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完整版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规范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保障患者权益。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及药学人员。
1.3 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2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组织培训、考核、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2.3 医务科负责日常临床用药管理工作,包括处方审核、处方点评、用药教育等。
2.4 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供应、储存、调配和用药咨询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2.5 护理部负责患者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用药管理3.1 药品采购:按照药品采购制度,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
3.2 药品储存:按照药品储存规定,确保药品质量。
3.3 药品调配:按照处方要求,准确、及时调配药品。
3.4 用药咨询: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疑问。
3.5 处方审核:医务科负责处方审核,确保处方合规、合理。
3.6 处方点评: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7 用药教育:护理部负责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四、用药规范4.1 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规定,按照适应证、剂量、用法、疗程用药。
4.2 遵循药物相互作用原则,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4.3 遵循药物代谢动力学原则,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4.4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调整用药剂量。
4.5 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
五、监督与评价5.1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
5.2 定期开展用药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医师、药师、护士等涉及用药行为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二)有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药物;(三)经济合理,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四)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五)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药事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药事管理委员会设立合理用药监测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
合理用药监测小组由药师、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设立用药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工作。
用药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医师、药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三章医师用药行为规范第七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根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用药。
第八条医师应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合理选择药品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
第九条医师不得滥用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等药品,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第四章药师用药管理第十条药师负责药品的采购、供应、调配、保管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第十一条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
对不合理处方,药师有权拒绝调配,并向开具处方的医师提出修改建议。
第十二条药师应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等活动,为医师提供药物相关信息,协助医师合理用药。
第五章用药监测与评估第十三条合理用药监测小组定期对全院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评估。
第十四条合理用药监测小组将监测结果报告药事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整改。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完整版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完整版第一章:引言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实现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本医院特制定了《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宗旨是确保医院在给予患者用药时,尽可能达到用药经济、有效、安全和方便的原则,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损耗和药品浪费。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一节: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委员会1.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委员会是医院负责合理用药管理的核心机构,由医院领导任命并组织实施。
2.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用药行为等。
第二节:临床科室1. 医院各临床科室应设立合理用药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实施科室的合理用药工作。
2. 各临床科室应定期组织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药物使用技术和用药水平。
3. 各临床科室应建立合理用药档案,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用药效果,并进行定期评估。
第三章:合理用药管理流程第一节:患者用药处方管理1. 医生开具处方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疾病背景和过敏史,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2. 医生开具处方时,应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选择适宜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3. 药师在发药前应仔细核对处方,确保发放的药品与处方相符。
第二节:药品管理1. 医院采购药品时,应注重药品的质量和价格,选择合适的药品供应商。
2. 药品库房应进行定期清点、分类和整理,确保药品的储存和管理达到规范要求。
3. 药师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药品的验收和出库工作。
第三节:药物信息管理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药物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药品的相关信息。
2. 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药物知识,提高对药物的了解和运用水平。
第四章:质量评估与监督第一节:内部评估1. 医院应定期组织对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决策管理)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决策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监测和评价等全过程。
第三条医院合理用药管理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合理控制药品费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成立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处、药剂科、临床科室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政策,协调解决合理用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医务处负责合理用药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监督和考核;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供应和合理用药监测工作;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的实施和评价。
第三章药品采购与储存第六条药品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
禁止采购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药品。
第七条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保证药品质量,防止药品过期、变质、损坏等现象发生。
第四章药品调配与使用第八条药品调配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处方合法、规范、准确。
药剂人员应认真审核处方,对不合理处方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并有权拒绝调配。
第九条医师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诊疗指南》等规范,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过敏史等因素,合理选用药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用法、疗程等。
第十条医师应充分告知患者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信息,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第五章合理用药监测与评价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医务人员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药剂科,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整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团队管理)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团队管理)一、引言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医院成立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药剂科科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合理用药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工作计划,组织合理用药培训、宣传和考核工作,协调解决合理用药管理中的问题。
3.药剂科负责医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药品采购、储存、分发、调剂、合理用药宣传和培训等。
4.各临床科室成立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科室药师担任副组长,相关医护人员为成员。
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合理用药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改进。
三、药品采购与储存1.医院药品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
2.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和合理用药原则,制定药品采购目录,定期进行更新。
3.药品采购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
4.医院药品储存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有效期。
5.药品储存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规定,药品储存区域应实行分类管理,防止交叉污染。
四、药品调剂与使用1.医院实行药品调剂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及时。
2.药师在调剂药品时,应严格审核处方,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予以纠正。
3.临床科室合理使用药品,遵循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4.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医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合理用药培训与宣传1.医院定期组织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2.合理用药培训内容包括药品法律法规、药品知识、临床诊疗指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权益,特制定本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用药原则1、安全原则在选择药物时,首要考虑的是药物的安全性。
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肝肾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2、有效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选择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同时,要考虑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等因素,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3、经济原则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适当原则用药应符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特点,避免过度用药或用药不足。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医疗机构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完善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临床用药情况。
2、药学部门职责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和发放工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临床科室职责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用药指南开具处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4、护理部门职责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操作,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向医师反馈。
三、药物的采购与储存1、采购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
建立健全药品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药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2、储存管理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分类存放药品。
加强药品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定期对药品进行养护和盘点,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处方审核与点评1、处方审核药师在调配处方前,应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的合法性、规范性、适宜性等。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应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修改或调整。
2、处方点评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
对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的医师,应进行诫勉谈话和培训。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从事药品采购、储存、调剂、使用和管理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医院合理用药管理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第二章药品采购管理第四条医院药品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
第五条药品采购应根据医院临床需求、药品质量和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合理选择药品。
第六条医院应建立药品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第七条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严禁采购假冒伪劣、过期失效等不合格药品。
第三章药品储存管理第八条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药品储存区域,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规定,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药品储存应实行分类、分区、分架存放,标识清晰,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定期对药品进行养护、检查,及时处理过期、变质药品。
第十一条药品储存区域应实行24小时监控,防止药品失窃、损坏等事件发生。
第四章药品调剂管理第十二条医院药品调剂应遵循准确、快速、安全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三条药品调剂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调剂。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药品调剂管理制度,规范调剂流程,确保调剂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药品调剂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调剂错误发生。
第五章药物治疗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第十七条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第十九条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引言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二、制度目标1. 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控制药品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4. 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三、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工作。
2. 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负责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 设立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供应、调剂等工作。
四、医师合理用药原则1. 依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合理用药。
2. 根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3.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用药方案。
4. 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密切观察疗效,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上报。
5. 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给药途径、规定剂量等。
6. 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
五、药师调配处方1. 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师处方要求,确保药品质量。
2. 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督导组报告。
六、药品使用监控1. 采用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动态监控、定期通报、知情告知等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各科室用药、单品种用药总量、医师用药情况、医师合理用药评价等监控。
2. 将全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控制标准范围以内。
3. 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并作为考核医师的一项指标。
七、培训与宣传1.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2.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宣传,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意识。
八、奖惩措施1. 对合理用药表现突出的医师、药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
《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负责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三、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使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四、医师在使用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
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
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使用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和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未取得患者同意引发用药纠纷的,其经济赔偿由责任医师承担。
五、中、西药剂科应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对药品进行拆零调配,并加强管理,杜绝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中、西药剂科必须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报告。
六、严格控制门诊大处方
门诊处方注射剂为1日用量,口服及外用制剂为3〜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一日用量;慢性病口服制剂处方用量可延长到15〜30日用量,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除抢救病人和抢救药品外,门诊处方每张处方金额不得超过150元;如超过必须经过科主任审批,并在病程记录中有使用目的的记录。
违反上述规定的处方,药师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重新开具处方。
如果医师拒绝重新开具处方,药师有权拒发,并向病人说明情况。
七、实行处方点评和病历点评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每月由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抽查处方和病历,对不合格处方、不合格病历进行汇总分析,尤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每月点评和院内公示。
合理用药指标如下:
(一)处方指标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就诊使用注射药物的百分率
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6.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百分率
7.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三)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
1.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2.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3.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4.重点外科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具体指标由医院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另行制定。
八、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
医院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
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
逐年降低药品收入比例,从而确保抗菌药物等药品使用趋于合理。
继续执行《关于控制药品占医疗业务收入比例的暂行规定》各科室要把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简称药占比,下同)控制在规定的范围。
全院控制药占比低于42%。
各科室药占比由财务科统计。
药占比超额部分按金额的20%
从处方医生的效益工资中扣除。
九、实行药品超常预警与动态监测制度
每月对医院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
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进行公示,对监测到的不合理用药积极进行干预。
每月对药品使用量前50名的医生中药占比超标的前10位医生在院内公示。
对第二次进入前10位的医生进行诫勉谈话,
三次进入前10位的医生暂停处方权一月。
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控工作
临床用药中一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必须报告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并按规定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表”,发现漏报或隐瞒不报者,扣当事医生一次50元。
十一、本制度自2011年8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