o h n iP o i c o 【h Gr vt e c lEn i e rn s a c n e fS a x r v n e f rHi a i Ch mia gn e g g y i
h g a iy tc n l g e n t e ee to h mia n sr s e p c e o n to l e c n r o s ih g vt e h oo us d i h l cr c e c lidu ty i x e td t o n y rdu e e e g c n ump in,b t r y y t o u l o r p r t e lcr de o i ma e a s as p e a e h e e to p std e tr l wi e c le to d pp iai n ro ma c ih r s nt a r a a l t c o p o p cs to ti e h u r n e e r h a v n e tho n b o d,s mma z s t e fn i g r s e t .I u ln st e c re tr s a c d a c s a me a d a r a u i r e h d n s,a d i ia e i n nd c ts t e d fc sa d i u u e d v l p n r s e t h e e t n t f t r e eo me tp o p c . s Ke r y wo ds: ih g a i hg r v t y;e e to h mity;e e toy i ;e e to p sto lcr c e sr lcr l ss lcr de o i n i
利用超重力技术净化处理含硫酸性气

超 重机 转 子外 腔 , 气 体压力 作 用下从 转 子外 环处 引进 旋转 填 料床 。脱 硫 贫液 从超 重机 中部填 料 床 在 旋 转 液体 进 口进 人 , 过液 体分 布 器喷 淋 到高 速旋 转 填料 床 内环 面 。在 超 重机 中 , 通 脱硫 贫 液 在 离 心
力 的作 用下 . 由填 料床 的 内环 向外环 流动 , 在旋 转 的填 料床 内 , 液体 被分 割 成微 小 的液滴 和液 膜 。酸 性 原 料气 由填 料床 外环 向内环 流动 。 、 气 液两 相在 填料 层 中沿 径 向做 逆 向接 触 。在 高湍 动 、 强混 合 及 界 面快 速 更新 的情 况下 完成 脱硫 贫 液对 酸性气 中的 H S气体 的吸收 过程 。 2 脱 除硫 化 物 的净 化 气从 超重 机转 子 中心 离开 , 由气 体 出 口管排 出 。吸 收 H: 的脱 硫 贫液 变 为 S后 富 液 . 超重 机 下部设 有液 封 的旋 转填 料床 液 体 出 口排 出进 入 富液 槽 , 经 富液 被 富液 泵 打 入再 生 槽 顶
2 4
2 1 年第 2 02 期
汪家铭 : 利用超重力技术净 化处理 含硫 酸性 气
贫液
发 展 动 态
酸 性 原 料 气
l
再
液 位 调 节 器
富 液 泵
变频 电机 I -1 超重机 - - -- -
生
槽 …
槽— 液l 圣厂 贫 卜 l: _ —液 :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泵 。 :
3 技 术 特 点
3 1 适 用范 围广 .
广 阔的 前景 , 为含 硫 酸性 气提供 了一种低 投 入 、 源化 、 资 无二 次 污染 的 高效 脱硫 技 术 。介 绍 了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重力法制备超细碳酸钡和碳酸锶的研究化研1406 孟宪强2014200142摘要:综述了超细碳酸钡和碳酸锶制备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利用超重力法制备碳酸锶和碳酸钡在粒子粒度控制方面的应用和进展,创新性的提出在超重力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添加晶型控制剂来对粒子的形貌进行控制,并且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对未来超重力法制备碳酸钡和碳酸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碳酸钡碳酸锶超重力法粒度控制剂Study on gravity techniqu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barium carbonate and strontium carbonateHuayan 1406 mengxianqiang 2014200142Abstract:Study on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barium carbonate and strontium carbonate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preparation of strontium carbonate and barium carbonate in the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particle size control by high gravity method, innovation put forward by adding crystal control agent to the morphology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high gravity metho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analyzed.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future high gravity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arium carbonate and strontium carbonate is prospected. Keywords: barium carbonate strontium carbonate by high gravity particle size control agent碳酸钡和碳酸锶在化工生产中是重要的和基本的化工原料,也是非常重要的钡盐和锶盐。
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显像管、显示器、监视器和电子元件中,同时还普遍用于制造磁性材料、陶瓷和涂料等。
工业中制备碳酸锶和碳酸钡的方法很多,有超重力法、固相合成法、均相沉淀法、沉淀法、微乳液法等等。
进入21世纪以来,超重力工程技术20 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被认为是强化传递和多相反应过程的一项突破性技术。
由于它适用的广泛性以及具有传统设备所不具备的更小、更精、更安全、更高质量的产品、更能适应环境和对环境友好的特殊品质, 有可能成为21 世纪化学工程的关键技术。
由于超重力HGRP 反应器在反应传质和微观混合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特性, 使得其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最近,科学家们尝试用超重力法将碳酸钡和碳酸锶制成纳米材料,对粒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实际,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在不同的使用领域中,对碳酸锶和碳酸钡的晶体的形貌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对于碳酸锶和碳酸钡的粒子的形貌的控制和抑制团聚的方法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问题。
理论论述超重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重力条件下多相流体系的独特流动行为,强化相与相之间的相对速度和相互接触,从而实现高效的传质传热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
获取超重力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转动设备整体或部件形成离心力场,涉及的多相流体系主要包括气-固体系和气-液体系[1]。
它的基本特征是超重力以气液、液液两相或者气液固三相在模拟的超重力环境中进行混合、传质与反应。
超重力技术的核心是对传递和微观混合过程的极大强化。
超重力技术是一项突破性地强化“三传一反”过程的新技术,是一种广泛适用于能源、材料、石油、化工、环境、生物等多个部门并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技术。
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材料又被称为超重力反应沉淀法,简称超重力法。
它的实质是将直接沉淀法与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反应器结合起来,将直接沉淀法一步反应,无需煅烧。
由于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等优点,它一旦在某个行业部门工业示范成功后,就能较快得到推广。
由于这项技术设备还具有不怕震动,可以任意方位安装,物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短,适合于快速反应和选择性吸收等特点,因此还可用于一些传统术所不能胜任的场合,使这项新技术有着较传统的分离反应技术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因此,它被形象的比喻为“化学工业的晶体管”和“跨世纪的技术”[2]。
2.制备碳酸钡和碳酸锶超细粉体的新的构想在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碳酸锶和碳酸钡时,经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氯化锶、氯化钡、硝酸锶、硝酸钡等,中国的锶矿物质的拥有量世界第一[3],所以原料的获取方面不用担心,而应该在晶型控制和预防团聚方面多做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研究中心[4]采用液-液相法制备了碳酸锶纳米粉体,最终产品的平均粒径在30nm,并且粒度分布窄。
肖世新等[5]以工业精制氯化钡和碳酸氢铵为原料,以旋转填充床为反应器,采用液-液相反应沉淀法制得碳酸钡纳米粉体,得到的粉体的粒径在80nm,粒度分布窄的产品。
Clifford等[6]以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超重力法成功制备出杆状的超细碳酸钡粒子,并且研究了流速、进料速度、及旋转床旋转速度对碳酸钡产品的影响规律。
超重力法已经成为一种制备超细纳米粉体材料的平台性技术。
利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碳酸钡和碳酸锶时,通过选取不同的实验原料达到对粒子形貌的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控制晶型的能力很有限,所以,设想在反应时加入一定的分散剂、活化剂、晶型控制剂来有效的控制晶型,同时,更好的防止硬团聚的发生。
超重力法制备的产品团聚现象较为严重,亟待解决。
团聚体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状态等严重降低烧结体的收缩率和陶瓷部件的致密性和形态的均匀性,而且团聚现象也会使烧结产品产生缺陷,从而导致烧结产品强度的降低;同时,由于团聚体内颗粒间的烧结温度高于团聚体之间的烧结温度,故会使所需烧结温度提高。
烧结温度过高,使得粉体的硬团聚进一步恶化,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防止团聚现象的发生,以获得粒度分布窄、化学组成均匀、单分散的颗粒,是获得高性能纳米粉体的关键。
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控制团聚体的形成:一种是增加能量势垒,也就是减小吸引力,增大排斥力;另一种是防止颗粒相互接近,使它们不能接近到可以互相可以碰撞甚至有强大吸引力的范围[7]。
为了解决反应时及反应结束之后煅烧时产生的团聚,提出两种新的构想。
一种是在该反应发生时,选择加入表面活性剂油酸或者CDTA和NP10,在制备的分子的表面包裹一层表面活性剂分子,大大降低了分子之间的表面张力,可以有效的避免颗粒间团聚现象的发生。
另外一种是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加入超声波发生装置,从而利用超声波防治反应中产生的团聚现象。
利用超声波抑制团聚发生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作用所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将加速水分子的蒸发,减少了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另外, 超声作用所产生的冲击波和强射流还可以起到粉碎团聚体的作用,从而使被包含的水分子释放出来,并有可能阻止氢键的形成,达到防止团聚的目的。
此外, 超声波的机械搅拌作用还有利于颗粒的充分分散。
3.新构想可行性液相反应阶段产生团聚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若想减少团聚,就要降低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增加颗粒之间的排斥力。
由胶体化学知,分散在溶液中的胶体颗粒表面优先吸附带正电或者负电荷的离子,使得在颗粒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
这样的颗粒在布朗运动碰撞时,产生排斥作用,有效的的阻止了团聚的发生。
添加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既经济又方便。
它通过三个步骤[8]来实现抑制团聚的效果:(1)通过吸附作用来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2)通过胶团体的作用,在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液膜,有效的防止颗粒的相互靠近;(3)利用空间位阻效应。
添加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大部分是有机物,所以比较容易分离,对产品造成的污染小,最后制得的产品的纯度高。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粉碎、杀菌消毒。
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可产生大量小气泡。
一个原因是液体内局部出现拉应力而形成负压,压强的降低使原来溶于液体的气体过饱和,而从液体逸出,成为小气泡。
另一原因是强大的拉应力把液体“撕开”成一空洞,称为空化[9]。
空洞内为液体蒸气或溶于液体的另一种气体,甚至可能是真空。
因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气泡会随周围介质的振动而不断运动、长大或突然破灭。
破灭时周围液体突然冲入气泡而产生高温、高压,同时产生激波。
与空化作用相伴随的内摩擦可形成电荷,并在气泡内因放电而产生发光现象。
在液体中进行超声处理的技术大多与空化作用有关。
例如在利用超声波提取生物纳米(超声波化学合成法)超声波化学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声波的空化效应,在超声波的辐照过程中,在液体里将发生空化气泡的形成,长大和崩灭,当空化气泡崩灭时产生一个覆盖着的强压力脉冲,产生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产生高达5000K的高温,大于200MPa的压力,以及高达1010K/p的降温速度,这就是超声波化学合成的能量来源,Kcap Okitso[10]等将0.5um的三氧化二铝粉末加入到PdLN2N3Cl·3H20溶液中,再加入一种对Pd2,还原起促进作用的规类,然后用20Khz的超声波辐照,在Al2O2表面合成出10nm左右的Pd纳米粒子。
再如利用超声波对化妆品的分散,为了更进一步提取药物精华和粒子微细化,并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分散、乳化效果,使化妆品更深入渗透到肌肤里层,让肌肤很好的吸收,发挥药物的效力和作用,采用超声波乳化可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采用超声分散,则不需要使用乳化剂,就能使蜡及石蜡乳化、化妆水等油的微粒子分散。
石腊在水中分散的粒子直径可达1um以下。
利用超声波抑制团聚发生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作用所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将加速水分子的蒸发,减少了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另外,超声作用所产生的冲击波和强射流还可以起到粉碎团聚体的作用,从而使被包含的水分子释放出来, 并有可能阻止氢键的形成,达到防止团聚的目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