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29张)PPT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29张)PPT课件
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3
-
【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 任何外力作用时,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做匀速 直线运动,另一种就是静止,而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与惯性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B错。一 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无论受不受力,故C错。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说明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就越远
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C.小车的速度减小是由于受到了阻力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31
-
5.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 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C )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匀速直提线示运:动由牛顿第一 C.沿水平方向匀速直定线律运可动知,运动的
的缘故。
6
-
物体在水平面上 做匀速运动不需
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7
8
-
【实验结论】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物体在不受任何外 D.做曲线运动往力下时掉将沿原来的方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2
15
-
说明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 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
能用பைடு நூலகம்验直接证明。
16
-
思考与讨论 一、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身体为什么向后倾?
二、汽车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PPT课件

解:设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S1,匀减速过程通过的位移为S2. 已知: V0=108km /h=30m/s, t=0.5s, Ff=0.40G, g=10m/s2 求S=S1+S2=?
V0
Ff
Ff
静止
A
S1
B S2
C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向, 由S=v t得 s1 30 0.5m 15m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得 a= F合/m= Ff/m= –0.4G/m = –0.4g m/s2= –4m/ s2 2 2 由公式:vt v0 2as
受力分析:
物体一共受到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和拉力F
v
N f 由于物体在竖 直方向上没有 位移,合力为 零,因此所受 合力等于拉力F 和f 的合力
F
G

解题过程:
解:根据受力示意图及分析,列出合力的表达式 F合=F-f =(6.4-4.2)N=2.2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得 再由运动学规律:vt=at, S =0.5at2 得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4N,求物体在4S 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
解: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则合力为 F合=F–Fµ = 10N –4N=6N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求出加速度
FN

F
G F合 6 2 2 a m / s 3m / s m 2 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4s末的速度vt和4s内发生的位移S
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加速度 a

方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要求a,先求合力F合。
解题关键:求出加速度a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答:将落在人的正下方。
3、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 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 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应 自然规律的
结论2: 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 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归纳: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二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研究对象: 一切物体 定律成立条件: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结论为: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
,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1.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没有力的 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
2
(伽利略)
探究实验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问题: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
的同一高度滑下?
条件控制: 同一斜面、相同高度
保证了小车在 三种不同的水 平表面上速度 相同
惯性:物体的特性.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 性。 惯性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课堂练习:
1、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 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C )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 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将落 在何处?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 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动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024/9/29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 度到达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 动,小车的速度是 4m/s 。
2、实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进入水平面,水平面的
表面先为毛巾,再为棉布,最后改为木板,可以视察到水平面越光滑,
巩固练习
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倒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B、本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本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本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A、根据假设,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 B、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是否要设计记录表格 C、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2024/9/29
D、准备器材: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布、毛巾、 小车刻度尺等
E、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 的粗糙 程 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 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2024/9/29
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 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 方向偏,将永远沿本来的方向 做匀速运动。
你怎样用实验去验证呢?
2024/9/29
实验探究: 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
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共34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共34张PPT)

=2ax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
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F合=ma 桥梁
v=v0+at
两类动力学问题
1.两类动力学问题 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2. 解题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分析; (2)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 互联系的桥梁.
01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知识要点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 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 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运动学量)。
【例题】: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其他冰 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 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调节冰壶的运动。 (1)运动员以3.4 m/s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冰壶能 在冰面上滑行多远?g 取 10 m/s2。 (2)若运动员仍以3.4 m/s的速度将冰壶投出,其队友在冰壶自由滑行10m后开始在 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原来的90%,冰壶多滑行了多少 距离?
F 370
θmFf g 【解析】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cosθ-µFN=ma
FN
FN+Fsinθ=mg
4s末的速度 4s内的位移
典例分析
汽车轮胎与公路路面之间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动摩擦因数,才能保证汽车 安全行驶。为检测某公路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测试 刹车的车痕。测试汽车在该公路水平直道上以54 km/h的速度行驶时,突 然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后在路面上滑动,直至停下来。量得车轮在公 路上摩擦的痕迹长度是17.2 m,则路面和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取 g=10 m/s2。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自我思悟】 1.为什么加速度可以把受力和运动联系起来? 提示:因为在牛顿第二定律中有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而在运动 学公式中有加速度与运动参量的关系,所以可以把加速度作为 “桥梁”,把物体的受力与运动联系起来。
2.求物体加速度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途径一:由运动学的关系(包括运动公式和运动图像), 通过初速度、末速度、位移、时间等物理量求加速度;途径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加速度。
(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为x1= 1 a1t2=16m
2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设运动的加速度大 小为a2,受力如图所示,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沿斜面向 上运动的过程有:
mgsinθ+Ff=ma2 解得a2=8.0m/s2 物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t2= v1 =1.0s 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2= 1 v1t2=4.0m
4 s时的速度:v=v0+at=5×4 m/s=20 m/s
0~4 s内位移:x1= 1 at2= 1 ×5×42 m=40 m
2 2
(3)4~6 s内拉力为0,物体减速运动,加速度:
a= F合 G1 F 20 20 = = m / s 2=- 10 m / s 2 m m 4
20 2 m =20 m 2
2 2 2 v v 6 0 m/s2=3.6m/s2 0 a= 2x 25
乘客在斜面上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Ff=μFN FN=mgcos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Ff=ma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θ=0.6,cosθ=0.8 由以上各式解得:μ= gsin a 6 3.6 =0.3
行受力分析。
4.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需要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合力。 5.正交分解法是求物体所受合力的有效方法。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个别题目采用分解加速度的方式处理
会更容易解决问题。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3)程序法:对于多过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按照物理过程的先后顺序,
对题目进行分析、判断、计算的解题方法叫程序法。重点分析判断前、后两个
物理过程的特点,衔接点往往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切入口”或者是解题的“命
门”。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4.解题步骤
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包括大小和方
向)。
方程的形式:牛顿第二定律F =ma ,体现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应用时方
程式的等号左右应该体现出前因后果的关系,切记不要写成F-ma=0的形式,
的受力情况。(科学思维)
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科学思维)




为了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旅客按照站台
上标注的车门位置候车。列车进站时总能准
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这是如何做到
的呢?
导入新课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 运动和力 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
A.系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40N
C.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N = 5 2N
D.增大 F,楔形物体将相对斜面体沿斜面向
上运动
【详解】AB.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 +
对楔形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an45° =
2
可得 = 40N, = 10m/s
支,叫作运动学(kinematics);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支,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标准解答】两物体无相对滑动,说明两物体加速度相同,且
沿水平方向。先选取物块m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加速度,它 的加速度就是整体的加速度,再根据F=(m+M)a,求出推力F。 物块受两个力,重力mg和支持力FN,且二力合力方向水平。如 图所示,可得:
ma=mgtanθ,即a=gtanθ。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m+M)gtanθ。 答案:(m+M)gtanθ
4.物体做初速度是v0、加速度是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其速 v0+at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 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v=_____
2 1 v 2 v0 2ax 。 v 0 t at 2 ,速度位移关系式是___________ ________ 2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运动 和___ 力 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 受力情况 联系起来。 的运动情况和_________ 牛顿第二定律 求出物体的 2.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_____________ 运动学规律 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加速度,再通过___________
决定了它的受力情况。
2.问题思考 (1)高速公路上汽车需要停车检修时,应在车后150m处竖警示牌。 这150 m的距离参考了哪些因素? 提示:本问题应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思考,应参考司机的反应时 间、汽车在高速路上最高时速、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等因素。
(2)上学的路上,小刚同学把自行车蹬得“飞快”。请问小刚在 垂直于路面方向上运动状态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在垂直于路面方向上,小刚的速度始终为零,运动状态不 变。因为小刚“蹬”的力使他和自行车获得水平方向上的动力, 改变的是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而竖直方向合力为零,运动状态 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10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 在运动情况(知道三个运动学量)已知的条件 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或者相关物理量 (如动摩擦因数等)。
基本思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据运 动学公式求加速度,再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 基础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所求量(力).
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N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F
F- µFN= ma mg
FN = mg
解得:a
F m
-g
6.4 2
-0.25 10
m
/
s2
0.7m
/
s2
4s末的速度 v at 0.74m / s 2.8m / s
4s内的位移 x 1 at2 1 0.7 42 m 5.6m
2
4s内的位移 x 1 at2 1 1.1 42 m 8.8m
2
2
5
拓展一: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
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在4 s末的速度和 4 s内的位移。(g=10m/s2)
6
拓展一: 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 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 因数为0.25,求物体在4 s末的速度和4 s内的位移。
14
变式训练:滑雪者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角为 30°的山坡,从刚上坡即开始计时,至3.8s末,滑雪者速度变为
0。如雪橇与人的总质量为m=80kg,求雪橇与山坡间的摩擦力
为多少? g=10m/s2
解: 由运动学公式vt =v0 +at,得
FN
a vt v0 5.26m / s2 ① f t
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已知F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370,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
4s内的位移。cos37=0.8,g=10m/s2。
解: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FN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θ
Fcosθ-µFN=ma
FN+Fsinθ=mg
mg
解得:a Fcos (mg-Fsin) 0.54m / s2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11
例2.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
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 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思路: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应先求出加速度a,再利用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16
加速度a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
线运动v=v0+at, x=v0t+at2/2, v2-v02=2ax等)中,均包含有
m
4s末的速度 v at 0.544m / s 2.16m / s
4s内的位移
x
1 2
at 2
1 2
0.54
42 m
4.32m
9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 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 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
基本思路: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 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 求量(运动学量)。
2
7
拓展二: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
是2Kg,在6.4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 运动。已知F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0,物体与 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物体在4s末的速 度和4s内的位移。cos37=0.8,g=10m/s2。
F 370
8
拓展二: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
2
二、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 :v = vo+at
位移公式:x=
vot
+
1 2
at2
导出公式:v 2- vo 2 =2ax
3
例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
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 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2N。 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F
4
例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
对滑雪者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mg sin 300 ma ②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 f 20.8N
15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 公式
物体运 动情况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物体受 力情况
牛顿第 二定律
加速度 a
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内的位移。
解:如图,物体受力分析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N F
F - f= ma
mg
解得 a F f 6.4 4.2 m / s2 1.1m / s2
m
2
4s末的速度 v at 1.14m/ s 4.4m/ s
12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75Kg,以v0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
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 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解: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
1 at2
2
得:
a
( 2 x-v0t) t2
4m/s2
FN f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
复习:
一、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
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跟作用力方向
相同。
公式: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阻=ma
代入数值,解得:F阻=67.5N 即:人受到的阻力是67.5N,方向沿山坡向上.
13
变式训练:滑雪者以v0=20m/s的初速度沿直线冲上一倾 角为30°的山坡,从刚上坡即开始计时,至3.8s末,滑 雪者速度变为0。如果雪橇与人的总质量为m=80kg,求 雪橇与山坡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少?g=10m/s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