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感统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导读1.前庭功能失调:这时候,孩子会表现的非常好动,注意力不集,爱做一些小动作,而且还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而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宝宝能够长时间地看动画片,但是却无法流利地进行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颠倒,甚至不认识字。

3.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感统训练教案第1篇:活动名称:钻(趴、站)滚桶活动器材:塑料大滚桶活动目的:直接目的: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本事。

适用班级:小、、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活动过程:钻滚桶:导师将滚桶打倒,让幼儿钻进滚筒,脚和身在内,头和手在外。

转滚桶:导师能够先用力推一下滚桶,在滚筒的旋转后,幼儿可借助自身的重量按必须方向滚动。

反转滚桶:能够向相反方向滚动。

结束:器材归位:将滚桶放回原位立好。

延伸活动:①趴滚桶:让幼儿趴在滚桶,导师抓着幼儿两脚作前后荡的动作,与大龙球同。

②站滚桶:让幼儿站在滚桶之上,导师双手牵着幼儿双手,然后让幼儿双手慢慢在滚桶上走动。

注意事项:①在幼儿没有钻好或站稳前,不要让滚桶滚动;②整个过程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

感统训练教案第2篇: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训练目的:手臂运动本事手眼协调本事,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忙给予:A.手把手地帮忙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忙。

感统训练教案第3篇: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坚持身体平衡训练目的:平衡本事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感统训练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感统训练活动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感统训练?•定义: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从而提高儿童感统功能的方法。

•重要性:良好的感统功能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至关重要。

2. 感统训练的基本方法•触觉训练: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触觉刺激,如触摸粗糙的纸张、软绵绵的玩具等。

•听觉训练:通过音乐、声音游戏等方式进行听觉刺激,培养儿童对声音的敏感性。

•视觉训练:使用不同颜色、形状的物品进行视觉刺激,如色彩配对游戏、拼图等。

•平衡训练:通过站立、行走、跳跃等活动,促进儿童平衡能力的发展。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体操、运动项目,锻炼儿童身体协调性和力量。

3. 感统训练的技巧•游戏化:将感统训练融入游戏中,增加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

•适度挑战: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感统训练活动,并逐渐增加难度。

•多样化材料:使用不同材质、形状、大小的物品,给予儿童多重感官刺激。

•鼓励互动:鼓励儿童与他人合作,通过互动增强感统功能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触觉、听觉、视觉、平衡和运动的物品,引发学生对感统训练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感统训练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基本方法和技巧。

3.演示:展示一个感统训练活动的示范,如使用不同材质的布料让学生触摸并描述触感。

4.练习:分成小组进行感统训练的活动,如模仿动物运动、进行拼图比赛等。

5.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感统训练的目标、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6.反馈:询问学生对感统训练的理解和体验,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感统训练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收集学生对感统训练的总结和反馈。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感统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延伸•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感统训练的机会和材料,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配合。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统训练的定义和作用。

2.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感统训练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对感知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提高触觉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2) 压力训练:通过适度的压力刺激,促进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3) 振动训练:通过震动刺激,激活神经系统,增强感知能力。

(4)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和辨认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提高视觉感知和辨别能力。

3.实践活动(3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活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触觉训练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置在盒子里,让学生通过触摸来辨认物体是什么。

(2) 压力训练活动:使用健身球或泡沫板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平衡训练和体位调整。

(3) 振动训练活动:使用按摩器或震动球等工具,让学生体验身体的震动刺激。

(4) 视觉训练活动:设计一些视觉辨认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辨别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

4.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5.拓展延伸(5分钟)介绍感统训练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儿童教育、特殊教育等。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评价他们对感统训练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

2.健身球、泡沫板。

3.按摩器、震动球。

4.视觉辨认游戏。

六、教学反思在设计实践环节时,要注意活动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感统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感统训练中获得积极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感统训练触觉训练教案

儿童感统训练触觉训练教案

儿童感统训练触觉训练教案第一节,认识触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触觉的重要性,认识触觉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触觉,了解触觉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触觉的作用,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孩子们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不同的触感。

2.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让他们猜猜是什么材料,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3. 利用触觉球、触觉板等器材,进行触觉训练,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触感。

4. 结合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触觉训练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认识到触觉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第二节,触觉训练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触觉训练,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触觉训练游戏。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利用触觉球进行游戏,让孩子们在闭上眼睛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触觉球猜猜是什么形状,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 利用触觉板进行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触觉板上的凹凸不平的图案,感受到不同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3. 结合音乐,进行触觉训练游戏,让孩子们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4. 利用触觉感知器材进行团体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合作,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高了触觉感知能力,认识到触觉训练的重要性。

第三节,触觉训练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进行触觉训练,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触觉训练实践。

教学难点,培养触觉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触觉感知器材,如触觉球、触觉板等。

教学过程:1. 利用触觉球进行实践,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触觉球,感受到不同的触感,提高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幼儿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教案

《幼儿早期感觉统合训练》教案
7.听讲,记笔记。
8.阅读教材,填写工作页。
9.展示与交流本组学习成果,倾听其他组的讲解。
突破教学重点,达成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为能力目标的达成储备知识。
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巩固学习效果。
小结
1.复述板书。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中与本小节内容相关的练习,将。
答案传回班群。
1.观看和复述板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预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自主探究
班群发布任务:阅读教材P93案例,回答问题,将答案传回班群。
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2.上传答案,查看教师点评。
明确学习主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课中学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点评课前练习,讲解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
7.邀请各组学生代表展示本组成果,观看补充内容。
8.点评和总结提升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
1.分小组抽签,领取任务。
2.翻阅教材,学习与本组抽签主题相关的内容。
3.分组讨论,成员分工。
4.展示与交流本组学习成果,倾听其他组的讲解。
5.听讲,勾画教材,记笔记。就教师讲解内容中存疑部分进行提问和讨论。
6.讨论并回答对幼儿进行感统训练的意义。
讲解新课
1.创设情境,布置任务1。
任务1:分小组抽签,结合1-2个例子展示和解说本组内容。
2.播放PPT,讲解幼儿前庭失调和体觉失调的表现。
3.讲解造成幼儿感统失调的原因。
4.讨论:对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
5.讲解实施感统训练的原则。

亲子感统教案课程安排日程 12篇

亲子感统教案课程安排日程 12篇

亲子感统教案课程安排日程 12篇第一课:感官认知与发展(60分钟)目标:通过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和发展,改善亲子感官沟通和协调能力。

- 活动1:认识五种感官(15分钟)- 描述: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进行简单的活动,帮助孩子认识不同感官。

- 资源:各种观察和感知材料,如颜色卡片、音乐播放器、触感球等。

- 活动2:感官对应游戏(15分钟)- 描述: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感官对应能力。

- 资源:色彩丰富的游戏道具、恐龙模型等。

- 活动3:感官协调训练(30分钟)- 描述:通过感官协调运动,如跳绳、扔球等,锻炼孩子的感官协调能力。

- 资源:跳绳、球等运动器材。

第二课:平衡感的培养(60分钟)目标:通过平衡感训练,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和自信心。

- 活动1:平衡感训练游戏(20分钟)- 描述:通过不同的平衡感训练游戏,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平衡感。

- 资源:平衡板、绳子、小球等。

- 活动2:平衡感协调操(20分钟)- 描述:进行平衡感协调操,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 资源:音乐、训练操等。

- 活动3:平衡器材活动(20分钟)- 描述:利用平衡器材进行各种平衡训练和挑战,培养孩子的平衡感。

- 资源:平衡器材,如平衡球、平衡梁等。

第三课:手眼协调发展(60分钟)目标:通过手眼协调训练,提高孩子的精确性和反应能力。

- 活动1:手眼协调游戏(20分钟)- 描述:进行各种手眼协调游戏,锻炼孩子的精确性和反应能力。

- 资源:小球、目标板等。

- 活动2:手指灵活性训练(20分钟)- 描述: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 资源:拼图、积木等。

- 活动3:精细动作练(20分钟)- 描述:进行各种需要精细动作的练,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发展。

- 资源:剪纸、绘画等。

... (继续编写剩下的课程安排)请注意,以上安排仅供参考。

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

感统训练课程教案

篇一:第一课感统训练教案篇二:感觉统合训练游戏集锦感觉统合训练游戏集锦1 兔找家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发展幼儿下肢协调能力,强化脑和脑干的知觉功能;培养幼儿灵敏协调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平衡台、录音机(磁带)、兔子头饰。

开始部分:在音乐伴奏下做准备操。

基本部分:将幼儿分成两组,将平衡台摆成直线练习踩踏,看哪组幼儿踩得稳。

将平衡台摆成单、双相隔的直线,如图“口吕口吕”:幼儿双脚开始跳单台,再双脚分开跳双台,游戏数遍,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跳跃情况,如部分较弱的幼儿可用脚踩踏平衡板。

游戏“小兔找家”:幼儿把平衡台放在场地周围,兔妈妈带小兔出去吃青菜,幼儿练习跳跃。

兔妈妈说:“狼来了!小兔赶快回家!”让每个幼儿从平衡台上走过,教师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赶快找到家,不被狼捉到。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教师:“天黑了,兔妈妈要带小兔回家睡觉了。

”幼儿仰卧或俯卧平衡台。

2 小侦察兵活动目标: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儿平衡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小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并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友爱的品质。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小布袋、打击乐器、录音磁带。

开始部分: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跟教师学做模仿操。

基本部分:小布袋活动:教师出示小布袋,启发幼儿运用小布袋模仿做各种动作,如匍匐前进(双脚伸进袋中爬)、越过(双脚跳等)。

集体练习“黑夜走路”:将布袋从头上往下套,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们今天学黑夜走路的本领。

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练习,各组由一人牵引前进。

游戏“黑夜找军营”:请四名幼儿各取一件乐器四角坐地,看教师手势敲打乐器,其他幼儿凭听觉来判断摸索前进,尽量相互不碰撞,顺着音响方向去找军营。

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你们小小侦察兵真能干,真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现在我们欢庆胜利,跳个欢乐舞。

3 “找炸弹”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及相互谦让的品质;统合全身肌肉,尤其是下肢的灵敏性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过程
1.开场:
小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聪明宝贝》游戏乐园!小夏洛前面学了不少魔法,接下来看看他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又会学到什么新的魔法呢?我们也赶快来和他一起学一学吧!
2.语言表达—自我介绍
A.排好队后,问好:“小朋友们,上午/中午/下午好!”(幼儿礼貌问好)
B.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我来自······班,很高兴认识大家。谢谢。”
*注:注意多鼓励胆小的孩子进行介绍,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别人身上的特点。
3.感统游戏
1)滚地+大笼球:按压全身(10’)
(1)内容:滚地+大笼球(按压全身)
(2)方法:
A.滚地:让小朋友把手脚伸直并拢,听老师指令做出向左或向右的翻滚。
B.大笼球:让小朋友把手脚伸直并拢,教师拿着大笼球轻轻按压小朋友全身。
课次
主题
数B1-1(动态课)
森林奇遇
课程类别
□静态课√活动课
授课时间
月日 时间:.
教学
目标
1.培养孩子自我表达的能力及2位数内数感。
2.训练空距感,促进孩子头、手、脚等身体协调性。
3.调节前庭感觉、触觉感及听动能力。
4.培养孩子与他人沟通的积极情绪及团体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具
大笼球1个、滚筒2个、拼插玩具2份、0~9数子积木一套。
B.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担任口令发布者角色,进行生生互动。
*注:此环节可作循环游戏。
3)情境创设:聪明的小夏洛又解决了一个大困难,可是他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了吗?魔法师会不会教他其他的魔法呢?我们和小夏洛继续探险吧!
5.精细训练(5’)
1)内容:捡珠子比赛。
2)方法:将小木珠放在呼啦圈里,一次一只手只能捡一颗,让幼儿进行捡珠子比赛。看最后一只手最多能握住几颗,多着为胜。
B.拼插:利用各种雪花片摆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3)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真棒!和夏洛一起学会了这个魔法,可是不知道夏洛又会遇到什么难题呢?
4.游戏:数字宝贝(10’)
1)内容:听口令列数字
2)方法:
A.每个学生配发“0~9”数字卡,教师随机喊出2位数之内的数字,听到口令后,学生出列面向学生队伍排列成指定数字。
(3)情境创设:小夏洛都认识了我们的小朋友,他想和大家一起学魔法哦!来吧,一起看看夏洛的第一个魔法吧!
2)比赛:滚筒+拼插(10’)
(1)内容:滚筒+拼插
(2)方法:分两组进行比赛。
A.规则:A学生躺于滚筒中,B学生推滚筒前进,到达目的地后,两个合作完成指定拼插玩具造型,完成后AB学生互换,B学生躺于滚筒中,A学生推滚筒归队。与原地队友拍手后才能继续进行比赛。
3)情境创设:魔法师说小夏洛非常聪明,再教他一个魔法,他学会了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小夏洛学会吧,让他快点找到自己的伙伴!
6.总结和个性表扬(5’)
A.巩固复习:小夏洛终于解决了遇到的很多困难,学会了很多魔法,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夏洛也非常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忙,请小朋友们用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小朋友们想一下,小夏洛在游戏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大家是怎么帮他解决的呢?
小夏洛和小伙伴在一起了,可是,他们四个小伙伴又会在探险的路上遇到哪些奇怪的事呢?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B.个性表扬:针对幼儿的特点和表现提出个性化的表扬和要求。
课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