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练习课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十一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第十一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18+18 1 9
18(1+ 1) 9
=18+2 =2(0 小时)
=18 10 9
=2(0 小时)
答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弄清楚每一步中谁是单位“1”,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 答:有12亿吨泥沙被带到海口。 1、一堆货物重200吨,第一次运走了 ,第二次运走了第一次的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 第11课时 练习课 首先找准句中的单位“1”,然后画出线段图来弄清楚解题思路,再解答。 第11课时 练习课 方法二:单位“1”的量×(1+所求的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所求量。 答:第二次运走了32吨。 第11课时 练习课 方法一: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所求的量比单位“1”多的几分之几=所求量。
1 5
,第二次
运走了第一次的 4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
5
方法一:
方法二:
200 1 4 55
14= 4 5 5 25
=3(2 吨)
200 4 =3(2 吨)
25
答:第二次运走了32吨。
2、狮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8小时,树袋熊每 天的睡眠时间比狮子多 1 。树袋熊每天的睡眠时 间大约是多少小时? 9
方法二:单位“1”的量×(1+所求的量比单 位“1”多的几分之几)=所求量。
二、指导练习
16(1 1)=12(亿吨) 4
答:有12亿吨泥沙被带到海口。
430(1 36) 43
=430 7 =70(千米/时) 43
答:普通列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三、当堂检测
1、一堆货物重200吨,第一次运走了
知识点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5 简易方程 第11课时 练习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 简易方程 第11课时 练习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5简易方程第11课时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易方程的解法。

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解法。

2. 讲解新课(15分钟)(1)讲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2)讲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析与讨论(10分钟)(1)分析练习题的答案。

通过分析练习题的答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2)讨论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并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教案为简化版教案,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练习(10分钟)”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对简易方程解法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确保练习题能够覆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提升。

5简易方程第11课时练习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简易方程第11课时练习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 简易方程第11课时练习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内容是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今天我们将聚焦于第五章“简易方程”的练习。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白板和记号笔,以便于板书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会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到简易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回顾: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包括解法和应用。

3. 练习讲解: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做一些随堂练习,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白板和记号笔,将关键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板书出来,以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有10个,香蕉有5根,请问小明有多少水果?答案:小明有15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堂练习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易方程至关重要。

一、知识点回顾的细节在知识回顾环节,我需要详细讲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我会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形象地描述方程的构成和解法的过程,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我会解释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未知数量”,解方程就像是“寻找宝藏”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运算步骤,最终找到宝藏的所在,即未知数的值。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 蟋蟀的住宅 同步课时练(有答案,含解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 蟋蟀的住宅   同步课时练(有答案,含解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第十一课蟋蟀的住宅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洞穴.(xué xuè)粗糙.(zào cāo)搜索.(shuǒsuǒ)慎.重(shèn shěn)电钻.(zhuàn zuàn)扒.草(bōpá)二、写同音字。

liáng:()食优()()好lín:()时()居树()wèi:()生()置()来三、给句子中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光:①光线;②光彩;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儿不剩;⑥(身体)露着。

1.几个孩子把苹果吃光.了。

()2.温和的阳光.洒满小院。

()3.这桌面真光.溜。

()4.他热得光.着膀子干活。

()5.刘翔为祖国争光.。

()6.春光.明媚,我们去踏青。

()四、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2)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

()五、选词填空。

柔弱柔和柔软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

3.我们在()的灯光下看书。

简朴俭朴朴素4.蟋蟀的住所是很()。

5.爷爷的一生过着()的生活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大方。

隐蔽隐藏隐瞒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所藏身。

9.青草丛中()着一条倾斜的道。

六、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奢华:_________________2.简陋:_________________3.粗糙:_________________4.慎重:_________________5.隧道:_________________七、用关联词语填空。

1.()蟋蟀不是挖掘专家,()它的工具又是那么柔弱,()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2.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由于它的住宅。

3.()屋子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

八、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拟人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乐园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蟋蟀的住宅在青草丛中,非常。

如果不仔细,很难找到。

A.隐蔽隐藏搜索B.隐蔽隐藏探索C.隐藏隐蔽搜索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C.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多选)A.向阳B.隐蔽C.地势低D.窄小4.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A.因为蟋蟀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和完成修建住宅的一系列工程相比,具有极大的反差,简直像一个奇迹。

B.因为蟋蟀用柔弱的工具挖掘出的洞穴很简朴,作者把它称作“伟大的工程”,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蟋蟀表示了赞赏。

C.因为蟋蟀修建住宅的工程十分浩大,需要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整修。

D.因为蟋蟀选择住宅时十分慎重。

5.关于《蟋蟀的住宅》一课,下面提问中针对写法提问的是哪项()A.说说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B.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C.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D.本文中作者采用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伟大的工程:判断对错。

(1)蟋蟀用最简单、最柔弱的工具,挖掘了安全、舒适的住宅,所以它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

( )(2)蟋蟀是很小的昆虫,能建造比自己大得多的住宅,所以它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蟋蟀在草丛里鸣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反思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如海学校陈泽学第11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61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练习十第4题。

指名学生回答:(1)公鸡、母鸡各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2)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练习十第5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拓展练习1、练习十第6题。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学生尝试解答后,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

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2、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三、综合练习1、练习十第8题2、思考题提示: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课本第62页下面的“动手做”。

教学反思:【素材积累】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旧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因素.(sù)提供.(ɡònɡ)B.培.养(péi)倾.注(qǐnɡ)C.辐.射(fǔ)仍.然(rénɡ)D.陨.石(yǔn)土壤.(rǎnɡ)2.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A.-40~150°C之间B.-50~150°之间C.C.50~150°C之间3.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B.轻歌漫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唯妙唯肖C.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4.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

B.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

C.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四季但没有昼夜。

5.《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多选)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6.判断对错,用“√”“×”表示。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极小的恒星。

( )(2)整个银河系就是宇宙。

( )(3)生命的生存必须保证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这四点。

( )(4)火星上没有生命,但是火星岩层下有生命。

( )(5)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写句子。

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句子连成一句话。

火星的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

火星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第11课时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

第11课时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

《先乘后除和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40页第11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用先乘后除或者先除再乘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3.在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活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多彩的街道夜景。

重点练习了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相关知识。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师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学习了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知道了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并检验。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欣赏多彩的街道夜景,继续来个巩固解决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幸福出发。

(解决先乘后除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和问题。

凤凰村三年级的同学们听说了城市的美丽景色,他们也打算来城市观光。

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公交公司去租车。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

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A 型车限乘25人,租4辆A 型车正好。

B 型车限8人,如果租B 型车,需要多少辆?)(2)整理信息和问题。

你能用喜欢的简洁方式来整理信息和问题吗?学生独立整理,师巡视了解学生出现的情况。

指名学生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摘录法:A 型车:限乘25人,4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的:
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课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练习
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
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那你能算出来吗?
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

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

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
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

课件出示P68 8 独立看图并填空
5、P68 7 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
三、练习
第.68面的第9、10题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