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一部描写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纪录片,通过展示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向观众展示了非洲大陆奇特的魅力。
本片将指挥观众领略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壮丽景色,感受非洲大陆的奇特文化和生态环境。
一、视频观看先导思1. 你对非洲大陆南部地区有什么了解?你对非洲大陆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有什么等候?2. 你认为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会与你所熟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何不同?3. 你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这部纪录片会给你带来怎样的视觉和心灵震撼?二、视频观看中导学1. 观看视频时,请专注观察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自然风光,包括大草原、雨林、河流等景观,并记录下你觉得最震撼的场景。
2. 观看视频时,请留意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野生动物,包括狮子、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沉思它们与人类的共生之道。
3. 观看视频时,请关注非洲大陆南部地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包括他们的住房、食物、服饰等,沉思他们与摩登社会的联系和差别。
4. 观看视频时,请沉思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干系,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平衡。
三、视频观看后导思1. 你对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有何新的熟识和理解?2. 你认为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与你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何异同的地方?3. 你觉得《撒哈拉以南非洲》这部纪录片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和感悟?你有何感受和反思?4. 你是否允诺进一步了解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自然风光、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你打算如何保卫非洲大陆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结语:通过观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我们不仅可以领略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壮丽景色和丰富野生动物资源,更可以了解非洲大陆南部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期望这部纪录片可以激发我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和保卫认识,让我们共同尽力,为地球的可持续进步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气。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2. 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活动和人口分布情况;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二、导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非洲大陆的北部,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尼日利亚等。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多样,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南部地区气候湿润,气温较高。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分布: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银等,同时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水稻、玉米、棉花等。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活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矿产开采、旅游业等。
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情况: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密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地区。
6.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如艺术、音乐、舞蹈等。
7.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背景:撒哈拉以南非洲曾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如埃及、迦太基等古国,同时也受到欧洲殖民统治的影响。
三、导学方法:1. 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2. 教室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加深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4. 互动问答: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稳固所学知识。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完成一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标注地图作业;2.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考察他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水平;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钻研报告,展示自己的进修效果。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对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资源;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4.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历史。
二、导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非洲大陆的北部,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有国家,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撒哈拉沙漠、萨赫勒地区和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带。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多样,南部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北部地区气候干燥。
植被主要有草原、沙漠和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大象、狮子、长颈鹿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密集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畜牧业、矿业和旅游业。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历史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包括埃及文明、非洲部落文化等。
三、导学活动:1. 地理位置和特点探究利用地图查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并描述其特点。
2. 气候、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调查查阅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资源,并做简单的总结。
3. 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分析分组讨论,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和主要经济活动,并展示调研结果。
4. 文化和历史探索小组合作,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历史,制作展板展示。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气候、植被、动植物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地理进修兴趣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中继续关注和深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拓展自己的地理知识面。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和宗教崇奉。
3.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
4.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
5.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与合作。
导学内容:一、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它包括哪些国家?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有哪些地理特点?二、自然资源分布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 这些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三、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和宗教崇奉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情况如何?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语言和文化特点是什么?宗教崇奉有哪些?四、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主要产业有哪些?2. 这些产业对当地经济起到了什么作用?五、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1.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哪些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 这些问题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六、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与合作1. 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有哪些?主要合作领域是什么?2. 这些合作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导学活动:1. 通过查阅资料和地图,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分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 小组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和宗教崇奉情况。
4. 观看相关视频或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
5.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小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探讨合作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综合报告,包括地理特点、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和合作联系等内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3. 掌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4. 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二、导学内容1.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
3.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4.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首都、语言和宗教。
三、导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难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
四、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与其他地区的干系。
2. 进修:讲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包括赤道穿过的国家、热带雨林的分布等。
3. 探究:让学生分组钻研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包括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4. 分享: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让其他同砚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水平。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情况,包括民族特色、宗教崇奉等。
6. 拓展:让学生了解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以及主要语言和宗教。
五、导学作业1. 请同砚们根据教室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综合性介绍。
2. 请同砚们选择一个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国家,进行深入钻研并写一份报告。
3. 请同砚们用地图标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特点,还了解了其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钻研,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特点。
在未来的进修中,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关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展,为增进中非友好合作做出贡献。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单元,学生将能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口分布等内容,从而深入了解非洲大陆的多样性和特点。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谈谈对非洲大陆的印象,以及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了解水平。
2. 播放视频:播放介绍非洲大陆的视频,引导学生对非洲大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进修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位置,了解其所包括的国家和地区。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干旱、多雨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情况,如石油、黄金、铁矿石等。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分布: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对等。
三、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不同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情况。
3. 实地调研: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了解更多关于该地区的信息和实况。
四、进修评估1. 教室小测:设计相关问题,对学生的进修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2.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观看视频和实地调研等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水平。
五、拓展延伸1. 了解非洲其他地区:让学生了解非洲其他地区的地理、气候、资源等情况,比较不同地区的特点。
2. 钻研非洲文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洲各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容,拓展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单元进修,学生将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拓展对非洲大陆的整体认识。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形成对非洲地理和文化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人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3. 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导学内容: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 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有非洲国家。
2. 该地区气候多样,北部地中海气候,南部热带雨林气候,东部干旱气候,西部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分布1.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钻石、铜、铁矿石等,尤以南非为主要产矿国家。
2. 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果和茶叶等,尤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为主要农业国家。
三、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1. 该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民族浩繁,语言文化繁荣,尤以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文化底蕴深厚。
2. 历史上,该地区曾是奴隶贸易和殖民统治的重要区域,殖民主义对当地文化和经济造成了深遥影响。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 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非等国家经济发达,其他国家经济相对滞后,贫富差距较大。
2. 面临的挑战包括贫困问题、疾病传播、政治动荡等,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3.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进行讨论。
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学生能够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3. 学生能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年级:教师:课题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上掌握本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初步了解本区的人种分布、风俗习惯和文明历史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
重、难点理解本区由“原材料仓库”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变化。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一、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________(纬线)穿过本区中部,本区所在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_________(纬线)之间,地处________带,因此,非洲大陆有“热带大陆”之称。
(2)经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线)穿过本区西部。
(3)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4)海陆位置:位于非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沙漠以南。
东临_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_洋。
2.地形地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主要地形区有_________高原、_________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乞力马扎罗山脉(非洲最高山脉)等。
3.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中90%以上是_____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是人类唯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1.物产:矿产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_________、_________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本区生物资源丰富,是_________ 、椰枣、油棕的原产地。
2.为什么过去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图中横线处填空3.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正在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 _________ 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
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状况,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成因及其后果。
4通过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重难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
2、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内容、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出示一张“黑人小朋友的照片”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端详一下这个小朋友和我们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
[教师]之所以我们和这个小朋友在外貌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
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A大洲位置
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洲的以南,90%以上属于人种,因此有“”之称;以北我们称之为非,是以人种为主的阿拉伯世界。
B、海陆位置
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洋,西临洋。
其中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非洲南端著名的尖角是。
C.纬度位置
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之间。
本区绝大部分处在五带中的带。
2.地形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区主要有沙漠、盆地、高原和高原,所以地形以为主,因此被称为大陆。
其中在非洲大陆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
B.山脉:本区具有非洲的最高峰,虽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故名雪峰。
C.河流:世界第一长河,最终注入和非洲第二长河,最终注入。
3. 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本区气候主要有三种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气候、气候,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和高山气候。
气候在本区分布的面积最为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湾沿岸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
【小组合作】:试概括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
[活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
课前收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4、据课本图8.29回答:非洲居民是一种分布状况,主要分布在湾、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
但目前迁入了一些国外移民,主要是人、人、人、人和人。
5.矿产资源
本区矿产资源,不仅种类,而且储量。
其中和的储量、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6.黑人的移民最初欧洲人来到非洲是为了掠夺、、等物产,后来就演变为罪恶的贸易,并长期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土崩瓦解。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我们的黑人小朋友美丽富饶的家乡,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那他们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呢?
1.[读图] 读图8.31“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理解: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由于殖民主义者长期的和,使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的供应地和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过分依赖或初级产品生产的“”。
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请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分析。
[小结]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讨论]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承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
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2.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是本区面临的三大问题。
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的增长速度远低于的速度,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人们为了生存,,致使环境恶化。
[讨论]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
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
【课堂训练与检测】5分钟----10分钟
一、下表中所列的地理事物,主要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在空格中画“○”;主要属于北非的画“√”。
二、选择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有之称。
A、南非
B、黑非洲
C、沙漠非洲
D、干旱之洲
2、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七大洲中居第位
A、2
B、1
C、4
D、3
4、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南端是
A、合恩角
B、索马里半岛
C、火地岛
D、好望角
5、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下列工农产品中,属于初级产品的有
A、活牲口、巧克力、可可豆
B、皮鞋、金刚石、钻戒
C、活牲口、可可豆、金刚石
D、巧克力、可可豆、皮鞋
7、非洲人打鼓,在时,众鼓齐鸣。
A、打猎
B、欢迎贵宾
C、出现敌情
D、死亡报丧
8、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地形为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9、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是
A、气候问题
B、政治问题
C、粮食供应不足
D、国土问题
10、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被世界成为“地球的伤痕”的是
A、红海
B、刚果盆地
C、东非高原
D、东非大裂谷
1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粮食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近几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12、下列国家与其出口产品的组合,错误的是
A、科特迪瓦——可可
B、尼日利亚——石油
C、赞比亚——金刚石
D、索马里——活牲口
三、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湾)
B (大裂谷)
C (岛屿)
D 角
E (盆地)
F (高原)
G (高原) H (山峰) I (河流)
J (海)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为主。
(3)撒哈拉以南非洲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