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读课文,在文中圈出“闽、诸”2个生字,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再口头组词。
2、在文中画出“停泊、港口、真挚、崇高、敬意、统治、准许、礼堂、浓厚”等词语,连词联句多读几遍。
3、查字词典,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高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闽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展示互动】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停泊(b6 pō) 郊外(jiāo xiāo) 熟练(sh6u shú) 真挚(zhì zhí) 崇高(chóng suì) 闽南(mǐn mǐng)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年轻的()真挚的()浓厚的()祖国的()崇高的()强烈的()熟练的()宽敞的()简单的()热情地()激动地()大声的()3、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
(缩写)②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变肯定句)③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变成陈述句)④下课了,我被同学们围起来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难忘的一课》人教新课标

《难忘的一课》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预习导航】一、背景资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课堂探究】二、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出示句段一: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1)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2)“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3)这时的“我”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的感受?(4)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出示句段二: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1)“我”为什么“激动”?(2)“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3)把最后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个反问句强调了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台湾成了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
所以,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此时此刻,你有许多的话想对台湾小朋友说吧,那就写下来吧!答案:三、句段一:(1)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终稿]《难忘的一课》导学案.doc
![[终稿]《难忘的一课》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d1b3d7150e2524de5187eb4.png)
《难忘的一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闽、诸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把理解出的内容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学习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感焙作者表达的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谈话导入:还记得哪些老师给你上过的有意思的课吗?请马上冋答,哪节课最难忘?这些课都是近期的,如果再过几十年你们述会记得吗?可是冇一位作者对一节国语——也就是语文课却铭刻在心上。
——ppt《难忘的一课》——读课题,再读一•遍,突出“难忘”。
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产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这节课永远铭记在心上呢?是谁给作者上了难忘的一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又是什么?)二、读文感知:1、明确耍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读文感知3、反馈交流、⑴、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⑵、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在文中出现了几次?⑶、以学定教。
读书遇到了一些什么问题?(4)、问题预设:%1台湾光复国语闽南语%1为什么反复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不太好懂。
后两个问题将通过深入读书来理解。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默读课文,⑴、划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的地方,思考每次出现在什么情况下;(2)、想想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交流: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毎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找岀相关的语段来读)⑵书上是这么写的,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统领全篇,那么这句话每一次出现,作者都是什么感受呢?3、请把三次出现的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每次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把你的体会做好批注,准备交流。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5篇)

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5篇)五班级上册《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熟悉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喜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剧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到台湾人民喜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剧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剧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消失“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 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学校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1、质疑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那么兴奋;要从学校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同学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沟通、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2、导学(1)思索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设问:谁给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头,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沟通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沟通。
--阅读课文,组内沟通。
(4)班内沟通,老师引导、点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一课》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1、中国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
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
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2、中国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
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3、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的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刚结束时,跟一所中国台湾乡村小学的师生们共上一堂——《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自学课文1、浏览阅读提示,划出学习要求。
按要求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机理解词语:光复3、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文章的主题,最合适不过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找出来读读。
联系上下文想想,这短短的9个字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三、交流重点1、第一次(1)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作者为中国台湾人民能够重新学习祖国语言而激动。
)(2)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补充资料)——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
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中国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中国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
(3)整整50年,中国台湾人民不仅生活在殖民者的屈辱下,他们不能说一句中国话,写一个中国字啊!再读读他们学习汉语的场景,你是否也跟作者一样,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动?(交流文中师生学习汉文字的词句,如“一笔一画”等,感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导学案余干县实验小学张海平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光复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我的中国心》背景简介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导学案教学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23*难忘的一课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利用人利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一、我能熟悉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我能自己有情感的朗诵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学习重点:从文中显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知识链接: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动身,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通过八个月苦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入侵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
三百连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称赞。
二、台湾“光复”台湾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的领土。
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受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据、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各类手腕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成功台湾才归还中国。
预习任务:一、从文中积存一些好词佳句并搜集有关台湾的一些资料二、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3、从文中显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自主、合作、探讨:一、想一想课文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找出文中显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再次朗诵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A、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台湾“光复”不久,很多教师也是重(ch 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23难忘的一课(导学案)

23*.难忘的一课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发现写法
的特点。
2.播放《七子之歌—
—台湾》,全班诵读。
3.指导学生写一写感
悟。
1.小组合作学习:这篇课
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
细?
2.聆听并诵读。
3.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
台湾的资料,动笔写下感悟。
4.本文讲了抗日战争胜利以
后,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
见到一位年轻的教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
及在学校礼堂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深切感受,表达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和强
烈的民族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这课时,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不是烦琐地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使学生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火热而真挚的心。
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
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按生字表自学生字,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培养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学习能力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部分,用笔画出分别出现在课文的哪里。在教师的启发下体会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通过画出重点语句文章主旋律,感悟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
“葛”的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书写葛字的书写练习与比较,使学生对相似生字能正确读出和书写,训练朗读能力。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
同学们,“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学生整理课堂笔记,教师再次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回看,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
一.质疑交流:主要提出读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如,作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会写?这么简单几个字,作者为什么坐进教室跟着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有一个句子贯穿全文,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们会写会读这句话吗?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要求:请你像台湾教师一样来写这9个字。应该怎样写?学生反复朗读文中句子体验:“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为什么会这样?(结合第11自然段,由学生借用资料说背景,老师点拨——当时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实行血腥的统治,不准台湾人民说国语,要台湾人民当忘国奴)面对这个情景,你们有什么话要说?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引导:你现在已经是台湾的那个教师和他的学生了,你应该怎样读?品味“一遍一遍”、“那么……那么……”、“好像……”的深刻情感意蕴。他们仅仅是在读这几个字组成的这句话吗?你们怎么体会?3、一生跟着读句子——体会作者朗读的纵情。激发:作者是这样读的吗?朗读体会词语“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的情感。谁再读?此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读讲第一次出现: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从这里你看出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3.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4.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5.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6.“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7.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8.“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9.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五年级1班
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主备教师
梁亮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4年12月9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两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课文,表达愿望,激发学生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走入今天: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对今天的台湾小朋友说吗?请用一段话写出来。
2.搜集爱国名言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教学反思
本文由于特定历史环境与现实存在的天然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通过让学生了解台湾历史,观看台湾风景图片弥补他们对台湾感知上的不足,调动学生感情,从而走进课题进入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我紧紧把握文章主旋律“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看课文,读课文,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教师启发引导释义,学生代表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几个字。其余学生在一张纸上,体会课文语言语境,一笔一画来共同写这几个字。
运用实际操作试验体会的方法,使学生领悟到在特殊背景下台湾人民学习国语的艰难与执着。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教学重点
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课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主旋律,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法运用
电教法,朗读法,启发法
学法指导
自主朗读,默读,合作讨论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叫台湾。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学生看多媒体中国地图,找出台湾版图,并齐读课文题目
以看地图的方式,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一.结合文前提示和相关资料自主研读课文。
(1)齐读课题:从课题你们读出什么?“这一课”到底怎样的“难忘”?(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3)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4)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同坐研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