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梦

合集下载

侠客梦诗句

侠客梦诗句

侠客梦诗句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侠客行
唐-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惊,三更霸陵雪。

剑客
唐-慕幽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

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

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

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剑客
五代-李中
恩酬期必报,岂是辄轻生。

神剑冲霄去,谁为平不平。

侠客行
宋-吴龙翰
击筑复击筑,欲歌双泪横。

宝刀重如命,命如鸿毛轻。

观剑客图
宋-释智圆
飞剑纵横乍可惊,翻疑风俗妄传声。

如今至穷在何处,不出为人平不平。

侠客
宋-胡仲弓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

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

豺虎须擒攫,狐狸敢颉颃。

大梁二壮士,千古姓名香。

问剑
明-成鹫
往往难平事,烦君几濯磨。

风尘频抖擞,岁月易蹉跎。

钟虡消兵器,铅刀当太阿。

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

侠客行
明-沈鍊
从来好游侠,宝剑不曾离。

白马驰长道,黄金报所知。

风流倾斗酒,调笑折花枝。

唯有燕云念,平生未肯移。

侠客行
清-彭孙贻
千金买剑五陵游,赌命轻身借报雠。

夜半早霜人迹绝,吴钩如月月如钩。

千古文人侠客梦,肯将碧血写丹青——大师走好!

千古文人侠客梦,肯将碧血写丹青——大师走好!

千古⽂⼈侠客梦,肯将碧⾎写丹青——⼤师⾛好!2018年10⽉30⽇下午,⾦庸先⽣仙逝,⼀代⼤师,为我们留下了江湖和武侠梦。

⾦庸的武侠⼩说,写出了中国⼈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和武侠情怀,构筑了神奇瑰丽的武侠江湖。

同时以或道家态度,或儒家精神,构成了中国⽂⼈独有的⽂化⼈格。

其⼩说风靡了全华⼈世界,经久不衰。

武侠⽂化的流⾏,是因⾦庸先⽣笔下作品中的每个⼈物都是独⼀⽆⼆的侠客。

有的⾓⾊从⼩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屈不挠,艰难奋⽃,最终取得可喜的成果——如杨过、郭靖。

但⾦庸先⽣描绘的不仅仅是侠客,⽽是把侠⽂化提⾼到了新的层次,不单是传统⼩说中的精忠报国、除暴安良,⽽是把⼈性的丰富融⼊到了侠义之中,达到了⼈性与侠义的结合。

如正义之侠——⼤侠——中侠——⼩侠——⽆侠——反侠,体现了査先⽣对社会、对世界、对⼈⽣的认识之深刻。

在⾦庸先⽣的⼩说中,侠客们傲⾻多情,剑胆琴⼼,⾝处夹缝,⽣存不易,左右不是,受尽委屈,却始终保持⾃⼰的信念,最后有⼈放下执念,获得解脱,有⼈因之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放在我们的⼈⽣中何尝不是这样,每个⼈在为⾃⼰的信念⽽活着。

但从结局⽽⾔,总⽐⾦庸笔下的⼈物逊⾊甚多。

很多⼈将坚持的信念付诸⾏动后,迫于现实的压⼒,⼜将⼼中那个最真挚的信念放弃了,转⽽向现实屈服;有的则选择埋藏在⼼中,渐渐地将其淡忘;有的或者经历多样事情后,发现⾃⼰所坚持的信念是错的,⽽找到了另外⼀种答案。

但⼤多数⼈往往选择妥协。

正因为如此,⾦庸的⼩说,那种为⾃⼰的信念坚持奋⽃,不对现实退让的侠客情怀,⽆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光辉的经历。

故有⼴⼤的武侠迷为之疯狂。

从另⼀个的层次分析,武侠的精神包含了中国传统⽂化中的出世与⼊世,⽽我国的传统⽂化⼀直以“⼊世”和“出世”思想为主导,不“⼊”则“出”,“⼊”“出”结合,“武侠”正好可以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在出⼊间处理得游刃有余,故为侠者正是有剑胆琴⼼、侠⾻柔情之显现。

现实中,我们在出⼊之间难以游刃有余。

剑胆琴⼼,侠⾻柔情的侠客的风范是我们的⼀种愿望。

千古文人侠客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作者:张牧迪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6年第11期执一柄长剑,携一壶美酒,揽一路风尘,英雄上路。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壮哉的是侠客的风流气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壮哉的是侠客的慨然道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壮哉的是侠客的生死度外。

无怪乎,高适吟诵“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如此快哉,如此肆意,何人不仰羡?千古文人皆有此等侠客之梦。

韩非曾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弱不禁风的儒生与行侠仗义的侠客,看似一个创造着主流价值观,一个游离在主流价值观之外,却莫不有着相同的遭遇。

昔日太史公作《游侠列传》,后人多揣测与他仗义为李陵进言而遭酷刑有关。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与其说司马迁是为剧孟郭解等人作传,不如说他是抒写内心的仗义豪气,以笔为剑,解人于困厄。

若参考太史公对侠的定义,他本人也当是一侠客,抒侠客之梦于史册。

史家为游侠作传,世之罕有。

文人以侠客豪情作文人诗,却比比皆是。

西晋张华的《壮士篇》“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其慷慨气度令人敬佩。

清俊出世的王维曾言“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寥寥几语,便让人想见少年游侠打马过市、醉饮高楼的张扬肆意。

更不必说贺铸那一首《六州歌头》,每每读到“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总是心头翕动,欲仿古人击节而高歌。

我非侠客,如许斯人也非侠客。

而追古溯今,文人好写侠客,读者好读侠客,众看客或诧之异之,何也?千古文人侠客之梦尔。

仗剑去不平之事,伸人间之大义。

正如明人张潮所言:“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

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世间多不平之事,乱世法纪崩坏,无人执掌正义,仗剑行侠的侠客自然被人追忆。

盛世清明,也难免有太平之下的阴暗,法规之外,也需侠客打抱不平。

文人多胸怀天下,渴望人仕做官,济天下黎民苍生,奈何豺狼当道,狐兔横行,壮志不得酬。

侠客梦桃花岛活动一览表

侠客梦桃花岛活动一览表

侠客梦桃花岛活动一览表侠客梦是一款以古代侠客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侠客,闯荡江湖、拯救世界。

而其中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就是桃花岛活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桃花岛活动的一览表。

1. 活动名称:桃花岛招募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五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前往桃花岛找到岛主,并完成岛主布置的任务,任务完成后将获得丰厚奖励。

2. 活动名称:桃花岛试炼活动时间:每天活动内容:玩家可以挑战桃花岛试炼塔,每层塔都有不同的挑战内容和难度,成功挑战后将获得丰厚经验和装备奖励。

3. 活动名称:桃花岛宴会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参加桃花岛举办的宴会,期间可以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流互动,还有机会与游戏中的名人侠客进行对话和交流。

4. 活动名称:桃花岛探宝活动时间:每天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在桃花岛上寻找宝藏,宝藏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稀有度,玩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游戏任务和解谜来获取宝藏。

5. 活动名称:桃花岛武林大会活动时间:每周六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参加桃花岛举办的武林大会,期间可以与其他玩家进行切磋和对决,展示自己的武艺。

6. 活动名称:桃花岛宝石合成活动时间:每天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将收集到的宝石带到桃花岛的宝石工坊进行合成,合成后的宝石可以用于提升角色属性。

7. 活动名称:桃花岛帮派战活动时间:每周日活动内容:玩家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帮派一起参加桃花岛的帮派战,与其他帮派进行激烈的战斗,争夺桃花岛的控制权。

8. 活动名称:桃花岛掌门挑战活动时间:每周二、四、六活动内容:玩家可以挑战桃花岛的掌门人,通过一对一的战斗与掌门人进行较量,成功击败掌门人将获得丰厚奖励。

9. 活动名称:桃花岛仙灵祭坛活动时间:每天活动内容:玩家可以前往桃花岛上的仙灵祭坛,与仙灵进行交流和祈福,可以获得祝福加成和特殊能力。

以上就是侠客梦桃花岛活动的一览表,玩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参加相应的活动,体验侠客的传奇世界。

希望大家在游戏中能够收获快乐和成长!。

千古文人侠客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

21—
镌 0年月 2 1 1 1
就是讲究修身养性的儒家, 也不乏勇武之人。据说孔 予 的得意 门生 子路就 是好剑 之徒 ,在攻 城掠 地方 面 , 颇有 建树 。至 于历代 文人 ,想做 侠 客 的就更 多 了 , 曹 植、 陶潜 、 白 、 李 陆游等 , 不绝 如缕 。至 龚 自珍 , 则感 叹 侠风衰微:吟到恩仇心事涌 , “ 江湖侠骨已无多”但其 , 后 谭嗣 同 、秋谨 以及 南社 的许 多诗 人都 倡侠 行侠 , 甚 至 以“ ” 侠 自名 , 以示 任侠 决心 。 中 国 , “ 在 对 儒侠 ” 人格 的向往 实在 是一个 深厚 的传统 。 文人无用 , 已有之 , 古 文人有用则侠客少 , 文人无 用则 侠 客 多 , 人 与侠 客 的消长 关 系 , 十 分有 趣 的 文 是 历史现 象 。
会只要这两个群体一旦联合 , 必然天翻地覆。 在中国国民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奇异的人格 , 即
侠客人格。 关于侠客人格 , 中国的文人最为敏感 , 也许 是由于侠客与文人 表面上相距 千里而实质上一脉相 通 的缘 故 吧 。中 国的文人 对侠 客最 为 向往 , 如唐 朝诗 人贾 岛就 曾写 过 : 十年磨 一剑 , 刃未 曾试 , 霜 今 日把 示君 , 谁有 不 平事? 不过 , 这是 在 冒虚火 , 上去 豪情 万丈 , 看 实则气 球 只, 顶不 了事。文人之无用 , 文人 自己就看得很清 楚 。“ 百无 一用 是 书生 ”万 言不值 一杯 水 ” 宁为百 夫 “ “ 长, 胜作一书生” 等话 , 说得可谓痛彻心肺。每当国家 有难的时候 , 弃笔从戎者总是少数。令人敬仰的大文 豪苏轼就曾高唱 :会挽雕 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 “ 狼。 豪言壮语 , ” 流泽至今 , 但苏轼一生未亲临过战场。 大多数文人也都如此。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 宋代著名 词 人 辛弃 疾 就是 一 员 勇将 , 织 义军 抗 金 , 组 闯军 营擒 叛徒如人无人之境。 唐代大诗文家皮 日 休也 曾参加过 黄巢 起义 。据说水 泊梁 山义军 的创建 者之 一 白衣 秀士 王伦也是秀才出身。 看来 , 文人要有用 , 就须弃文从武或是弃文从政 , 至少 也 应是 亦 文 亦武 或 亦 文亦 政 , 谓 “ 学止 于 润 所 文 身, 政事可以及物” 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 但话 又 说 回来 , 要求 文 人 做 武将 的事 、 侠 客 的 做 事, 甚至代替官吏 , 这本来就不合理。 文人本是一个道

千古文人侠客梦_1200字

千古文人侠客梦_1200字

千古文人侠客梦_1200字弱者总是希望成为强者,穷人希望成为富翁,恐龙希望成为美女,青蛙希望成为王子,妓女希望成为贞洁烈女。

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文人总是希望成为侠客,正如妓女难得从良,他们也难成侠客。

——题记我算不上文人,但基本上算个书生,所以我也想“从良”。

初中时受金古等大侠毒害太深,跟随着他们做起了侠客梦,梦见自己师从名师,学得绝世武功,逍遥武林,快意恩仇,仗剑江湖为知己,冲冠一怒为红颜。

可是一觉醒来却发现老师还在黑板上唧唧喳喳得说不停写不停,虽然说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可是这差距比云泥还云泥!遥想当年为了它虽说不上废寝忘食,但那至少也是衣带渐宽啊,无奈,我仍是凡夫俗子,我不得不怪现实的残酷。

最后我终于发现我是不可能习得绝世武功来笑傲江湖了,对于下定决心的事我从不轻言放弃,但是现实逼我,我只能放弃。

我曾经登上我家附近的山上希望能得遇高人将他毕生武功传授于我,最好是把他的内力也传给我,再不济也指点我两招。

可是我在山上看到的除了树就是草,除了草就是山,而那最高峰也是不断变高,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得已,我只能先回家吃饭了;我曾经爬上小学附近的悬崖希望能找到前人留下的武功秘籍,比如九阳神功什么的,六脉神剑也可以撒,实在不行就给个灵波微步也好。

可是我在那里找啊找,找啊找,除了老鼠洞就是蛇洞,除了蛇洞就是老鼠洞,不得已,我只能先回家洗澡了;我曾经试图和动物沟通,希望它们能带我去哪个武林前辈的墓前,即使没有倚天屠龙,哪怕紫薇软剑也可以啊,最起码给我个玄铁重剑。

可是那些动物不是冲我乱叫就是一个劲地想跑,就想我要吃掉它一样,要吃也不是我来抓它啊,它们没半点灵性,不得已,我只能先回家睡觉了……只要是小说中出现过的奇遇我都试过,可是,我还是找不到深山高人,武林秘籍或者绝世神兵,最后,我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金古他们是骗子,万恶的骗子。

但是我很快就想通了,他们骗我,我就去骗别人,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九折骨,成良医,受骗多了也能成为诈骗犯,其实写文章的大部分都是诈骗犯,不然哪来那么多奇遇,哪来那么多的绝世武功,因为他们都是骗子。

千古文人侠客梦——《卧虎藏龙》赏析

千古文人侠客梦——《卧虎藏龙》赏析

千古文人侠客梦——《卧虎藏龙》赏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用赏析小说的手法来赏析影片美的能力。

2、理解《卧虎藏龙》影片主题的多义性:侠客精神、剑与心。

3、把握人物心理发展变化和人物鲜明突出的性格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了解《卧虎藏龙》影片相关介绍,概括影片故事情节。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围绕人物、情节,进行思考,探究影片主题的多义性。

3、整部影片充满了中国传统元素,让学生从声画等艺术角度体会影片的形式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侠与人,剑与心”的价值观在精神层面的深刻理解。

2、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语文学科素养。

3、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层面入手,分析影片《卧虎藏龙》主题的多义性。

2、如何体会影片的艺术形式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评价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教学方法】1.多媒体视频教学。

2.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影片《卧虎藏龙》,教师安排课前预习任务,各小组搜集资料,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者、导演简介)1、播放《卧虎藏龙》MV,调动气氛,回忆影片主要情节。

2、教师:2001年,李安通过《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一举夺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音乐”等四项大奖。

这部电影本身改编自王度庐的长篇武侠小说,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可以尝试用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欣赏小说的手法来欣赏这部电影。

2、整体感知——情节梳理大家都知道,小说创作一般讲求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要素,进而探究作品主旨。

(板书)前面,我们已经观看了影片,也读了课本中的剧本选段,能否概括影片的主要情节?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镖局赠剑2、屋顶夺剑3、玉府寻剑(一)4、郊外夜斗5、玉府寻剑(二)6、夜半还剑7、大漠情定8、逃婚偷剑9、客栈战群雄10、镖局打斗11、竹林打斗12、作坊决战教师:这些情节如一颗颗的明珠,影片就是一串夺目的珍珠项链,中间有一根串起珍珠的线,它就是?生:青冥宝剑!教师:对!可以说,青冥宝剑就是整部作品的线索。

千古文人侠客梦模板

千古文人侠客梦模板

文士侠风
陈子昂:
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好施轻财,而不求报;尤重交 友之分,意气一合,虽白刃不可夺也. ——《陈子昂别传》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孟郊《游侠行》
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
青衣2011.08.29
文士侠风
高适:少孤贫,爱交游,有侠风。
——金庸《神雕侠侣》
青衣2011.08.29
“侠”的结局
• 为忠义而死。(荆轲、乔峰) • 走向招安,忠君报国(宋江等人) • 归隐(杨过、张无忌、令狐冲)
青衣2011.08.29
侠之因
• 物不平则鸣 • 《水浒传》所言:“禅杖打开危
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渴望自由、公平、正义 • 渴望英雄
• 豫让遁逃山中,曰: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 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战国策'赵策一》
•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 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 为统治者卖命——刺客 不与统治者合作——游侠
《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骆宾王:《畴昔篇》自称:“少年重英侠,弱岁贱
衣冠。”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说:“骆宾王 “生成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 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亏心汉,都是他干的。”
青衣2011.08.29
金庸的武侠世界
千 古 文 人 侠 客 梦
青衣2011.08.29
• 昨天晚上,收到一条短信: • 我一直是江湖中不知名的侠客,直到有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文人侠客梦
有谁,能在苦难中予苦难者以篝火鸡鸣,予天地间以生的慰藉?
有谁,能在黑幕中予黑幕者以长枪大戟,以流星破空作死之升华?
长夜难明赤县天。

在那样的时代和社会现实情况下,人们盼望着黎明,但茫茫苍穹,只冷月一弯,疏星几粒,难将这漫漫长夜照亮。

盼望中,封建皇帝不可期。

盼望中,循吏清官凤毛麟角。

盼望中,隐士山人不关世事,不问疾苦。

盼望中,佛道神仙看破红尘,闭门修行,自个逍遥。

唯有侠----横空出世。

不是“天子”而“替天行道”,不是官员而操持生杀,不是隐者而不仕朝廷,不是仙佛而节义过人,功力超人……
从“纵死犹闻侠骨香”到“乱世天教重侠游”,从“一箫一剑平生意”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无时无刻不闪现着“侠”的光芒:有血气方刚的正义与壮烈,有前赴后继的愤激与悲怆,有快意恩仇的率性与豪迈,也有笑傲江湖的潇洒与无奈,更有寂寞高手孤寂的高处不胜寒……
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始终都有被拯救的欲望和获得更大自由的欲望。

这正是千年来以“正义”为基础的“侠”文化广以流传,侠客得以成为芸芸众生之“梦”的缘由。

纵览上下五千年,好似弹指一挥间,侠客这一形象风起云涌之时,大多在乱世或王朝更替之际:逐鹿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藩镇割据的中晚唐时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清朝末年以及军阀跋扈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动荡不安的漫漫长夜黑沉沉的天幕下,挣扎着的,是一个个痛苦的生灵。

这些时候,人们期盼着侠,拯万民于水火。

而历代的一些文人墨客也似乎和“侠”有着说不清楚的情结。

墨家的“恶公敌,除害马”;阮籍之感叹无法“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之李氏谪仙;明狂客徐渭“客散平原夜,波寒易水风。

秦仇不能报,泪落酒杯红”;清人黄仲则的“匣仲鱼鳞淬秋水,十年仗之走江海。

尘封绣涩未摩挲,一道练光飞不起”;还有龚自珍的“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侠客独立不羁得个性,豪迈跌宕的激情,以及如火如荼飞扬燃烧的生命情调,都是萦绕在千古文人心头的“侠客梦”,“英雄梦”。

要行侠,孔武有力之人,可以挺身而出而为武侠,勇斗暴徒;即便“力且不足缚一鸡”,仍可如汤显祖“把剑谁无义,挥金却有仁”;亦可如张恨水以笔墨聊抒侠气。

于是,不仅有武侠,亦且有文侠;不仅有身侠,亦且有心侠;不仅豪杰可以为侠,细民亦可以为侠。

话虽如此,现实社会中,“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和近乎无情的淡漠将原本的一腔热血冷却,人们只会“鬼脉阴阴病质奄奄卧在床上读《水浒》,赞李逵”。

侠义精神或许会无可挽回的没落下去,游侠文化将时刻提醒人们先祖光荣的过去以及今人苦涩的幻梦。

“别我不知何处去,黄昏风雨黑如磐”----侠客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可后人将会永远铭记那辉煌的意象----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阮籍之感叹无法「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咏怀〉);李白之吟咏「抚剑夜长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之二〉);以至于明人徐渭的「客散平原夜,
波寒易水风。

秦仇不能报,泪落酒杯红」(〈赋得看剑引杯长〉);清人黄仲则的「匣中鱼鳞淬秋水,十年仗之走江海。

尘封绣涩未摩挲,一道练光飞不起」(〈以所携剑赠容甫〉);还有龚自珍的「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己亥杂诗〉)。

不管得意还是失意,「仗剑」与「行侠」都是凭藉自身能力去夺取功名,而不是攀附权贵或者依赖祖宗福荫。

因此,诗人于古代侠客中多取「闾巷之侠」,而很少取「卿相
之侠」。

张华的〈游侠篇〉甚至对谈侠士者推崇「翩翩四公子」表示不以为然。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仗剑」与「行侠」这一意象会千百
年来激动着千百万出身寒门并与功名富贵无缘的文士学子之心。

侠客不一定犯法,仗剑不一定杀人,这一倾向越到后来越明显。

李白学剑,据说还真杀过人;陆游虽「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醉歌〉),毕竟是有备无患;而到林纾学剑,则纯粹是表达一种豪气,毫无实用价值。

历代文人之学剑与任侠,大都并非真的想成为真正的侠客,而是借此「豪气一洗儒生酸」(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侠客独立不羁的个性,豪迈跌宕的激情,以及如火如
荼飞扬燃烧的生命情调,确实令文弱书生心驰神往。

李白慨叹「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且游猎篇〉),远不只是出于对功名利禄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学史上脾气奇倔诗风浪漫的文人,一般都会对「游侠人」的生活方式表示某种赞赏乃至羡慕。

这也是上文之所以强调「侠」主要是一种个性、气质以及行为方式,而不是固定的社会阶层的原因。

至于说诗人之歌颂侠客,有时只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这一点可说是「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

说李白喜欢侠客大概谁也不觉得奇怪,说温庭筠喜欢侠客可就有点令人怀疑了。

并非认定诗人矫情
,而是文学史上写作游侠诗文者并非都真的赞赏任侠使气。

文学传统能驱使一个人写出自己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诗篇,这一点也不奇怪。

更何况「长剑」、「高冠」、「大漠」、「八荒」、「啸咤」、「驰骋」(张华〈壮士篇〉)这样的意象,确实有一种小桥流水、高楼深巷所不能产生的美感。

历代文人吟咏侠客的无数诗篇,大都袭用一些基本词汇,正是看中其强烈的视觉效果。

只要巧妙地嵌上几个这种词汇,诗篇马上就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

武侠小说与游侠诗文的发展不完全一致,但在借侠客形象来满足作家与读者潜在的「英雄梦」这一点上却无多大差别。

诗人直接抒情,以侠客自许的大有人在;小说家表面上只是客观地讲述故事,
但实际上也有「圆梦」的成分。

张恨水在〈《剑胆琴心》序〉中有一段自我剖白,自称「困顿故纸堆中,大感有负先人激昂慷慨之风」,于是写作武侠小说:
予不能掉刀,改而托之于笔,岂不能追风于屠门大嚼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