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方案
幼儿园感统大作战:感统训练教育实用教案

幼儿园感统大作战:感统训练教育实用教案感统训练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感统训练可以激发孩子的感觉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世界,提高控制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下面,我将共享一些实用的感统训练教育教案,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更好地进行感统训练。
一、视觉感统训练1. 视觉追踪:准备一些各种颜色的小球,让孩子用眼睛追踪小球的移动轨迹,训练他们的眼部肌肉。
2. 视觉辨别:准备一些形状和颜色各异的卡片,让孩子分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的视觉辨别能力。
二、听觉感统训练1. 听觉定位:在教室或者家中随机放置一些小东西,让孩子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来确定物品的位置,培养他们的听觉定位能力。
2. 音乐节奏:让孩子通过按照音乐的节奏拍手、跳舞等方式,锻炼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三、运动感统训练1. 肌肉力量训练:在户外或者室内设置一些攀爬、爬行的场所,让孩子进行一些肌肉力量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
2. 平衡训练:设置一些平衡木、球等设施,让孩子进行平衡训练,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四、触觉感统训练1. 触觉辨别:在盲盒中放入一些质地各异的物品,让孩子用手摸出物品,并猜测是什么,培养他们的触觉辨别能力。
2. 碰触冷热:准备一些热水和冰水,让孩子轮流用手碰触热水和冰水,体验不同的温度,提高他们对温度的感知能力。
以上教案既能够帮助幼儿园老师更好地进行感统训练教育,也可以供家长们在家中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教育的实施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上教案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进行感统训练教育时,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兴趣和喜好,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感统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家长和老师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教育的实施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相信通过感统训练教育,孩子们会在感知、认知、运动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个体。
感统训练方案

1.本方案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训练过程合法合规;
2.训练过程中,确保个体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对参与训练的个体及家长进行充分告知,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八、总结
本感统训练方案旨在为特定需求群体提供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计划,以促进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个体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训练效果。同时,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保障个体权益,确保训练过程的安全与合规。
三、训练目标
1.提升个体对感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整合能力;
2.改善注意力、情绪控制、运动协调等方面的表现;
3.增强自信心、自我控制力和社交技能;
4.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
四、训练方法
1.感觉刺激
(1)触觉刺激: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触摸练习,以增强触觉敏感性和辨识能力。
(2)视觉刺激:开展视觉追踪、图形识别等训练,提高视觉敏锐度和辨识能力。
3.注意力训练
(1)视觉注意力训练:如视觉搜索任务,提高视觉注意力。
(2)听觉注意力训练:如声音辨识任务,增强听觉注意力。
(3)触觉注意力训练:如触摸物品并描述其特征,提升触觉注意力。
4.情绪管理
(1)心理辅导:进行个体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个体认识并应对情绪。
(2)冥想训练:引导个体进行冥想,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提高情绪调节,确保训练过程合法合规;
2.保障个体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伤害;
3.对参与训练的个体及家长进行充分告知,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八、总结
本感统训练方案为特定需求群体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旨在提高其感觉统合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个体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训练效果。同时,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保障个体权益,确保训练过程的安全与合规。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3篇)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3篇)感统训练教案篇一活动名称:大陀螺旋转活动器材:大陀螺活动目的:直接目的':训练身体协调性、触觉及刺激左右脑发展。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将大陀螺挪到较开阔的位置,然后导师请幼儿坐到其中。
活动过程:1、开始旋转:孩子一人坐到大陀螺中间,双手展开扶住边缘,后背靠在陀螺边上,借助自身重量旋转。
2、相反转圈:可顺时针转,也可反时针旋转。
结束:1、器材归位,将大陀螺放回原位。
2、延伸活动:由一人可增加至两人。
3、注意事项:针对不会的孩子需教他。
各动作分解。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二训练主题:《分四份》(几何图形)目的:学习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
要点:(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
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能够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
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
(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
(6)其他图形同上。
(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
(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本事和发散性思维。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三时间飞逝,20xx年已经结束了,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对我20xx年度的工作进行考核总结:一、教学状况今年高一的生物教学工作。
能够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
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要求,教学成绩和学生满意率均收到应有的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具备应有的潜力。
第一,透过开展生动搞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指导正确消费,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事物,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
第二,制作修改了每一课时的PPT,增大信息量,以便于学生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感统训练方案

感统训练方案一、训练目标:通过多感官融合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感知、认知、协调和注意力等基本生理功能,并且促进大脑发育。
二、训练方法:1.视觉感统训练:(1)球类视觉追踪:让儿童用眼睛追踪一个移动的球,球的运动可以是直线、曲线、圆周等形式,要求儿童跟随球的运动并保持准确的注视。
(2)视觉合作:通过玩益智游戏,让儿童通过双眼同时注视多个目标,提高双眼的配合能力。
(3)视觉定位:将一些物体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求儿童根据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物体,帮助儿童通过视觉定位来提高空间定向能力。
2.听觉感统训练:(1)音乐训练:通过听音乐,教会儿童区别音高、音调、节奏等不同音乐元素,提高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度。
(2)听觉合作:通过听觉游戏,让儿童同时获取多个听觉信息,并进行处理,例如听故事时用耳朵辨别不同角色的声音等。
3.触觉感统训练:(1)贴纸游戏:给儿童提供一张图纸和一些不同形状的贴纸,要求儿童通过触摸来感知不同贴纸的形状和纹理,并将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2)触觉识别:将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袋子里,让儿童通过触摸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出触感的特点。
4.味觉感统训练:(1)食物品尝: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让他们通过品尝来识别味道,并积极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口味。
(2)盲品比赛:将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在碗中,遮住眼睛后让儿童尝试识别出不同的味道。
5.嗅觉感统训练:(1)嗅味辨别: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让他们闭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气味。
(2)嗅味游戏:将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放在袋子中,让儿童通过嗅觉来识别物体,并猜测它是什么。
三、训练步骤:1.感官适应阶段:教育儿童认识不同感官,并通过简单的感官刺激来逐渐适应。
2.单感官训练阶段:依次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每个感官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3.多感官融合训练阶段:组织多感官融合的活动,例如结合视觉和听觉训练,视觉和触觉训练等,提高多感官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调性。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感统训练教案(一):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本事及身体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我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忙。
帮忙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感统训练教案(二):《猜钮扣》(计数练习)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
也能够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本事能够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五、《寻宝贝》(分类练习)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我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能够同孩子一齐拣,如不一样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2)开始展示自我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字。
(3)家长能够以此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4)回家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原因。
(5)也能够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练习。
感统实训方案

感统实训方案引言:感统(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的过程。
感统能力对个体的身体发展、学习能力和行为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感统能力,感统实训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增强感知处理和整合能力为目标的感统实训方案,旨在帮助个体改善感觉整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行为控制。
一、实训目标感统实训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感觉整合能力的发展,提高以下方面的能力:1. 感知处理能力:提高个体对于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能力;2. 运动协调能力:加强个体在运动和活动中的协调能力;3. 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实训内容感统实训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感官刺激:运用不同的感官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来刺激个体的感官系统,促进感官的发展和整合;2. 运动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活动,如跳绳、爬行、滚动等,促进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3. 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激发个体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自我调节能力;4. 感觉剧情故事:设计感觉剧情故事,让个体通过感觉觉察和处理,参与故事情节,达到感觉整合的目的。
三、实训方法感统实训方案中的实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反射有序法:通过有序、持续的感觉刺激,诱发个体的感觉反射,提高感觉整合能力;2. 感觉整合训练:通过一定的感觉刺激和技巧,帮助个体进行感觉整合训练,提高感觉整合能力;3. 启发性活动:提供一系列的启发性活动,激发个体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感觉整合能力的发展;4. 自主训练:鼓励个体参与自主训练,在训练中逐渐掌握感觉整合技巧。
四、实训步骤感统实训方案的实训步骤如下:1. 评估:首先,通过评估个体的感统能力进行初步分析,找出个体的感统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2. 制定计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标和内容;3. 实施训练:按照实训计划,进行感统实训的具体操作,包括感官刺激、运动活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4. 监测进展:在实训过程中,及时对个体的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调整实训计划;5. 结果评估:完成一定周期的感统实训后,对个体的感统能力进行再次评估,评估实训效果。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1. 必须前项滚筒及游戏隧道的游戏都很熟练时,才可以进行此游戏。2. 进行时,指导者可以跳动跳床,增加前庭重力感的刺激。3. 孩子也可以自己在滚筒内摇动,来增加触觉和重力感的刺激。
延伸活动
滚筒也可以放在床铺上或沙发上滚动,指导者甚至可以推动或摇动沙发。使孩子的固有感觉刺激加强。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进行20分钟,每周约进行二次。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型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已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坐破气球。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20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活动设计7坐坐大龙球
适用儿童
身体协调不良。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对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联系伸展和保持平衡,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最大。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孩子在大龙球滚动的压力下,可以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不断的转动中,建立较好的身体形象。
指导重点
1.让孩子趴卧或仰躺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身上,慢慢作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压挤。2.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仰躺)容易接受些。3.可以尝试压压孩子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有助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4.上下、前后、左右滚压对孩子脑子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5.与三明治游戏一样。不仅对敏感儿有帮助,对触觉反应迟钝儿,也有刺激其复苏的功效。
指导重点
1. 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器。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2. 由于采用站姿时,重力感通常较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颇有帮助。3. 观察孩子在运作时,头、手、脚、躯干的适应反应。4. 摇晃时可以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
138********
母亲
感统训练教案(一)
训练主题:平衡感训练
训练时间:2014、6、12
本次训练主目标 本次训练的辅目标
能完成独脚凳、平衡木、平衡台上的指定训练 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参与 能刺激一定的触觉
训练内容:
1、项目名称:准备运动
器械:无
技术要领:自主完成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活动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脚的动作,使游戏更加具有挑战性
安、卫
保证地面的平坦无异物,老师站在儿童附近进行防护
9、项目名称:木上传球、运球
器械:s 型平衡木、篮球、大笼球
技术要领:两儿童各站在一根平衡木上,行进时开始传球,变传球边保持平衡; 两儿童共同夹球过平衡木,先是面对面,然后背对背夹球行走,将球运到平衡木另一端
10、项目名称:平衡组合捡球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方案
儿童姓名: 儿童情况概述
优势 问题
性别:男
出生:2004 年 6 月
就读学校:德阳市特殊学校
家庭状况:听力障碍儿童,先天无耳廓,有一定的残余听力
语言输入情况:普通话、爸爸妈妈为主要输入者
出生状况:顺产
口语发展相对较好,能明白听从老师的指令;
注意力较为集中,对感统训练游戏十分感兴趣。
器械:平衡木、平衡台、小球、盆
技术要领:儿童通过平衡木、多向平衡台组合,把地上的球捡入盆中,再折回。在此游戏中
要注意保持平衡,注意策略
导、馈
以闯关游戏吸引儿童的兴趣,要把游戏设计的更加趣味性,最大限度的锻炼
儿童的平衡能力
安、卫
老师站在留儿童较近的地方,选择较柔软的球
训练评估: 评量方式 观察评量/操作评量
7、项目名称:坐弹大笼球
器械:大笼球
技术要领:教师引导儿童主动训练,在大笼球上弹跳
合作性感统训练
8、项目名称:平衡镜子
器械:平衡台
技术要领:两儿童在平衡台上做一样的动作,像是在照镜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保持在平衡台
上的稳定,并尝试多做脚上的动作,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
导、馈
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自己进行合作性游戏表演,提示儿童多一些腿、
安、卫
老师要牵出儿童的手,以防意外摔倒;保持地面平坦无异物
5、项目名称:打保龄球
器械:小球、小瓶
技术要领:儿童在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小球滚去击打小瓶,将小瓶全部击打完算完成
导、馈
提醒儿童挺胸直背,下肢腿动和身体平衡控制的相协调
6、项目名称:梅花桩转体
器械:梅花桩
技术要领:两脚分别踩在梅花桩上,在老师手扶的帮助下,左右扭动,完成 180 度的转体 3、 4次
评量标准
评量结果
5 良好的完成所有项目 4 较好的完成大部分项目 3 尚可完成部大分项目 2 能完成小部分项目 1 能在老师辅助下完成小 部分项目
通过(4-5) 不通过(1-3)
教学决定
Ο 通过 △继续 ×放弃
2、项目名称:行走平衡木
器械:平衡木
技术要领:儿童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双手平举于身体两侧慢慢走过平衡木
导、馈
训练人员引导儿童做相关动作,并提醒儿童挺胸直背
安、卫
无
3、项目名称:定点投篮
器械:篮球、球架
技术要领:儿童定点在离篮架一定距离处定点投篮
4、项目名称:变速转圈
器械:触觉盘
技术要领:要求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改变速度的同时进行转圈
肢体协调性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平衡感较差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儿童或家长联系方式
儿童姓名:黄言
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平衡感、本体觉,改善肢体不协调的运动
状况,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情操
1、能在平衡木、平衡台上做一系列运动,并坚持 3 分钟以上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在一些训练中做主动运动
3、能在舞蹈训练时改善肢体的协调性、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